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是土木工程及相关专业本科生课程 混凝土结构 课程前半部分的教材,是该课程后半部分 混凝土结构设计 的先修内容。本书内容包括:绪论,钢筋与混凝土材料的基本性能,钢筋与混凝土间的黏结性能,轴心受力构件、受弯构件正截面、偏心受力构件正截面、构件斜截面、构件扭曲截面、构件的冲切及局部受压的性能与计算,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性能与计算,混凝土构件的使用性能与计算,混凝土构件的时变性能与计算以及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教学试验及基本要求。本书适合高等学校土木工程及相关专业师生使用,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杨维菊编*的《建筑构造设计》一书共22章,分 上、下两册阐述。上册讲述了民用建筑构造设计的基 本原理、构造方法与使用材料,共10章,即建筑构造 设计概论,地基与基础,墙体,楼板层、地坪及阳台 雨篷,楼梯、坡道及电梯、自动扶梯,门窗构造,屋 预构造,变形缝的设计与构造,建筑防火构造,建筑 防震设计。下册以专题的形式阐述了民用建筑构造的 一些特殊问题,共12章,即建筑物的防潮防水构造, 建筑声学构造设计,绿色建筑节能构造设计,太阳能 的利用,高层建筑构造,建筑装修构造,建筑幕墙构 造,大跨建筑及其构造,天窗的设计与构造,建筑工 业化,轻型结构构造,地下人防工程的设计与构造。 以上内容反映了我国建筑工程技术的*新成就,并插 入了大量工程构造实例。 本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可作为高校建筑学、
本文依托于现行国家、地方及行业规范和标准,从隔震概念、原理、以及隔震设计、施工、检测、维护等多角度出发,选择隔震常见及热点问题,对该技术的相关知识进行梳理。 特色一:本文采用一问一答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能快速帮助做过以及没做过实际隔震项目的相关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该项技术。 特色二:本文针对每一个隔震问题均利用实例或规范进行了扩充解答,使其更容易理解和学习。 特色三:本文从隔震原理、设计、施工、检测、维护全方面出发,较为全面的对隔震技术进行了梳理。
本书主要根据《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 50328、《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JGJ/T 18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以及钢结构工程的相关标准规范进行编写。全书共8章,主要包括:资料员概述、钢结构工程基建资料、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资料、钢结构工程施工物资资料管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资料管理、钢结构工程施工安全资料管理、钢结构工程监理资料管理以及钢结构工程资料档案管理等内容。书中有大量的表格填写范例,通过范例来介绍如何进行钢结构工程资料的编制与组卷。 本书可作为钢结构工程资料员的培训教材,也可作为钢结构工程项目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监理人员以及工程质量监督人员的参考书。
本图集对结构施工图常易出现的不符合现行国家有关规范、规程,或设计不够合理、不够完善的做法,采用图文并茂编排方式,指出问题所在并分析原因,在问题解析部分尽可能深入,对设计人员优化设计、避免发生类似错误、提高设计水平具有较重要意义。
本书是新世纪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系列教材之一,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本书共13章,包括绪论、钢筋混凝土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计算原理、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钢筋混凝土受拉构件、楼盖结构、钢筋混凝土单层厂房、多层与高层、砌体结构、结构施工图识读、钢结构以及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基本知识。 本书根据应用型才培养的要求,基础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主,以实际应用为重,力求做到少而精、理论联系实际,编写上采用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的方式,文字表达上力求通俗易懂。 本书为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高职高专土建类专业教材,以及相关职业岗位培训和有关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或自学用书。
本书内容是作者从多年结构设计工作中总结的经验和教训,以工程实例分析讲解为满足建筑功能、造型要求时,结构设计不应该停留在影响建筑功能、破坏建筑效果的阶段上,而应该提高一步,通过研究结构细节设计,比选各种应对策略,优化结构设计,以满足建筑功能要求并成就建筑之美。本书分共分5章:追求精细的结构设计、地下车库连续停车概念的设计及工程实例分析、超长建筑的结构设计及工程实例分析、山地建筑的结构设计及工程实例分析、建筑设计中的结构优化设计。本书适合从事建筑、结构设计的工程师参考使用,也可供相关专业学生参考。
张心斌主编的《钢结构检测鉴定指南》为满足钢结构检测鉴定工程应用的需要而编写。全书共分9章,系统地介绍了在建与既有钢结构检测、监测的内容、参数、检测方法、工作程序、检测报告要求以及既有钢结构的鉴定方法、鉴定等级评定方法与鉴定报告要求。本书可供钢结构检测鉴定专业人员使用,也可供结构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参考。
