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姆斯特德提出的“LandSeape”一词,现在有了多种翻译,如:景观、风景园林、景观设计、造园、景园,至今,这一词都没有非常合适的翻译,笔者认为,从专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其内容并不仅仅只是《建筑十书》中所提出的包涵建筑及相关环境等内容,还应该包含传统的园林艺术和技术,甚至包含更广泛的自然科学和地理相关学科的内容。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涵盖的内容更加广泛,尺度更大,知识面也更广,涉及因’素更多,是面向大众群体,强调精神文化的综合学科,对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有更高要求。 笔者认为,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专业基础是:场地规划设计;核心课程是:场地规划与可持续景观;目标是:寻求创造人类需求和户外环境的协调。 该学科的专业特征有:生命性、时间性、地方性、边缘性。 该学科也与其他学科一样具有:系统性、完整性、开
本书精选了第二届AHLA亚洲人居景观奖的部分获奖项目,涉及公共景观类、文旅酒店类、社区景观类、美学展示类、庭园花园类等五个项目类别,从不同角度对理想的人居景观进行了诠释。书中对每个项目的基本情况、设计理念与总体方案、详细设计与措施、建成效果都进行了分析和展示,对于有特色的景观节点还借助扩初设计、施工图设计等图纸进行深入剖析,有助于读者从整体到细部地理解一个项目的建设过程。 本书适合公共园林、房地产景观的设计师和建设者,以及风景园林、环境艺术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和教师阅读使用。
本书是作者多年学术研究和设计实践的总结,在海岸工程、环境生态和城市规划、景观设计领域具有交叉学科的创新性。在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海岸工程及生态修复领域具有重要的 性和学术价值,对于海洋生态文明理念下的海岸的空间开发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一、总结了海岸空间利用的 经验,对“陆海统筹”规划的经验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探索。 二、总结了海岸空间自然环境条件和原理、地理地貌特征,与设计相关的术语及基本概念;论述了海岸景观的海岸动力条件,海岸和近海人工构筑物的基本类型,以及海岸景观的生态化;从规划和景观设计的需求角度,综合海洋环境资料收集、分析、调查,海岸动力研究和试验的技术方法,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的基本原理和运用。 三、对海岸滨海基础设施、海岸旅游景观规划设计、海岸生态修复和景观设计、港口
由刘少冲、王博、卢良主编的《景观细部设计图集(Ⅳ小空间景观道路景观广场景观社区景观)》对景观设计中的小空间景观、广场景观、社区景观等设计要素进行分类,描述与整理,在总结了之前经验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突破,全书用丰富精美的图片尽可能展示给读者真实的场景。本书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参考性,希望读者能从中收获到大量的灵感和经验。
《世界景观设计:文化与建筑的历史》在寻求展示一些特殊场景设计图时,还兼顾大量的文字描述。书中把景观作为对宇宙、自然、人性的态度来阐释,展示景观如何与其他密不可分的艺术门类来共享艺术形式。这些艺术形式包括绘画、雕塑、建筑以及其他装饰艺术,同样还包括文学及其他思想意识的表达手法。它叙述了人类与世界之间的关系,阐明了自然赋予人类的秩序和意义,以及表现了人类为提高不同场所显著程度而设计建造的各自景观的表现形式。从史前石篱到凡尔赛皇家园林,从秘鲁纳斯卡图案到北京故宫,从古埃及金字塔到纽约中央公园,人类从文明之初就开始建设景观。这本赏心悦目的巨著对世界景观设计历史进行了全面的评点,揭示了人类与自然进化过程中是什么带社会的发展,体现和创造了城市、公园、景观效果的文化价值,以及从文化和历史的
植物是景观设计中的重要元素,植物配置的优劣直接影响景观的质量和效果。本书精选了约27个的景观植物设计案例,按照其功能性分为了Colour Palette色彩配置、Biodiversity生物多样性、Rainwater Management雨水处理和Low Maintenance低维护设计四个章节,通过高清的照片,细部图纸和详尽的描述,从植物功能和配置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的解析,可以让读者了解如何根据当地气候、地形、生态,周围环境等实际情况和特殊要求选择恰当的植物,并通过合理的搭配达到美观的效果。每个章节都邀请了知名景观设计师撰写植物配置文章,向读者阐述他们在景观植物配置方面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传授他们的设计经验。
