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弱电工程是现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建筑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发展迅速。由梁华等编著的《智能建筑弱电工程设计与安装》从工程实际出发,结合国家标准规范,阐述智能建筑工程的设计方法、安装工艺和*技术。 全书共十一章,内容包括智能建筑概论、电话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厅堂扩声与公共广播系统、音频和视频会议系统、有线电视与卫星电视接收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防盗报警与出人口控制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以及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等。 书中列有大量图表和数据,还列举许多典型工程实例,以便理解和应用。 《智能建筑弱电工程设计与安装》取材新颖、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力求实用。可供从事智能建筑弱电工程的设计、安装、施工和监理等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
在工矿企业和民用建筑中,电气工程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本书主要讲解、分析了强电工程和弱电工程的电气识图。强电工程中有变配电工程、动力及照明工程、防雷与接地工程。弱电工程中主要有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楼宇设备自动监控系统、防盗报警及电视监视系统、共用天线及有线电视系统、背景音乐及有线广播系统、电话电脑综合布线系统。建筑电气图的分析以及电气系统图、位置图、接线图、电路图为重点,并根据国家近几年颁布的新规范,充实利用电气图中,内容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是电气施工人员、安装电工人员从事电气设备安装的参考书。
本书的编写兼顾智能建筑系统集成理论方面的问题和实践方面的问题。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集成化系统,从综合技术的角度去实践和掌握这个系统。以楼宇自控系统为基础,以异构网络通信系统为重点构建全书脉络。既注重基础理论、基本原理,精心选取要点,尽量做到繁而不杂,由浅入深;也注重工程应用,密切结合实际案例说明问题,引导读者快速学以致用。本质上讲,选择这种思路是由智能建筑系统集成这项综合技术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也是作者多年来从事实际工程和教学工作后凝练出来的理念体现。书中的大部分案例均来自于作者近年来实际工程设计与开发的积累。全书的宗旨是希望读者透过错综复杂的现象抓住智能建筑系统集成的本质,这需要深入体会和理解书中的技术体系,加上对实际系统的灵活认知与把握,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本书于1991年初版,2001年第2版。本书是“献给更加可持续发展和公平合理的世界”的一本很有分量的著作。它与以前同类著作很不一样的地方,是极其注重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本书研究针对建筑的采暖、降温与照明,但不是将其作为不连续和孤立的问题,而是将其作为较大的环境处理任务的整体组成部分;它所涉及的一些课题,不仅仅局限在工程师有关机械和经济效益等有限的任务中,而是涉及更广泛的领域,包括人类舒适性、生理健康和精神健康等;它所涉及的问题都与建筑的二元论有关--它如何在一个随着时间和空间不断变化的室外环境中,提供一个稳定的预先设定的室内环境。本书以大量图片和数据介绍了建筑设计中采暖、降温与照明的设计方法以程序化的格式提供了实例研究、建筑分析技巧。它是为建筑师而著,用来帮助建筑师寻找设计采暖、降
根据《北京市建筑业联合会团体标准管理(试行)办法》(京建联[2017]83号)和2018年4月24日《建筑工程材料设备分类及编码标准》团体标准立项的公告,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是在住房城乡建设部《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建质函[2016]183号)和《关于印发深化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改革意见的通知》(建标[2016]166号)文件精神指导下,经过广泛调查研究,总结实践经验并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而成。
为了适应智能建筑技术发展的形势,满足智能建筑设计、施工、管理和科研以及系统集成商、产品供应商等专业技术人员业务素质提高的需要,我们组织业界部分资深专家编写了这套教材。
在本书中,作者从系统部件、控制环路、输配平衡、平衡方法等几方面对供热、空调水系统的平衡原理与平衡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与分析,并对散热器输配回路、锅炉与冷水机组产出回路的设计与平衡作了系统而详细的介绍。书中还列举了大量详实的供热水系统及少量空调水系统的平衡示例,贴近工程实际,有助于理解水力平衡基本概念。
