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 十四五 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十四五 规划教材。全书共7个教学单元,包括BIM建模的基础知识、族和体量、MEP综合、二层小别墅、办公楼、剪力墙住宅和餐饮中心,并配有详细操作视频微课,可扫描书中二维码观看。 本教材适用于高等、中等职业院校 1+X 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人员、BIM技术员,以及各类BIM技能等级考试和培训人员。
本书全面系统总结了中国国家版本馆西安分馆在勘察选址、建筑设计、施工技术等方面的成果。全书共分为16章,包括:工程建设概述、工程设计、工程总承包管理、多台地土方开挖及支护技术、结构工程关键技术、钢结构工程关键技术、建筑隔震关键技术、室内装饰工程关键技术、外幕墙装饰工程关键技术、金属屋面施工关键技术、机电安装工程关键技术、智能建筑应用关键技术、多台地园林景观工程关键技术、数字建造关键技术、绿色建造关键技术以及工程建设大事记。本书内容全面、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可供建设行业从业人员参考使用。
太原南站综合交通枢纽是华北地区重要的高铁客运枢纽之一、也是高铁客运枢纽在代际更新过程中,首个以 站城一体 为理念建成并运营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书力图从交通、规划、布局、公共空间设计、站区土地综合利用、工程设计中的革新思路/技术创新/产品研发、运营及使用中的总结思考等等多个系统方面,进行全面的介绍和分析、同时总结提炼经验教训,为建筑学在交通建筑领域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提供帮助。
本标准是根据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关于发布 2020年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标准立项计划 的通知》(学标委〔2020〕31号)的要求,由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编制完成。 在本标准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广泛调查研究和总结了城市轨道交通用干式非晶合金铁心变压器经验,参考了国内外有关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对具体内容进行了反复讨论、协调和修改,后经审查定稿。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与参考标准,基本规定,材料与结构,选型设计,继电保护,在线监测,智能运维,信息模型,布置和安装设计,防火和通风,施工与验收及有关附录。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为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贯彻健康中国战略部署,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升建筑健康性能,指导健康建筑设计,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民用健康建筑的设计。 健康建筑设计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结合所在地的气候、环境、资源、经济和文化等特点,采用促进使用者健康的适宜技术,优先采用健康建筑产品,统筹考虑建筑全寿命期的综合效益,营建更加健康的空气、水、声、光、热湿、健身、人文环境。 健康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本汇编共收录了16本*重要、*常用的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较前版,替换了8本废止规范,新增了一本规范.这16本规范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0年版) GB50204-2002,《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2001,《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6-2012,《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7-2012,《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10,《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3-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电梯
本讲座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演变过程,修订背景,统一标准及各规范的内容及其关系等到进行了系统地介绍,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贯彻理解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系列规范。讲座重点对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单位(子单位)工程的划分,质量指标的设置、质量验收和质量等级的确认、验收程序及组织等进行了阐述,并对验收系列标准的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单位(子单位)工程验收用表的使用进行了说明。并附了有关表的推行表式。 供培训施工单位质量检查人员及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的质量验收人员使用,也可供工程质量监督人员及管理人员等有关人员学习参考使用。
为帮助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和一线施工从业人员了解建设施工过程中涉及的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技能、强化安全意识,减少甚至避免建设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编者对建筑施工人员需掌握的施工安全基础知识,施工机械操作要点、模板以及脚手架工程施工、土方施工和基坑工程的安全技术规程,高处作业和焊接作业安全要求,现场消防安全,常见事故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等内容进行了梳理,编写成适用于建筑施工一线从业人员的科普书籍。希望本书能有效帮助一线施工从业人员按照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高质量发展要求,以防控系统性安全风险为重点,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建立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加强源头防范、精准防范,着力解决基础性、源头性问题,加快实现建筑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提升安全发
当我们谈论和书写建筑时,我们所用的词语远不止于仅仅描述砖与灰浆——词语引导着我们思考建筑物并与之相栖的方式。这本开创性的著作第一次透彻地检验了建筑与语言这两种盘根错节的社会实践之间复杂的关系。本书第一
楼跃清编著的《土建工程施工工艺标准(编号GY-2-2018)/施工工艺标准手册系列》是《施工工艺标准手册》系列丛书之一,依据近期新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编写。全书包括16项施工工艺标准:基坑支护(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应用讲座:验收表格(第2版)》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演变过程,修订背景,统一标准及各规范的内容及其关系等到进行了系统地介绍,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贯彻理解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
《导轨式胶轮电车系统技术规程》由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新华书店旗舰店】 地基与基础规范(2000年版)//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分类汇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作者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著作 原价 ¥114.00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02-01
本书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在目前的城市遗产保护研究中存在一个鲜有关注的层面,即社会资本。本书将重点聚焦在社会关系、网络和社会价值等社会资本特征的讨论中,分析了传统中国社会中的传统社会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基本范
《城市工程系统抗震韧性评价导则》是该系列《导则》之一。城市系统的复杂性和脆弱性不断上升,灾害脆弱性已经成为现阶段城镇化进程中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城市抗震韧性是指城市系统在受到地震影响时维持或恢复其功能的能力,其实质是在保证地震安全的基础上,实现震后的工程结构、城市乃至整个社会功能快速恢复,以避免现代城市遭受地震后出现重建难度大、时间长、社会代价巨大等问题。目前我国如何开展城市工程系统抗震韧性评价还无章可循,亟需制定城市工程系统抗震韧性评价标准。 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组织专家组成编制组,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导则。 本导则将为我国城市抗震韧性评价工作提供技术指导。
楼跃清编著的《土建工程施工工艺标准(编号GY-2-2018)/施工工艺标准手册系列》是《施工工艺标准手册》系列丛书之一,依据近期新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编写。全书包括16项施工工艺标准:基坑支护(
为规范分布式空气源热泵供热系统的工程应用,切实保障工程质量,做到安全适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节能舒适,制定《T/CECS 1516-2023 分布式空气源热泵集中供热系统技术规程》。《T/CECS
近年来, 对建筑行业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进行了广泛的新增、修订,以铝模、爬架、装配式施工为代表的“四新”技术在施工现场得到了普及应用,在建筑科技 型现代工程服务商这一新的企业定位下, 版施工工艺标准的部分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实际需要。 本书根据新发布或修订的 规范、标准,结合本企业工程技术与管理实践,补充了部分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施工工艺标准,删除了已经落后的、不常用的施工工艺标准。 本书包含了,屋面工程施工工艺标准、楼地面工程施工工艺标准、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工艺标准等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规范(GB 51004-2015)》由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优选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而编制。《中华人
标准规范是广大工程建设者必须遵守的准则和规定,在提高工程建设科学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降低工程造价,缩短工期,节能、节水、节材、节地,促进技术进步,建设资源友好型社会等方面起到了显著的作用。为使读者更方便地理解和使用工程建设标准规范,我们组织力量汇编了“工程建设常用规范选编”,共14分册,分别为: 1.《城乡规划规范》 2.《工程勘察测量规范》 3.《城镇道路桥梁设计规范》 4.《城镇道路桥梁施工规范》 5.《城镇给水排水工程规范》 6.《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规范》 7.《城镇燃气与供热工程规范》 8.《城镇市容环境卫生工程规范》 9.《建筑设计规范》 10.《建筑地基基础规范》 11.《建筑结构设计规范》 12.《建筑施工技术规范》 13.《建筑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14.《建筑施工安全规范》
根据中国建筑业协会《关于开展第二批团体标准编制工作的通知》(建协函[2018]52号)的要求,本规程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的。 本规程在编制过程中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