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 的通知》(建标[-2006-]77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范。 本规范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节能诊断;4.节能改造判定原则与方法;5.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改造;6.采暖通风空调及生活热水供应系统改造;7.供配电与照明系统改造;8.监测与控制系统改造;9.可再生能源利用;10.节能改造综合评估。 本规范中用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书主要根据工程光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知识点编写而成。全书共分为三章。*章为工程光学基础实验,包括几何光学和物理光学范畴的16个实验项目,涵盖了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和成像概念,理想光学系统,光线的光路计算及光学系统的像质评价和像差测量,光学设计以及物理光学中的光的干涉、光的衍射、光的偏振和晶体光学理论基础等相关实验。第二章为光学设计与仿真,内容包括基于ZEMAX软件的光学系统设计实例和基于DIALux软件的照明设计实例。第三章为工程光学应用实例,内容包括激光光束发散角的工程测量方法、平行光管简介及其在工程中的装调实例和光电系统中多光轴的工程校准方法。各实验项目均对知识背景、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仪器等进行了详细介绍。
本书是以生态审美观念作为研究对象,以环境设计相关领域为研究 范畴,以相关实践案例中的生态审美反思作为分析方法而展开的应用性 理论研究。书中首先对环境设计和生态审美的相关概念进行总体阐释, 发现当代环境设计的发展趋势和专业特征,以及人类审美观念的演进过 程,提出生态审美这一未来发展趋势。其次,对中西方文化中丰富多样 的生态理念进行系统的梳理,总结出生态审美观念的涵义和原则特征, 这是本书的核心内容和贡献点所在。本书构建了生态审美的三大核心原 则:和谐共适的整体观、循环适度的发展现、动态体验的时空观。* 后,考虑到环境设计的审美研究不应停留在纯美学观念层面,环境设计 作为一门应用学科,其相应的理论研究也应该具有符合时代需求的适用 性和针对性。因此,本书*后分别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尺度场所中
刘艳峰、王登申编*的《太阳能采暖设计原理与技术》是作者多年在太阳能建筑领域的研究成果积累而成,针对以低温热利用为主的太阳能采暖技术,基于对建筑和设备系统热过程的数学描述,通过大量模拟计算和实测分析,并侧重于以热量蓄调改善建筑热环境的稳定性,建立技术原理、形成优化设计方法。 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部分以建筑中的被动太阳能利用技术为主,介绍太阳能在建筑构件上的光热转换过程、建筑外窗等集热构件的热过程、建筑构件的被动蓄热过程以及对应的优化设计方法;另一部分以太阳能热水采暖技术为主,分别介绍太阳能采暖集热系统、热水显热蓄热系统和室内采暖系统的热物理过程和设计运行方法。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建筑技术、暖通空调和建筑设计等专业研究生教学参考用书,也可供从事土木工程、建筑设计和太阳能
宋凌主编的这本《可再生能源与建筑集成示范工程案例集》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实施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可再生能源与建筑集成示范中选择了19个不同类型的典型案例,从测试方案、技术类型、应用效果和集成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定量分析,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当前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的实际情况,使我们对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合理选择技术类型以求得尽可能大的应用效果,更有效地替代化石能源提供了依据,对相关专业人士有比较好的学习和借鉴作用,对有关方面能够客观地评价和指导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是有益的参考。
本书是2004年1月开始并实施了两年半的“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究”的课题二“绿色建筑的结构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的部分成果。在课题实施的这段时间里,课题主持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和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了浙江东南网架集团有限公司、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天津大学和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四家行业知名单位和院校共同组成了合作团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由于建筑结构基础数据库在国内属于首次建立,我国的地域幅员辽阔,各地区的资源、气候和建筑功能差异很大,需要调查的数据种类多、数量大,数据获取渠道少,给研究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同时,在对各类建筑结构体系进行从建设、使用到拆毁全生命周期的能源、资源计量和对环境的影响分析中,地域差异、建成年代、建筑功能等影响因素
