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根据作者多年的实践经验结合国家*标准规范编写而成,全书共分为13章,包括:绪论、建筑识图、结构布置图的确定、荷载及荷载组合、建立模型、参数设置、计算结果判断及调整、模板图及板施工图绘制、梁施工图绘制、柱施工图绘制、基础设计及绘图、楼梯及雨篷详图、施工图审查及设计交底。附录还提供了图集中的标准构造详图以及结构设计常用数据本书简明实用,可读性和可操作性强,可供混凝土结构设计人员及相关专业在校师生参考使用。具有一定的出版价值。
本书是根据国家标准《工程隔振设计标准》(GB 50463-2019)的修订原则和设计规定,组织标准主要起草人员编写而成。本书在编写过程中,系统总结了国内外近年来在工程隔振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工程实践,主要内容包括工程隔振基本概念、主动隔振、被动隔振、屏障隔振、智能隔振、隔振器与阻尼器等。本书注重对工程隔振设计标准应用中主要问题的阐述,紧密结合工程实际。本书不仅是国家标准《工程隔振设计标准》应用的指导教材,也是从事工程隔振技术人员的重要参考书。
本书是通过各类案例来引导造价人员去成本管理的思维解决问题,跳出造价管理的思维圈来考虑成本问题。建办标〔2020〕38号住建部印发工程造价改革工作方案,逐步停止发布预算定额,建筑市场越来越多采用市场报价交易模式,脱离定额去做造价就更需要成本管理知识,而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人才是需要从造价人员晋升,当前成本管理这个人才缺口较大,所以本书是造价从业者工作4年以上的指导学习书。 本书适用于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阅读,内容侧重于预控,通过一次经营、二次经营、三次经营搞内控的方法赢得市场份额。本书适合中型建筑施工企业、市政施工企业,项目的利润与公司的利益之间衡量时,以公司利益为重的经营策略,以企业长远发展为目标的思维引导读者朋友们。
本书主要包括民用建筑透光型围护结构性能指标体系理论研究、门窗幕墙和建筑遮阳及相关节能产品的研发、透光围护结构节能技术的工程应用研究、透光围护结构性能评价方法和透光围护结构节能施工与运行管理等方面技术研究,目的是为解决透光围护结构节能工程推广应用的主要技术难点问题。主要内容包括透光围护结构节能技术效果评价,通风式双层幕墙技术,建筑外窗系统节能关键技术,透光围护结构节能设计、施工与运维管理,透光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测试方法,节能玻璃和膜结构,建筑遮阳,透光围护结构配套件,超低能耗建筑工程 新建建筑,城市更新与既有建筑节能综合改造
本书内容是结合现阶段绿色施工对施工现场有害气体、污水、噪声、光、扬尘五类污染物的控制指标要求,通过收集、改良和创新,分技术内容、技术要点和适用范围及前景介绍对46种施工现场污染物控制技术进行详细介绍,同时提出施工现场污染物控制技术的发展导向及趋势、发展建议,供同行参考。
本措施是在总结中建西南院工程建设设计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设计现状,对现行国家标准、规范、规程执行中需要强调或容易引起歧义的条文,进行执行层面的规定,以期帮助设计人员更好地理解标准、规范、规程;对设计中遇到的部分共性问题,进行专题立项研究,将有建设性的结论纳入本措施作为统一做法;结合汶川地震震害和中建西南院对建筑结构抗震的思考,提出了一些结构抗震设计概念,作为设计人员在执行层面以外的抗震概念补充。 本措施适用于结构设计人员进行西南地区民用建筑工程的设计时使用,其他地区可参考使用。
这是一本关于电气审图的书籍,侧重点是规范的柔性解释,而非规范的硬性实施,目的是沟通和了解合理的设计理念,而不是教条的死搬规范和条文,用合理的、与时俱进的角度去理解规范编著者的真实意图和想法。书籍的编写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内容深度方面按设计图纸的常规顺序列章节,如:说明、系统、平面图等,尽量抓住时下热点如:电气节能、设计深度等内容,同时也对审图的要点着重进行表述,如消防、人防、防雷接地等危险性等场所均单独设章介绍。内容宽度方面则是从电气设计的全产业链进行考虑,把设计的内审、外审、施工方、甲方、预算等各方意见一并收录整理,不仅是从规范的角度,也从施工的难度、造价的节约、设计的深度等角度来全面解析设计,常规问题不谈,尽量去介绍那些容易犯错的遗漏知识点,以及新手容易迷惑难于决定的争
...