本图集分1、2两册。内容包括:多层住宅设计、高层住宅设计、别墅设计、办公建筑设计、学校建筑设计。书中介绍了各种类型类型建筑的暖通空调系统设备配置、安装和线路敷设方式,重点放在单系统的布设和预留扩展余地,以适应今后发展的需要。 本图集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示范性,可供暖通空调设计人员及施工、管理人员工作中学习参考。
本书主要介绍了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程序、建筑给水、生活热水及饮用水、建筑消防给水、建筑排水及卫生设务、特殊建筑给水排水、建筑中水、建筑小区给水排水、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等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中常用的设计资料、数据、公式、计算方法、有关图表及工程实例。内容全面系统,列有许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产品等,均可快速、简捷地查询和应用。
本书包括两大部分,部分为分户热计量采暖系统的设计,全面论述了集中供暖住宅分户热计量的负荷计算、热费分摊、系统设计、对辐射供暖、分户热源系统、冷暖户式中央空调、热计量设备等也作了详细的介绍。第二部分为分户热计量采暖系统的安装,列出了分户热计量系统采用的系统形式、安装大样等。本书力求做到论述清晰、实用性强。
《2013执业资格考试丛书·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辅导试题集(第3分册):建筑物理与建筑设备(第8版)》紧跟规范、规程的更新,紧密结合考试实际,每年修订再版。2013年版教材根据新的法规、规范又进行了仔细修订,书中有大量历年仿真实际考题,是备考注册建筑师考生的辅导教材。
本书用图算法简化了给水排水设计手册、水力学教材和建筑结构中的一些计算。这些图算法简捷易懂,对水利、土建和给水排水的专业技术人员具有指导作用。本书算法简捷易懂,可与参考文献对照。
本书从设计人员具体工作的角度出发,对目前高层民用建筑中的空调水系统、空调风系统、空调自动控制及防排烟系统等的设计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对目前常用的一些空调设备及附件的特点和使用也做了简要的介绍。同时,本书还针对性一个工程的各个具体设计阶段、设计步骤、工种之间的配合等内容,结合作者的工作实践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做法,以供设计同行参考。 本书也可供暖通空调专业设计、施工、教学及空调管理人员参考。
随着建筑智能化的不断发展,建筑设备监控与管理系统(BA系统)的重要性已越来越明显。 本手册以公共建筑为主要对象,同时兼顾其他类型建筑,对建筑设备监控与管理系统工程实施的全过程进行了详尽、全面的论述,突出内容的实用性、针对性及系统性。全书共分为六篇,包括:概论、系统设计、工程招投标与施工监理、施工管理与检测验收、建筑机电系统物业管理、产品及系统应用。 书后所附光盘收录了相关知名产品和解决方案的介绍。 本手册由多名业内专家精心编写而成,相信可以为从事智能建筑设计、系统集成、设备安装调试、以及楼宇自控和机电设施管理的相关技术人员提供一本十分实用的参考书,以帮助技术人员全面、科学、准确地进行工程设计和施工。
本书介绍住区智能化技术的评估内容和具体评估方法。根据我国现阶段不同档次住区的智能化建设水平,阐述了进行评估的各个方面;提出了按规划设计和运行验收两阶段进行评价方案;同时列出了评估涉到的智能化技术内容;汇集了较有代表性的住区智能化建设实例。
《建筑设备系统全过程调试技术指南(Commissioning)》是一本系统地介绍了建筑设备系统全过程调试技术(Commissioning)的著作,包括Commissioning技术体系的研究进展;系统调试项目管理体系及文件,专项调试技术,系统联合调试技术与验收,系统调试培训;*空调系统检测方法及技术发展状况;空调系统调试案例等内容。 《建筑设备系统全过程调试技术指南(Commissioning)》可供建筑设备系统调试的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以及第三方检测和LEED认证咨询人员学习使用。同时对高等院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教师、研究生及其本科生对实际工程问题的理解和了解也是一本很好的参考读物。全书由徐伟和曹勇统稿。
《住宅科技》是为2006年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次科技大会编写的科学技术丛书中的一册,记录了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在住宅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自发表之后,得到了业内外人士的重视和好评,特别是被淡忘了的早期研究成果重新得到认识和评价,对当前的住宅研究领域仍有重要意义。虽然本册的内容仅局限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一家设计研究机构,但就其涉及的年代和领域、涉及的机构和人员。却能代表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之后住宅建设研究领域的一段历史。 住宅研究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从被冷落到得到重视的境遇,折射出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一个过程。在中国住宅建设得到极大发展的今天,全国人民的居住水平得到空前提高的时候,有必要记住和重温前人栽树的功绩,目的是在此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借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中国住宅研究与设计
