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城市是一个社会文化,经济和科技状况的真实写照,美国建筑学家少里宁说说:“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他还说:“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我们阅读中国和外国的建筑与城市,同样能发现许多东西。 《亚洲建筑》亦是追溯当代人的这种自由的选择方式,从由亚洲建筑师协会供稿的英文杂志《ArchitectureAsis》中精选出50篇的文章以及相关的精美图片编辑成《当代亚洲建筑设计》。这里面没有任何的赘述,而是自由地选择了《亚洲建筑》当中所有精华而成的书,可以说它是浓缩了成宴大餐,因而他的可读性与收藏性自不必说,您会发现它对于外近年来建筑方方面面给予了多角度的剖析,从而引发人们对建筑的思考并从中获得提高。
为全面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共履“3060”碳目标,践行建筑领域的绿色和低碳发展路线,满足人民生活需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进绿色建筑全面高质量发展。 本图书在建筑学范畴内,强调建筑师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建筑设计本体在绿色建筑重要作用。结合气候与地域特点,厘清规划、建筑设计,及其与结构、机电、设备等技术间的协同和有机融合关系,进而在理性创作的框架内,拓展建筑师的创作空间,推动绿色建筑的高质量发展。 本书共分为5部分,包括:F设计架构;C气候;P场地设计;B建筑设计;T专项技术。本册结合寒冷地区气候特征和公共建筑的类型特点,以增加过渡季、保温隔热、节能、提高舒适度等关键问题为导向,坚持以设计师为主导,以运用空间模式语言为核心,形成了从“场地规划——建筑本体——技术协同”三个
在这本《欧洲古典建筑细部:透视欧洲古典建筑细部的魅力3》里我们还是愿意从广义的角度来探讨欧洲古典建筑的发展,以及不同时期不同建筑的风格特点。鉴于资源有限,我们不可能完整全面地将欧洲建筑的发展和成就呈现给大家,但至少我们能够让大家通过这本书的介绍,能更深刻的领会到:任何的创举,它都是继承了前人类的智慧和思想不断发展升华得来的。正如古罗筑技术的发展,正是有了古希腊建筑的成就,才造就古罗筑的辉煌。之后的拜占庭建筑、罗曼式建筑、哥特式建筑、文艺复新建筑、巴洛克建筑等等,无一不是遵循这一规律。有了这样的认识,在今后的研究创作中,我们才能够更清楚地去看待继承与发展、创造与传承的关系。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校友作品集:北洋匠心(1977-1985级 第2辑)》为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杰出校友作品集合,内部项目均为校友个人主创或主持、近期、建成项目,均为实景图,全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校友的实力。作为丛书之一,本册图书主要收录了天津大学建筑学院1977—1985级校友崔愷、覃力、张繁维、张华、段进、吕大力、刘庆武、孟令强、王兴田、张颀、洪再生、曹磊、李雄伟、金丽昌、金卫钧、廉树欣、刘恒谦、邱康、赵晓东、张中增、周恺、刘恩芳、李春舫等的作品。
《居无止境:面向未来的居住典范(册)》围绕住宅建筑设计的舒适性、健康性、生态性原则,从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房地产发达地区的近1000个楼盘中选取了131个的成功楼盘,提炼出生态宜居家园、山水风景别墅、高端国际公寓、异域风情小镇等共计13种当前楼市最为成功的住宅建筑操盘模式,并以大量的图纸及实景彩图真实、客观地揭示了楼盘背后的制胜秘诀,融知识性、指导性、实操性于一体,帮助专业读者们更清晰地看到未来住宅建筑发展的方向。
《国家体育场:2008年奥运会主体育场建筑概念设计竞赛》介绍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最重要的建筑——国家体育场的建筑设计方案。此方案由瑞士赫尔佐格和德穆龙建筑设计公司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合作制定的。 国家体育场是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主体育场,将举办奥运会的开、闭幕式和田径比赛,是2008年奥运场馆中最主要,观众坐席数最多,单位工程量的建筑。从历史上看,历史奥运会的主体育场都成为奥运会留给主办城市的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奥林匹克精神被固化入建筑,成为拼搏、公平、和平、友谊等人类品质的象征和纪念。它通常都成为举办城市的代表性建筑,持续不断地为举办城市的文化,体育事业的繁荣提供动力。
