FIDIC,即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中文音译为 菲迪克 ,是国际上*有权威的被世界银行认可的咨询工程师组织。2017年12月FIDIC正式发布了与99版相对应的三本新版合同条件,分别是:施工合同条件(Conditions of Contract for Construction)(红皮书)、生产设备和设计-建造合同条件(Conditions of Contract for Plant and Design-Build)(黄皮书)和设计-采购-施工与交钥匙项目合同条件(Conditions of Contract for EPC/Turnkey Projects)(银皮书)。本书包括20篇以上FIDIC 2017版合同条件系列分析文章,重点在于解析2017新版FIDIC合同条件,供国际工程合同管理领域的从业者参考学习。
为了使从事建筑防水工程修缮的专业队伍、房屋管理单位、物业管理部门及相关专业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建筑防水工程修缮的查勘、渗漏原因分析、修缮方案编制与修缮施工技术、高效、规范进行修缮施工,由中国建筑学会建筑防水学术委员会与相关单位共同编制本教材。本教材分为两篇,分别为建筑防水工程修缮技术、建筑防水工程修缮案例。本教材适应建筑防水工程修缮的需要,符合国家倡导的技术先进、质量可靠、安全环保、经济合理等政策导向,技术性、实操性强,填补了建筑防水工程修缮技术培训教材的短板,有助于建筑防水修缮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本书为新工科工程训练3D教程,全书分为3篇共19章,整个内容均是围绕工程训练基本要求及核心知识点来展开,并且针对新工科教学要求,开展了大量先进制造技术(如3D打印、逆向工程、智能制造等)与综合训练项目。对于重点和难点内容,教材采用了包括AR(增强现实)技术、视频、动画等在内的多媒体技术,对相关的设备结构及加工原理进行3D呈现,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本书是关于注浆工艺学的专著。全书共分9章。其中,第1章简要介绍了浆液的基本性能;第2章全面阐述了注浆材料的分类;第3章对注浆机理进行了分析;第4章论述了注浆技术应用的类别;第5章对盾构施工的壁后注浆特别是双液注浆作了系统介绍;第6章讨论了注浆所用的主要设备;第7章列出了常用注浆材料的配方;第8章是注浆效果的检测方法;后第9章给出了注浆工艺在各个领域的工程应用实例。 本书不仅反映了近年来注浆技术的进展和工程应用实例,内容也涵盖了注浆技术的所有重要部分,具有实用性强的特点,非常适合地下工程、地铁工程和水利工程等领域的工程师使用,也可作为高等学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书。
《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55008 2021的颁布导致以前的一般条文有一部分变成了强制性条文,设计人员往往容易忽视。故本书以《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55008 2021中的条文为基础,对规范中涉及混凝土结构的一些基本概念、容易忽视的条款等,从力学概念、基本原理等角度进行了整理和提炼,并针对设计中的疑难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全书分为4章,第1章混凝土结构基本规定,包括混凝土强度等级以及钢筋与混凝土协同工作等方面的规定;第2章混凝土结构主要材料,包括混凝土用砂、外加剂以及钢筋最大力总延伸率等方面的规定;第3章结构作用及作用效应,包括风荷载、温度作用以及地震作用等方面的规定;第4章结构设计,结合部分工程案例,对材料本构关系、结构锚固和构造以及复杂结构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总结。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
第1篇 灾害学总论灾害的形成机制及其分类,灾害的影响方式,我国自然灾害特征,全球要灾害,防灾减灾对策,世界防灾减灾发展,我国防灾减灾发展,防灾减灾工程的主要内容及目的; 第2篇 火灾灾害火灾灾害概论,建筑火灾的燃烧特性,火灾烟气,建筑材料的高温性能,建筑构件的火灾性能,城市建筑火灾的成因、特点和防治;第3篇 地震灾害抗震概念设计的总体原则,结构地震反应分析和结构抗震验算, 结构减震控制的基本概念,基础隔震,结构消能减震,地震应急活动;第4篇 风灾害风的类型与分类, 风灾害及对建筑物的影响,工程结构的抗风设计,防风减灾对策与风振控制,高层建筑的抗风设计要求,高耸建筑的抗风设计要求,防风减灾对策;第5篇 地质灾害地质灾害的分类与等级,边坡稳定性分析,滑坡灾害及其防治,崩塌的灾害及防治, 泥石流的
