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校友作品集:北洋匠心(1977-1985级 第2辑)》为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杰出校友作品集合,内部项目均为校友个人主创或主持、近期、建成项目,均为实景图,全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校友的实力。作为丛书之一,本册图书主要收录了天津大学建筑学院1977—1985级校友崔愷、覃力、张繁维、张华、段进、吕大力、刘庆武、孟令强、王兴田、张颀、洪再生、曹磊、李雄伟、金丽昌、金卫钧、廉树欣、刘恒谦、邱康、赵晓东、张中增、周恺、刘恩芳、李春舫等的作品。
《C3建筑立场系列丛书96:基础设施之光 景观与建筑设计系列》主要内容开本基础设施之光,从“路毙”现象说到基础设施带来的暴力与安宁,阿尔托大学地铁站,先锋村站,普林斯顿车站大厅和商店,拉赫蒂枢纽站,Norreport车站,洛里昂布列塔尼火车南站,那不勒斯阿夫拉戈拉高铁站,香港西九龙站,城市基础设施走向光明的未来,盎格鲁湖中转站和广场,停车楼和屋顶,卡特韦克海滨地下停车场,里斯本游轮码头,波尔图游轮码头,西港2号码头大楼,克罗顿滤水厂,建筑师索引。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和天津大学出版社乙未文化工作室共同编纂《北洋匠心——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校友作品集》(第二辑)系列丛书,回顾历史、延续传统,力求全面梳理建筑学院校友作品,将北洋建筑人近年来的工作成果向母校、向社会做一个整体的汇报及展示。本册收集86级到92级的校友,如高艳荣、赖军、徐石等。
《名流场:俱乐部与休闲吧》是一部俱乐部与休闲吧室内设计作品集。书中收录了41个设计作品以及多位资深设计师亲自撰写的有关俱乐部与休闲吧设计的心得体会及设计理念文章,充分展示了俱乐部与休闲吧设计的各个方面。全书内容丰富,脉络清晰,通过对项目图片及平面设计图的详细描述,为读者了解项目的设计细节提供了机会。
《2010中国建筑表现集成1》是一部专业的建筑表现图全集,它全面反映了电脑建筑效果图领域的成果。该书将汇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及其他地区一流建筑表现公司的作品,全面展示了电脑效果图绘制的先进技法及精彩效果,另一方面也充分再现了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及景观设计等领域的全新理念及设计手法,对促进建筑师、建筑画师的实战及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与借鉴价值。它将成为贵公司自我展示、宣传的平台,便于业内外人士相互交流、学习、宣传、提高。
乡村孕育了城市,为城市提供劳动力、土地、产品、生态的保障。研发经济型宜居农村住房,让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和绿色建筑技术应用到广大的新农村建设中,不仅是本次竞赛的关注点,更是今后城市反哺农村、促进人居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我们期待以竞赛为契机,和业内各界人士携手共建“美丽乡村”,实现“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创新风暴:中国房地产创新设计经典2013》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国房地产设计创新典范、临沂·花半里、中新置地·卓锦花园、中国美丽社区创新典范、江南·凤凰城、乌兰察布·山水文园、昆明·天宇澜山、中国高端品质创新典范、西山艺境、太原·首开·国风上观等。
《中国当代青年建筑师6(下册)》收录了天津市建筑设计院的刘玮、东南大学设计院的钱峰、云南省建筑设计院的苏兴全、绿城六和的宋萍、上海致逸的万志刚、杭州市建筑设计院的王峰、苏州工业园的王彤文、湖南省建筑设计院的肖扬、华东院的荀巍、中煤重庆的杨第、广东华方的杨锦棠、浙江省建筑设计院的张溯天、中国建筑科学院的朱宁涛、中建西北院的郑晓洪、哈工大设计院的周峰等一批青年建筑师的新作品。
《居无止境:面向未来的居住典范(册)》围绕住宅建筑设计的舒适性、健康性、生态性原则,从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房地产发达地区的近1000个楼盘中选取了131个的成功楼盘,提炼出生态宜居家园、山水风景别墅、高端国际公寓、异域风情小镇等共计13种当前楼市最为成功的住宅建筑操盘模式,并以大量的图纸及实景彩图真实、客观地揭示了楼盘背后的制胜秘诀,融知识性、指导性、实操性于一体,帮助专业读者们更清晰地看到未来住宅建筑发展的方向。
