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以后,陆续出版了多部关于区域分析与规划的教材。其中影响的是崔功豪、魏清泉、陈宗兴老师编著的面向21世纪的同名教材。这三位先生是我们的父辈,他们扎实的地理学功底、高瞻远瞩的课程的能力,是我望尘莫及的。所以,在教学中我把他们的教材作为最重要的参考书。本次修订也参阅了他们的一些成果。 尽管全国地理教学指导委员会曾把区域分析与规划这门课作为地理学专业的主干课,但到目前为止,外还没有形成“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的公认体系,甚至有的学校还不开设这门课程。我们在讲课中经常为这门课与“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等课程的交叉、重复而苦恼。这次修编也没有完全解决这个问题,仍大量参阅了李晓建主编的面向21世纪教材《经济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吴殿廷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规划教材
从经济学和城市规划两个学科的结合点进行综合性研究,借鉴国际、有关城市开发的经验和教训,分析了在城市产业和整体规划方面的实际案例,形成城市大规划的分析框架。《大规划:城市与产业》适用于从事城市和产业规划的专业人员、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城市管理的领导者和建设者以及所有关心城市发展的公众阅读。
张广钱主编的《小城镇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设计指南》根据《 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系统阐述了小城镇生态建设以及环境保护设计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全书主要内容包括绪论、城镇化发展与环境变化、小城镇生态建设理论、小城镇生态环境系统、生态功能区划、小城镇生态环境系统分析与评价、小城镇生态设计规划、小城镇环境保护规划与设施建设、小城镇能源系统规划与建设、小城镇生态居住区规划与设计、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编制等。 本书内容丰富、涉及面广,而且集系统性、 性、实用性于一体,既可供从事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相关技术人员以及建制镇与乡镇领导干部学习工作时参考使用,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学习参考资料。
根据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2019年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鲁建标字〔2019〕11号),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 有关标准,结合我省实际,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材料、结构设计、构造要求、构件制作与运输、结构施工、工程验收等内容。 本标准由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山东大学负责具体内容的解释。
针对绿色公共建筑设计和绿色性能分析相互割裂的问题,同时结合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内容与发展方向,为满足以建筑师为 的绿色公共建筑设计的新需求, 好地使建筑师从方案设计阶段就考虑绿色化建筑设计,本书稿结合供建筑师方案阶段基于sketch up平台的辅助设计软件,探求快速、高效、科学的绿色建筑建筑设计分析工具的应用,及其对建筑设计的性能优化的价值。除此之外,还结合我国典型气候区的5个示范工程进行应用、检验与解析。
张广钱主编的《小城镇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设计指南》根据《 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系统阐述了小城镇生态建设以及环境保护设计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全书主要内容包括绪论、城镇化发展与环境变化、小城镇生态建设理论、小城镇生态环境系统、生态功能区划、小城镇生态环境系统分析与评价、小城镇生态设计规划、小城镇环境保护规划与设施建设、小城镇能源系统规划与建设、小城镇生态居住区规划与设计、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编制等。 本书内容丰富、涉及面广,而且集系统性、 性、实用性于一体,既可供从事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相关技术人员以及建制镇与乡镇领导干部学习工作时参考使用,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学习参考资料。
根据《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试行)》(国建节协(2017)40号)及《关于印发(2019年度 批团体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建节协[2019]5号)的要求,由东南大学会同有关单位组建编制组,经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 外标准和 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共同编制了本导则。 本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1 总则;2 术语;3 基本规定;4 配置的基本单元;5 配置内容与数量;6 选址方法。
根据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2019年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鲁建标字〔2019〕11号),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 有关标准,结合我省实际,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材料、结构设计、构造要求、构件制作与运输、结构施工、工程验收等内容。 本标准由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山东大学负责具体内容的解释。
本书是村庄整治技术的一个分册,书中明确了村庄公共环境整治的目标、原则以及整治的基本内容,并且对街巷环境、公共活动场所、水岸环境、公共服务设施、历史文化遗产与乡土特色保护等进行了详细论述,针对各关键技术,提出设计和建设要点。