对科技部 十二五 课题 村镇低碳型小康住宅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研究过程中积累的技术资料和成果进行总结、提炼,崔家春、安亚东汇编形成了《村镇住宅抗震加固与节能改造集成技术设计图集》。本图集在总说明中详细给出了村镇住宅抗震加固和节能改造的技术要求,主要鉴定与加固改造措施。在此基础上重点通过四种不同类型的案例进行展示,分别给出鉴定、加固验算过程,抗震加固与节能改造的构造详图等。希望本图集的出版能为我国村镇住宅抗震加固与节能改造的工程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李爱群、高振世、张志强主编的《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第2版)》根据土木工程本科教学要求,并结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等国家新规范进行编写。本书以结构抗震为主,同时介绍了结构抗风和抗火等方面的内容。主要内容包括:结构抗震基本知识、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结构抗震计算、混凝土结构房屋抗震设计、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钢结构房屋抗震设计、结构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桥梁结构抗震设计、结构抗风计算与设计、结构抗火计算与设计等。《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第2版)》可用作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供研究生和有关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较系统地介绍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及工程应用,既反映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理论与设计规范的要求,也吸收了国内外有关资料的部分*内容,并提供了构造设计、设计计算实例和工程应用等。
《工程结构设计原理(第4版)》共分12章,主要内容包括以概率为基础的结构可靠性设计方法,工程结构才俩的物理力学性质,构建的连接,梁、柱、板、墙等构建的设计,预应力构件和组合构建的设计等。
本书主要是作者从事研究的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1808355,基于负刚度-阻尼控制系统的结构减振控制研究,作者经过整理,内容更加精炼,图文并茂。1 绪论\t11.1 研究背景与意义\t11.2 负刚度控制理论基础\t31.2.1 负刚度控制简介\t31.2.2 负刚度控制机理\t41.2.3 负刚度控制研究现状\t71.3 形状记忆合金及其特性及应用\t91.3.1 形状记忆合金特性\t91.3.2 形状记忆合金在结构控制中的研究进展\t111.3.3 形状记忆合金在其他领域应用\t151.4 本文研究内容\t162 新型轨道式负刚度装置设计和建模\t18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 十一五 *规划教材,高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划推荐教材。本书在前版基础上,作了较大的修改、调整和补充。保留发前版的基本特点,优化编写了体例,并根据新的规范、标准和本学科发展,增补了一些新内容,使之更具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在对物理环境作综述,分析后,将主要内容分三篇介绍:第1篇 建筑热工学,主要阐述室内热环境,传热基本知识,建筑保温、防热、日照与遮阳等。第2篇 建筑光学 主要阐述建筑光学基本知识,天然采光,建筑照明等。第3篇 建筑声学,主要阐述建筑声学的基本知识,吸声、隔声材料及构造,噪声控制,室内音质设计。
《房屋建筑构造(第2版)》重点介绍了民用建筑的基本构件构造、工业建筑构造及建筑设计原理等内容,主要包括建筑概述、基础与地下室、墙体、楼板层与地面、楼梯、屋顶、门与窗、变形缝、民用建筑设计、工业建筑构造等。 《房屋建筑构造(第2版)》针对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的相关规范、规程和标准,结合工程实例进行编写,突出了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的运用。 《房屋建筑构造(第2版)》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工程监理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建筑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之用。
混凝土结构的构造问题不但施工技术人员应重视 ,工程设计的技术人员*应重视,在设计时如对构造 问题考虑不周,在施工时已很难处理或者无法处理, 设计院的结构工程师不但应“重计算”也应“重构造 ”。 当前采用“平法制图规则”绘制的施工图设计文 件不再表示常见的构造做法,要求施工时参照相应图 集中的详图,这就要求施工技术人员正确地理解构造 做法。陈雪光*的《混凝土结构常见构造问题处理措 施》根据*新标准、规范和规程编写,并结合工程经 验和习惯做法,对常见构造问题提出处理措施。除文 字描述外还附以相应的构造图,方便读者阅读。本书 不仅适合施工技术人员,也适合设计院的结构工程师 在工程设计、处理现场混凝土结构构造问题时提供参 考。
作为“新概念建筑结构设计丛书”的*本,《建筑结构设计快速入门与提高》(*版)于2013年出版,旨在对结构设计入门者提供帮助和参考。作者多年来一直从事结构设计工作,有了更深的心得体会,第二版进行了更加详细且系统的总结。全书主要内容包括:绪论;结构设计本质的另一种阐述;让人头疼的超筋;受力状态;对铰接、固接及锚固的理解和分析;水平构件设计;竖向构件设计;上部结构其他构件设计;荷载;地下室设计;基础设计;软件的操作与应用;建筑识图;某高层住宅剪力墙布置思路;剪力墙住宅标准化结构设计; 结构专业施工图阶段重点问题审核;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变易;建筑结构优化设计思维及实例。本书可供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学生参考使用。
楼盖体系是建筑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选择合理的楼盖体系,不仅可满足现代建筑对层高、自重、大空间、自由间隔及抗震等提出的更高要求,改善整个结构的力学性能,还可降低工程造价。本书主要围绕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楼盖研究成果,全面详尽地介绍了现浇混凝土楼盖研究与实验的基本内容和过程,并结合应用案例进行了一些分析。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楼盖研究是国家“863”计划科研项目研究,是继普通梁板式楼盖、无梁楼盖体系、密肋楼盖体系、无粘结预应力无梁楼盖后的一种全新现浇结构体系,是我国建筑结构领域的一项重大创新,是一种性能价格比较优越,更符合人性的高技术的结构体系,具有巨大的社会经济价值。
本书系统介绍了Perform-3D基于组件组装法的建模思路,以及基于界限状态使用率的性能状态评价方法;阐述了软件在建模阶段与分析阶段各模块中的建模过程与操作步骤,同时对相关的结构工程概念与涉及到的专业基础知识进行了具体讲解。本书立足于工程应用,以实际工程为背景详细介绍了Perform-3D在复杂工程非线性分析与性能评估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