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峰、王登申编*的《太阳能采暖设计原理与技术》是作者多年在太阳能建筑领域的研究成果积累而成,针对以低温热利用为主的太阳能采暖技术,基于对建筑和设备系统热过程的数学描述,通过大量模拟计算和实测分析,并侧重于以热量蓄调改善建筑热环境的稳定性,建立技术原理、形成优化设计方法。 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部分以建筑中的被动太阳能利用技术为主,介绍太阳能在建筑构件上的光热转换过程、建筑外窗等集热构件的热过程、建筑构件的被动蓄热过程以及对应的优化设计方法;另一部分以太阳能热水采暖技术为主,分别介绍太阳能采暖集热系统、热水显热蓄热系统和室内采暖系统的热物理过程和设计运行方法。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建筑技术、暖通空调和建筑设计等专业研究生教学参考用书,也可供从事土木工程、建筑设计和太阳能
根据湖南省财政厅、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组织申报2016~2017年度新型城镇化省级引导专项资金项目的通知》(湘财建函[2016]2号)的要求,本标准经申报列为2016~2017年度新型城镇化省级引导专项资金项目。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先进经验,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设计策划及文件要求、场地规划与室外环境、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建筑材料、给水排水设计、暖通空调设计、电气设计等。
《环境生态导向的建筑复合表皮设计策略》汇集了作者庄惟敏、祁斌和林波荣,十年来以环境生态为导向的建筑复合表皮系统的创作方法、工程设计关键参数与工程实践的成果,包括基于环境生态性能优化策略的建筑复合表皮建构理念及设计方法,即将环境性能优化作为设计出发点及主导价值观,并集成*的生态节能技术、空间环境模拟优化技术、新材料与复合构造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在建筑不同层面的表皮设计中实现对不利环境的主动控制、对特殊功能需求的有效回应。创作过程中,将环境性能优化作为设计出发点,提出从气候策略、材料策略、技术策略、能源策略和细部策略,融入建筑策划、概念设计、方案设计、扩初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各环节,从热环境、光环境、声环境、风环境、视觉与文脉等角度对建筑复合表皮环境生态性能和建筑体形空间平面进
《中国建筑节能现状与发展报告(2013-2014)》 由中国建筑节能协会组织有关专家编写。全书共11篇 ,分别为建筑 节能标准和质检、建筑节能规划、建筑节能服务、建 筑保温隔热、建筑遮阳与 门窗幕墙、暖通空调、地源热泵、太阳能建筑应用、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屋顶 绿化、部分地方协会相关报告。全面总结了2013年我 国建筑节能行业的现状 与发展情况。 本书可供从事建筑节能行业的技术人员与管理人 员参考使用。
本书汇集了历年《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中所涉及各类技术的介绍与评价,其中包括对创新节能技术的介绍、对社会普遍关注的节能技术的分析和评价,也包括对很难实现真正的节能效果而现在又在社会上普遍宣传的 节能技术 的探讨。本书认为 高科技 、 创新 的技术不一定是节能技术。并且绝大多数的 节能技术 发挥其节能效果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全书共5章,分别对围护结构、北方城镇供暖、公共建筑、城镇住宅以及农村住宅五个领域的节能技术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为了向中国建筑与房地产业的管理决策者、技术人员宏观介绍中国建筑节能与现代化改造的必要性、优势和*发展情况以及德国在建筑节能领域成熟、先进的技术、丰富的实践经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与德国能源署共同组织编写了本书。该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丰富的资料与形象的图片为相关人员全方位地介绍了中德两国建筑节能现状、节能政策和法律依据与创新制度、节能融资形式与成本效益分析、建筑节能设计与质量控制措施、节能技术的理论与实践等内容。它将促使我们从事建筑节能事业的专业人员去思考如何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经济适用的技术去实现节能和经济收益目标。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26—2010和《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134—2010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0年3月18日分别以第522号、第523号公告批准、发布,于2010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两本标准是在《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 26—95和《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134—2001基础上修订得来的。 上述两本标准不仅政策性、技术性、经济性强,而且涉及面广、推行难度大。为配合标准的宣贯、实施和监督,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标准的主要编制成员编制了此“应用技术导则”。本书主要包含4部分内容:篇编制概况;第二篇标准内容释义(逐条对上述两本标准的内容进行讲解,内容全面,是贯彻、理解和实施标准的关键);第三篇专题论述(对标准编制过程中的部分技术指标及参数作了相关介绍)
《建筑工程与环境保护》根据作者的经验和体会,以建筑业发达成熟的香港地区建筑行业和工程项目环境管理为基础,在全书共九章及附有的大量案例中,就建筑工程在实施中产生的各种环境问题及改善、控制和处理方法与措施进行较为详尽的阐述,系统描述环境保护对建筑业的要求、行政主管部门所有相关规定等等,以此介绍和推荐给中国建筑业的同行,提醒建筑行业的所有从业人员节约资源,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用我们每一步实际行动打造一个“绿色建筑”行业。可供有关政府部门的管理干部,建筑行业的工程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以及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的师生参阅。
本书包括的主要内容有:闭路电视监控系统、防盗报警系统、背景音乐及紧急广播系统、多功能智能会议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和消防联动控制、整体机房工程、计算机网络系统、智能楼宇可视对讲系统、门禁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有线电视系统、一卡通系统、中央集成系统(IBMS)、空调及通风系统调试、广播系统调试方案等内容。 本书可供从事智能建筑专业的设计、施工、管理等人员使用。还可供大专院校师生和相关专业人员任用。