近两年来,随着国家科技进步不断向前发展和建筑节能理念深入人心,国家和行业主管部门相继颁发了新的采暖技术标准,这是本书第二版修订的依据。本书根据《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 2002)、《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JGJ 142—2004、J 365—2004)等国家现行技术规范,全面阐述了地板采暖和分户热计量的设计、监理、施工和工程项目管理等内容。 全书包括九章:建筑节能与温控、热计量概论;住宅供暖系统节能途径与发展模式;住宅节能供暖系统方式简介;现行设计规范中相关条文及说明;地板采暖;室内采暖管道安装;地板热水辐射采暖计量设备与安装;电热辐射采暖应用;地板采暖工程项目管理。 本次修订和增编的内容有:第四章现行设计规范相关条文规定及说明、
全书分为绪论、通风篇、除尘篇、净化篇,以全新的观念和视角,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室内外空气污染物的控制理论与技术,提炼和整合了原有通风工程与除尘净化两门课程的相关内容,特别是在通风节能技术、反映成熟净化技术知识等方面有突出的体现。本书注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与基本技能的培养,注重与专业基础知识良好的衔接,体系构思新颖、结构严谨、论述清晰、信息量大、理论与实用性强。反映了通风除尘与净化工程领域*的技术进展和研究成果。各章之间联系紧密,但又相对独立,便于教师的讲解和学生自学。 本书既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安全工程、采矿工程、纺织工业、环境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的学生教学用书,也是这些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重要参考书籍,它既适用于大学本科教学,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是智能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内容新颖、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实用性强,全面地介绍了智能建筑的设备自动化系统。 全书内容包括:概述、供配电系统监控、照明设备的监控、给水排水系统监控、暖通空调系统自动化、办公自动化系统、建筑设备自动化的系统集成,BAS的工程设计及应用。 本书可供宾馆、饭店、现代楼宇的工程技术人员、工矿企业的电气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陈文举编著的《建筑设备安装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标准和培训方案及培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财政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重大成果,也是建筑设备专业师资培训包开发项目(LBZD012)之一,具有应用价值和示范作用,可为全国本专业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提供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知道,以切实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本专业教师素质水平。本书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建筑设备安装专业的教师。
本书以典型工程实例形式编著整理了近五年来在大、中型民用建筑工程中具有代表性的蓄冷空调设计,以蓄冷空调设计要点为引导,经过可行性分析、方案设计到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这些蓄冷空调工程涉及到:串联系统、并联系统;内融冰、外融冰系统;蓄热系统;低温大温差送水系统;冬季天然冷源供冷系统;冰蓄冷与水源热泵系统;蓄冰设备包括钢管(BAC、RH)、塑料盘管(FAFCO)、冰球(CIT、华源);整体蓄冰设备、土建蓄冰槽体等。 本书是适应科技进步和建筑行业迅猛发展之新形势的产物,力求内容新颖,覆盖面广,是从事建筑设备工程设计、施工人员及建设单位技术人员实用参考用书,也可供大专院校有关师生教学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