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四部分:部分(一~五章),主要介绍测量学的基本知识、误差的基本知识、测量仪器的构造、使用和检校;第二部分(六~九章),主要介绍小地区控制测量、大比例尺地形图和地籍图的基本知识、大比例尺地形图、地籍图的测绘和应用;第三部分(十~十二章)为施工测量,阐述了测设的基本工作和圆曲线测设,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施测量和管道工程测量;第四部分(十三章)为测量新技术,介绍了GPS全球定位测量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有关光电技术在工程测量的应用,分别纳入相应的章节中介绍。附录为测量实验及实习,供学生平时测量实验及测量教学学习之用。 本书系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给排水、城市规划、城镇建设、建筑学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工程测量人员学习参考。本书由合肥工业大学、重庆建筑大学等合编。
《环太平洋(共3册)》由格里格·凯斯编著。 为了对抗怪兽,我们创造了自己的怪兽。 2013年8月11日早晨七点,一只身型巨硕、仿若摩天大楼一般的怪兽穿迎虫洞,登陆旧金山。坦克、飞机、导弹狂轰乱炸了整整六天才把怪兽拿下,作战范围覆盖方圆五十六公里,三个城市化为灰烬,数万人丧失性命,旧金山也失去了往日的繁华,变成了“遗忘坟场”。 然而,这一次胜利并不是战斗的终点,第二只怪兽、第三只怪兽……越来越多的怪兽从海底的未知世界钻出,人类世界笼罩在恐惧与死亡的阴影下。 虫洞的怪兽蠢蠢欲动,保卫地球的任务就交给你了!
《地基基础设计禁忌与疑难问题对策(按规范GB50007-2011)》共分7章,主要内容包括:建筑物地基基础的设计基本规定,地基岩土的物理性质及分类,地基中的应力,地基变形的计算,土的抗剪强度与地基承载力,挡土墙设计与计算,天然地基基础设计等。《地基基础设计禁忌与疑难问题对策(按规范GB50007-2011)》采用问答形式,对建筑地基基础设计与计算中的一些问题作了阐述,对《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条文作了必要的解释。为了简化计算,书中对地基基础中需经常反复试算的内容,如按应力比法确定压缩层厚度。偏心荷载作用下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等都给出了直接计算法,克服了反复试算的缺点。为了便于读者掌握《地基基础设计禁忌与疑难问题对策(按规范GB50007-2011)》所叙述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规范有关条文内容,书中列举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典型例
本书是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地基基础专业委员会颁布的国家行业标准“孔内深层强夯法技术规程” (CECSl97:2006)的主要内容编写而成。书中介绍孔内深层强夯处理地基的概述、作用机理、散体桩的加固机理、散体桩复合地基及复合地基计算、工程设计、施工要点与质量检测、工程应用实例等。
《建筑工程测量(第2版)》内容的组织参照了国家《测量放线工职业技能岗位标准》的要求及我国职教特点进行编写,重基础,重实用,简理论,有利于学生参加测量员、测量放线工考证。《建筑工程测量(第2版)》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成人高校及民办高校土建类专业教材,也可供相关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图集以现行施工规范、验收标准为依据,结合多年的施工经验,以图文形式编写而成,具有很强的衫性和可操作性。内容包括:地基基础施工、地下基础结构施工、深基础支护结构施工、地下工程结构构造与防水、施工用塔吊基础和栈桥结构施工及工程实例等。 供从事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工程管理等专业人员使用,也可供本专业的大专院校师生学习参考。
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7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批)的通知》(建标E2007]125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在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国内外科研成果和大量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基坑工程勘察;5.坡率法;6.土钉墙;7.水泥土墙;8.排桩;9.降水与土方工程;10.基槽工程;11.环境保护与监测;12.基坑工程验收;13.基坑工程的安全使用与维护以及相关附录。 本规程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陕西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基坑信息化施工是指充分利用前段基坑开挖监测到的岩土及结构体变位、行为等大量信息,通过与勘察、设计的比较和分析,在判断前段设计与施工合理性基础上,反馈分析与修正岩土力学参数,预测后续工程可能出现新行为与新动态,进行施工设计与施工组织再优化,以指导后续开挖方案、方法、施工,排除险情,实现*工程。本书内容包括:深基坑工程概述、信息工程技术与工程施工信息化、深基坑工程信息化施工、监测手段及信息采集、数据处理技术、安全指标体系与安全性评价、深基坑工程紧急预案、深基坑工程应用实例等。 本书可作为建设工程项目中从事设计、监测和施工工作的有关人员学习和参考,可作为建筑施工企业技术人员及勘察设计单位技术人员的培训教材,也可作为大专院校土木工程类专业学生的学习参考材料。
