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生态保护第一、国家代表性和全民公益性”的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理念出发,采用“分区、分类、分级”的管理思路,借鉴国外国家公园管理经验,并结合我国国家公园建设需求,全面阐述了国家公园生态监测体系构建、灾害风险管理、社区管理、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管理评价、综合管控分区与管控技术及综合管理平台建设的理论和方法,并在有关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进行了应用。
本书在系统地介绍了观赏竹类植物的生物学、生态学特征和中国竹文化的基础上,结合实例图片详细介绍了观赏竹类植物的园林美学特征、观赏特性、类型及评价,主要观赏竹类植物的种类及其适应地区、形态特征、识别要点、生物特性、繁殖要点、栽培养护、景观特征、园林应用,观赏竹类植物的古今园林景观应用情况及应用类型和配置手法。本书是作者理论研究和实践的结果,内容全面丰富,图片资料翔实,重点突出,知识性、观赏性和实用性强,可为观赏竹类植物园林景观应用理论和实践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适宜于广大观赏竹类植物爱好者,观赏园艺、园林、建筑、农业、景观设计等有关院校师生参考使用。
《生态公园智慧建造关键技术及应用》介绍公园城市理念、生态公园建设内涵、智慧建造理念及相关新兴技术的发展,重点阐述生态公园设计、建造和全过程的协同管理方面数字信息化技术应用的理论基础、工艺流程以及应用案例;提出项目参与各方及建设全过程的协同管理模型;构建设计阶段生态公园设计模型,以及采用虚拟建造技术实现场景还原并通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沉浸式体验优化设计;创立复杂大型生态公园地形高效营造的施工工艺,开发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混凝土试块智能养护监控技术,提出景观湖湖底复合防渗技术及景观工程精细化施工技术,为生态公园建设项目智慧化建造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本书精选了世界各地经典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景观设计案例,从生态公园、湿地、工业改造、滨水景观和旧地再生五个范围内阐释了景观设计的新方法。在设计师笔下,它们的功能性远远超过了象征性,远非桀骜不驯立于土地之上,而恰恰毫无痕迹隐匿于环境之中。有些景观只占据了城市街区的一小部分,而有些却将河畔、森林囊括其中;有些布局整齐划一,与周边建筑相得益彰,而有些则不拘一格,湿地、草原尽显自然原生态。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以生态功能出发,来一场全新的探索之旅,你会发现这里每一个独具特色的景观都是你要寻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