为落实职业标准,规范建设行业现场专业人员岗位培训工作,我们依据与职业标准相配套的考核评价大纲,以《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培训教材(第二版)》为依据,组织开发了各岗位的题库、题集。第二版习题集是在上版的基础上,总结使用过程中发现的不足之处,参照现行标准、规范,面向国家考核评价题库,对习题集内容进行了调整、修改、补充,使之更贴近于考核评价,满足学员需求。
膜结构是集建筑学、结构力学、精细化工与材料科学、计算机技术等为一体,借鉴现代造型艺术与技术美学的成就,其曲面可以随着建筑师的设计需要任意变化,外观造型新颖独特,内部空间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现代人的审美观念,成为现代建筑的新风格。指南适用于气承式膜结构、气枕式膜结构和气肋式膜结构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对充气膜结构的设计与施工进行了指南性地细致介绍。
本书以施工图设计绘制图样的形式来表达结构设计深度的要求,既是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对其《BIAD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更直观、更易理解的诠释,也是BIAD结构设计质量水平的展示。书中素材均来自BIAD近年来优秀的施工图设计图纸,工程选例丰富,以适应设计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全书分上、下两册,除引言外其他内容按照《BIAD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的分类要求进行章节的划分和排序,具体为:基础平面图,一般建筑的结构平面图,钢结构的结构平面图,混合结构的结构平面图,基础详图,钢筋混凝土构件和节点详图,钢结构的构件和节点详图,混合结构的构件和节点详图,楼梯、坡道、构筑物局部结构详图,人防工程结构详图,加固改造工程结构施工图共11章。每章对所表达的内容进行深度要点说明。
勘察设计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勘察设计的好坏不仅影响建设工程的投资效益和质量安全,其技术水平和指导思想对城市建设的发展也会产生重大影响。 本书分为绪论、工程勘察、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工程、岩土工程五大部分,按照现行勘察、设计标准及相关技术规定的要求,以大量工程实际案例为分析对象,列举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常见质量通病的现象,分析产生的原因,并汇集重庆市内外主要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图审查机构及有关专家近年来治理质量通病的经验和措施,共提出2085项勘察设计质量通病,使质量通病防治更加标准化、形象化、具体化,具有适用面广、针对性强的特点,旨在为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以及广大建设、设计、施工图审查等单位的主要管理和技术人员提供一套集权威性、系统性、实用性为一体的工具书。
“土木工程施工”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它主要研究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施工技术和施工项目管理的基本规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土木工程施工中有关的施工技术和施工项目管理问题的能力。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力求按照“体现时代特征,突出实用性、创新性”的教材编写指导思想,结合原建设部2005年发布的建筑业10项新技术和土木施工有关的新材料、新工艺.综合土木工程施工的特点,反映基本理论和与工程实践的紧密结合,基本原理与新技术新方法的紧密结合;以建筑工程施工为基础,主要反映土木工程专业各主要专业方向都必须掌握的施工基础知识;吸收现已成熟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密切结合现行规范,突出反映土木工程施工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在保证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教材内容有一定的弹性,以便教学上的取
本书分三部分,分别从建筑施工安全与企业十大方面的关系、当前建筑行业面临的安全形势、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亟待解决好的若干重要问题,深刻揭示、系统阐述了当前形势下, 集团公司、地区公司(专业分公司)、项目部 三级组织架构下的建筑施工企业对整个企业安全管理怎么管、管什么、怎么做、做什么的问题,着重突出了安全管理工作的源头性、前置性、事先预防性、系统性、综合性、整体联动性,力求使全书通俗易懂、图文并茂,针对性、指导性、纲领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强,以帮助广大建筑施工企业各级领导、各级安全总监和安全员、各级技术负责人员、各类施工人员学习掌握相关企业安全管理新理念、新思路、新要点和新手段,不断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更好地保障企业安全生产。
