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 50300-2013》由本社编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1 总则;2 术语;3 基本规定;4 基地与总平面;5 建筑设计;6 专门要求;7 建筑设备。
本规程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系统设计;5.系统施工;6.系统调试与检查;7.系统验收;8.运行维护。
本标准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9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 的通知》(建标E2009]88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和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在原《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GBJ 2~86和《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T 50100~2001的基础上共同修订而成的。 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经过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后经审查定稿。 本标准共分5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模数、模数协调原则、模数协调应用等。 本次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整合了《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GBJ 2—86、《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T 50100—2001的章节结构;2.强调基本模数,取消了模数数列表,淡化3M概念;3.强调模数网格与模数协调应用;4.简化
本规程根据《福建省建设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建设厅2005年科学技术项目计划(批))的通知》(闽建科[2005]22号)的要求,由厦门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会同有关单位编制而成。 在本规程的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在调研省内外大量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原因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施工实际,组织针对性的研究,建立数学模型,提出建设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监控、管理及事故应急救援等方面的原则与基本方法,反复讨论、调整、修改,并广泛征求意见,吸取相关建议。 本规程是目前我国的有关建设工程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技术规程,适用于建设工程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对贯彻“安全、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达到防灾、减灾,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的目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9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9]88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技术指标;5.检验方法;6.验收标准。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址:广州市先烈东路121号,邮政编码:510500)。
根据原国家劳动部劳人计(88)34号文的要求,标准编制组在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国内外科研成果和大量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范。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场地设计;4.建筑设计;5.室内环境;6.建筑结构;7.建筑设备;8.建筑消防。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20XX年X月X日起施行。(发布日期待定)
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7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批))的通知》(建标[-2007]125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基地与总平面;5.建筑设计;6.建筑防火;7.结构设计;8.建筑设备;9.施工安装;10.质量验收;11.使用与维护;12.拆除与回收;附录A活动房质量检查表;附录B建筑设备安装质量检查记录表;附录C临时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本书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定性鉴定;5.定量鉴定。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材料4.设计5.安装施工6.工程验收7.保养和维护
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4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4-]67号)的要求,本规范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编制完成。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终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儿章和2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建筑、给水排水、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电气与智能化、医用气体、消防、工程检测、工程验收。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5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批))的通知》(建标[2005]84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室内热环境设计计算指标;4.建筑和围护结构热工设计;5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综合判断;6采暖、空调和通风节能设计等。 本次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重新确定住宅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要求和控制采暖空调能耗指标的技术措施;建立新的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综合判断方法;规定采暖空调的控制和计量措施。 本标准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
由中国建设教育协会牵头、各省市建设教育协会共同参与的建设行业专业技术管理人员职业资格培训工作,经全国地方建设教育协会第六次联席会议商定,从今年下半年起,在条件成熟的省市陆续展开,为此,我们组织编写了《建设行业专业技术管理人员职业资格培训教材》。 开展建设行业专业技术管理人员职业资格培训工作,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建设行业企事业单位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为建立行业新的职业资格培训考核制度积累经验。 该套教材根据新制订的职业资格培训考试标准和考试大纲的要求,一改过去以理论知识为主的编写模式,以岗位所需的知识和能力为主线,精编成《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管理实务》两本,以供培训配套使用。该套教材既保证教材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既注重内容的先进性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1年工程建设标准规 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1] 17号)的要求,规程编 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 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一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 本规定:4.设计;5.施工;6.检查与验收。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批))的通知》 (建标r2008]102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通过大量试验验证、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以及国内相关标准,并与相关标准规范相互协调的基础上,编制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 .总则;2.术语、符号;3基本规定;4.结构设计计算;5.构造要求;6.特殊支撑结构;7.施工;8.监测等。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 2010年工程建设标准:觇范制订、修订计划 的通知》(建标[2010]43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l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墙体材料;5施工平台与导墙;6成槽施工;7塑性混凝土浇筑;8墙段连接;9施工质量检查。 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云南建工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云南建工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东郊路89号;邮编:650041)。
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 2005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批)的通知》(建标函E2005-184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评价的对象、内容和评价步骤;4.系统边界和评价范围;5.数据采集与处理;6。可持续性评价;7.评价报告。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清华大学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清华大学建设管理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建设管理系,邮编:100084)。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9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9]88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监测一控制;5.药物屏障;6.砂粒屏障;7.复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50669-2011:钢筋混凝土筒仓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共分11章和2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基础工程、筒体工程、仓底及内部结构工程、仓顶工程、附属工程、季节性施工、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保护、工程质量验收等。
北京市市管城市道路大修工程具有工期短、夜间占道施工、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难以返工、质量要求高的特点。 为提高北京市市管城市道路大修工程井周处理质量,统一钢筋混凝土加固、钢纤维混凝土加固及加固方式选择的技术要求,依据有关标准规范和北京市市管城市道路大修工程多年施工经验,及现有施工条件,编制本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