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地基基础专业委员会颁布的国家行业标准“孔内深层强夯法技术规程” (CECSl97:2006)的主要内容编写而成。书中介绍孔内深层强夯处理地基的概述、作用机理、散体桩的加固机理、散体桩复合地基及复合地基计算、工程设计、施工要点与质量检测、工程应用实例等。
本书为全国高职高专工程测量技术专业规划教材。全书共分11章,包括绪论、平面控制网布设、精密角度测量、精密测距仪器与距离测量、导线测量外业观测、精密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地面观测值归算至椭球面、椭球面元素归算至高斯平面、控制网平差计算、GPS控制测量等。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及测绘类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介绍和论述了地下工程监测与检测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全书共分为12章,包括测试技术基础知识及传感器原理、地下工程的特点与监测目的、地下工程监测项目及控制基准、地下工程的监测仪器、地下工程监测项目的实施方法、地下工程的声波测试技术、地下工程的无损检测技术、地面建筑物的监测技术、地下工程监测实例、地下工程监测信息反馈技术、地下工程监测的组织与实施及测量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
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7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批)的通知》(建标E2007]125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在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国内外科研成果和大量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基坑工程勘察;5.坡率法;6.土钉墙;7.水泥土墙;8.排桩;9.降水与土方工程;10.基槽工程;11.环境保护与监测;12.基坑工程验收;13.基坑工程的安全使用与维护以及相关附录。 本规程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陕西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全书共分五个情境十个任务:情境一运用水准仪对现用地形进行抄平(任务一学习水准仪的基础知识与操作、任务二运用水准仪测设高程)、情境二运用经纬仪或全站仪测定已经坐标方位(任务一学习经纬仪的基础知识与操作、任务二运用经纬仪或全站仪测定方位角)、情境三运用花杆和卷尺测量线路距离(任务一学习距离测量的基础知识与操作、任务二运用钢尺量距)、情境四(任务一学习导线测量的基础知识与操作、任务二运用全站仪程序测量并计算未知点位坐标)、情境五(任务一学习地形图的基本知识、任务二测量指定路段并计算挖填方量)。
本书根据近年来新颁布的建筑结构设计、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系列规范和新设备、新技术发展及《建设行业职业技能标准》等进行编写。 本书共分16章内容,其中包括:常用数据和符号;建筑识图;水准仪及高程测量;经纬仪及角度测量;距离丈量和直线定线;总平面图的应用;小地区控制测量;建筑物的定们测量;建筑物的抄平放线;复杂工程定位;施工观测、竣工图测绘;房地产开发与规划测量;地形图测绘;管线、路桥施工测量;激光电子技术在测量中的应用;测量放线的技术管理等。 本书特点是按照*技术规范、标准编写,包括了放线工初、中高级工应掌握的知识和操作技能,文图并茂、通俗易懂、简明实用。
本书以通俗、易懂、简单、经济、使用为出发点,从节点图、实体照片、工艺说明三个方面解读工程节点做法。本书分为地基、基础、基坑支护、地下水控制、土方、边坡、地下防水共7章。提供了300多个常用细部节点做法,能够对项目基层管理岗位及操作层的实体操作及质量控制有所启发和帮助。本书是一本实用性图书,可以作为监理单位、施工企业、一线管理人员及劳务操作层的培训教材。
《地基基础设计禁忌与疑难问题对策(按规范GB50007-2011)》共分7章,主要内容包括:建筑物地基基础的设计基本规定,地基岩土的物理性质及分类,地基中的应力,地基变形的计算,土的抗剪强度与地基承载力,挡土墙设计与计算,天然地基基础设计等。《地基基础设计禁忌与疑难问题对策(按规范GB50007-2011)》采用问答形式,对建筑地基基础设计与计算中的一些问题作了阐述,对《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条文作了必要的解释。为了简化计算,书中对地基基础中需经常反复试算的内容,如按应力比法确定压缩层厚度。偏心荷载作用下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等都给出了直接计算法,克服了反复试算的缺点。为了便于读者掌握《地基基础设计禁忌与疑难问题对策(按规范GB50007-2011)》所叙述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规范有关条文内容,书中列举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典型例
