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统介绍了混凝土强度与韧度兼容理论和模型的新成果,系结了著者多年来在混凝土强度与韧度兼容理论与模型、分析方法和测试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主括:混凝土、碾压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以及混杂纤维混凝土的强韧参数测试方法、强韧参数概率统计分析模型及结构失效行为预测方法。 本书可供土木、水利、港口、海岸、近海工程、市政、水工材料等领域从事混凝土相关理论研究的科学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高校教师、研究生、本科生等参阅。
曹建生主编的《土木工程材料》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有关土木工程材料方面的一些资料,采用我国颁布的材料方面的新标准、新规范,并吸取了本学科在国内外的新成就。在内容上,本书针对土木工程所涉及的材料进行介绍,涉及面较广,内容较全面,建议不同专业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选择重点进行讲解。
本手册汇集了我国目前广泛采用的轻型屋面板和轻型墙板的建设、设计、构造和施工安装应用资料;有金属板材和非金属板材,详细列出了各类板材的规格、尺寸、性能和用于建筑不同部位时的节点处理方法。轻型板材的特点是降低房屋重量,节约材料,有利抗震,但不时出现被风掀翻、吹倒的事故。本书专门针对轻型板材特别是压型钢板和夹心板的连接,提出了具体的计算和构造方法,并列出了一些计算实例和选用表,可在设计和加固时参考与直接查用。 本书可供土木工程与建筑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使用和阅读。
本标准的主要内容是:总则、术语和符号、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的基本原则、环境作用类别与等级的划分、设计使用年限要求、材料与构造的基本要求、不同环境作用下的耐久性设计方法、后张法预应力体系的耐久性要求。本标准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2019年 76号公告批准发布,自2019年12月1日起实施。原《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 50476-2008同时废止。
为规范采石宕口生态修复工程技术,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促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关于印发2018年 批团体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景园学字[2018]41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调查评估与规划;4.地质灾害隐患防治;5.地形重塑与土壤重构;6.植被重建与景观提升;7.工程施工与验收;8.维护管理与动态监测。
《建筑遮阳产品推广应用技术指南》根据建筑遮阳产品制订的26项产品标准和1项工程建设标准编写,包括建筑遮阳技术要求、性能分级、试验方法等内容。
根据《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试行)》(国建节协(2017)40号)及《关于印发(2019年度 批团体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建节协[2019]5号)的要求,由上海君道住宅工业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组建编制组,在广泛调查研究,认证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 外标准和 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共同编制了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材料;4设计;5加工制作;6施工;7质量验收。
本书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对钢筋工程识图与算量进行讲解,共分5章,分别是:平法图集及算量原理介绍;梁钢筋识图与算量;柱钢筋识图与算量;墙钢筋识图与算量;板钢筋识图与算量。本书选取了施工过程中常用的、重要的构造措施作为案例来讲解,有助于快速培养读者的实践能力,可供广大工程技术人员、造价人员学习,也可作为大中专学校、高职高专学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用书。
本书分为6章,内容包括:总则,基本规定,材料与构配件,设计,搭设、使用与拆除,以及检查与验收等。本书以《施工脚手架通用规范》GB55023—2022为基础进行精心编纂,并通过大量三维图示、三维动画和三维模型的演示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旨在为读者学习、应用该规范提供参考。本书不仅适用于设计人员、施工技术人员和一线操作工人等专业人士,也可作为相关专业大、中专院校师生的学习参考资料。
张爱勤、李晶、张旭、王彦敏编著的《混凝土性能与检测技术》分为两篇,系统地介绍了混凝土的性能与检测技术。篇混凝土性能.主要内容有混凝土概述,混凝土的技术性质、组成结构、组成材料,普通混凝土组成设计,混凝土质量评定及控制,特殊功能混凝土和砂浆。介绍了混凝土主要性能评价指标、混凝土微观结构,以及宏观性能与微观结构的关系;利用大量的工程案例与实体图片介绍了普通混凝土、特殊混凝土及砂浆的配合比设计方法,混凝土组成材料的选用与评价方法,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与评价方法;以CDIO模式工程教育思想为主线将内容设计为一体,具有鲜明的工程实用性与可操作性。第二篇混凝土检测技术,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工程案例为背景,通过试验设计方案介绍了混凝土组成材料性能试验、混凝土与砂浆性能试验方法和混凝土结构构件检测;
全书共分为6章,主要介绍常见土木工程材料的试验、检测与评定,具体包括金属材料、集料、水泥、普通混凝土、砂浆和沥青材料的试验、检测与评定。 本书为“ 工程师”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既可作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教材,也可作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职业教育专业教材,还可作为高职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教材,以及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道路与桥梁专业及相关专业教材。本书可作为自学考试、职业教育用书,也可供从事土木工程及相关专业工作的科研、教学、设计、施工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