《省地节能环保型住宅成套技术指南》是在总结国家在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实施国家康居住宅示范工程、住宅性能认定的工作成果基础上,选择了符合“四节一环保”要求的、目前我国住宅建设中广泛推广的13项成熟适用技
本书为高职高专院校建筑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用书,所涉及的内容主要为绿色建筑分析与评价工作过程中所需的计算分析报告实训,共设4个模块: 模块1为节地与室外环境、模块2为节能与能源利用、模块3为节材与材料资
节能建筑已经成为21世纪建筑科学技术的关键领域。在当今光鲜的建筑创作中,更多的建筑师不再停留于建筑形式与光影效果,而充分关注建筑科学技术的作用,并将其融于建筑创作,其中节能建筑设计与技术是优选问题。
我国近些年来绿色建筑发展迅猛,绿色建筑产品的市场需求凸显。佟晓超编著的《绿色建筑产品认证与评价——靠前外典型政策和案例解读》结合靠前外情况,介绍了产品认证、绿色产品和政策制定有关概念,分析了各国政府如
常茹编写的《节能住宅沼气技术》共9章内容,章简要介绍了生物质能的形成、来源、应用技术及其发展前景,第2章至第8章分别介绍了沼气基础知识与沼气用具、户用沼气池技术、大中型沼气技术简介、沼气产品综合应用技
将村镇常用建筑材料的规格、性能以及施工方法一一罗列出来,简单明了,通俗易懂。方便农民朋友阅读使用。
清华大学-太古地产建筑节能与可持续发展联合研究中心编写的《建筑节能常见问题分析》根据章节具体内容分为上下两篇:概念篇和技术篇。其中概念篇:IDM(IntegratedDeeignandwhole-
《小城镇建筑节能设计指南》一书从建筑节能的基本知识谈起,对适合于小城镇建设的建筑节能保温材料、围护结构保温节能工程施工、采暖与通风空调工程施工、太阳能系统工程施工等内容作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阐述,以帮助
本书基于太阳能与建筑作为统一体的前提,将太阳能采暖、热水、通风、降温、发电、导光等技术与建筑进行有机结合,做到了太阳能与建筑的一体化设计。本书包括九章内容,分别从太阳能基本知识、太阳能建筑设计要点综述
本书根据教育.部近期新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要求,结合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项目成果及作者多年的教学与校企合作经验进行编写。本书共分为5个学习单元,主要内容包括照明技术的基础知识、照明电光源、照明器、照度计算
本书针对近期新的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专业和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要求,将建筑环境与能源系统自动控制原理和系统应用有机结合,主要包括当前发展的新技术;目前在实际工程应用的执行器(不同阀门)和变频调速器的内容
根据绿色建筑与低碳之路的要求;《绿色低碳建筑设计与工程实例》主要介绍绿色低碳经济与绿色低碳建筑、绿色建筑、国外%26nbsp;%26nbsp;%26nbsp;绿色低碳建筑案例、绿色建筑评估
本书根据《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17、《技术制图焊缝符号的尺寸、比例及简化表示法》GB/T 12212-2012、《总图制图标准》GB/T 50103-2010、《建筑结构制
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新华书店正版图书】 作者 付祥钊 著作 原价 ¥39.00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06-01
本书是《中外可持续建筑实例》丛书中的荷兰分册。作为靠前可持续活动重要的参与者,荷兰自1990年起,无论是政府机构还是非政府组织,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开始积极参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建筑的可持续发
本书主要针对建筑学及相关专业学习者,由实践经验丰富、长期从事建筑技术与建筑结构教学的同济大学曲翠松副教授编写而成。书中由建筑节能技术与建筑设计的关系入手,着重讲解建筑技术对于建筑设计的支撑作用。全书共分七章,包括设计顺应气候、能量、通风、双层立面、中庭、被动式与主动式。各章节中均选取了相应的建筑实例以更好地说明建筑节能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本书适合建筑学本科高年级学生、研究生及广大建筑从业者阅读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