中国建筑业协会于2021年开展了绿色建造竞赛活动,其中包括了绿色建造和绿色施工两种类型。绿色施工类竞赛活动的评价依据为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T50640)。2023年该标准修订出版,改名为《建筑于市政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T50640-2023)(以下简称《标准》)。为了更好地执行《标准》,中国建筑业协会绿色建造与智能建筑分会组织《标准》修订组专家,编写完成了《建筑与市政工程绿色施工实施指南》(以下简称《实施指南》),用于指导绿色建造竞赛活动的规范开展。《实施指南》主要是与《标准》配合使用,进一步对条款的实施和评价进行细化,提供更为具体的指导。《实施指南》于2019年8月开始编写,由于各种原因,期间暂停了大约3年时间,于2023年7月完成。 《实施指南》依据《标准》进行编写,编排上也与《标准》基
本书为《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培训教材》第三版教材,可作为施工现场人员施工员(市政方向)培训测试使用,与 《施工员岗位知识与专业技能(市政方向)》配套使用。本书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的 《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并结合《考核大纲》编写,主要内容包括:建设法规、市政工程材料、市政工程施工图绘制与识图、市政施 工技术、工程项目管理、力学基础知识、市政工程基本知识、市政工程造价的基本知识、计算机和相关管理软件的应用知识、市政工程施工测量的基本知识。
本书是一本关于基桩动力检测技术的专著,系统分析桩基工程动力检测技术的相关内容,并通过工程实例加以说明。全书共分六章。主要内容包括:基桩动力检测的一维波动理论基础及其应用限制条件,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波动方程数值计算方法,基于动态力学性能测评的冲击测量仪器选配,低应变桩身完整性测试与波形分析,短持续高应变动力测试与波形分析,锤与桩-土体系的匹配与长持续动力载荷试验,基于能量和位移的桩周岩土阻力发挥性状分析与计算。
尤哈尼 帕拉斯玛是芬兰*著名的建筑师和建筑思想家之一,曾担任赫尔辛基理工大学(现阿尔托大学)建筑系主任,芬兰建筑博物馆馆长和工业艺术研究所所长。帕拉斯玛在国际建筑学界十分活跃,在华盛顿大学、伊利诺伊香槟分校、弗兰克劳伊德莱特的塔利埃辛等多所建筑院校访问讲学,他的讲座、展览活动遍布美洲、非洲和亚洲,2014年,帕拉斯玛担任普利茨克奖评委。在超过50年的设计工作中,帕拉斯玛出版过60余本著作,《思考之手》是他在现象学视野下探讨建筑与艺术三部曲著作中的第二部,三部书分别探讨了艺术技能和创意工作中的感官、身体和精神意象。 在《思考之手》一书中,尤哈尼 帕拉斯玛揭示了人类双手不可思议的潜力。他展示了艺术家或建筑师手中的铅笔如何成为充满想象力的大脑与涌现出的图像之间的桥梁。这本书考察了手的多重本质
本书着重于Minecraft(我的世界)这款计算机游戏的建筑向玩法,针对生存以及各种风格向的建筑做出详细介绍及教学。使新手玩家更容易适应这款游戏的建筑玩法,让老玩家有能力建造出更出色的建筑作品。本书为国内Minecraft建筑圈各类风格建筑领域的优秀玩家编写,为读者带来从入门到精通的详尽建筑教学。
本书围绕如何降低建筑全寿命期能耗、碳排放进行分析研究。首次将既有建筑加固修缮和节能降碳改造统筹考虑,提出既有建筑加固修缮、围护结构节能改造、采暖系统节能改造和空调系统节能改造四个方面对节能降碳效果显著,然后对四个方面内容分别进行详细论述。书中针对各项节能改造技术增加了检测验收内容,使读者在掌握具体改造技术的同时,了解改造后的检测验收要求,对部分检测内容给出量化指标,有利于体现节能降碳效果,也为既有建筑业主单位进行项目改造的评估、决策、过程把控提供依据。
本书主要分为SketchUp建模篇、Lumion渲染与动画篇、景观极速设计案例篇三大部分,将SketchUp与Lumion相结合,从项目出发安排学习任务,采用游戏化形式设置教材脉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案例了解和掌握软件的操作技巧,实用性强。
《阿尔瓦罗.西扎》一书共分论述、作品、论文三大部分,全书系统、全面、翔实地介绍了享誉世界的著名建筑师阿尔瓦罗.西扎一生所做的作品、发表的论文,并对其进行评述。书中还附有阿尔瓦罗.西扎的简历、主要奖项与荣誉,以及主要作品年表等。
