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冶》在中国古代造园史上有着极为崇高的地位,全书共分三卷,*卷分相地、立基、室宇、装折四篇;第二卷全志栏杆;第三卷分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六篇。其中铺地、掇山、选石、借景四篇,为我国造园艺术之精华,并附图235幅。本书由我国造园学的创始人陈植先生为《园冶》一书所做的注释。陈植早在20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着手注释工作,还与许多知名学者,如南京工学院建筑系刘敦祯、建筑科学院的刘致平、同济大学建筑系陈从周及杨超伯等人,相互切磋,分别增补、订正,力求作到真实反映该书的特色。本书对于今天的园林设计人员和园林专业师生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系美国景观的权威机构 美国风景园林设计师协会组织编写的景观设计书籍,作者结合多年的设计经验,用新的视角重点介绍一些实用的设计方法,是国内景观设计师较理想的参考资料。本书引领了景观设计的时代潮流,将为推动中国当代景观设计学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本书也可作为景观设计师、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及相关专业的教科书或教学参考书。
本套书是园林设计行业的大型工具书及园林设计人员的工作用书。本集内容为园林设计基础篇,包括园林设计基础、园林功能、风景资源、环境保护、自然保护区、遗产保护、徽志、标志等项。 本书可作为安装企业生产操作的技术依据,是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参考书。
由张晋石所*的《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中的意义》《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中的意义》系统阐述了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意义,进而也对中国现代风景园林作了一定的思考,认为:一方面,我们塑造属于中国的景观,除了延续中国历史园林的**传统之外,也可以回到中国园林的本质 向自然学习;不仅将天然的山水风景作为参考对象,还可以放宽视野,将乡村景观作为研究和考察对象,从中汲取设计的语言和创作的灵感;另一方面,在当前我国乡村地区面临巨大发展和变迁的情况下,关注乡村景观规划,有助于改善我国乡村地区的人居环境,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改善国土面貌,也有助于学科向大地景观规划的层次进展。
《湿地公园设计》探讨不同类型的湿地特征,对生态条件、空间形态以及交通条件等层面展开分析,归纳各因素对场地环境影响的强弱。同时运用GIS、数字化叠图法及其他量化技术与评价的方法,针对场地适宜性进行研究,并结合相应案例加以研讨。以集约化设计理念为导向,针对湿地公园本身的特征,优化设计与场地环境问的关系,有机协调与整合生态、功能以及空间三大设计目标,进而生成可量化、可比较、可操作的集约化湿地公园设计策略。 湿地公园的设计方法在于利用自然或人工湿地本底,科学地运用湿地生态学原理和湿地恢复技术,重点在于恢复湿地的自然生态系统并促进湿地的生态系统发育,协调湿地环境中生态、空间、功能的相互关系、生成丰富多彩的湿地空间环境。
凯瑟琳·沃德·汤普森、彭妮·特拉夫罗编著的《开放空间——人性化空间》一书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审视了人与户外环境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如何设计户外开放空间使之满足21世纪人类的需求及渴望。本书对包括社会、娱乐和环境质量在内的一些问题,探讨了一些崭新的方法,以理解城市或乡村景观如何才能有益于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开放空间——人性化空间》一书探索了人类可及的户外环境的性质和价值。由爱丁堡开放空间研究中心领导的讨论(包括各自领域里的国际*人物的文章),重点放在现时的研究,以支持开放空间的优秀设计,并以系列学科的专业眼光来观察: 1.政策、规划及挑战分析; 2.理解自然及自然和体验的独特性; 3.如何发展基于实践的、能够消除排外性的设计; 4.开创性研究:将焦点集中在开放空间的可进入性及这种可进
本书强调城市景观设计和建设绝不应是表面的化妆和美化,而是在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是在创造人类审美的而又是现实的生活场所、安全而健康的生态系统、富有意味的物质与精神空间,即天地-人-神和谐的人居环境。 本书分上、中、下三篇,上中两篇在社会发展历史与国际视野里,以国际城市景观建设,特别是一个世纪前的美国城市美化运动的教训为鉴,直言目前盛行于大江南北的“城市化妆运动”乃是城市景观建设之误区,是在重蹈西方城市建设之覆辙,是封建君主意识、暴发户意识与小农意识的综合症,有必要唤起全社会,特别是城市建设决策者们的注意。 面对急速城市化时代里迷途的城市景观幼儿,本书呼唤其灵魂的回归、自然的回归、人性的回归和地方精神的回归。
《城市景观设计:日本高层建筑中的开放空地》依据日本《建筑基准法》第59条第1款,综合设计中“公开空地”的各种政策,结合对东京都、大阪市、福冈市开放空地的调查研究编写而成。“公开空地”在《城市景观设计:日本高层建筑中的开放空地》中译为“开放空地”。虽然“开放空地”是日本高层建筑中运用的政策,有复杂的申请、审批以及管理制度,但是从构成城市公共空间网络和城市景观的角度来看,应该加强理论研究。书中结合具体项目,配合图片及相关图纸展开分析,展现了当前日本*的开放空地实例,内容丰富,资料翔实。 《城市景观设计:日本高层建筑中的开放空地》可供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规划设计等相关专业人员使用。
理想·宅编的《西方花园设计》以精美的实景图片,翔实周到的文字分析,一步步将西方庭院风格中出现的常用及特有的材料、植物和小品做了详细介绍,不仅展示庭院设计的魅力和要点,*增加了一份生活情趣。不论您是景观设计师,还是拥有庭院的业主,或者是庭院设计的爱好者,都可以从中找到对自己有益的思路和创意。本书可参考性极强,相比市场上同类图书,主题内容*新、包含可参考的内容*多。
