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学和城市规划两个学科的结合点进行综合性研究,借鉴国际、有关城市开发的经验和教训,分析了在城市产业和整体规划方面的实际案例,形成城市大规划的分析框架。《大规划:城市与产业》适用于从事城市和产业规划的专业人员、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城市管理的领导者和建设者以及所有关心城市发展的公众阅读。
本书是村庄整治技术手册之一,主要包括粪便无害化与预防疾病、农村户厕改造 了三格化粪池厕所、三联通沼气池式厕所、粪尿分集式生态卫生厕所、双瓮漏斗式厕所、双坑交替式厕所、阁楼式堆肥厕所,介绍了节水型便器、旧厕改造成功的案例等内容。可从事村镇规划建设的管理人员、从事农村环境卫生工作的乡镇基层干部以及广大农民群众使用参考。
根据《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试行)》(国建节协(2017)40号)及《关于印发(2019年度 批团体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建节协[2019]5号)的要求,由东南大学会同有关单位组建编制组,经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 外标准和 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共同编制了本导则。 本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1 总则;2 术语;3 基本规定;4 配置的基本单元;5 配置内容与数量;6 选址方法。
《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第3版)》是一本研究我国城市发展问题的专著。 《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第3版)》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产生、发展以及未来趋向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提出了我国21世纪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发展的基本对策,从城市形态与空间结构的发展、城市中心区的更新、城市道路系统的建设和城市景观序列的组织等方面对城市发展问题作了详尽的论述。 《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第3版)》适合于规划学、建筑学、地理学等相关专业的专业人士、管理者和高等院校师生阅读和参考。
根据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2019年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鲁建标字〔2019〕11号),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 有关标准,结合我省实际,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材料、结构设计、构造要求、构件制作与运输、结构施工、工程验收等内容。 本标准由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山东大学负责具体内容的解释。
本书梳理了地下式污水处理厂的发展历史、建设情况、未来趋势,归纳总结了城市地下污水处理综合体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确定了城市地下污水处理综合体空间模式的三种构成要素;根据功能类型构建了三种城市地下污水处理综合体的空间模式,分析了每种空间模式的特点;提出了综合体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并分析了其在周边衔接、功能构成、空间组织、地面设施方面的设计策略;后,针对地下污水处理厂工艺提标改造工作进行相关研究。适用于在地下污水处理综合体空间构建及工艺提标改造等领域从事科研、教学和学习的学者、教师、学生,以及相关行业的企业管理者和专业技术人员。
根据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2019年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鲁建标字〔2019〕11号),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 有关标准,结合我省实际,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材料、结构设计、构造要求、构件制作与运输、结构施工、工程验收等内容。 本标准由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山东大学负责具体内容的解释。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与维护技术导则》是该系列《技术导则》之一,标号RISN-TG031-2017,内容主要包括运行工艺、污水处理设备运行与维护、污水处理设施运行与维护、物联网运行与维护、应急措施、运行与维护管理等。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时间的推移,本导则还将不断得到补充和完善。