为了系统呈现我国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工作的发 展思路、举措与成效,张文胜、田启铭主编的《城市 建筑绿色低碳发展研究》收录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 技发展促进中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 中心)的部分研究与实践成果,并按照能源消费现状 与趋势,发展思路,控制增量、降低新建建筑能耗, 优化存量、提升建筑品质,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 ,住宅产业现代化,’城市减排及建筑节能体制机制 创新这一脉络进行了分类归纳。本书中的研究与实践 成果主要包括学术论文、研究报告摘选及工作报告, 分别用J、R和W表示。为了方便阅读,每篇论文或报 告独立为一节,在每节起始页以脚注的形式,对作者 、成果类型、发表信息、所属研究报告及项目等进行 了标注。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为社会各界了解中国建 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发展方向
《建设工程常用数据速查手册系列丛书:建筑节能常用数据速查手册》共分4章,即建筑节能常用基础数据、建筑节能常用材料及制品、建筑节能设计常用数据、建筑节能工程施工常用数据,基本涵盖了建筑节能施工设计的主要领域。内容主要以图表为主,辅以简要的文字说明,通俗易懂,实用性强,便于执行,方便查阅。可供从事建筑节能工程设计与施工,供热、采暖与空调,建筑材料与制品,建筑节能产品生产与供应行业的技术与管理人员学习使用,也可供从事科研、教学、房地产开发和物业管理等行业有关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基于“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既有建筑综合改造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之一:“既有建筑供能系统升级改造关键技术研究”研究内容,针对不同地域、不同建筑类型、不同供能系统特点等阐述对既有建筑供能系统升级改造技术研究。 书中首先对既有建筑供能系统的特点、统计与评价作了简要介绍;然后详细给出了我国严寒、寒冷地区、过渡地区以及炎热地区既有建筑功能系统节能设计的关键技术;结合工程实例,对既有建筑能量梯级利用的相关技术进行了研究;后.详细阐述了既有建筑电力系统升级改造的关键技术。 本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于我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适用于暖通空调、建筑节能等相关专业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建筑运行、维护管理工程技术人员、高等学校相关专业师生。
《适应气候变化的建筑》一书的再版增加了关于风力发电、家庭节水、太阳能热能发电的新内容以及全世界范围内的案例研究,鼓励读者思考建筑设计的新方法,将基于矿物的能源需求减少到*限度。
国内建筑幕墙从1984年开始起步,历经3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幕墙生产大国。2003年我国生产了约1000万平米建筑幕墙,约占全世界当年用量的2/3左右,到2017年我国建成了约6亿多平方米各式建筑幕墙(包括采光屋面)工程,占世界总量的一半还多。与传统的建筑相比,建筑幕墙是融建筑技术、建筑艺术、建筑功能为一体的一种外围护结构。建筑幕墙已成为现代建筑文化、建筑个性、建筑艺术、建筑科学的重要标志。本书主要是节能型建筑幕墙的设计、施工中的安全事项进行总结提炼。
马素贞主编的《绿色建筑技术实施指南》依据国 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D/T 50378 2014进 行编写,并与其配合使用,为绿色建筑设计咨询工作 提供具体的技术指导。本书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编排章节框架及梳理相关的绿色建筑技术,并从技 术简介、适用范围、技术要点、相关标准规范及图集 、参考案例等方面对每项绿色建筑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给读者以实战性指导。 本书可供绿色建筑的决策者、投资者、建设者、 设计人员、咨询人员、施工人员、运行管理人员使用 ,也可供绿色建筑技术相关的产品供应商以及高校相 关专业的教师和学生等参考。
《国际建筑节能标准研究(精)》编著者徐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于2011年立项“建筑节能标准中外比对研究”课题,委托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国内建筑节能行业相关专家完成,课题全面、系统地总结介绍了国外建筑节能标准发展历史、现状及未来计划,借鉴其编制和执行的经验,明确进一步完善我国建筑节能标准体系的工作重点,支撑相关标准的编制和修编。本书将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汇总出版.供建筑节能行业相关人员学习了解国外建筑节能标准相关情况。
为规范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自保温工程材料、设计和施工,保证工程质量,实现建筑物的节能目标,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于2010年9月28日批准推行地方标准《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非承重自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DGJ32/TJ07—2010(以下简称《规程》)。该规程对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自保温系统的系统组成、材料、设计、施工与验收等作了明确的规定,该规程的颁布实施,可以指导企业按要求进行生产和施工,从而有效控制工程质量,促进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自保温系统的广泛应用。 为了配合《规程》的实施,结合本地研究与实践成果,更好地指导工程技术人员和有关管理人员按照标准进行工程实践,编写了本导则。导则中除详细介绍了《规程》的技术要点外,还增加了砂加气混凝土砌块自保温墙体薄层砌筑施工工艺的构造和技术要求,以便为工程
《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申报与验收指南》由中国建筑业协会主编,本书依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定的《绿色施工导则》和国家新颁发的《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编写。内容包括绿色施工的内涵;绿色施工要点;开发绿色施工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与新设备;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创建与管理;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评价内容;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实施案例及附录。《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申报与验收指南》可供建筑设计、建筑施工人员使用。
本书介绍了CDM和PCDM的基本原理和规则,阐述了建筑领域开展CDM的基本情况,指出在建筑领域中CDM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从建筑节能与清洁发展机制有机结合的角度出发,列举并分析了部分具有建筑节能减排特征的CDM和类似的PCDM项目,重点对建筑领域开展PCDM项目进行了初步的构想和实践,指明在建筑领域应用清洁发展机制的有效途径。后,对CDM、PCDM相关规则的制定,以及各国政府或相关组织如何推进建筑领域开展CDM和PCDM项目提出了具体建议。 本书适用于从事建筑节能研究的工程技术人员,建筑项目业主、开发企业,建筑节能管理部门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