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的混乱:探寻花楼街》呈现了2015年暑期在武汉大学举办的“规划的混乱”Mapping工作坊的成果。此次工作坊旨在通过对武汉花楼街及周边区域进行调查研究,连续跟踪、观察和记录居住其中的人、被忽略的物以及那里发生的非正规活动,用Mapping的方式和蠕虫的视角自下而上地去发掘和理解“混乱”背后隐藏的空间策略和战术。这些策略和战术不可能演变为设计师很好的设计工具,也可以给当今的城市设计提供更灵活和更人性化的策略,或者给自上而下的规划政策提供一种有价值的思路。 《规划的混乱:探寻花楼街》可供城乡规划、城市设计、建筑学及相关专业师生学习参考,也适合对Mapping、环境行为学、路上观察学、非正规空间、日常都市主义或城市生活感兴趣的读者。
近代建筑编写的《日本建筑院校毕业设计优秀作品集(4)》收录了日本112所建筑院校本科毕业生的优秀设计作品133件,每个作品除了平、立、剖面图和效果图外,还有“设计者的话”和“推荐者的话”。 设计者讲述了作品的设计概要、主题与构思的出发点、创意与方法、作品总数、创作天数、费用、创作回顾、给学弟学妹的建议等,其中包括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推荐者对学生作品进行了点评、推介。 大学毕业是憧憬未来的时刻,毕业设计是富于理想的创意。参考国外同时代人的思维与创意,对每一个学建筑的中国学生来说,都会从形形色色不同的思维中获得启示。日本院校如何评判优秀作品?体制与方法的不同,教师的要求与指导思想的不同,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值得借鉴的。
DADA是数字建筑设计专业委员会(Digital Architecture Design Association)的简称,它隶属于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由23位靠前从事数字建筑设计的建筑师及学者于2012年10月发起成立。第二届DADA会议于2015年7月在上海同济大学召开,由徐卫国、黄蔚欣主编的《数字建筑设计与建造(DADA2015系列活动数字建筑靠前学术会议论文集)》是从DADA2015“数字工厂”系列活动——数字建筑靠前学术会议的53篇论文中,精选24篇论文,集结而成的中英文双语论文集。这些论文涉及数字建筑相关的多个领域,包括数字建筑设计、建筑性能模拟与优化,数控加工与建造,互动建筑与互动设计等。这些论文较全面展示了数字技术与建筑设计相结合的近期新成果和趋势。希望本书内容能够促进数字建筑领域的学术和实践交流,并引发更多探讨和思考。
《勒·柯布西耶:元素之融合》是对建筑大师和艺术家勒·柯布西耶一生轨迹的追溯与辩证研究。全书共七章,这七章内容给出了关于勒·柯布西耶生活、工作的少量阅读材料,同时包括了大量的关于其心路历程的推敲,以及为了证实这种推敲而援引的他人的文献资料。原作者梳理的批判性看法和基本标准的主题作为历史记录保留下来,这惊人地切中了当下纷繁复杂的柯布西耶研究脉络。这次新的整体修订是在1979年麻省理工大学出版的英文版基础上,并配有更新的图解说明体系。七章中每一章都在相关各自领域中的研究现况上补充了一段简洁的附言。
Design Secrets 丛书将你带入迷人的设计过程中。与其他设计类图书仅展示最终的成果不同,这套丛书详细地剖析了设计的全过程与方法,从最初概念的产生到最后的成果,包括设计过程的每一个阶段,充满着设计师的洞察力与灵感。每本书都向读者介绍了50个由当前设计领域高手设计的成功案例,并展示了设计者的远见卓识。本书向人们揭示了室内设计师和建筑师是如何设计这些全新的富有亲和力而又灵活多变的办公空间的。本书包括了50个代表潮流的办公室设计案例,每一个方案都用原始构思、草图、透视图和表现图加以说明,并附有内容丰富的文字说明和独具匠心的标题。
《桥城(大学生城市设计竞赛作品集)》是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与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头一次联合举办的中国大学生竞赛的作品集锦。《桥城(大学生城市设计竞赛作品集)》内容包括设计竞赛概要、评委点评与寄语、获奖作品介绍等。《桥城(大学生城市设计竞赛作品集)》可供广大建筑院校学生以及建筑设计师、城市设计研究参考。