本书在人居环境科学和系统科学的指导下,结合城乡规划学、生态学原理等多学科手段辨析自然及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各种绿地系统关系,使绿地系统规划从传统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走向城乡一体化的人居环境绿地系统体系规划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城市道路照明、道路照明电光源、道路照明灯具和道路照明标准等有关内容,包括城市道路的功能照明、景观照明和广告照明。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城市道路照明节电技术,重点介绍了单相变压器-高压钠灯自动降压节电新技术。 本书适合城市道路照明管理部门、照明工程公司、市政公司、建筑设计院所的有关人员使用,也可供大专院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建筑电气、工程管理等专业的师生参考。
本书是村庄整治技术手册之一,主要包括粪便无害化与预防疾病、农村户厕改造 了三格化粪池厕所、三联通沼气池式厕所、粪尿分集式生态卫生厕所、双瓮漏斗式厕所、双坑交替式厕所、阁楼式堆肥厕所,介绍了节水型便器、旧厕改造成功的案例等内容。可从事村镇规划建设的管理人员、从事农村环境卫生工作的乡镇基层干部以及广大农民群众使用参考。
城镇规划是一门给组成城市环境的建筑群体、街道和外部空间赋予连贯、系统的视觉效果的艺术,它的概念最早由戈登,卡伦在《建筑评论》上提出,后在1961年的《城镇景观》(Townscape)一书中进行了具体的陈述,并立即成为影响建筑师、规划师和其他相关人士的主要力量之一。城镇规划所关心的内容大大超出了专业的范围。有人甚至将其视为艺术和建筑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贡献、因为其次探究了这样一个事实:由建筑物群体产生的视觉效果也是建立在明确的、常常是自发的、美学规律的基础之上的。也可能有入会发现,这本书教会了他们如何去欣赏,这也是其他书本所没有过的,这正是使城市“运作”得更富有建筑学味道的原因。还有人会希望学习卡伦进行城市风景绘画的方法十一种能够使他得到人们理解的技巧。对于任何有视觉感受的人而言,这本书的魅力是无
《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第3版)》是一本研究我国城市发展问题的专著。 《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第3版)》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产生、发展以及未来趋向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提出了我国21世纪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发展的基本对策,从城市形态与空间结构的发展、城市中心区的更新、城市道路系统的建设和城市景观序列的组织等方面对城市发展问题作了详尽的论述。 《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第3版)》适合于规划学、建筑学、地理学等相关专业的专业人士、管理者和高等院校师生阅读和参考。
本书是《公路隧道设计细则》的配套图书,以问答的形式对设计人员在隧道设计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些技术问题进行了讲解,为读者提供了更多关于公路隧道设计方面的参考信息。本书各章与《公路隧道设计细则》完全对应,并增加了3个附录,分别收录了隧道勘察、隧道改扩建以及隧道病害整治等相关内容。 本书可供从事公路隧道设计、施工及科研等的技术人员参考。
城镇化进程对我国以人口集聚和机动化提升为主要发展趋势的老城中心区提出了空前的挑战。当前,随着中心区内外结合的快速综合交通体系的建设,原有的城市空间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中心区物质空间发展面临着从自主扩张的初级阶段进入交通引导的高级阶段的转型。因此,立足于“交通主动引导、空间协调优化”的观点,研究并建立一套交通导向下中心区空间结构的发展理论和方法,对于促进城市中心区空间可持续发展,丰富老城中心区更新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东南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教学参考系列:交通导向下老城中心区空间发展机制研究》围绕“历史演变”、“影响机制”、“引导模式”三个层级,就多元交通系统对多尺度空间的引导机制进行了研究。首先《东南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教学参考系列:交通导向下老城中心区空间发展
本系列丛书系统介绍了城市照明规划设计、道路照明和夜景照明工程设计、城市照明工程施工管理和竣工验收、日常运行、维护管理等相关内容。本系列丛书叙述内容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和实用性,不仅可供城市照明行业设计师、施工员、质量检验员、运行维护管理人员学习参考使用,也可作为城市照明工程安装和照明设备生产企业有关技术人员学习参考用书和岗位培训教材。本书主要包括城市夜景照明的设计基本原则、设计应考虑的因素、设计步骤和流程、各类夜景照明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光源与灯具选择、绿色照明、夜景照明的测试与评价等内容。
王沛永*的《城市公园绿地用水可持续设计》对水的研究集中在水的利用功效上,且主要从技术层面上对公园绿地规划设计阶段的问题进行研究,不涉及城市范围和公园绿地内部水资源的使用管理,以及因水资源短缺造成的社会、经济等相关问题。 城市公园绿地用水的可持续利用和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也是前人很少涉足的研究领域。本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1)公园绿地用水现状及可持续利用的原则。 (2)公园绿地节约用水的方法。 (3)再生水在公园绿地中的应用。 (4)公园绿地雨水资源化的途径与方法。 (5)公园绿地中人工湿地的设计应用。 (6)水资源综合利用与景观的**结合:湿生生境的塑造。 本书通过融合水文学、水利学、生态学、环境保护、给水排水等诸多相关学科的前沿研究成果,寻找雨水、中水等在公园绿地中应用的可行性,解决的问题包括:公园绿
以城市现代化转型和重构为背景,以安全资源利用为目标,以风险的结构性体制性变迁为主线,结合案例城市的火灾风险状况与特点,本书系统地展开了城市区域重大火灾风险的宏观研究,首次提出并实现了适用于转型期的我国大中城市重大火灾风险的宏观认知、综合评估和战略防范的理论和方法的系统研究。这也为转型期城市重大灾害风险研究中的共性问题和通用策略提供了一种宏观型、资源利用型(而非资源配置型)的研究技术路线。 本书可供广大的从事城市消防管理的干部和科研人员、主管城市消防工作的高层管理干部,以及从事城市公共安全、城市规划与建设、城市灾害管理等城市管理工作的高层管理干部阅读使用;也可供从事城市其他方面管理工作的高层管理干部、MPA学员阅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