本书是新版建筑安装工程质量竣工资料实例系列丛书八个分册中的第三分册。 资料编制目录划分为四册:A册: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资料;B册:施工技术管理资料;C册:工程质量保证资料;D册:工程质量验收资料。 针对建设工程参与各方在执行新版资料过程中对编制深度、技术要求及计算机软件技术方面遇到不少问题,本书的出版,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学习、参考的平台。使读者能迅速熟悉、了解并提高新版资料的编制和管理水平,保证建筑工程质量达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的标准要求。 本书实例中涉及的人名、单位章、部门章均是虚拟的,主要目的是说明该处应由哪个单位、部门盖章,由哪一位责任人来签字,若有巧合,请勿对号入座。
本书是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建筑工程相关专业的专业英语教材。全书共12个单元,以Buildillg Construction为主线贯穿其中,每个单元有一个主题,包括2~4幅插图、两篇课文和相应的习题,书后还附有一套房屋建筑图纸。本书选材新颖,语育规范,点面结合,编排独特,实用性强,突出了建筑工程专业的实际需求。 本书可供高职高专院校以及成人类院校建筑工程类专业的学生使用,也可供本科应用技术方向的学生使用。
栾怀军主编的《16G101图集应用问答--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桩基础》根据《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桩基础)》(16G101 3)、《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 201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5年版)》(GB50010 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2011)、《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WT50105 2010)、《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 2008)、《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 2010)、《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 2008)等标准编写,结合工程实际应用,以平法制图规则为基础,并通过问答的形式全面介绍了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桩基础的各类钢筋在实际工程中的识图和计算。本书内容丰富,通俗浅显,准确到位,易学习、易掌握、易实施
2007年度上海市优秀勘察设计的评选工作是上海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组织展开的第四届活动,本书收录了2007年上海市优秀勘察设计评选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作品。本书汇集具有相当参考、保存、观赏的价值,获得较广泛的读者群体,力求做到图文并茂、装帧印刷精美、文稿编辑规范。
上海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编写,沈恭、黄芝主编的《上海优秀勘察设计(2011)(精)》具备优秀的设计理念,在表现创新性、地域性、历史性和以人为本的方面具有显著的特色;总体布局因地制宜,与自然环境、城市环境等有机结合;注重设计品质,在空间塑造、细部表现、新技术新材料运用等各方面表现优异;积极应用生态环保和低碳节能等先进理念和技术,在“绿化新技术运用”、“多种节能专项技术集成”、“获得国际认证”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全书共分五个情境十个任务:情境一运用水准仪对现用地形进行抄平(任务一学习水准仪的基础知识与操作、任务二运用水准仪测设高程)、情境二运用经纬仪或全站仪测定已经坐标方位(任务一学习经纬仪的基础知识与操作、任务二运用经纬仪或全站仪测定方位角)、情境三运用花杆和卷尺测量线路距离(任务一学习距离测量的基础知识与操作、任务二运用钢尺量距)、情境四(任务一学习导线测量的基础知识与操作、任务二运用全站仪程序测量并计算未知点位坐标)、情境五(任务一学习地形图的基本知识、任务二测量指定路段并计算挖填方量)。
本书是参照高职高专和应用型本科教育土建类各专业测量学的基本要求编写的。内容包括绪论、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小地区控制测量、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及应用、建筑施工测量、道路和桥梁施工测量、管道施工测量、GPS卫星定位技术简介和测量实验与实习。 本书具有较宽的专业适应面,在内容的组织上按必需、够用的原则,取材注意反映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删除了一些繁琐的理论推导,注重实用性,力求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 本书是按照国家*测量规范编写,可作为土建类各专业高职高专和应用型本科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测量放线工(高级)/职业资格培训教材》是依据国家*颁布的相关技术标准及建设行业职业技能标准《测量放线工》(高级)的理论知识要求和技能要求,按照岗位培训需要的原则编写的。本教材主要内容包括:工程知识与数学函数,测量误差理论及应用,坐标转换,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测设工作,工程测量常用技术标准与测绘管理,测绘相关知识。书末附有与之配套的试题库、模拟试卷样例和相应答案,每章末有复习思考题,以便于企业培训和读者自测。 《测量放线工(高级)/职业资格培训教材》既可作为各级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机构、企业培训部门的考前培训教材,又可作为读者考前复习用书,还可作为职业技术院校、技工院校的专业课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