王铁主编的《踏实积累(2016创基金四校四导师实验教学课题中国高等院校环境设计学科带头人论设计教育学术论文)(精)》是2016第八届“四校四导师”环境艺术专业毕业设计实验教学的过程记录,另含18篇中国高等院校环境设计学科带头人关于设计教育的学术论文。全书对环境艺术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和教师来说具有较强的可参考性和实用性。 “四校四导师”实验教学课题由中央美术学院王铁教授、清华大学张月教授、邀请天津美术学院彭军教授共同创立于2008年。在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设计委员会的牵头、相关企业的鼎力支持下,经过主创院校及参与院校师生8年来的共同努力,由3所美术类院校+1所理工科院校四所院校模式发展成现在的4×4十六所院校模式,实验教学模式逐步完善和成熟,其成果得到了 众多设计机构及企业的高度认可。
《建筑幕墙设计与施工(第2版)》内容全面、新颖,不仅包括各类建筑幕墙和采光顶的结构设计和节点设计,同时还包括建筑幕墙和采光顶的节能设计,介绍了不同类型建筑幕墙和采光顶的设计原理、造型构造、结构计算、制作技术和安装技术,所选用的工程实例具有代表性,参考性强。是对光电幕墙和双层幕墙做了前瞻性的介绍,对建筑幕墙节能设计做了重点介绍。《建筑幕墙设计与施工(第2版)》系第二版修订,在一版的基础上,结合这几年建筑幕墙的新发展,对全书进行了补充、修改和润色。是对石材幕墙的设计施工新技术、光电幕墙和光电屋顶、建筑幕墙性能检测、建筑门窗的设计与安装等内容进行了全面的更新和完善。 《建筑幕墙设计与施工(第2版)》可供从事建筑幕墙和采光顶设计、施工、预算、监理、检测等的工程技术人员及大专院校有关专
在1971年、1972年左右出生的一批人气建筑师,正在成为中青年一代建筑师的代表性人物而备受关注。本书的主人公是两位中年建筑师。两位均以1995年参加的同一个专业性比赛为契机,立志从事建筑设计行业。恰巧两位又是在2005年同一年里创业创办了自己的工作室。本书重点介绍了两位建筑师2005年以后的作品,并以互相采访的新颖形式,让两位建筑师将自己的成长历程、设计理念等娓娓道来。另外,本书还有幸收录了两位建筑师与他们的恩师、建筑家伊东丰雄和古谷诚章的对谈记录,更清晰完整地展现了两位中年建筑师的发展历程。
现有住宅的设计在应对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和生活起居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和安全隐患,如地面防滑性不足、洗澡不方便、尖锐家居碰伤等,“适老化设计”可以帮助广大老年人实现安居颐养天年,更是我们关爱老人、关注养老的大爱行为。本书主要内容为解读老年人、中国适老化设计理论基础、老年人信息需求模型及实践探索、养老服务模式中适老化研究、通感思维下的适老化设计、适老化设计思维在视觉信息设计中的应用、适老化设计思维在工业产品中的应用、适老化设计思维在居住空间中的应用,可以在培养专业人才、提高养老服务专业水平上发挥重要作用。 本书适合适老环境设计与改造人员、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员等阅读。
机场建筑简介;航站楼设计中提高节能性的原则与关注点;被动式节能技术设计;主动式节能技术设计;航站楼环境、设备及能源的智能化设计及控制管理;航站楼设备设施及运行情况简介;航站楼设备节能运行策略与系统优化;设备维护与管理;新技术、管理方式(合同能源管理)在运维中应用的思考与探讨。
《建筑电气设计实例图册:医院建筑篇》编入了四个实际工程例子,来反映医院建筑电气在工程设计中的实际做法,实例一为门诊医技楼工程设计项目,实例二为综合病房楼工程设计项目,实例三为外科病房楼工程设计项目,实例四为传染病房楼工程设计项目。力求通过这四个工程实例为广大工程设计人员、施工安装人员、大专院校教学以及从事有关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较为实际的参考例子。 《建筑电气设计实例图册:医院建筑篇》通过典型工程实例的形式,反映医院建筑电气的设计内容,对类似的工程项目设计也具的参考价值。
