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GB 50014-2021内容变化很大,包括校核的项目和水量计算,总变化系数提高、补充了污水污泥处理标准,新增了信息化、智能化等智慧排水的内容,删除了不再常用的工艺生物滤池、高负荷生物滤池、塔式生物滤池等内容。 本书按《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 50014-2021条文为线,逐条进行解读,以问答形式,对本条相关知识点进行整理,方便大家理解学习。 本书分为9章,分别为总则、术语、排水工程、设计流量和设计水质、排水管渠和附属构筑物、泵站、污水和再生水处理、污泥处理和处置、检测和控制。
首钢老工业区于2010年底停产,至今首钢更新改造已取得瞩目的阶段性成效。为保障和引导首钢转型发展和综合复兴目标的实现,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从2004年开始提前谋划首钢改造规划,规划实践历经十余年时间,在全过程引导首钢转型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首钢规划实践不仅是规划设计的创新,也是新时期中国老工业区更新路径的创新,对全国老工业区更新起到全面的借鉴学习作用,也成为国际老工业区改造实践的典范。 本书由规划实践的牵头单位联合首钢集团有限公司以及主要参与设计单位共同编写,首次全面、系统、深入地介绍首钢老工业区改造复兴全过程规划与实施情况。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以 转型-规划探索 为题,介绍首钢老工业区改造复兴规划历程、分阶段规划特征与规划引导内容、规划实施机制创新和先期建设的首钢北
城市体检是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有效途径,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意见指出城市政府作为城市体检评估工作主体,开展年度体检评估,制定年度建设和整治行动计划。2022年全国住房和城乡工作会议要求在设区市全面开展城市体检评估,2023年全国住房和城乡工作会议要求城市体检要有硬指标、硬要求和硬督查,要成为解决问题的智慧棒,要将城市体检发现的问题作为城市更新的重点。 本书分为基础篇、方法篇和实践篇,是以编者参加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第三方城市体检、城市自体检、街道和更新单元体检的实践经验为基础,着重介绍了城市体检的方法、技术和关键点,注重于对体检工作的实践指导与应用。
本书所展示的正是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乡村建设实践及其经验探索。首先对富阳乡村振兴全域概貌进行了系统梳理,总结了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的发展历程及其规划措施;其次从 形态 业态 社态 文态 生态 五大方面解析了富阳乡村振兴的地方经验及其营造绩效,并辅以具体的乡村设计实践案例;*后提出富阳乡村振兴的具体策略和保障机制,并从信息化视角对未来乡村振兴进行了展望。其中,涉及的各类乡村规划设计研究资料得益于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富阳分局、富阳区农业农村局提供,且给予了实地调研安排协助。
本书是自2007年出版以来的第17本连续出版物。本书以城市能源系统作为专题进行阐述,共分为两篇,第1篇为中国建筑能耗和碳排放、第2篇为城市能源系统。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建筑能耗与温室气体排放、中国城镇供热需求和供热系统现状、双碳背景下我国城市供热发展思辨、新型电力系统的电源结构及供热影响、低品位余热及其在未来供热系统中的作用、低品位余热利用三大关键技术、城镇低碳供热技术、低碳供热很好实践案例等内容。本书可供各级政府机关、建设领域和节能领域工作人员使用,还可供科研机构研究人员、大专院校师生使用。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较02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做了全面修订,在篇章结构、分级模式、用地指标、密度指标、公共绿地、配套设施、住区道路及居住环境等几大方面都根据新形势、新时代的需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解读》通过更加清晰易懂的视觉表达来传递《标准》的准确含义,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让枯燥的条文变得生动。同时,《解读》会将条文背后大量的研究和支撑工作呈现出来,使《标准》的读者更好得理解条文背后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
本书尝试应用评价体系和指标,对国内外轨道交通案例进行分析与解读;在交通功能的基础上,发掘轨道交通的经济、社会与文化价值。在总结各个发展时期各国曾经面临问题的同时,对当下中国轨道交通快速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挑战进行审视和反思。
近年来,厦门成为践行城市社区更新的重要实践地。随着基于人居环境科学的社区参与式规划实践 共同缔造工作坊的全面开展,形成了具有厦门特色的社区更新与多元共治模式:以问题为导向,依托公众参与为核心的规划活动,以空间环境改造与机制体制创新为手段,构筑公众、规划师、社团等多元主体互动平台,从而凝聚多方共识,实现美好人居环境与和谐社会的共同发展。本书将从规划理论、工作路径到工作实例,对工作坊团队的社区规划实践进行系统梳理,并重点介绍通过共同缔造工作坊推动老旧社区、新兴社区、城中村社区及城郊乡村社区等不同类型社区更新的规划实践,总结厦门经验,以图给规划工作者、政府人员、社区工作者等受读者众带来启发与借鉴。
