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规范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定、修订计划(批)〉的通知》(建标[2006]77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厦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的。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就我国墙体材料工程应用现状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对某些课题进行了必要的试验验证,与墙体材料生产企业、工程设计、施工、监理、质检单位及有关管理部门进行了广泛的研讨。吸纳了近年来墙材革新及建筑应用的新成果与经验,充分考虑了我国墙体材料的发展及应用现状,着重对墙体材料品质与建筑工程应用的需要进行了技术整合,并广泛征求了有关单位和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经反复讨论、修改和充实,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10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墙体材料、建筑及建筑节能设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GJ/ T259-2012备案号J 1403-2012):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修复与防护技术规程》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钢筋锈蚀修复、延缓碱骨料反应措施及其防护、冻融损伤修复、裂缝修补、混凝土表面修复与防护。
本标准规定了纯化磷石膏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识、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磷矿石为原料,湿法制取磷酸时得到的主要成分为二水硫酸钙(CaSO4·2H2O)的磷石膏,经过物理、化学方法预处理后获得的低杂质含量的纯化磷石膏。
本书规定了钢结构住宅中的梁、柱、支撑及低层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构件的编码规则、常用长度、截面形式和尺寸、连接节点等,适用于钢结构住宅用热轧型钢构件、冷成形型钢构件及其组合构件的工厂化生产和设计选用。 章“概述”创新性编制了钢构件的编码规则,将钢构件的代号、截面类别、截面型号及构件长度囊括其中。第2章、第3章和第4章分别规定了梁、柱和支撑的常用长度、截面形式和尺寸。第5章结合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居住需求,列出了适用于低层农房的冷弯薄壁型钢构件的常用长度和型钢截面尺寸。第6章针对钢结构住宅典型连接节点的选用及标准化设计提出要求。
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有:1总则;2术语;3材料;4固化土配合比设计;5固化土结构层设计;6固化土施工;7质量检验与验收。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2018年12月1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