周维娜、周靓、李媛编*的《心视界(毕业设计教学实践与思考)》力求完整地记录建筑环境艺术系 2015届毕业设计与创作课的教学过程,记录老师们如何从无到有的引导、帮助同学们完成毕业设计,*重要的是记录同学们如何用心体验、研究与表现其对人居环境、自然生态、技术发展、绿色设计、人文关怀等方面的思考,并通过视觉语言呈现出无界于心的新境界。本书亦汇集了2015届毕业设计的**作品,以期与业界及社会各界关注、关心、关爱西安美术学院建筑环境艺术系发展的同仁、朋友们探讨和切磋。
《西南 间:2015西南地区建筑类高校毕业设计作品集》是重庆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组织的多专业联合毕业设计,将建筑学、城乡规划两个专业的联合毕业设计相互融合,共同协作参与从城市设计 建筑设计 风景园林设计的整体过程,完成全套的设计。作业形式全套完整,专业融合,内容充实饱满。突出了相同专业的横向联系,又加强了相关专业的纵向沟通,拓展知识领域,体现学科的交叉与多元,强调学科的融合。 《西南 间:2015西南地区建筑类高校毕业设计作品集》中共包含10组作业。
《现代建筑设计中的绿色技术与人文内涵研究》内容共分为八章。一章概述了现代建筑的发展历程及其与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的关系。第二章从建筑围护构件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和雨污再利用技术三个方面阐述了现代建筑中的绿色技术。第三章介绍了外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第四、五章分别分析了不同气候区域、不同类型建筑的绿色营建经验。第六章探讨了现代建筑中的材料语言,提出了现代建筑中的材料表达策略。第七、八章则分别论述了现代建筑对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以及现代建筑人文内涵的原则、理念及实践。
王铁主编的《踏实积累(2016创基金四校四导师实验教学课题中国高等院校环境设计学科带头人论设计教育学术论文)(精)》是2016第八届 四校四导师 环境艺术专业毕业设计实验教学的过程记录,另含 18篇中国高等院校环境设计学科带头人关于设计教育的学术论文。全书对环境艺术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和教师来说具有较强的可参考性和实用性。 四校四导师 实验教学课题由中央美术学院王铁教授、清华大学张月教授、邀请天津美术学院彭军教授共同创立于2008年。在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设计委员会的牵头、相关企业的鼎力支持下,经过主创院校及参与院校师生8年来的共同努力,由3所美术类院校 1所理工科院校四所院校模式发展成现在的4 4十六所院校模式,实验教学模式逐步完善和成熟,其成果得到了国内众多设计机构及企业的高度认可。
本书记录了北京建筑大学、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重庆大学、浙江大学八所学校建筑学专业本科毕业设计— “介入与激活:北京天桥演艺区重点地段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教学内容。 旧城改造与更新是我国城市、社会发展中的一项持续性的重要工作,也是一项复杂的、有相当难度的研究课题。本次毕业设计就是针对如何处理历史保护与更新发展的矛盾;如何处理新老建筑的关系;如何延续历史文脉、保持城市特色,同时又提升用地价值、复兴城市活力等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 成果包括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两部分内容,从整体区域研究出发,通过现场调研、问题分析、项目策划,以小组形式完成城市设计方案和设计导则,小组成员每人选择其中一栋或一组单体建筑进行深化设计。本书内容有教学过程的介绍,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