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V2010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0343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在行业标准 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JGJl42 2004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本规程。 本规程主要内容是:1总则;2术语;3设计;4材料;5施工;6试运行、调试及竣工验收;7运行与维护。 本次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增加了辐射供冷有关规定,并将标准名称改为《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2。增加了绝热层采用发泡水泥、预制沟槽保温板的地面供暖、预制轻薄供暖板地面供暖、毛细管网供暖供冷的有关规定;3.增加了辐射面传热量的测试方法;4.对各章节技术内容进行了全面修订。 本规程中用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图集适用于新建、扩建或改建的住宅、别墅、小型写字楼等民用建筑安装户式地源热泵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也供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筑设计人员、施工单位在选择、设计、安装户式三用一体机地源热泵系统时使用。
本标准根据中国建筑学会《关于发布 2020年中国建筑学会标准编制计划(批) 的通知》(建会标〔2020〕2号)的要求,由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电气分会、中国消防协会电气防火专业委员会会同有关单位编制完成。在本标准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了国内外有关标准规范,并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对具体内容进行了反复讨论、协调和修改,后经审查定稿。 本标准共分6章4个附录,主要内容是:总则,术语,电气线路分类及燃烧试验方法,使用场所分级,电气线路选用,电气线路敷设与防火封堵及附录。
本标准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批) 的通知》(建标[2008]102号)的要求,由北京市煤气热力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的。 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深入调查研究,收集对比国内外城镇燃气工程的有关术语,并结合城镇燃气工程的发展现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后经审查定稿。 本标准共分11章和2个附录,其主要内容是:总则、一般术语、用户分类与燃气需用量、燃气管网计算与水力工况、燃气气源、燃气输配、压缩天然气供应、液化天然气供应、液化石油气供应、燃气燃烧与应用、燃气系统数据采集与监控等。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北京市煤气热力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将相关资料寄送主编单位北京
为提高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楼承板品质,引导市场有序竞争,促进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楼承板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文件。本文件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后经审查定稿。 本文件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工厂建设与管理评价、场地与技术装备评价、技术与管理人员评价、工程业绩评价、生产管理与技术创新评价、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评价、楼承板生产企业等级评价。
本规程共分7章,主要内容包括:1 总则;2 术语;3 基本规定;4预制幅混凝土墙;5 设计;6 施工;7 检验与验收。1 总则2 术语3 基本规定4 预制幅混凝土墙4.1 一般规定4.2 墙身计算4.3 上下节接头计算4.4 构造5 设计5.1 一般规定5.2 选型及平面布置5.3 计算分析5.4 二墙合一5.5 构造6 施工6.1 一般规定6.2 预制幅墙运输与堆放 6.3 成槽施工6.4 预制幅施工6.5 现浇幅施工6.6 二墙合一施工6.7 安全与环境保护7 检验与验收7.1 一般规定7.2 预制幅进场验收7.3 预制幅施工验收7.4 现浇幅施工验收附录 A 预制幅构造 附录 B 预制幅地下连续墙连接构造附录 C 地下连续墙施工记录表条文说明
《公路全深式泡沫沥青冷再生路面设计规范》由天津市市政公路行业协会发布
根据中国市政工程协会《关于同意 工程废弃泥浆综合处理技术标准 立项的函》(中市协【2020】第20号)的要求,由中建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勘察、设计、施工、工程咨询、教学和科研单位共同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取样、检测与分析;5.方案设计;6.处理与控制;7.计量、检测与验收;附录:废弃泥浆处理基本工作流程;本标准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条文说明。
《灌入式半柔性抗车辙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由天津市市政公路行业协会发布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电气专业的下列工程制图:1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各阶段设计图、竣工图 2 通用设计图、标准设计图。2012-10-01实施。
本文件依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GB/T 20004.1-2016《团体标准化 部分:良好行为指南》、GB/T 20004.2-2018《团体标准化 第2部分:良好行为评价指南》编写的有关要求,以及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试行)》(中建金协 【2017】119号)的相关规 定。 本文件由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团体标准管理中心归口管理。 本文件编制的技术依托为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团体标准专家委员会。 本文件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 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 经审查定稿。 本文件由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自动门电动门分会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自动门电动门分会(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乙8号203
