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冶》在中国古代造园史上有着极为崇高的地位,全书共分三卷,*卷分相地、立基、室宇、装折四篇;第二卷全志栏杆;第三卷分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六篇。其中铺地、掇山、选石、借景四篇,为我国造园艺术之精华,并附图235幅。本书由我国造园学的创始人陈植先生为《园冶》一书所做的注释。陈植早在20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着手注释工作,还与许多知名学者,如南京工学院建筑系刘敦祯、建筑科学院的刘致平、同济大学建筑系陈从周及杨超伯等人,相互切磋,分别增补、订正,力求作到真实反映该书的特色。本书对于今天的园林设计人员和园林专业师生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俞孔坚、李迪华主编的《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第2版)》介绍现代及*广泛意义上的景观设计,范围从区域、城市和社区,到小规模的住所和花园,从生态角度到艺术角度,涉猎广泛,现在**版的基础上对当下景观教育行业的发展作了进一步的修订,以便于*适合形势的需求。
本书是由美国风景园林师协会(ASLA)和国家植物园等单位建立的可持续景观设计组织(SITES)编写的。SITES号召美国乃至全球的风景园林师在设计中遵循可持续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在经历了6年的推广和实践后,总结出一系列的可持续设计方法和经验。本书是ASLA和SITES的*成果,全书翔实细致地解析了风景园林设计相关的场地选择、评估、水资源、土壤、植物等各方面的指导策略和原则,具有很高的实践指导价值。
《湿地公园设计》探讨不同类型的湿地特征,对生态条件、空间形态以及交通条件等层面展开分析,归纳各因素对场地环境影响的强弱。同时运用GIS、数字化叠图法及其他量化技术与评价的方法,针对场地适宜性进行研究,并结合相应案例加以研讨。以集约化设计理念为导向,针对湿地公园本身的特征,优化设计与场地环境问的关系,有机协调与整合生态、功能以及空间三大设计目标,进而生成可量化、可比较、可操作的集约化湿地公园设计策略。 湿地公园的设计方法在于利用自然或人工湿地本底,科学地运用湿地生态学原理和湿地恢复技术,重点在于恢复湿地的自然生态系统并促进湿地的生态系统发育,协调湿地环境中生态、空间、功能的相互关系、生成丰富多彩的湿地空间环境。
本书全景式地展示了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规划设计各方面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共分为十大章节,从上海世博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入手,分析上海世博会规划设计面临的挑战,提出“和谐城市”作为世博规划设计的核心理念。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主题演绎、总体规划、重点地段规划设计、历史遗产保护规划与更新、技术创新与社会责任、服务配套详细规划、市政公用规划,以及规划建设实施管理等方面的特点与亮点。 全书从技术、政策、理念三个层面,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解读世博园区规划,让读者不仅能够欣赏世博,也能读懂世博、领会世博精神、感悟城市理想。 本书可供社会大众阅读,也可供城市规划设计人员参考。
户外游憩活动在美国和全世界范围内持续增长,这从美国 公园每年超过3亿的游客接待量得以证实。当我们庆祝公众对 公园和相关地区充满好奇心时,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和亟需解决的问题,那就是:如何以保护公园的完整性和兼顾游客旅游体验质量的方式管理户外游憩活动?这一问题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亟需尽量减少影响。建立 公园为游客提供户外游憩机会的同时,资源必须得到保护,美国 公园为此提供了经典的范例。借由1916年颁布的《美国 公园管理局组织法》(the Organic Act of the US National Park Service)创建的 公园管理局规定:“ 公园应以合理的方式和手段向公众提供游憩服务,使其免受损害,为后代所用。”为了保护公园资源并兼顾游客游憩体验质量,本书提出了户外游憩管理的相关问题。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 本书的 部分包含5个章节的内容,借鉴与 公园
