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 十四五 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十四五 规划教材。全书共7个教学单元,包括BIM建模的基础知识、族和体量、MEP综合、二层小别墅、办公楼、剪力墙住宅和餐饮中心,并配有详细操作视频微课,可扫描书中二维码观看。 本教材适用于高等、中等职业院校 1+X 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人员、BIM技术员,以及各类BIM技能等级考试和培训人员。
为帮助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和一线施工从业人员了解建设施工过程中涉及的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技能、强化安全意识,减少甚至避免建设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编者对建筑施工人员需掌握的施工安全基础知识,施工机械操作要点、模板以及脚手架工程施工、土方施工和基坑工程的安全技术规程,高处作业和焊接作业安全要求,现场消防安全,常见事故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等内容进行了梳理,编写成适用于建筑施工一线从业人员的科普书籍。希望本书能有效帮助一线施工从业人员按照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高质量发展要求,以防控系统性安全风险为重点,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建立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加强源头防范、精准防范,着力解决基础性、源头性问题,加快实现建筑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提升安全发
..
为测定土的基本工程性质,统一试验方法,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50123-201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50123-201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适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水利水电、交通、电力等建设工程的地基土及填筑土料的基本工程性质试验。 土工试验资料的整理,应通过对样本(试验测得的数据)的研究来估计土体单元特征及其变化的规律,使土工试验的成果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可靠的土性指标。试验成果的分析整理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50123-201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附录A进行。 土样的要求与管理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50123-201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附录B的规定,土的分类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50123-201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附录C的规定。 土工试验方法除应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规范(GB 51004-2015)》由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而编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规范(GB 51004-2015)》共分10章,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地基施工、基础施工、基坑支护施工、地下水控制、土方施工、边坡施工、安全与绿色施工。
..
本讲座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演变过程,修订背景,统一标准及各规范的内容及其关系等到进行了系统地介绍,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贯彻理解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系列规范。讲座重点对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单位(子单位)工程的划分,质量指标的设置、质量验收和质量等级的确认、验收程序及组织等进行了阐述,并对验收系列标准的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单位(子单位)工程验收用表的使用进行了说明。并附了有关表的推行表式。 供培训施工单位质量检查人员及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的质量验收人员使用,也可供工程质量监督人员及管理人员等有关人员学习参考使用。
本标准是根据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关于发布 2020年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标准立项计划 的通知》(学标委〔2020〕31号)的要求,由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编制完成。 在本标准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广泛调查研究和总结了城市轨道交通用干式非晶合金铁心变压器经验,参考了国内外有关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对具体内容进行了反复讨论、协调和修改,后经审查定稿。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与参考标准,基本规定,材料与结构,选型设计,继电保护,在线监测,智能运维,信息模型,布置和安装设计,防火和通风,施工与验收及有关附录。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运营组织;5.车辆;6.限界;7.勘察与测量;8.线路;9.道岔;10.轨道梁桥;11.车站建筑与结构;12.供电;13.通信;14.信号;15.自动扶梯、电梯与站台屏蔽门;16.售检票系统;17.通风、空调、供暖与给水排水;18.综合监控;19.运营控制中心与信息化;20.车场;21.防灾;22.环境保护与景观;23.工程验收;24.试运行。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建(构)筑物的安全防范工程的建设以及系统运行与维护。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建(构)筑物的安全防范工程的建设以及系统运行与维护。
本次修订系根据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于2022年1月11日印发的《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业务归口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制订管修订管理工作指引》的要求,由深圳市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深圳市防水行业协会和深圳市市政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会同有关单位,对《深圳市建设工程防水技术规范》SJG19进行了再次修订。 本次修订,新增章节和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1.完善了建设工程各类型或部位防水设计工作年限;2.完善了建设工程按其防水功能重要程度分为甲类、乙类、丙类,按其工程防水使用环境类别分为Ⅰ类、Ⅱ类、Ⅲ类;3.增加第8章蓄水类工程防水设计与施工、 0章城市桥梁工程防水设计与施工、 2章运行维护;4.完善和修正了防水层设计方案选用表;明确提出建筑工程屋面、室内、地下室、市政工程应按照其防水设计工作年限以及设防等级,选择相应的防水
