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建筑史上,还是在人类的文化想象中,私人住宅都占据着一个独一无二的位置。它既是心灵的庇护之所,也是遮风挡雨的藏身之地;是家庭的交流之地、活动的场所,是生活、工作、吃饭、睡觉的地方;既是公共领地,也是私人领地。 整个西方世界,私人住宅的流行在20世纪以来盛行不衰。正如美国建筑评论家泰伦斯?瑞莱所指出的,构成私人住宅发展基础的社会条件和社会结构 私密性,生活与工作的分离,家庭及家庭生活本身的特性 全都彻底改变了。 这是本书《导言》里的一段话,也是本书产生的背景。 本书选入世界各地 美 的100座住宅; 美 的标准,就是设计与场地、环境、材料的完美结合。而从中也可以看到,住宅设计的不同途径在世界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表现:如在美国,一幢私宅被看作是一个强有力的成功标志;在澳大利亚,住
赵冰、王明贤主编的《冯纪忠百年诞辰研究文集/冯纪忠研究系列》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中国现代建筑奠基人,中国城市规划专业和风景园林专业的创始人,同济大学教授冯纪忠(1915.3.19-2009.12.10)先生代表作品的研讨论文合集,书中包含了大量精彩照片。
中建西北院始终坚持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创新,响应 “ ”倡议,以作品为根基推动“中国设计”不断发展。作为西北地区建筑设计行业的“领头羊”,中建西北院系统思考、整体谋划,多年来提升城市品质,为人民生活谋幸福。一代代建筑师薪火相传,留下了众多传世作品。一个设计院的发展历史和档案也反映出共和国的发展和征程,见证了几代人的艰辛努力。 本书收录的作品多为中建西北院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既是对机构成长历程的回眸、承继、品读和延续,亦是对各发展阶段取得成果的梳理、总结和思考。
周浩明主编的《持续之道(国际可持续设计学术研讨会暨设计作品展作品集)》收录了2014国际可持续设计作品展的作品,这些作品来自于艺术与设计的不同领域,有的出自久经沙场、经验丰富的职业设计师,还有的来自于初出茅庐却锋芒小露的青年学生。 这些作品均体现出设计师在节约、环保、健康、长效等方面的突破。
......
为进一步激发雄安新区建设发展的动力、活力,助力提高城市设计水平,雄安新区规划研究中心特将本次“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特色的雄安建筑设计竞赛”获奖作品集结成册,包括从6大建筑类型总计700个作品中优选出的131个获奖作品,为起步区的规划建设工作提供值得参鉴的 设计案例。本书总计4个章节, 章主要介绍竞赛背景及要求,第2章主要介绍竞赛作品征集、初评、终评等历程,让读者了解本次竞赛全貌;第3章为获奖作品汇编,展示各建筑功能类型中公众组和专业组一、二、三等奖的深化设计方案及设计说明、获奖团队介绍;第4章着重在明确雄安规划要求和地域特征的基础上,基于本次竞赛的成果,对未来雄安新时代城市风貌的塑造进行展望。
本书介绍了一些艺术家与建筑之间的故事,时间跨度从文艺复兴到现代。有很强的可读性。本书主要探讨个性空间对艺术家创造力的影响因素。书中系统研究那些孕育艺术作品的空间类型,并以艺术家角度审视这类空间的特征。本书重点关注艺术家的生活和工作空间,探讨他们关于空间的意向和态度。同时,本书回顾艺术和建筑领域的发展动态,内容截止到本世纪初前十五年,从中总结艺术家和建筑师之间合作与交流情况,以及过程中产生的跨界影响。
建筑既有地域属性,又有时间属性,并随时间推移不断发展变化。朱雪梅、张家睿编著的《中外名建筑赏析(高等院校公选课系列教材)》以时间为主要线索,赏析不同地区的建筑精品。第1章从古埃及、古希腊及古罗马等建筑入手,带领读者从人类四大文明发源地尼罗河流域开始,逐一了解古代大型纪念性建筑物的基本形制、艺术形式、基本观念以及它们的结构和施工技术;第2章以早期的亚洲建筑为主,继续探寻人类四大文明的历史记忆;第3章从那些昔日辉煌的教堂建筑讲起,为我们呈现了丰富的欧洲中世纪历史;第4章的近代建筑将带我们领略从文艺复兴到资产阶级革命期间风格独特的欧美建筑;第5章我们将探索至今仍然影响深刻的新建筑运动以及其后的现代主义;第6章的内容将涉及建筑发展的未来,去探讨现代主义之后世界建筑的潮流与发展。 《中外名建