本书立足于环境色彩导入景观设计的学术视野,从学术层面对多年来进行环境色彩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三个方面所做探索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给予梳理,在撰写中紧扣当前环境色彩在城市与大地环境景观个性营造中的重要作用,从设计理论到具体实践两个层面深入系统地对色彩学的基本理论、城市及其工程景观的内涵、范畴和特色营造进行解析,并从城市、道路、桥粱、滨水等工程景观,建筑外部空间及乡村环境景观等层面对其环境色彩的原理、方法和设计应用实践予以推介,可供读者在环境色彩理论研究及景观设计创作实践中借鉴和参考。
《绿色建筑设计与技术》主要探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法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应用技术。《绿色建筑设计与技术》共分为19章,章绪论,第2章中国传统建筑的绿色经验,第3章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第4章我国不同气候区域的绿色建筑没计特点,第5章不同建筑类型绿色建筑设计手法,第6章绿色建筑的技术路线,第7章绿色照明,第8章可再生能源利用与空气、雨、污水的再利用,第9章绿色建筑与景观,0章绿色建筑与声环境,1章绿色建筑与绿色建材,2章绿色建筑能耗计算与模拟分析,3章绿色建筑耗能检测方法,第l4章既有建筑的绿色生态改造,5章绿色建筑性能的智能设计,6章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和标准,7章国外绿色建筑实例分析,第l8章绿色建筑实例浅析,9章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与展望。《绿色建筑设计与技术》内容丰富,理论性强,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可作
《塞扎·佩利》内容简介:塞扎·佩利出生于阿根廷,毕业于图库曼(TUCHMAN)大学建筑系,又获得美国伊里诺州立大学的建筑硕士学位。之后,他在不同的建筑设计室工作,并于1 977年成立了塞扎·佩利设计室。1977年~1984年,任耶鲁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此后,仍继续在该学院教授建筑学课程,指导项目设计。 塞扎·佩利早期的作品有加利福尼亚州圣贝纳迪诺的圣贝纳迪诺市政厅、洛杉矶的太平洋设计中心、东京的美国大使馆等。 作为建筑师,他认为建筑的美感产生于每个项目自身的独特性。如四周环境、主要功能、施工技术等等。对日益普及的计算机设计系统,他认为计算机不能替代人的创造性思维。由于计算机可以提供大量的选择机会,反而使建筑师懒怠思索、不自觉地逃避艰苦的设计创作,从而产生大量没有思想的作品。在从事创作设计时,建筑师应始终明确
《国家体育场:2008年奥运会主体育场建筑概念设计竞赛》介绍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最重要的建筑——国家体育场的建筑设计方案。此方案由瑞士赫尔佐格和德穆龙建筑设计公司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合作制定的。 国家体育场是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主体育场,将举办奥运会的开、闭幕式和田径比赛,是2008年奥运场馆中最主要,观众坐席数最多,单位工程量的建筑。从历史上看,历史奥运会的主体育场都成为奥运会留给主办城市的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奥林匹克精神被固化入建筑,成为拼搏、公平、和平、友谊等人类品质的象征和纪念。它通常都成为举办城市的代表性建筑,持续不断地为举办城市的文化,体育事业的繁荣提供动力。
《时间:空间记忆(汉英对照 韩语版第377期)/建筑立场系列丛书NO.61》主要介绍时间与空间紧密相连的建筑。这些项目通过过去留存的记忆,以各种各样的方法来操控时间与场地的关系,但是每个项目在本质上都以物质为主体,来很大地丰富建筑物的空间复杂性,因此对建筑师丰富建筑的内涵方面来说非常具有参考意义。
如让·努韦尔建筑师事务所、Arquitectonica、Perkins Eastman建筑师事务所、UN Studio、SAKO建筑设计工社、BDP建筑师事务所、BCHO事务所、Dietmar Feichtinger建筑师事务所、Jakob+Macfarlane建筑师事务所、Cino Zucchi建筑师事务所、美国史蒂芬霍尔建筑师事务所、丹尼尔·里伯斯金建筑师事务所、伍兹贝格建筑师事务所、巴马丹拿建筑及工程师有限公司等等,这些杰出建筑师事务所和建筑大师的新作在《101世界新建筑》中都有详尽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