为便于建筑结构设计人员能准确地解决在结构设计过程中遇到的规范应用中的实际问题,《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应用与分析JGJ3-2010》就结构设计人员感兴趣的相关问题以一个结构设计者的眼光,对《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的相应条款予以剖析,将规范的复杂内容枯燥的规范条文变为直观明了的相关图表,指出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问题和可能带来的相关结果,提出在现阶段执行规范的变通办法,其目的是使结构设计过程中,在遵守规范规定和解决具体问题方面对建筑结构设计人员有所帮助,也希望对备考注册结构工程师的考生在理解规范的过程中以有益的启发。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应用与分析JGJ3-2010》所根据的主要结构设计规范是:《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为贯彻落实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完善绿色建筑标准体系、推进绿色建筑标准实施等精神和要求,应对新时期绿色建筑和生态城区的新发展、新挑战,本书共分五篇,分别从现状与发展趋势、国家与行业标准、地方与团体标准、标准应用与案例、借鉴与标准国际化等几个方面,全面、系统地总结国内外绿色建筑和生态城区标准化的研究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展示了近两年我国可持续建筑和生态城区标准化发展的全景,以指导我国绿色建筑和生态城区规划、设计、建设、评价及运行维护,在城乡建设领域推广绿色建筑发展理念,转变大量建设、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城乡建设发展方式。本书还以附录的形式介绍了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绿色建筑与生态城区分会、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筑工程)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以大事记的方式展示了近两年相关的
本系列丛书是中国建筑工程七局结合多年施工经验精心编写而成的企业标准。包括房屋建筑、公路、桥梁、隧道、智能工程,基本涵盖建设工程常用的施工技术标准。内容广泛、具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全面系统性:凡是国家验收规范内有的分部、分项工程,标准中均有相应的施工工艺与之对应; 二、科学先进性:引进国内外成熟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机具,并将建筑业多年总结出的先进工程管理技术和创优细部做法编入标准; 三、直观实用性:采用示意图、数据、表格、图片等比较直观的方式来表述相关内容,做到通俗化、图解化。 本册内容包括:工程质量创优技术标准、公路路面施工技术标准、公路路基施工技术标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标准、公路隧道施工技术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标准6个标准,为广大施工技术人
为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贯彻健康中国战略部署,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升建筑健康性能,指导健康建筑设计,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民用健康建筑的设计。 健康建筑设计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结合所在地的气候、环境、资源、经济和文化等特点,采用促进使用者健康的适宜技术,优先采用健康建筑产品,统筹考虑建筑全寿命期的综合效益,营建更加健康的空气、水、声、光、热湿、健身、人文环境。 健康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本结了300m级超高层建筑施工关键技术要点及施管理括超高层建筑概述、施工组织、测量控制技术、高承载力桩基工程施工技术、深基坑工程施工技术、基础筏板施工技术、模架工程施工技术、混凝土超高泵送施工技术、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幕墙工程施工技术、垂直运输技术,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技术、电气工程施工技术、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等方面。本书编写融合了中建三局工公司多年来在超高层建筑施工突破的技术难题及管理方法,书中所列案例项目的工程技术人员也参与了相关章节的编写,是一部集300m及以上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与实践经结为一体的专业参考书。可供超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设计人员,工程监理单位,超高层建筑材料供应商,超高层建筑设备供应商以及相关的研究人员参考使用。
本标准根据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2018年批江西省工程建设标准、建筑标准设计编制项目计划的通知》(赣建设[2018]18号)的要求,由南昌大学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参考了有关先进标准和工程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及反复论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标准。本标准共分12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模型架构;5、命名规则;6、颜色设置规则;7、模型要求
本汇编共收录了16本*重要、*常用的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较前版,替换了8本废止规范,新增了一本规范.这16本规范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0年版) GB50204-2002,《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2001,《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6-2012,《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7-2012,《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10,《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3-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电梯
为测定土的基本工程性质,统一试验方法,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50123-201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50123-201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适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水利水电、交通、电力等建设工程的地基土及填筑土料的基本工程性质试验。 土工试验资料的整理,应通过对样本(试验测得的数据)的研究来估计土体单元特征及其变化的规律,使土工试验的成果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可靠的土性指标。试验成果的分析整理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50123-201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附录A进行。 土样的要求与管理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50123-201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附录B的规定,土的分类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50123-201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附录C的规定。 土工试验方法除应符
本书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在目前的城市遗产保护研究中存在一个鲜有关注的层面,即社会资本。本书将重点聚焦在社会关系、网络和社会价值等社会资本特征的讨论中,分析了传统中国社会中的传统社会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基本范式 差序格局,运用了一套独特的社会资本参数体系以分析社会核心价值 社会和谐。 通过对两个中国城市历史街区的案例研究,本书填补了遗产保护在社会性可持续发展维度中社会和谐和社会公平两大要点的不足,在路径依赖的决策分析框架下进行了社会资本测度分析以及社会网络分析,提出了遗产保护的创新方法 整合社会资本的城市遗产保护,并讨论了该方法于中国背景下在遗产保护和遗产管理领域应用推广的可能性。 This book is based on Dr. Han Jie s PhD study i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Urban conservation in historic quarters has now been frequently used as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