《景观与建筑设计系列:水疗生活·度假村&SPA(中文版)》身心皆美是现代身处亚健康状态的都市人的梦想。《景观与建筑设计系列:水疗生活·度假村&SPA(中文版)》精选了全球范围内最的设计师的度假水疗场所的设计作品,全面展示了各个项目的室内设计手法和材料,配有大量实景图片和线条图,为专业读者带来独特的空间享受。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和天津大学出版社乙未文化工作室共同编纂《北洋匠心——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校友作品集》(第二辑)系列丛书,回顾历史、延续传统,力求全面梳理建筑学院校友作品,将北洋建筑人近年来的工作成果向母校、向社会做一个整体的汇报及展示。本册收集86级到92级的校友,如高艳荣、赖军、徐石等。
《时间:空间记忆(汉英对照 韩语版第377期)/建筑立场系列丛书NO.61》主要介绍时间与空间紧密相连的建筑。这些项目通过过去留存的记忆,以各种各样的方法来操控时间与场地的关系,但是每个项目在本质上都以物质为主体,来很大地丰富建筑物的空间复杂性,因此对建筑师丰富建筑的内涵方面来说非常具有参考意义。
《名流场:俱乐部与休闲吧》是一部俱乐部与休闲吧室内设计作品集。书中收录了41个设计作品以及多位资深设计师亲自撰写的有关俱乐部与休闲吧设计的心得体会及设计理念文章,充分展示了俱乐部与休闲吧设计的各个方面。全书内容丰富,脉络清晰,通过对项目图片及平面设计图的详细描述,为读者了解项目的设计细节提供了机会。
《C3建筑立场系列丛书96:基础设施之光 景观与建筑设计系列》主要内容开本基础设施之光,从“路毙”现象说到基础设施带来的暴力与安宁,阿尔托大学地铁站,先锋村站,普林斯顿车站大厅和商店,拉赫蒂枢纽站,Norreport车站,洛里昂布列塔尼火车南站,那不勒斯阿夫拉戈拉高铁站,香港西九龙站,城市基础设施走向光明的未来,盎格鲁湖中转站和广场,停车楼和屋顶,卡特韦克海滨地下停车场,里斯本游轮码头,波尔图游轮码头,西港2号码头大楼,克罗顿滤水厂,建筑师索引。
《绿色建筑设计与技术》主要探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法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应用技术。《绿色建筑设计与技术》共分为19章,章绪论,第2章中国传统建筑的绿色经验,第3章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第4章我国不同气候区域的绿色建筑没计特点,第5章不同建筑类型绿色建筑设计手法,第6章绿色建筑的技术路线,第7章绿色照明,第8章可再生能源利用与空气、雨、污水的再利用,第9章绿色建筑与景观,0章绿色建筑与声环境,1章绿色建筑与绿色建材,2章绿色建筑能耗计算与模拟分析,3章绿色建筑耗能检测方法,第l4章既有建筑的绿色生态改造,5章绿色建筑性能的智能设计,6章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和标准,7章国外绿色建筑实例分析,第l8章绿色建筑实例浅析,9章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与展望。《绿色建筑设计与技术》内容丰富,理论性强,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可作
乡村孕育了城市,为城市提供劳动力、土地、产品、生态的保障。研发经济型宜居农村住房,让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和绿色建筑技术应用到广大的新农村建设中,不仅是本次竞赛的关注点,更是今后城市反哺农村、促进人居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我们期待以竞赛为契机,和业内各界人士携手共建“美丽乡村”,实现“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创新风暴:中国房地产创新设计经典2013》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国房地产设计创新典范、临沂·花半里、中新置地·卓锦花园、中国美丽社区创新典范、江南·凤凰城、乌兰察布·山水文园、昆明·天宇澜山、中国高端品质创新典范、西山艺境、太原·首开·国风上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