本书主要围绕居住区景观的几个主要要素,从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任务、原则、方法与步骤入手,详细论述了居住区的绿化种植景观、功能性场所景观、硬质景观、水景景观、建筑景观和照明景观设计,同时分析研究了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后结合实际案例加以说明,以加深读者对本书相关理论和方法的理解。 本书写作基于实践,涉及众多的工程实例,资料翔实,图文并茂,既有理论指导性,又有实践性,既涉及工程技术要求,又具有人文关怀的探索,是一本很有实用价值的参考书,可作为各高校《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的主要参考书,适合相关专业的学生、教师、园林景观设计师和研究人员使用,也希望本书的出版能为各设计单位、园林绿化公司和房地产企业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本书从绿色建筑的角度对内蒙古地区各类型建筑为对象,进行地域建筑与绿色技术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文章建立在对内蒙古地区的各类型建筑的大量考察和分析基础上,以具体实例为研究对象;从历史、环境、结构、构造、空间等多方面多角度地对这一特定地域范围内的传统建筑营建技术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整理,同时剖析建筑中的典型空间形态,总结出传统建筑形态与地区技术之间的必然关系,对其具有普遍性的历史成因和传统价值进行挖掘分析;结合内蒙古地区新建建筑的实例,用前瞻性的眼光分析、评价这些建筑从设计、施工、到建成后的运营管理来综合评价,论证内蒙古地区建筑设计的绿色策略;评价了《绿标》建筑部分是否适宜我区的发展,并且从内蒙古地区建筑实例中分析总结出适宜我区的绿色建筑的设计策略与方法;针对当前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存在
“一家样式雷,半部建筑史”,样式雷是享誉世界的传奇建筑世家。作为清代皇家工匠,样式雷家族深度参与了清代皇家建筑的选址、勘探、设计、建造、维护等工程,留下了大量文档、图样、烫样。 本书主要介绍 图书馆藏畅春园、圆明园、静宜园、静明园、颐和园、西苑、南苑、西郊赐园相关园林的样式雷图档,涉及这些园林的选址勘测、规划设计、工程施工、建筑技艺等众多方面。可以说,不论是对于已经消失在历史烟尘中的园林的复原和研究,还是对于仍然留存的园林的深度探索,样式雷图档都是 宝贵的资源。同时,这些图档还展现了中国古代园林营造中蕴藏的智慧和巧思。
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交流会每年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规划设计委员会定期举办,与会者涵盖了 众多一线设计院,会议上针对近年 规划设计项目进行汇报与交流,本书以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交流会为依托,在内容上分为六个部分:发展论坛(收录文章4篇)、风景名胜(收录文章7篇)、园林绿地系统(收录文章7篇)、公园花园(收录文章9篇)、景观环境(收录文章9篇)、风景园林工程(收录文章4片),为对全国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项目的汇总。
《风景园林师(11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集)》编著者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园林设计分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信息委员会等。 本书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中国风景园林学科在宏观的大地景观、中观的园林城市、微观的单项园林等三个层次中的发展成果。这些成果反映了风景园林学科的基本研究对象和综合特征,展现着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新优成果的时代特征。
陈祺、衣学慧、翟小平等编著的《微缩园林与沙盘模型制作》为《园林工程师》丛书中的一分册,以微缩园林景观为统帅,从中国名园、边疆民族、亚洲地区、欧洲各国及其他各洲五个方面进行 图解展示,着力强化园林模型制作的工具、材料和工艺基础,以常规园林沙盘模型的制作技术为重点,辅以声、光、电、影等 园林沙盘模型的制作要点,以园林沙盘模型的管理与欣赏收尾。既能顾及园林沙盘模型常规制作技术环节,又能突出微缩园林景观的前提, 能注重园林沙盘模型的发展趋势与其他行业的拓展应用。 《微缩园林与沙盘模型制作》可作为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人士的重要工具书,也适合于业主、设计者、建设者以及园丁等专业和非专业人士参考,还可供高等学校相关专业师生参阅。
本书为作者16年教学、科研成果的总结。全书共分6章,主要内容有现代景观设计及其发展、景观环境调查与评价、可持续景观设计方法、人性化景观环境设计、现代景观空间建构、景观设计思维与表达。 本书可供本科生、研究生学习,也可供景观设计、城市设计人员及相关专业师生阅读。
