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冶》在中国古代造园史上有着极为崇高的地位,全书共分三卷,*卷分相地、立基、室宇、装折四篇;第二卷全志栏杆;第三卷分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六篇。其中铺地、掇山、选石、借景四篇,为我国造园艺术之精华,并附图235幅。本书由我国造园学的创始人陈植先生为《园冶》一书所做的注释。陈植早在20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着手注释工作,还与许多知名学者,如南京工学院建筑系刘敦祯、建筑科学院的刘致平、同济大学建筑系陈从周及杨超伯等人,相互切磋,分别增补、订正,力求作到真实反映该书的特色。本书对于今天的园林设计人员和园林专业师生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系美国景观的权威机构 美国风景园林设计师协会组织编写的景观设计书籍,作者结合多年的设计经验,用新的视角重点介绍一些实用的设计方法,是国内景观设计师较理想的参考资料。本书引领了景观设计的时代潮流,将为推动中国当代景观设计学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本书也可作为景观设计师、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及相关专业的教科书或教学参考书。
俞孔坚、李迪华主编的《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第2版)》介绍现代及*广泛意义上的景观设计,范围从区域、城市和社区,到小规模的住所和花园,从生态角度到艺术角度,涉猎广泛,现在**版的基础上对当下景观教育行业的发展作了进一步的修订,以便于*适合形势的需求。
本书强调城市景观设计和建设绝不应是表面的化妆和美化,而是在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是在创造人类审美的而又是现实的生活场所、安全而健康的生态系统、富有意味的物质与精神空间,即天地-人-神和谐的人居环境。 本书分上、中、下三篇,上中两篇在社会发展历史与国际视野里,以国际城市景观建设,特别是一个世纪前的美国城市美化运动的教训为鉴,直言目前盛行于大江南北的 城市化妆运动 乃是城市景观建设之误区,是在重蹈西方城市建设之覆辙,是封建君主意识、暴发户意识与小农意识的综合症,有必要唤起全社会,特别是城市建设决策者们的注意。 面对急速城市化时代里迷途的城市景观幼儿,本书呼唤其灵魂的回归、自然的回归、人性的回归和地方精神的回归。
本书是由美国风景园林师协会(ASLA)和国家植物园等单位建立的可持续景观设计组织(SITES)编写的。SITES号召美国乃至全球的风景园林师在设计中遵循可持续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在经历了6年的推广和实践后,总结出一系列的可持续设计方法和经验。本书是ASLA和SITES的*成果,全书翔实细致地解析了风景园林设计相关的场地选择、评估、水资源、土壤、植物等各方面的指导策略和原则,具有很高的实践指导价值。
本套书是园林设计行业的大型工具书及园林设计人员的工作用书。本集内容为园林设计基础篇,包括园林设计基础、园林功能、风景资源、环境保护、自然保护区、遗产保护、徽志、标志等项。 本书可作为安装企业生产操作的技术依据,是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参考书。
由吴必虎主编的《旅游规划与设计(绿道风景道游径)》聚焦于线形廊道——绿道、风景道和游径这一旅游规划焦点与旅游目的地热点,对其进行概念解析和研究综述,并分别对三种类型的相关理论探索与实践案例展开阐述,对旅游规划师、景观设计师以及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大有裨益。
由张晋石所*的《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中的意义》《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中的意义》系统阐述了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意义,进而也对中国现代风景园林作了一定的思考,认为:一方面,我们塑造属于中国的景观,除了延续中国历史园林的**传统之外,也可以回到中国园林的本质 向自然学习;不仅将天然的山水风景作为参考对象,还可以放宽视野,将乡村景观作为研究和考察对象,从中汲取设计的语言和创作的灵感;另一方面,在当前我国乡村地区面临巨大发展和变迁的情况下,关注乡村景观规划,有助于改善我国乡村地区的人居环境,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改善国土面貌,也有助于学科向大地景观规划的层次进展。
《湿地公园设计》探讨不同类型的湿地特征,对生态条件、空间形态以及交通条件等层面展开分析,归纳各因素对场地环境影响的强弱。同时运用GIS、数字化叠图法及其他量化技术与评价的方法,针对场地适宜性进行研究,并结合相应案例加以研讨。以集约化设计理念为导向,针对湿地公园本身的特征,优化设计与场地环境问的关系,有机协调与整合生态、功能以及空间三大设计目标,进而生成可量化、可比较、可操作的集约化湿地公园设计策略。 湿地公园的设计方法在于利用自然或人工湿地本底,科学地运用湿地生态学原理和湿地恢复技术,重点在于恢复湿地的自然生态系统并促进湿地的生态系统发育,协调湿地环境中生态、空间、功能的相互关系、生成丰富多彩的湿地空间环境。
《道路铺装景观设计》结合大量国内外铺装景观工程实例,论述了广场、商业街、居住区道路、风景园林区道路、岸线道路、人行道、车行道等铺装性质、设计与特点。
