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夫冈·泡利(1900-1958),20世纪 的理论物理学家,194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他在原子物理学和量子力学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发现了“泡利不相容原理”,建立了 的“中微子”假说,提出了二分量波函数的概念和 的泡利自旋矩阵,并在量子场论、固体物理等领域都做了很多杰出的工作。泡利去世后,他晚年的助手查尔斯·恩斯教授编辑修订了他生前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授课讲义的英文版,分6卷(《电动力学》《光学和电子论》《热力学和气体分子运动论》《统计力学》《波动力学》《场量子化选讲》),由The MIT Press出版。泡利年轻的时候还写过两篇重要的长达数百页的综述文章《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普遍原理》,直至 仍是相对论与量子力学这两个领域重要的经典文献。1921年,泡利为《数学科学百科全书》撰写了关于相对论的长篇综述文章,爱
孙德兴、吴荣华、张承虎编著的《高等传热学——导热与对流的数理解析(第2版)》共九章,主要内容包括:导热问题的数学描述,用分离变量法求解导热问题,用拉普拉斯变换求解非稳态导热问题,用傅立叶变换法求解导热
《现代物质结构研究方法(第2版)》由翟秀静、周亚光编著,全书分光谱分析技术、能谱分析技术、显微分析技术3个章节,从研究物质的原子结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和表面结构出发,系统地总结了物质结构研究的主要技术和方法,着重从原理、仪器构造、检测方法和应用范围等方面为深入学习各分析技术提供一条路径。 《现代物质结构研究方法(第2版)》可作为冶金、化学、化工、材料、环境和生化等相关学科的教学教材,也可作为相关学科研究人员的参考资料。
孙德兴、吴荣华、张承虎编著的《高等传热学——导热与对流的数理解析(第2版)》共九章,主要内容包括:导热问题的数学描述,用分离变量法求解导热问题,用拉普拉斯变换求解非稳态导热问题,用傅立叶变换法求解导热问题,导热微分方程的格林函数,对流换热的守恒方程组,边界层,管道中的流动阻力与换热,紊流流动与换热等。 本书可作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热能动力等专业的研究生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参考。
全套教程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和《习题指导》。刘玉鑫编著的《热学(第2版大学物理通用教程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重量规划教材)》包括平衡态与状态方程、分子动理论、热平衡态
《传热学(第四版)》为“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全书共分十一章。主要内容包括导热的基本概念和微分方程式,稳态导热,非稳态导热,热辐射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定律,辐射换热计算,对流换热概论,单相流体对流换热,相变对流换热 ,换热器及发电厂典型传热现象分析,典型实验和实训。为了便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各章均附有例题、复习思考题和习题,并在附录中列出习题答案。
孙德兴、吴荣华、张承虎编著的《高等传热学——导热与对流的数理解析(第2版)》共九章,主要内容包括:导热问题的数学描述,用分离变量法求解导热问题,用拉普拉斯变换求解非稳态导热问题,用傅立叶变换法求解导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