海绵城市作为在对固有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对城市水安全和水环境进行治理维护的新理念,可有效的控制并削减径流总量对城市的影响,并且借用生态自净的能力减少径流带来的污染,同时削减高峰流量对城市水系统产生的压力。为了响应国家对城市生态治理的新理念,即大力开展海绵城市的铺展工作,作为全国第二批海绵城市试点,不仅考虑到珠海的水文地理特征优势,作为经济特区在全国也有着勇于创新的示范带头作用。金湾区作为珠海市海绵城市的典型试点区,有着面积最大、项目类型最全、问题最具代表性的特点,金湾区的海绵城市成功建设也可以为粤港澳大湾及国内其他亚热带滨海地区提供宝贵的经验。 关于珠三角流域入海口联围感潮河网区域的海绵城市建设经验,尚无同类型专著进行讨论,仅有长江中下游区域有《平原河网地区海绵城市建设
本书是城市给水管网系统规划、设计、运行和管理方面的理论著作,内容包括绪论、给水工程规划、用水量预测、有压管流、给水管网工程设计、水泵、给水管网水力分析、技术经济计算、输水管渠、蓄水设施、水力瞬变、管道材料和管网附件、供水计量、室外给水管道施工、给水管网水质、管道腐蚀与防护、生物膜、计算机模型、给水管网模型校验、给水系统优化调度计算、自动化仪表与控制、信息管理系统、维护和修复、漏损控制、供水系统安全与可靠性等25章。较详尽地阐述了城市给水管网系统理论和方法,反映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的工程技术和研究进展。 本书可作为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等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决策、科研、规划设计与运行管理的参考用书,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市政工程)专业、环境工程专业以及其他相关专业的研
本书是由美国水环境联合会和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环境及水资源学会联合编写的设计手册。本书共分14章,分别介绍了雨水和雨水控制对各方面的影响、雨水控制的性能目标、雨水控制的工艺和操作单元,以及雨水控制设施的维护和设计原则。
这本书反映了马克 哈特对城市社会学的学术造诣和他毕生对体验城市生活的热情。他在芝加哥社会学学院有着深厚的学术根基,有助于了解和欣赏城市结构和过程的多样性及其对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本书通过将芝加哥学派的传统与象征互动产生的社会心理视角相结合,并结合政治经济学对城市语境中的社会组织、社会变化、分层和权力的宏观考察,扩展了芝加哥学派的视角。
城市立体农场一般是多层以上建筑物,根据实际情况,在各楼层、地下空间、屋顶、外墙或建筑周边进行农业生产,是一种新型的公共建筑或空间场所类型。本书在对城市立体农场发展背景、发展历程、主要功能、相关技术、文化特征、社会价值等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并关注了具有代表性的构思方案和实践案例,以 城市立体农场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 为例,以期对城市立体农场实施提出有益的策略,促进社会各方对城市与农业关系的关注与思考。
全书共分8章,首先从隧道衬砌-围岩接触类病害的概念、分类、特点及分布规律出发,阐述了隧道病害研究的发展、问题与展望。其次从衬砌自身缺陷、衬砌背后脱空、空洞方面介绍了隧道病害的成因与危害,隧道病害的根源是衬砌-围岩的相互作用问题,书中介绍了常见的围岩压力和衬砌结构受力计算与数值模拟方法。后结合衬砌自身缺陷、衬砌背后空洞的受力分析与影响,介绍了衬砌-围岩接触类病害的检测方法、安全性评价方法、整治与防治措施。
本书内容包括多中心城市的概念解析与分析框架;国内外多中心城市发展案例解读;多中心城市空间演化的微观机理;多中心城市空间绩效评估与影响因素研究;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的多尺度优化策略等。全书可供广大城市规划师、城市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城市规划专业师生学习参考。
.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2017 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建规[2017]59 号)将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结合,成为了治理城市病、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 城市双修 应运而生。2018 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成都天府新区视察时强调, 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 的城市规划建设新理念,为城市双修注入了新内涵。 公园城市培训系列丛书目前一共包含13本,包含标准解读、公园管理、技术要点等多个维度,从公园城市的理解、公园城市建设指导思想、公园城市建设基本原则、公园城市建设工作重点、公园城市建设实施路径、公园城市建设保障措施等多个方面探索公园管理模式创新。
本书为国标委和认监委推荐的2015版质量管理体系国家标准宣贯教材。本书全面阐述了2015版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背景、理论基础及常用的基本术语;对GB/T19001标准的要求逐条释义,并介绍了GB/T19001标准应用、实施的思路和方法。
本书与读者分享了华瑞兴在公司化发展道路上的真实体验、介绍了具体的公司化管理制度体系、也提出了公司化管理模式中的难点,为探索律所管理模式提供了宝贵经验。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制度创新、模式创新,律师
内容为竞赛的获奖15份作品和部分创意作品。作品内容包括背街小巷公共空间规划及设计以及背街小巷城市家具设计两方面。公共空间设计包括所选街道空间的科学精细化利用、生活环境的改造提升、空间历史文化氛围的突出塑造、公共服务设施的一体化合理布局配置等。城市家具包括背街小巷的城市形象及导向系统设施设计、城市公共服务系统设施设计、城市交通标识设施设计、城市休闲设施设计、城市照明设施设计、城市卫生设施设计、城市文化宣传与展示设施设计以及其他城市家具的创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