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1998年颁布实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地理专业课程重大调整之后,为新设置的 自然地理学 课程而编写的教材。根据课程调整的要求,全书既注意保持自然地理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又注意涵盖被取消的课程在地理专业中所需的内容,结构合理、内容新颖、资料丰富、图文并茂、针对性强,突出了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强调环境意识,贯穿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思想,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全书共11章,包括: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行星地球;地壳;气候;水文;地貌;植物;动物;土壤;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
本书较系统地探讨了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国内外韧性城市的发展概念、理论方法、经验启发等。并以上海为例,评估了气候变化背景下,城市基础设施、社会系统、绿地与湿地系统的韧性状态,提出了综合性的韧性城市发展对策。
本书分为四章,即资料的预处理和常规分析方法、温盐资料分析与水团分析方法、潮汐潮流分析方法和海流资料分析方法。与以往的同类教材相比,本书在系统介绍海洋水文环境要素分析理论的基础上,介绍了常用的资料预处理方法,对流、潮等海洋要素给出了实际数据分析的步骤,弥补了同类教材中相关内容的缺乏。
本教材内容共9篇,每篇针对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一类功能或一种数据结构;篇中分章,每章为若干相对独立的练习,除了通用的查询、显示、分析,还包括数据输入、编辑、维护,使初学者通过循序渐进式的练习掌握GIS基本功能、数据类型,对GIS产生兴趣,进而理解GIS原理。所有练习均采用ESRI公司的软件ArcGIS10.1forDesktop的中文界面,有专门的练习数据相配套,并附带试用版软件。本教材内容涉及空间、属性信息查询,专题地图显示,属性数据管理,地图布局,空间数据的输入、编辑、校正、转换,空间插值,考虑成本的空间距离,缓冲区分析,叠合分析,邻域分析,空间统计,不规则三角网、三维多面体的生成,视线、视域分析,网络分析,地图注记,制图综合,基于元数据的搜索和维护及模型构建器等,涉及GIS各种数据模型、处理功能,并有综合练习帮助学习
本书为线性代数入门的科普读物,书中以“如何理解线性代数”“如何理解矩阵的基础概念与计算方法”为线索,用漫画故事生动呈现了线性代数初学者的学习历程。作者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结合生活例子讲解了线性代数中的基础概念及实际应用意义,解答了初学者在的常见困惑。本书讲解直观、通俗,适合作为正式学习线性代数前的入门读本,也适合作为了解线性代数原理的科普读物。
莱昂哈德·欧拉的多面体公式V-E+F=2被数学家们誉为第二优美的数学定理。从足球和宝石到美妙的穹顶建筑,这一公式描述了许多物体的结构。本书围绕欧拉多面体公式及其数学思想,从古希腊数学讲起,直到当代拓扑学的前沿研究,介绍了这一公式的发现及其对拓扑学研究的深远影响。书中包括丰富的插图与例子,展示了多面体公式的许多优雅而出人意料的应用,例如说明为什么地球上总有一些无风的地方,如何通过数树来测量林地的面积,以及为任何地图涂色需要多少支蜡笔,等等。在书中,读者将看到一群质疑、完善多面体公式和为这个非凡定理的发展做出贡献的杰出数学家,在数学史的长河中,他们都多面体的研究和拓扑学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本书适合对数学,尤其是拓扑学及数学史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人文地理学的基本定律》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民族志》第一卷的长篇导言,探讨的主题是“人文地理学的基本定律”;二是拉采尔晚年(1901年)发表的长文《生存空间:一项生物地理学研究》,这篇长文通常被视为其
雹暴、雨暴、风暴、雷暴等皆属于强对流云物理范畴。许焕斌编著的这本《强对流云物理及其应用》介绍了强对流云物理的主要观点和近期进展,对一些疑惑问题做了物理解释;论述了强对流云物理在人工影响天气中的防雹、增雨等方面的应用原理,并举例说明了强对流云物理在对流性灾害天气的预报(警)中的应用思路。 《强对流云物理及其应用》可供大气物理学、云一降水物理学、中小尺度天气动力学和人工影响天气研究人员,强对流灾害性天气的预报(警)人员、人工影响天气业务人员和有关院校师生参考。
