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立足于环境色彩导入景观设计的学术视野,从学术层面对多年来进行环境色彩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三个方面所做探索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给予梳理,在撰写中紧扣当前环境色彩在城市与大地环境景观个性营造中的重要作用,从设计理论到具体实践两个层面深入系统地对色彩学的基本理论、城市及其工程景观的内涵、范畴和特色营造进行解析,并从城市、道路、桥粱、滨水等工程景观,建筑外部空间及乡村环境景观等层面对其环境色彩的原理、方法和设计应用实践予以推介,可供读者在环境色彩理论研究及景观设计创作实践中借鉴和参考。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和天津大学出版社乙未文化工作室共同编纂《北洋匠心——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校友作品集》(第二辑)系列丛书,回顾历史、延续传统,力求全面梳理建筑学院校友作品,将北洋建筑人近年来的工作成果向母校、向社会做一个整体的汇报及展示。本册收集86级到92级的校友,如高艳荣、赖军、徐石等。
本书是对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跨学科、多专业建筑大类人才培养”创新性教学模式的阶段性成果(2013-2019年)的总结。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依托建筑学部的平台,与土木工程学院、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深入合作,创新性地提出“建筑学部多专业联合毕业设计”的教学模式不仅展现了“学科交叉、专业协同”的特色教学成果,于当下建筑高校学科大类人才培养工作有着很好的借鉴价值和示范作用,而且,作为面向学生的教辅书籍,能够以 的教学理念、全新的知识呈现为建筑学和相关专业的学子们提供给养。 作品集以建筑学为主,包含结构、设备、造价、管理等7个专业的内容;项目包括医院、酒店、实验科技楼、综合实训楼4个类型,并有绿色建筑及BIM技术设计的探索。联合毕业设计实现了从建筑调研策划、方案构思到技术应
《绿色建筑设计与技术》主要探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法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应用技术。《绿色建筑设计与技术》共分为19章,章绪论,第2章中国传统建筑的绿色经验,第3章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第4章我国不同气候区域的绿色建筑没计特点,第5章不同建筑类型绿色建筑设计手法,第6章绿色建筑的技术路线,第7章绿色照明,第8章可再生能源利用与空气、雨、污水的再利用,第9章绿色建筑与景观,0章绿色建筑与声环境,1章绿色建筑与绿色建材,2章绿色建筑能耗计算与模拟分析,3章绿色建筑耗能检测方法,第l4章既有建筑的绿色生态改造,5章绿色建筑性能的智能设计,6章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和标准,7章国外绿色建筑实例分析,第l8章绿色建筑实例浅析,9章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与展望。《绿色建筑设计与技术》内容丰富,理论性强,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可作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校友作品集:北洋匠心(1977-1985级 第2辑)》为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杰出校友作品集合,内部项目均为校友个人主创或主持、近期、建成项目,均为实景图,全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校友的实力。作为丛书之一,本册图书主要收录了天津大学建筑学院1977—1985级校友崔愷、覃力、张繁维、张华、段进、吕大力、刘庆武、孟令强、王兴田、张颀、洪再生、曹磊、李雄伟、金丽昌、金卫钧、廉树欣、刘恒谦、邱康、赵晓东、张中增、周恺、刘恩芳、李春舫等的作品。
《天津文化中心设计卷(下)》是对上卷的完善和补充,以图片为主,总结天津文化中心规划和建筑设计的丰富经验,以期在国家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宏观背景下,更好地适应文化设施大规模建设的发展要求,推出更多更好的文化建筑精品,为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当代青年建筑师6(下册)》收录了天津市建筑设计院的刘玮、东南大学设计院的钱峰、云南省建筑设计院的苏兴全、绿城六和的宋萍、上海致逸的万志刚、杭州市建筑设计院的王峰、苏州工业园的王彤文、湖南省建筑设计院的肖扬、华东院的荀巍、中煤重庆的杨第、广东华方的杨锦棠、浙江省建筑设计院的张溯天、中国建筑科学院的朱宁涛、中建西北院的郑晓洪、哈工大设计院的周峰等一批青年建筑师的新作品。
本书由BDA(联邦德国工会)建筑师菲利普·莫伊泽编写、多位德国建筑家联手著述的大作。《医疗建筑设计:专科诊所和医学科室》从专科诊所和医学科室入手,讲述了产科学、学和康复医学等在医疗设计方面的发展变化,并逐项举例讲解各科室及其他专科诊所和医院项目的设计特点,还涉及对医疗建筑中的标识和导向系统的论述。附有详实的图片和平面设计图,内容从理论讲到实践,深入浅出,并包含了详细的案例分析。
《景观与建筑设计系列:水疗生活·度假村&SPA(中文版)》身心皆美是现代身处亚健康状态的都市人的梦想。《景观与建筑设计系列:水疗生活·度假村&SPA(中文版)》精选了全球范围内最的设计师的度假水疗场所的设计作品,全面展示了各个项目的室内设计手法和材料,配有大量实景图片和线条图,为专业读者带来独特的空间享受。
《城市记忆:北京四合院普查成果与保护(卷)》追究了“四合院”称谓的来历,分析了传统住宅在规模、平面组织、功能等方面与宫殿、王府、寺庙的不同,又捎带看看不该被淡忘的其它旧京住宅类型,并非要为传统宅院“正名”,如同一些人愿意将港币叫做“港纸”,将“四合房”和“宅”合起来叫做大家喜欢的“四合院”也无可厚非。但称谓的由来和演变也是一部分历史,混淆视听的认识当有必要澄清。本文片语仅是从一个非正面的角度出发,提出一个增强、丰富、完善“北京记忆”的希望。这是做文物保护、名城保护、建筑史研究工作的人们不应忘记的。
《教育建筑规划与设计》系列图书共5册,详细解读了大学、中小学和幼儿园建筑的设计。当代中小学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不仅要满足各种教与学活动的物质需要,还要赋予学校环境人文性和艺术性,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这为中小学设计带来了一系列挑战。更高的建筑性能和更少的能源消耗已经成为新世纪中小学建 筑设计的重点。 《教育建筑规划与设计——中小学2》以校园规划与设计现状与发展,原则与方法为主要切入点,通过19 个极具代表性的外校园设计实例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解读,探讨合理用地、共享服务、可持续发展等设计理念在中小学校园设计中的实施。和谐的校园环境可以使得学校的文化与历史得以传承,可以让学生的情操得到充分的陶冶,中小学建筑规划与设计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期待本书能够为中小学校园设计提供切实参考与指导。
《北京四合院文化的承袭与演绎:宛平九号》的主要内容包括:老四合院、会馆大宅门四合院、传统四合院的保护和新四合院和新四合院的演绎者——宛平九号。
为庆祝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50周年而出版本作品选。《景观·园林 2005-2015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50周年庆作品选》主要收录了风景园林所近十年来在广场、滨水、校园、 商业、行政等景观类型,以及风景区规划、城市景观设计、居住区景观设计、酒店景观设计、道路景观工程、校园景观规划与景 观建筑设计等领域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作品。工程项目以南京为点,辐射至各个地区。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风景园林所具备风景园林工程专项设计甲级资质,现有景观设计岗位专业技术人员25名,其中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注册规划师多名,学科专业涵盖风景园林、环境艺术、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等,是一个多专业复合型的设计团队。 《景观·园林 2005-2015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50周年庆作品选》以精益求精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