本书是在原《岩土工程勘察》(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年8月出版)的基础上,按照新的国家工程建设规范要求进行修订,并根据当前岩土工程专业学科的发展,对某些应用较少的内容进行了精简或删除,同时也增加了部分内容。主要突出了工程实践中常用的各类岩土工程勘察基本技术要求。 本书介绍了房屋建筑与构筑物、地下洞室、线状工程、边坡工程、基坑开挖与支护工程、桩(墩)基工程等常见工程类型及场地稳定性、特殊岩(土)的岩土工程勘察基本技术要求和分析、评价方法等内容。各章节后附有思考题。
绍兴传统园林以其独特而富有魅力的地方历史文化特色,成为江南园林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本选题主要研究绍兴传统园林(以古代山会平原地区为主)。运用文献归纳、田野调查、历史学比较法、数字化分析法等方法,通过梳理绍兴传统园林演进历程、收集整理绍兴传统园林遗存、实测或想象复原绍兴历史名园,终解读绍兴传统园林的造园理念和艺术特色,分析园林空间布局特点,对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绍兴园林造园意匠进行比较并分析,总结归纳绍兴传统园林的地域特色。 题目拟定为《绍兴传统园林史》,全面展示绍兴传统园林产生、演变、升华、成熟的整个发展脉络,并重点介绍绍兴传统园林中的经典案例。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 绍兴传统园林总论 体现风景园林理论与历史的专业性,推进遗产保护。下篇 绍兴传统园林实例(绍兴名园图谱) 以地图
本书依据国家消防技术标准对建筑构造和消防设施的设置要求及标准,结合消防救援队伍灭火作战原则和战术方法,归纳总结了建筑构造和消防设施与灭火战术深度融合的方法及措施,阐述了建筑构造和消防设施在灭火救援实战中的应用。全书共分10章,内容包括:消防车道和消防救援场地在灭火实战中的应用,建筑物耐火等级在灭火实战中的应用,防火分区及其防火分隔设施在灭火实战中的应用,消防电梯、直升机停机坪及避难层(间)在灭火实战中的应用,市政消火栓和建筑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在灭火实战中的应用,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在灭火实战中的应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在灭火实战中的应用,室内固定消防水炮系统在灭火实战中的应用,消防控制室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灭火实战中的应用,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灭火救援信息与灭火救援预案
本书以简要文字和大量精美图片,宣传、介绍了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迹,也是福建省内规模*的佛教寺院泉州开元寺的寺名来历、历史、布局、建筑风格及演变发展、寺院建筑整体的定型、寺院中的镇国塔、仁寿塔、寺院的紫云大殿、甘露戒坛等。本书可供建筑师,相关专业在校师生,及国内广大读者和国外读者阅读、参考。
本书根据全国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制订的《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对本课程要求编写。在第三版的基础上,增加了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新方法。本书全面介绍了水质分析的各类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并且对常用的水质分析方法的原理和应用作了详尽的叙述与介绍,注重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培养和训练。本书共分11章,重点对滴定法(酸碱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沉淀滴定法和氧化还原滴定法)、电化学分析法、吸收光谱法、色谱法、原子光谱法的原理及其应用作了详尽的叙述与介绍,理论密切联系水质分析的实际情况,并且在第11章安排了相应的实验部分,以便于实际的学习和操作。本书除可作为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环境科学专业和环境工程专业的本科生的教材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