本书共分四部分:部分(一~五章),主要介绍测量学的基本知识、误差的基本知识、测量仪器的构造、使用和检校;第二部分(六~九章),主要介绍小地区控制测量、大比例尺地形图和地籍图的基本知识、大比例尺地形图、地籍图的测绘和应用;第三部分(十~十二章)为施工测量,阐述了测设的基本工作和圆曲线测设,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施测量和管道工程测量;第四部分(十三章)为测量新技术,介绍了GPS全球定位测量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有关光电技术在工程测量的应用,分别纳入相应的章节中介绍。附录为测量实验及实习,供学生平时测量实验及测量教学学习之用。 本书系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给排水、城市规划、城镇建设、建筑学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工程测量人员学习参考。本书由合肥工业大学、重庆建筑大学等合编。
《测量员岗位实务知识(第2版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人员岗位资格培训教材)》是《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人员岗位资格培训教材》之一,为第二版,根据建筑施工企业的特点,针对施工测量管理岗位人员实际工作需要编写。本书理论联系实际,具有适用性、指导性、针对性。全书共十三章,主要内容为:绪论;建筑施工测量基础知识;水准测量;距离测量;角度测量;全站仪及其应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建筑施工测量;民用建筑施工测量;工业建筑施工测量;特殊工程施工测量;建筑工程的变形测量;建筑工程测量综合管理。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人员岗位资格培训教材编委会组织编写的《测量员岗位实务知识(第2版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人员岗位资格培训教材)》是《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人员岗位资格培训教材》可作为建筑施工企业专业管理人员岗位资格培训教材,也可供建
本书根据土建类各专业的工程测量教学要求与实际需要编写而成。全书共12章,第1章为绪论,第2~4章分别为高差测量、角度测量和直线测量,简要介绍了电子水准仪、电子经纬仪和全站仪等现代数字测量仪器,第5章为测量误差基本知识,第6章为小地区控制测量,第7章介绍了GPS及其在测量中的应用,第8、9章介绍了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基本知识、测绘方法以及在规划、设计。管理中的应用,第10~12章介绍了土建工程的勘测与施工测量。 本书可作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城市规划、土木工程、给水排水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环境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交通运输、交通工程、工程管理、城市管理和各类线路工程专业本科生的技术基础课程教材,也可作为上述专业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与管理人员参考。
《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复合地基设计与施工》作者为《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 JGJ/T 213—2010的主要起草人。《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复合地基设计与施工》共有5章内容,在详细介绍了该技术规程的产生背景,以及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简称 PCC桩)复合地基技术的应用之外,还介绍了PCC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等内容。 本书适合从事土木工程、交通工程、水利工程和港口工程中的设计、施工、监理和工程质量监督人员参考使用。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禁忌》是《施工禁忌系列丛书》的一本,主要包括地基处理、桩基础工程、土方工程、浅基础工程、深基坑工程、地下连续墙、沉井工程以及降水与排水等内容。编写体例摒弃了以往人们习惯的从正面叙述的常规模式,以“亮红灯”的警示方式指出各项施工中的“禁忌”。每条“禁忌”构成一个独立的内容,针对性、系统性强,并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在编写方式上力求做到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概念清楚、实用性强,便于读者理解和应用。《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禁忌》可供钢结构工程施工员参考使用。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高效施工指南》一书内容共四章,包括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建快速装配体系、装配式框架施工体系、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内容精炼,可操作性强。 本书适合从事装配式建筑的技术人员参考学习,也可供相关专业大中专院校学生学习使用。