本书以公共建筑共享空间为研究对象,根据寒冷地区的气候控制目标,从空间设计角度探索共享空间被动式低能耗设计策略和方法。通过综述和实测调研对共享空间本体形态和室内物理环境进行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建构基于形态学的共享空间低能耗设计策略框架。论文的重点是:从空间设计角度出发,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制定共享空间构成要素的低能耗设计策略,并深入探讨设计策略的组合与应用。研究意在突破传统的建筑设计思路,将“能耗”因素融入“形式——功能”的设计流程,重建空间设计与节能设计的一体化关系,努力使建筑师在方案设计阶段就可以通过直接有效的“设计路径”,达到塑造高性能建筑空间形式的目的。
本教材以道路线形设计基本理论与方法为主线,注重与实践相结合,在对道路设计背景知识给予介绍的基础上,将重点阐述道路线形设计理论与方法、道路线形设计成果、桥梁与隧道线形设计、道路线形评价方法、外道路设计新理念、道路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及相应规范和标准的具体要求,力求为读者在从事工程设计实践时提供参考,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章 绪论1.1道路设计程序1.2 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编制1.3 道路初步设计文件组成1.4道路施工图设计文件组成1.5道路设计依据1.6道路设计收费标准第2章 道路线形设计理论与方法2.1 基于汽车行驶稳定性的设计理论与方法2.2 基于人因工程学的设计理论与方法第3章 道路线形设计成果3.1 公路线形设计成果3.2城市道路线形设计成果
1999年以后,陆续出版了多部关于区域分析与规划的教材。其中影响的是崔功豪、魏清泉、陈宗兴老师编著的面向21世纪的同名教材。这三位先生是我们的父辈,他们扎实的地理学功底、高瞻远瞩的课程的能力,是我望尘莫及的。所以,在教学中我把他们的教材作为最重要的参考书。本次修订也参阅了他们的一些成果。 尽管全国地理教学指导委员会曾把区域分析与规划这门课作为地理学专业的主干课,但到目前为止,外还没有形成“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的公认体系,甚至有的学校还不开设这门课程。我们在讲课中经常为这门课与“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等课程的交叉、重复而苦恼。这次修编也没有完全解决这个问题,仍大量参阅了李晓建主编的面向21世纪教材《经济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吴殿廷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规划教材
根据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2019年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鲁建标字〔2019〕11号),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 有关标准,结合我省实际,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材料、结构设计、构造要求、构件制作与运输、结构施工、工程验收等内容。 本标准由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山东大学负责具体内容的解释。
本书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角度,全面系统介绍了村镇道路、农村供水、农村排水、农村供热、农村燃气与沼气等。 本书在编写上注重内容的全面性和实用性,侧重实践应用,反映新技术、新知识。可作为农村公用设施建设的参考用书。
针对绿色公共建筑设计和绿色性能分析相互割裂的问题,同时结合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内容与发展方向,为满足以建筑师为 的绿色公共建筑设计的新需求, 好地使建筑师从方案设计阶段就考虑绿色化建筑设计,本书稿结合供建筑师方案阶段基于sketch up平台的辅助设计软件,探求快速、高效、科学的绿色建筑建筑设计分析工具的应用,及其对建筑设计的性能优化的价值。除此之外,还结合我国典型气候区的5个示范工程进行应用、检验与解析。
本书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角度,全面系统介绍了村镇道路、农村供水、农村排水、农村供热、农村燃气与沼气等。 本书在编写上注重内容的全面性和实用性,侧重实践应用,反映新技术、新知识。可作为农村公用设施建设的参考用书。
王宝刚主编的这本《中国乡村社区环境调研报告》主要介绍了调研概况、乡村社会·经济·环境概况、乡村自然生态环境现状、乡村社区人文环境现状、乡村社区生活垃圾现状与问题、乡村生态资产、乡村社区景观现状、乡村社区环境现状综合分析, 还有“欧洲乡村社区建设实态考察报告”、“西藏乡村社区环境建设实态调研报告”两个附录。本书通过文字和照片、图表介绍,图文并茂,是一本较 的乡村社区环境调研报告,适合从事乡村规划、乡村旅游、政府部门的人员,以及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
王晓宁、盛洪飞编写的《道路交通环境保护》根据我国道路交通环境保护的实际需要,系统介绍了常用的理论和方法,包括 外道路交通环境保护的发展概况、道路交通对环境的影响分析、道路交通污染调查与分析、道路交通环境影响预测、道路交通环境影响评价、道路交通环境影响的减缓措施等内容。此外,《道路交通环境保护》对常用的专业英语词汇、环保知识及相关法律条文进行了总结归纳,给出了学习提示。 《道路交通环境保护》具有明显的学科交叉特点,涉及道路、交通、环境等相关专业。本书可作为本科生、研究生学习道路交通环境保护等课程的教材,也可供从事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与管理、道路交通环境影响评价的人员参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