本书是2005年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交流会上的主要参展项目。分为风景名胜、绿地系统、公园花园和景观环境、高校校园、园林工程、名家名师哲匠七大部分。全面介绍了我国近几年来风景园林方面*的优秀规划设计成果。本书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中国风景园林学科在宏观的大地景观、中观的园林城市、微观的单项园林等三个层次中的发展结果。本书可供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人员使用,也可供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环境设计、旅游部门的有关人员参考。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是为建筑学、风景园林、城乡规划等相关学科撰写的著作。本书结合景观设计与城市规划相关理论,从实践出发,配有许多应用性案例和插图,使读者系统地掌握景观设计的原理和方法。本书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首先是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构思、布局、程序,其次,分别阐述园林中的自然要素(掇山与理水)和人工要素(园路、广场、园林建筑及小品)设计,后综合应用相关理论与方法,对公园、社区、城市等进行规划与设计。每章后都附有“问题与思考”,以便于读者使用。
本书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的规定,将《园林绿化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858 2013相对于原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 2008附录E在项目编码、项目名称、项目特征、计量单位、工程量计算规则、工作内容等六项变化汇总列表,方便读者查阅;同时,通过列举典型的工程量清单编制实例,强化工程量的计算和清单编制环节,帮助读者学习和应用新规范。 王景怀、王军霞、常文见、王景文主编的《园林绿化工程工程量清单编制实例详解/工程量清单编制实例详解丛书》包括绿化工程,园路、园桥工程,园林景观工程与措施项目,工程量清单编制综合实例等 4章内容。 本书可供工程建设施工、工程承包、房地产开发、工程保险、勘察设计、监理咨询、造价、招投标等单位从事造价工作的人员和相关
《园林景观构造及细部设计》是继承伊利莎白 比蓟利(ElizabethBeazley)早期为园林工作者写的**性参考读物《建筑物之间的空间设计与构造(The Design andDetail ofthe Space between Buildings)》编写的,由阿伦 布兰克所*。该书于1960年由建筑出版社(Archiectural Press)出版,专门叙述一段时期内的园林建设;它不但把园林景点的由来和园林构造的丰富知识结合起来,而且是一本非常实用,并有可读性的图书。《园林构造及细部设计》的作者也采用同样的手法。书中叙述范围广阔,也跟比蓟利所采取的方法一样编人了 徒手画图(freehand drawing) 和 按比例的绘图(ruled drawing) ,以及经挑选的照片,避免只顾呆板的叙述。
这一套精美的造园丛书是从著名的时代-生活出版社引进的。通俗易懂、简明实用的配以光彩夺目、环环相扣的特写镜头,揭示了完美花园的全部奥秘。“手头”栏目告诉你每项工作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如何做”建议栏则从土壤测试到球根选择等具体环节的指导为你提供有效的帮助,即使是一个造园新手,也能在本书的指导下将一片空白的庭院建成令人叹为观止的优美景观。在本书中,你将会学会各种有效、实用的造园方法。时代-生活造园丛书是你所能见到的*、清楚、*实用价值的专业指导书,也是你将拥有的好的造园工具书。 《景观设计》提供了为你的庭园增光添彩的简明步骤,从庭园制图和了解灌溉情况到铺高平台和建造简单的水景花园,你将像行家一样一步地学习如何进行景观营造。
杨经文编著的《生态设计手册》分为三部分:一 、生态设计的概念、前提、理论等基本介绍;二、生 态设计导则(包括帮助设计者确定所要设计的生态内 容;系统的室内舒适条件和相关的系统设计;系统的 内外环境关系;系统的输入输出;系统的评估);三 、相关的生态思考。本书是作者长期实践探索的总结 。它以热带、亚热带气候的建筑生态设计为主要研究 对象,全面而广泛地介绍了生态设计知识和系统的生 态设计方法,并结合了景观生态学、城市生态学和普 通生态学等理论的知识,对建成环境中的生物物种进 行了一定深度的探讨,介绍、提出了”城市屋顶空间 物种”、”景观桥”、”正干扰”等概念;作者对被 动生态设计,如”风铲”、”被动式日照系统”等较 为重视,介绍了通过计算机流体动态模拟等方法,以 及如何通过建筑设计来改善建筑
现代景观不仅是观赏游居等活动的承载器,其与传统园林的区别在于使用对象不再仅是少数文人士大夫、王公贵戚,关注问题不再仅是审美与享受,在科技手段、艺术理论方面突飞猛进的情况下,更多传达了一种对人的关怀和对自然的关怀,以及对于文化延续性的重视,现代景观是能够承担起改善人地关系重任、承托人类精神追求的系统。由林瑛编著的《景观设计》通过对景观设计的概述、缘起与发展、理论与要素以及程序与方法的介绍,并通过大量学生作业的实例分析,探讨大专院校,尤其是环境艺术类的景观教学活动,希望能把对于景观理解的精髓贯彻到与现代人密切相关的城市景观设计之中。
本书为高等院校城市规划专业本科系列教材之一,是一本关于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的教科书。书稿全面梳理了景观规划设计的要素、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并结合我国当代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实践的特点,对城市道路、滨水景观、广场、综合公园、居住区、绿道、棕地、海绵城市等类型的景观规划设计进行了分章论述。本书既可以作为高等院校城乡规划、建筑学及景观设计专业的教科书,也可供规划师、建筑师、景观设计师及相关专业的从业人员参考。
一体化方法在城市设计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本书介绍了如何克服城市建筑环境设计中的相关难题,并提供了有关新材料和技术应用以及新基本原理的一体化指导。本书系统全面,其所探讨的建筑设计的环境问题;可持续性设计施工和作业;智能控制和现金的建筑管理系统;城市建筑气候学;节能措施的一体化方针及个案研究等,都是目前炙手可热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