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取材于鲁班奖工程。内容包括土建篇、设备篇、电气篇。每个优秀做法从工艺名称、规范要求、工艺要点、节点详图及实例照片几个方面展开描述。每个节点图文并茂、直观明了、便于理解,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对广大建筑业企业深入开展创精品工程活动,保障工程质量与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学习借鉴和推广应用价值。
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山水文化是中国传统山水画和江南私家园林的创作来源,也正因此山水画与江南私家园林呈现出 同源、同理、同步 的发展态势。 彭历、贾东编*的《江南私家园林之山水意境营造》以山水画与江南私家园林的历史情源为出发点,阐述了两者在山水理念方面的渊源,着重分析了山水图景的建构理法、形式语言及要素的表达,其中以山水图景的建构作为本书的核心内容,在品画赏园的过程中将江南私家园林山水意境营造理法阐述开来。本书的成功出版得益于北方工业大学建筑营造体系研究所的支持和资助,期望本书的出版能够为团队研究贡献绵薄之力。
《风景园林师》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规划设计委员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信息委员会、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园林设计分会编写。 张国强、贾建中主编的《风景园林师(15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集)》在内容上分为6个板块:发展论坛、风景名胜、园林绿地系统、公园花园、景观环境、风景园林工程。每个板块中介绍相关内容的**规划设计案例,全书共收集**案例32篇。
本书收录了全世界21位知名景观设计师的作品,借助丰富的原始设计手稿、平面图、建成照片以及精辟的语言描述向读者揭示出每个项目背后*初始的创意火花,并通过项目*终呈现的突出效果追溯这些创意。本书涵盖多种类型的现代景观,其中包括植物园、大学活动场地、会议中心、或大或小的公园、工业遗址更新、城市滨水空间再生、日本神殿、罗马的美国研究院花园等,尤其关注它们被这些杰出景观设计师构思与创作出来的过程,从而探索启发景观设计的多种灵感来源,揭示出 灵感无处不在 ,既可以来源于我们的个人经历,也可以来源于其他艺术形式或科学程序,甚至是场地故事。本书不仅验证了设计灵感可以来源于很广泛的素材,而且将成为鼓励设计师们召唤点燃自身创造力过程的独特素材。
本书为2019北京世园会大众参与创意展园方案征集大赛获奖作品集,收录相关获奖作品,分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四个奖项级别的获奖作品。本书图文并茂,展现作品的设计图的文字说明,全书共130页左右,全彩色印刷。
户田芳树先生用他自己的作品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不被发现,平凡的,但又是自然界的真实反映和写照的事物,他们是宇宙的缩影。用 风景计划 来表述我们所从事的工作,就是希望再一次唤起人类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定位就是成为爱好清代园林文化的人们共同的交流平台和精神家园。清代皇家园林,见证清王朝统治之盛衰,反映社会历史之变迁,汇聚思想、文化、艺术之精华,是清代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也是清史研究中极为重要的内容。其内涵极为丰厚,可谓开掘不尽的宝藏。其研究领域也极为广泛,涉及历史、园林、建筑、生态环境等,具有相当突出的跨学科特点。 *辑主要包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莲文化》《畅春园与康熙帝的 居园理政 》《西人眼中的康熙帝与畅春园》《承泽园探源》《日人笔下的颐和园》《十方普觉寺行宫说略》《 无相相中真实相 :乾隆皇帝对狮子林意项的实现》《承德避暑山庄中皇帝御容的供奉》《清代太液池冰嬉大典兴衰》《清代朝臣 下园 研究:以《翁心存日记》为中心》《圆明园银库小考》等等相关的论文、书评、
成玉宁编的《场所景观(成玉宁景园作品选)( 精)》包括风景环境、城市公园、滨水景观、公共景 观、住区景观、景观建筑六大部分共24个案例的介绍 。主要论述了作者对于场所景观的理解,“走向场所 景观”既是历练也是策略。景园设计与场所之间存在 耦合关联,设计应从环境中生发而来。对景园环境既 有秩序的研究不仅是对场所精神的响应,还是景园特 色生成的源泉,*是场所本身之于景同设计的意义所 在。基于耦合的景园设计方法不仅有助于寻求景观特 征的生成逻辑,还是,一种认知环境与设计景园的途 径。
为促进全国高校的园林、景观、规划、环艺等相关专业的学术交流,展示教学成果,推动园林景观学科发展,给高校及毕业生搭建一个教学交流和展示自我的舞台。由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全国高校园林景观毕业设计作品展”于2008年展览,同时主办方将邀请多名国内外资深景观设计专家学者评选出优秀毕业设计作品,获奖作品将陆续在北京、上海、深圳、沈阳、杭州等大城市巡回展览。本次毕业生设计作品展得到了包括沈阳建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全国农林、建筑、规划及艺术类高校的大力支持。作品设计范围涉及公园、广场、住区、道路、新校区、商业街、滨水区、度假区、风景区、建筑单体及等不同类型项目
这本书里涵盖了很多有志有成的人才,从总数的比例而言,先进的总是少数,而实际上这样优秀的人才不是个别而是一个组群。 本书里中奖项目都是经过优胜劣败、精心挑选出来的优秀设计作品。这些设计实践被入选载册后往往再通过从实践到理论的升华才构成本书的内容。有机会学习这本书实际上是在吮吸现代中国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精华。
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
景观建筑包括整个范围内的户外设计。本书中收录的项目,其引入注目的地方包括了以下范畴:在建筑周边、之上,甚至室内的开放空间的规划设计,居住区或户外环境中的自给自足的创造,以及在艺术工作中将自然环境当作“天然材料”使用的景观艺术。不同的地域环境和社会背景塑造出富有创造性和趣味性的设计,这些方法各自适用于这全球性的1000个项目。在重点聚集于公园或庭园设计的同时,本书还呈现大量的其他经典类别,如绿化立面、枯山水庭园、纪念场所以及水景观等。
本书为100个全世界著名公园的图文介绍,对于我国的公园及街头绿地的设计施工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包括:荣誉奖及各类单项奖,优秀奖,部分获奖作者访谈,部分评委对本届活动的评述意见四部分。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
《姑苏园林--凝固的诗》由曹林娣所著,苏州园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她积淀着中国古代文人的名士风流,是古代士大夫文人思想和精神的凝聚,集中反映了文人们对道德境界和审美理想境界的刻意追求。《姑苏园林--凝固的诗》旨在介绍苏州园林这些凝固的诗产生的背景、作者、主题、抒情语汇以及影响,揭示其深层的文化意蕴,并配置了相应的图片,力图更完整、更形象地反映苏州园林的文化艺术体系。本书可供广大园林爱好者、园林设计工作者、营造者等阅读参考。
本书出版的2009年IFLA亚太区风景园林奖的获奖作品代表了近些年亚太区域风景园林行业实践的广泛性。这些项目都是近几年规划、设计和建设完成的。然而,其涉及的领域则代表着亚太区经济蓬勃发展的结果——城市的发展,以及对以下领域的投资,即高品质的设计、维护良好的广泛风景和旅游发展的创新。本书收纳的风景园林规划和风景管理项目展示了对本土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场地可持续发展的关注。所有的项目都展示了各自文化背景下的创新和设计品质。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 第三届优秀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奖 评选工作已圆满完成,获奖项目均为近年来出现的优秀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作品,代表了我国当今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质量和发展水平。为展示这些优秀规划设计项目及设计单位风采,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编纂《第三届优秀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奖获奖作品集》将获奖作品收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