《国家公园体制的国际经验及借鉴》介绍了我国建设国家公园体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据此针对性地选择了美国、新西兰、南非、巴西、德国和俄罗斯六个国家的国家公园体制进行了详细介绍,*终根据我国国情并结合国际经验,给出了这些问题和挑战的解决思路和方案。《国家公园体制的国际经验及借鉴》共分4部分。其中,**部分为绪论;第二部分为国家公园与保护地国际案例,包括第1~第6章;第三部分为案例国家国家公园体制的比较研究,包括第7~第11章;第四部分为对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建议。
《商业展示设计》分为数码、家居、美容、配饰、食品和服饰6大类,展示了的50多个商业展示设计项目,所有项目都出自国际知名的设计事务所之手,用大量清晰的实景图片和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等技术图片,配以详细的文字说明,向读者立体展示出商业展示设计的趋势和创意手法。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建筑设计所的前身是成立于1993年的北京国城建筑设计公司,是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重要专业院所之一。近年来,建筑设计所始终坚持特色发展之路,牢固依托中规院的品牌优势和平台资源,紧密结合中规院北京公司的战略定位和业务特点,以优质的技术服务地方建设发展。中规院根据住建部部署,2013-2016年全过程参与了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现根据 指示要求,摸索灾后恢复重建新模式,探索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经验与教训,为我国应对自然灾害提供路径和模式。
这套绿色生态建设指引分为上下册。上册为理论卷,主要阐述了生命共同体价值提升论的理论体系、方法体系、技术体系、指标体系等内容,下册为实践卷,主要阐述了 价值生命共同体理论的广阳岛实践。“绿色生态建设指引”以重庆广阳岛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为依托,以生命共同体理念为基本遵循,基于生态学、地理学基本原理与风景园林学、景感生态学、环境心理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及方法,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创新凝练了“ 价值生命共同体理论”。在理论中,创新提出了“绿色生态规划方法、绿色生态设计方法、绿色生态建设方法、绿色生态管理方法、绿色生态养运方法、绿色生态转化方法”六个实践方法体系;创新提出了“护山、理水、营林、疏田、清湖、丰草”及“润土、弹路、生物多样性提升”九类技术集成体系;创新提出了“建设管控指标体
本书延续了《城市空间与景观设计4》的设计理念,所涉及的项目从单体建筑到开放空间,从社区到邻里乃至整个城市设计。所有的项目都是由世界一流的建筑师、景观建筑师、城市设计师以及规划师设计。本书提供了大量的场地规划平面图、建筑外观细部设计以及大量的景观总平面渲染图。本书关注的焦点是可持续性,书中的许多项目都是按照美国能源与环境指导标准(LEED)设计的,更加注重绿色设计、人文设计。 本书适用于建筑师、景观建筑师、城市设计师、规划师以及相关专业师生。
《世界景观设计100强:城市生态景观》囊括了全球各大城市里在各种地形、环境、人文限制下杰出的城市规划项目,将设计师在优化城市进程中的先进生态理念毫无保留地呈现给读者,了解设计师如何以进的技术和独特的手法来规划城市并修复生态,以达到城市和自然的双赢。
安庾心编著的《下沉式景观(Ⅱ)(精)》是一本讲解靠前外下沉式景观设计的专业类图书。 作者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读者走入下沉式景观设计的世界,书中包含了下沉式景观所需的专业理论、创新的设计思维解析、丰富的实景案例和效果图等。其中,景观和人文之间的关系、景观和地理的关系以及如何结合当地地形设计出独具特色的下沉式景观,对下沉式景观设计的灵感启发和设计细节的把控大有益处。 作者以其专业的景观和建筑设计背景、多年的工作经验、指导实践经验,与读者分享更加高效合理的下沉式景观表现手法,希望读者们能够从中获益。
本书的项目工程展现了城市景观并不仅仅是建造公园和花园,它还包括废弃地区的恢复和它们向新公共空间的转型。尊崇更健康的生活之道和寻求与自然更紧密之法的欲望促使建筑师、景观设计师和规划师与城市社区居民联合起来,齐心协力去开拓重建那废弃的滨水区,昔日的工业园区,毒废料泛滥的遗址和受污染的河流。从社会、健康、环境以及经济角度看,公共开放空间是大有裨益的,从城市美化立场来看,本书的项目工程不仅能改善环境使其更加宜人,同时也为再投资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价值和加强社区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