共包括15大点:作业现场人员配置、作业现场人员资格要求、作业前的准备、作业原则、作业前的要求、安全装备、隔断(隔离)措施、三个要求、通风要求、危害因素监测、现场照明、防火及防爆、防气体中毒、监护要求、作业终结要求。 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启发现场人员阅读兴趣,促进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意识,提高相关技能。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靠前批)〉的通知》(建标[2008]102号),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靠前标准和国外优选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标志的分类;4.安全标志;5,、.专用标志;6.制作;7.使用、维护和管理等。
为进一步规范大厚度全深式低碳就地冷再生技术的应用,同时提升应用水平,加速优质养护成果落地,天津市市政公路行业协会下达了《大厚度全深式低碳就地冷再生技术》的编制任务,主要由天津市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养护集团有限公司牵头担任《大厚度全深式低碳就地冷再生技术》团体标准主编单位,具体负责本标准的编制工作。 本技术标准在参考大量文献和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地区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对天津市大厚度全深式低碳就地冷再生技术的研究成果和工程应用进行详细总结。标准共分7章、2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规范引述性文件、术语与符号、原材料、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全深式冷再生施工等。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有:总则、术语和缩略语、总体架构及要求、调度端部分、厂站端部分、信息传输及交互、基础设施等。
为了明确和规范串补站的设计标准,达到串补站设计安全可靠、技术优选、经济合理、运行维护方便的目的,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5453-2020·代替DL/T 5453-2012):串补
本书是《电力安全生产系列画册(口袋书)》之一,针对电力基层员工量身定做,内容紧密结合安全工作实际,不以居高临下教育者的姿态,用读者喜闻乐见的语言、生动形象的卡通人物、结合现场的工作实例,巧妙地将安全与日常工作结合在一起。追求“不是我要你安全,而是你自己想安全”的效果。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违章的基本概念与分类、推动反违章工作的管理方法、违章行为的典型心理与良性心理塑造、企业组织管理类的典型违章、检修和施工现场作业的典型违章。
本标准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起草。 本次修订与原标准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在以下方面有所变化: 将原3.1.1和3.1.2合并为4.1.1(保护测量装置); 增加了六氟化硫气体 缘变压器及相关装置的要求; 增加了有载分接开关应具备机械限位、闭锁功能,不能是电气闭锁的要求; 增加了换流站接地极附近变压器直流偏磁耐受能力要求; 增加了变压器运行中老化管理的要求;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列出了典型电力变压器不同负荷条件下运行时间的建议值; 增加了变压器运行条件下顶层温升、金属部件温度限制等要求; 增加了大型电力变压器直阻测试后宜进行消磁的要求; 增加了备用变压器存放及投运前试验的要求; 增加了压力释放阀动作后的处理要求。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
本标准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起草。 本次修订与原标准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在以下方面有所变化: 将原3.1.1和3.1.2合并为4.1.1(保护测量装置); 增加了六氟化硫气体 缘变压器及相关装置的要求; 增加了有载分接开关应具备机械限位、闭锁功能,不能是电气闭锁的要求; 增加了换流站接地极附近变压器直流偏磁耐受能力要求; 增加了变压器运行中老化管理的要求;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列出了典型电力变压器不同负荷条件下运行时间的建议值; 增加了变压器运行条件下顶层温升、金属部件温度限制等要求; 增加了大型电力变压器直阻测试后宜进行消磁的要求; 增加了备用变压器存放及投运前试验的要求; 增加了压力释放阀动作后的处理要求。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
本标准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起草。 本次修订与原标准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在以下方面有所变化: 将原3.1.1和3.1.2合并为4.1.1(保护测量装置); 增加了六氟化硫气体 缘变压器及相关装置的要求; 增加了有载分接开关应具备机械限位、闭锁功能,不能是电气闭锁的要求; 增加了换流站接地极附近变压器直流偏磁耐受能力要求; 增加了变压器运行中老化管理的要求;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列出了典型电力变压器不同负荷条件下运行时间的建议值; 增加了变压器运行条件下顶层温升、金属部件温度限制等要求; 增加了大型电力变压器直阻测试后宜进行消磁的要求; 增加了备用变压器存放及投运前试验的要求; 增加了压力释放阀动作后的处理要求。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
本标准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起草。 本次修订与原标准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在以下方面有所变化: 将原3.1.1和3.1.2合并为4.1.1(保护测量装置); 增加了六氟化硫气体 缘变压器及相关装置的要求; 增加了有载分接开关应具备机械限位、闭锁功能,不能是电气闭锁的要求; 增加了换流站接地极附近变压器直流偏磁耐受能力要求; 增加了变压器运行中老化管理的要求;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列出了典型电力变压器不同负荷条件下运行时间的建议值; 增加了变压器运行条件下顶层温升、金属部件温度限制等要求; 增加了大型电力变压器直阻测试后宜进行消磁的要求; 增加了备用变压器存放及投运前试验的要求; 增加了压力释放阀动作后的处理要求。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