本习题集根据现行职业技能鉴定考核方式,分为 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三个部分,采用选择题、计 算题、简答题、实际操作题的形式进行编写。 麦丽编著的《测量放线工(土木建筑工人职业技 能考试习题集)》以现行职业技能鉴定的题型为主, 针对目前土木建筑工人技术素质的实际情况和培训考 试的具体要求,本着科学性、实用性、可读性的原则 进行编写。可帮助准备参加技能考核的人员掌握鉴定 的范围、内容及自检自测,有利于建筑工程工人岗位 等级培训与考核。 本书可作为土木建筑工人职业技能考试复习用书 。也可作为广大土木建筑工人学习专业知识的参考书 。还可供各类技术院校师生使用。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高层住宅建筑高效施工技术体系》一书内容共三章,包括背景及体系概况;技术体系的主要内容;实施案例。内容精炼,实用性强。 本书适合从事装配式建筑的技术人员参考学习,也可供相关专业大中专院校学生学习使用。
《土木工程测量》主要介绍土木工程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及测量误差的基础知识,大比例尺测量、地形图的应用及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并围绕土木工程测量的基本概念与方法,结合当前就业前景,侧重介绍建筑工程测量和道路与桥梁工程测量,强调了典型工程案例分析。通过对本书的学习,使学生熟悉测量学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掌握测量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具备使用常用测量仪器的基本能力,培养应用地形图、进行工程放样的能力。本书由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教师张爱卿、李金云担任主编。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系列教材?工程测量学》共11章,分成三个部分。部分(1~6章)介绍测量学基本概念,测量仪器的使用,测量基本工作及测量误差基本知识;第二部分(7~9章)介绍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基本知识、测绘、阅读及应用;第三部分(10~11章)介绍土木工程施工测量,线路施工测量、地下工程施工测量及变形观测等内容。《工程测量学》不仅讲述了传统测量仪器的基本知识,同时也讲述了当今现代测绘新技术。 该书内容精炼、要点突出,适用专业面广,既可作为高等学校非测绘专业的测量学教材,也可作为从事土建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图集以现行施工规范、验收标准为依据,结合多年的施工经验,以图文形式编写而成,具有很强的衫性和可操作性。内容包括:地基基础施工、地下基础结构施工、深基础支护结构施工、地下工程结构构造与防水、施工用塔吊基础和栈桥结构施工及工程实例等。 供从事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工程管理等专业人员使用,也可供本专业的大专院校师生学习参考。
本书共有11章,按内容分为四部分。部分为建筑工程测量认知的内容(第1章);第二部分为测量基本技能与支撑知识,包括水准测量(第2章)、角度测量(第3章)、距离测量和直线定向(第4章)及全站仪测量(第5章);第三部分为行业通用测量能力与支撑知识,包括小地区控制测量(第6章)、地形图测绘与应用(第7章)、测设的基本方法(第8章);第四部分为专业测量能力与支撑知识,包括建筑施工测量(第9章)、管道工程测量(第10章)及建筑物的竣工测量与变形观测(第11章)。
由李井永主编的《建筑工程测量》是依据高等职业教育土建类专业的职业标准和岗位要求,按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标准编写的,内容包括13个学习情境:建筑工程测量初探、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全站仪的基本应用、小地区控制测量、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与应用、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建筑施工控制测量、建筑物的施工测量、线路工程测量、建筑物变形观测与竣工测量。本书按国家现行工程测量标准或规范编写,配套编写了《建筑工程测量实训指导书与实训报告》([SBN978-7-111-46854-7)。 本书注重全站仪和GNSS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以项目方式编写,每个学习情境开篇编排了职业技能目标,并在后安排了实训项目和课后练习。本书适合理实一体教学,可作为高职高专和应用型本科土建类专业的教
本书是参照高职高专和应用型本科教育土建类各专业测量学的基本要求编写的。内容包括绪论、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小地区控制测量、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及应用、建筑施工测量、道路和桥梁施工测量、管道施工测量、GPS卫星定位技术简介和测量实验与实习。 本书具有较宽的专业适应面,在内容的组织上按必需、够用的原则,取材注意反映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删除了一些繁琐的理论推导,注重实用性,力求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 本书是按照国家*测量规范编写,可作为土建类各专业高职高专和应用型本科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