本手册重点关注小公园的设计和维护,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泛,为人们建造高水平的公园提供了便捷的手资料。本书将设计标准与当今的社会和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相结合,设计要素分析具体,同一设计场地提供多套概念性设计方案,是景观设计师、政府管理部门、规划师、科学家以及民间团体,提供了设计的多种选择。 从综观主要问题和术语开始,这本通俗易读的手册围绕12个主题展开,向读者描绘了小型公园设计中的主要问题和矛盾。本书的主要特色: ·快速查找关键信息的简明指南。 ·关于大小、边缘、外观和自然性的基础资料。 ·包括水、植物、野生动物、大气和气候等组成的生态与人类环境。 ·对围绕客户及其他相关方面问题的简明概括。 ·100多张绘图和照片未描绘设计细部。 ·*的科学研究成果。 ·5个概念性设计实例
凯瑟琳·沃德·汤普森、彭妮·特拉夫罗编著的《开放空间——人性化空间》一书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审视了人与户外环境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如何设计户外开放空间使之满足21世纪人类的需求及渴望。本书对包括社会、娱乐和环境质量在内的一些问题,探讨了一些崭新的方法,以理解城市或乡村景观如何才能有益于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开放空间——人性化空间》一书探索了人类可及的户外环境的性质和价值。由爱丁堡开放空间研究中心领导的讨论(包括各自领域里的国际*人物的文章),重点放在现时的研究,以支持开放空间的优秀设计,并以系列学科的专业眼光来观察: 1.政策、规划及挑战分析; 2.理解自然及自然和体验的独特性; 3.如何发展基于实践的、能够消除排外性的设计; 4.开创性研究:将焦点集中在开放空间的可进入性及这种可进
本书强调城市景观设计和建设绝不应是表面的化妆和美化,而是在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是在创造人类审美的而又是现实的生活场所、安全而健康的生态系统、富有意味的物质与精神空间,即天地-人-神和谐的人居环境。 本书分上、中、下三篇,上中两篇在社会发展历史与国际视野里,以国际城市景观建设,特别是一个世纪前的美国城市美化运动的教训为鉴,直言目前盛行于大江南北的“城市化妆运动”乃是城市景观建设之误区,是在重蹈西方城市建设之覆辙,是封建君主意识、暴发户意识与小农意识的综合症,有必要唤起全社会,特别是城市建设决策者们的注意。 面对急速城市化时代里迷途的城市景观幼儿,本书呼唤其灵魂的回归、自然的回归、人性的回归和地方精神的回归。
数十年来,美国的风景园林设计一直非常重视与生态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追求美学与生态学的并重。其人工湿地的建设是这一趋势下已经发展得甚为成熟的领域。而在中国大陆,人工湿地的理念刚被引入不久,正逐渐为专业人士和社会所认同,也有一些成功的案例。但是,在现实中,我们却发现有不少所谓的 人工湿地 其实就是人工水体而已,令人汗颜。 本书简要介绍了湿地的由来和作用,引入了湿地损失、累积景观影响、替代减损和湿地创造等重要的基本概念,论述了湿地营建场所的原则、场所选择、规划方法以及建设后的评价,详细探讨了湿地的位置、形状、岸线、坡度以及深度的设计、水位的控制、湿地植物的选择以及美学的考量,并通过精彩的综合性湿地项目详细阐述了湿地在创建时所采用的方法。 本书是弗朗斯博士根据其在哈佛大学的课程讲义所
《湿地公园规划方法与案例分析》是作者(张玉钧)长期从事湿地公园规划研究的总结,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湿地公园规划方法,内容包括绪论、湿地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湿地公园建设投资估算与效益评析、湿地公园建设环境影响评价等;下篇是湿地公园规划案例分析,在内容上分别按滨海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对10个典型国家湿地公园规划案例进行了系统分析。 《湿地公园规划方法与案例分析》可供湿地公园规划工作者、湿地科学研究人员以及大专院校有关专业师生参考。
这套精美的造园丛书是从著名的时代-生活出版社引进的。通俗易懂、简明实用的内容,配以光彩夺目、环环相扣的特写镜头,揭示了完美花园的全部奥秘。“手头”栏目告诉你每项工作所需要的工具和材料,“如何做”建议栏则从土壤测试到球根选择等具体环节的指导为你提供有效的帮助,即使是一个造园新手,也能在本书的指导下将一片空白的庭院建成令人叹为观止的优美景观。在本书中,你将学会各种有效、实用的造园方法。时代-生活造园丛书是你所能见到的*、清楚、*实用价值的专业指导书,也是你将拥有的好的造园工具书。《花园设计初步》告诉你开始花园事业所的一切知识,从中你可以学会土壤测试、庭园制图、光照和遮荫状况评估、园林工具的使用、种植技术、修剪和其它相关知识,它是你营造成功花园的*入门教材。
砖块始终是我们使用得为广泛的建筑材料之一。它在人工环境--建筑物和景观中的使用传统都值得我们始终将它作为一种丰富、应用广泛而且经久耐用的建筑材料来考虑。本书主要讨论的正是在景观设计中作为功能和设计元素的砖块的。本书在开发砖块所有潜在性能方面为你的设计工作提供了所需要的信息。它是本,也是惟一的一本全面地从景观建筑师的角度,针对砖块性能、使用、选择和砌合方面进行写作的指南。它全面详细地覆盖了所有与砖块相关的技术方面,包括了材料和特性、润饰和接合、分类和形状;它还能让你熟悉那些常见的砖块堆砌和砖石建筑方法以及技术,包括了数不清的被人们所淡忘了的,但是仍然可行的技术。这些技术信息不仅可以用来帮助建筑师、景观设计师和城市规划设计者进行景观设计,还为他们在设计中的思考过程提供灵感的源泉,
《城市景观设计:日本高层建筑中的开放空地》依据日本《建筑基准法》第59条第1款,综合设计中“公开空地”的各种政策,结合对东京都、大阪市、福冈市开放空地的调查研究编写而成。“公开空地”在《城市景观设计:日本高层建筑中的开放空地》中译为“开放空地”。虽然“开放空地”是日本高层建筑中运用的政策,有复杂的申请、审批以及管理制度,但是从构成城市公共空间网络和城市景观的角度来看,应该加强理论研究。书中结合具体项目,配合图片及相关图纸展开分析,展现了当前日本*的开放空地实例,内容丰富,资料翔实。 《城市景观设计:日本高层建筑中的开放空地》可供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规划设计等相关专业人员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