本书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力求与国家有关城镇房屋建筑施工管理的政策相衔接,既注重系统性和时效性,更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结合*颁布的“建筑业10项新技术”,重点介绍房屋建筑施工中成熟适用的建筑施工新技术、新工艺及新材料、新制品。全书分为八章:地基基础施工技术、结构施工技术、钢结构施工技术、机电设备安装技术、建筑装饰施工技术、建筑材料及制品应用技术、建筑机械技术、建筑施工管理技术。书中溶入了近年来作者及同事们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实践与研究方面的成果,同时力求反映我国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水平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要求,紧密结合新标准、新规范的要求,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施工管理技术进行深入浅出地讲解和介绍。
????《11G101平法系列图集施工常见问题详解》由上官子昌主编,本书根据《11G101-1》、《11G101-2》、《11G101-3》三本*图集以及《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D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D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D201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JGJ?3?D2010)、《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D2008)、《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D2011)等标准编写,主要包括钢筋通用构造、基础构造、柱构造、剪力墙构造、梁构件以及板构造等内容。《11G101平法系列图集施工常见问题详解》以11G101系列图集为主线,采用一问一答方式针对施工中容易混淆、容易忽视、容易出错的问题给出正确做法的解答。本书可供设计人员、施工技术人员、工程造价人员以及相关专业大中专的师生学习参考。
本手册第三版的修订,仍然遵循突出高层,简化一般,增添新结构、新技术、 新材料、新机具、新工艺,删除陈旧技术的原则。第三版共10章,计有:概述、 高层建筑施工测量、脚手架工程、高层建筑基础深基坑工程施工、桩基础、混凝土 结构工程、预应力工程、钢结构工程、建筑防水工程、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技术。 近十几年来,我国在建筑施工技术方面发展很快,特别是作为一种节能环保可 持续发展的结构材料 钢结构,已在超高层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混凝土结构工 业化、机械化程度大大提高;新型模板逐步推广,钢筋加工实现工厂化生产;防水 和节能保温材料均有创新。这些新发展推广的技术,均已纳入本次修订的内容中。 在修订过程中,以工种工程和结构工艺体系相结合,采用近期已修订或新颁的规 范、规程和标准,按已形成的成套施工技术进行
《高强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规程实施指南及检测新技术》由王文明、张荣成编著,本书围绕*行业标准《高强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规程》JGJ/T294-2013的内容展开,汇集了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相关领域的*技术和*研究成果。涵盖了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应用技术的各个方面以及新技术的发展。 《高强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规程实施指南及检测新技术》既是《高强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规程》JGJ/T294-2013的配套读本,又是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技术的工具书,可供设计、施工、监理、质量监督和检测等单位工程技术人员及高校土建专业师生参考使用。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法识读》是按照《高等职 业教育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基本要求》及国家* 规范、规程和相关标准编写的。全书围绕结构施工图 识读能力的培养,主要研究一般结构构件的平法施工 图表示、构造要求和钢筋翻样计算方法等。 全书内容包括:结构施工图通用构造规则,柱、 梁、剪力墙、板、基础、楼梯等构件的平法施工图表 示方法、构造详图和钢筋翻样与计算。 本书主要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建筑工程管理专业《 结构识图》课程教学用书,也适用于建筑工程技术、 工程造价等专业相关课程的学习。此外,也可作为平 法的岗位培训教材或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本书由 谢华担任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