王昀,1962年出生,1985年毕业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现北京建筑大学),后留校任教,20世纪90年代初赴日本东京大学留学,1995年取得硕士学位,1999年获博士学位,他曾用10多年的时间持续地研究世界聚落,21世纪初回国,进入北京大学任教并成立工作室,开始其个人在国内的建筑实践工作,他的工作室取名为方体空间。方体空间工作室编著的《王昀(精)》从建筑师印象、作品介绍、建筑师访谈、作品年表四个部分来介绍著名建筑师的设计思想和作品。
《得标为王——方案篇2013-2014》是一本大型的设计方案集锦。本书将收集优选范围内近百家很好设计公司的知名设计方案,精选商业建筑、酒店建筑、购物中心、文化艺术建筑等各类建筑近百个,从设计灵感、设计
为了扩大宣传,促进交流, 建筑应用创新大奖组委会组织编辑《建筑应用创新大奖获奖工程集锦(2020-2021年度)》图书,本书以获奖工程图片展示为主,对 届的80项获奖工程作了简要介绍,并配发了具有代表性的图片,以助读者 为直观地领略获奖工程的风采。另外,组委会希望借助这本图集的发行,赢得广大工程界的朋友对“建筑应用创新大奖” 进一步的了解、支持和参与,希望通过各界的共同努力,使这一奖项 具创新性、 性和 性。
程泰宁院士多年致力于中国建筑创作的 线,坚持不懈地探索着中国建筑的发展之道,在设计中努力把现代建筑理念和东方文化结合起来,创作出了一批有特色的建筑作品。与此同时,程院士也见证了中国当代建筑的发展历程,对中国当代建筑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本书系工程院院士、建筑设计大师程泰宁2015-2021年建筑创作作品选集。 本书详细介绍了作者2015-2021年设计的多个作品,再现了其立意构思的过程,从中可以学到设计构思、创作的方法和技巧。
本书系“北京建院大师系列丛书”之一,收录了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熊明先生,从事建筑设计行业70年来的建筑作品、学术成果,并辅以诗词书画作品。全书共展示熊明大师主持参与的建筑设计作品30余个,包括北京工人体育馆、北京昆仑饭店、首都体育馆等一批我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至改革开放后,乃至21世纪的影响力作品。同时,通过熊总不同时期的建筑创作及学术活动的亲身经历,向业界及公众展示了我国建筑设计行业整体发展的典型故事及重要人物。
本书是十二楼建筑工作室的作品集,收录了近十 年来该工作室扎根在浙江省安吉县耶吴镇完成 的十余 项建筑作品,通过对每个建筑的分析、解读以及其背 后故事的讲述,探讨场地、生活以及空 间之间的关系 ,阐述了其面向土地与日常生活的设计理念与工作方 式。
景观设计杂志社编的《景观设计(2016合订本上中下)》杂志是一本具有靠前正规期刊号的全彩专业杂志,其精准的专业定位和优异的品质受到了业内人士的推崇。杂志着重介绍靠前外景观设计实例,提供原创实质性资料;
如今城市土地成为越来越珍贵的资源,尤其是在大城市的市中心,即使是面积狭小、交通不便、形态棘手的一个角落也会很抢手。建筑师所面临的挑战则是优化这些场地,并创造出适合当今生活方式的新家园。 《城市填空:创意住宅设计》收录了世界各地39个极具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城市住宅,这些住宅填补了拆迁留下的空白,或者挤进之前被认为不适合开发的地块。每一个案例都包括图纸、实景照片、专为本书绘制的基地平面图以及专业的评论与解说。作者特别关注于每位建筑师所面临的挑战以及他们如何克服挑战。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校友作品集:北洋匠心(1991-1999级 第2辑)》为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杰出校友作品集合,内部项目均为校友个人主创或主持、近期、建成项目,均为实景图,全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天津大
......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