本书收录了38个现代景观设计 案例,将其按照使用情景分为8类,并总结了每个案例的设计要点,让读者能够快速而精准地了解和学习景观设计的思路。书中使用手绘的形式对景观案例进行深入解剖,对其原有场地状态、规划布局选择、路径生成原因、植被布置、节点处理等内容进行分析,帮助读者深入理解景观设计方式及思维过程。本书既可以拓展读者的视野,又能够启发设计思维,适合风景园林、城市规划、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师生,相关专业的设计师,以及对景观设计过程感兴趣的大众读者阅读。
骆中钊、温娟、常文韬等编著的《新型城镇生态环保设计》是《新型城镇化 规划与设计丛书》中的一个分册,书中明确了城镇的定义和范围,介绍了国内外的城镇生态环保建设概况;分章阐述了城镇生态建设的理论基础、城镇生态功能区划、可持续生态城镇的指标体系和城镇生态环境建设;系统探究了城镇环境保护规划与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城镇水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以及城镇能源系统规划与建设。 本书从实用技术角度出发,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可供从事环境管理、区域生态建设等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规划师、建筑师及管理人员参考,适合广大群众阅读,同时可供高等学校相关专业师生教学参考。
《城市公园设计》是一些公共景观领域 重要、 成功项目的集萃。本书对西欧和北美主要城市的30个重要公园进行了对比和研究。这些公园的群像,清晰地展示了公园为何而生、如何设计、怎么管理,以及在21世纪将如何面对未来。本书研究方法独特,作者多次到实地调查,并多次走访了公园的管理机构和相关人员。书中提供了清晰的平面图和照片。艾伦·泰特在第二版中增加了纽约高线公园、旧金山金门公园、阿姆斯特丹西煤气厂文化公园等10个新的案例,并根据 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新了其他公园的介绍。 本书反映了一种信念,在日益增长的城市化过程中,精心规划、设计和管理的公园(公园系统)将持续为城市生活品质的提升做出重大贡献。
闻晓菁、严丽娜、刘靖坤编著的《景观设计史图说》通过叙述自西方古典时期至当代的中西方的景观现况,来呈现数千年来的世界景观建筑与环境发展的历史。 本书以多重角度的视野、提纲挈领的线索、图像呈现的方式、系统完整的叙述,呈现景观设计的各领域,以及与之交叉重叠的建筑艺术、材料构造、历史人文、社会发展等历史,以表明景观设计领域的广泛性与多元化的交叉特征。本书在叙述过程中,注重“古今均衡”、“洋为中用”,强调设计与历史、人文的相互关联,从古代经典的景观空间到当代的杰出案例,都进行详细探讨,表明景观设计思想植根于社会与政治、文化环境的背景的史实。同时,也注重对各地方、民族的景观空间的分析与研究,并以当代视角来诠释中外各种景观环境设计的发展历史。 本书可作为大中专院校景观、园林、环艺
本书深入讲解了使用SketchUp 2021进行园林景观设计与表现的方法和技巧。全书共8章,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软件基础篇(第1章~第3章),第1章介绍了园林景观设计的基础知识,第2章介绍了SketchUp软件的基础知识,使SketchUp新手能够快速熟悉和掌握软件的基本用法,第3章通过等典型的园林景观小品,讲解了SketchUp常用的建模方法和技巧,以熟练运用前面所学知识;下篇为项目实战篇(第4章~第8章),通过精选的别墅庭院景观、别墅屋顶花园、道路及站台绿化全模表现、水滨广场及公共绿地景观5个大型综合案例,结合3ds max、VRay及Photoshop软件,详细讲解了各种类型、各种表现手法的园林景观设计方法和技巧。全书采用“基础讲解+项目实战”的方式编写,以SketchUp 2021为主线,全面讲述了SketchUp 2021与其他软件 结合,协作完成手绘、写实、全模、页面动画在内的多种园林
闻晓菁、严丽娜、刘靖坤编著的《景观设计史图说》通过叙述自西方古典时期至当代的中西方的景观现况,来呈现数千年来的世界景观建筑与环境发展的历史。 本书以多重角度的视野、提纲挈领的线索、图像呈现的方式、系统完整的叙述,呈现景观设计的各领域,以及与之交叉重叠的建筑艺术、材料构造、历史人文、社会发展等历史,以表明景观设计领域的广泛性与多元化的交叉特征。本书在叙述过程中,注重“古今均衡”、“洋为中用”,强调设计与历史、人文的相互关联,从古代经典的景观空间到当代的杰出案例,都进行详细探讨,表明景观设计思想植根于社会与政治、文化环境的背景的史实。同时,也注重对各地方、民族的景观空间的分析与研究,并以当代视角来诠释中外各种景观环境设计的发展历史。 本书可作为大中专院校景观、园林、环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