动物的集体行为是件奇妙的事情。成千上万的椋鸟在天空中飞舞,时而疏散,时而聚拢,在高速飞行中阵型变幻莫测,好像有个乐队指挥在下达指令。信息是如何在鸟群中迅速传播的?它们为什么能一起转向又不发生冲撞?每个行动自由的个体,最终形成统一而多变的集体,这与物理学的主要概念问题息息相关,即理解微观规则与宏观行为之间的关系。19世纪以来,物理学家一直努力寻找谜底。乔治·帕里西的突破性发现,道出无序现象背后的简单秩序。带上好奇心,随椋鸟一同飞往复杂系统的奇境。
本书根据 第九届现代生态学讲座 的主题报告和专题报告,经过筛选和评审编著而成。作者多为在生态学、地理学和环境科学诸领域潜心治学,成果卓越的学者。本书对城市生态学和全球变化生态学领域的一系列重要论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论述。内容包括:城市景观格局与动态分析;城市化对生态系统结构和过程的影响;城市化对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全球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区域可持续性评价等。本书主题明确,内容翔实,题材新颖,图文并茂,可供生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和教学人员参考,也可作为研究生的教学用书或参考书。
《页岩气及其勘探开发》系统地总结了国内外页岩气研究的理论成果,介绍了世界上页岩气资源及勘探开发的概况、页岩气及其富集机理、勘探评价及开发的主要技术、中国页岩气地质特点及勘探开发情况,并总结了国外页岩气产业发展的经验。全书内容囊括页岩气的资源、地质、机理、勘探、开发和政策等多个方面,对国内页岩气的理论研究和勘探开发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页岩气及其勘探开发》可供从事页岩气理论研究和勘探开发的科研人员阅读,也可供从事新能源研究的人员及石油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话说中国海洋》丛书是一套全方位反映与介绍海洋经济、文化、军事、历史与地理、自然资源各板块并在每个板块中细分成若干书目的大规模海洋丛书。自 2011 年辑出版以来,目前已经推出了 10 几种。此次作为第三辑出版的品种共计有 9 本。 本书是《话说中国海洋文化系列》中的一本。历史年代划分,分为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前期,探讨了各个时期,中国港口的变迁历史。
本书介绍了富有代表性的9个悖论,它们横跨整个科学史,对于每个时代科学家们关注的议题提出质问。这些悖论都属于“认知悖论”,处于似非而是与似是而非的矛盾中,但其实只要仔细思考,就可以找出其中的假设漏洞,轻松破解。书中有精美插图,使得内容更加丰富生动。为什么入夜之后天色会变暗?如果你搭乘时空机回到过去杀死了你的祖父,那你还会存在吗?猫竟然可以同时处于活着又死亡的两种状态?一根竹竿在高速移动下,长度居然会变短?明明是双胞胎,其中一个人却比另外一个人大十岁?粒子能移动得比光速快吗?我们是否拥有自由意志?上面这些不合理的问题完全颠覆了我们的知识与逻辑,他们正是科学上所谓的“悖论”。从古到今,这些复杂的谜题考验过无数科学家,让他们百思不得其解。本书作者被誉为“科普界的明日之星”,他认为,这
本书从冰冻圈遥感原理、冰冻圈各要素的遥感监测方法和技术以及冰冻圈信息系统三大方面介绍了冰冻圈遥感学的内容,其具体内容由6章组成。第1章为冰冻圈遥感学概述,主要介绍冰冻圈遥感学的定义、发展简史,已有的用于冰冻圈监测的遥感平台和传感器;第2章根据不同的遥感类型介绍了冰冻圈遥感原理,包括可见光遥感、主被动微波遥感、激光雷达遥感等不同遥感方式;第3~5章分别描述了陆地冰冻圈遥感、海洋冰冻圈遥感及大气冰冻圈遥感的原理、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研究案例;第6章从冰冻圈数据同化与冰冻圈信息系统两个方面概述了冰冻圈遥感的应用。
长江三角洲是中国*的河口三角洲,长三角沿江地区改革开放较早,经济发达,城镇发展各具特色,在全国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因此,无论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长三角沿江地区实习内容都十分丰富,实习点众多且具有代表性。本书在全面分析长三角沿江地区地理综合实习背景的基础上,以实习目的与实习要求、实习线路与实习内容、背景资料与实习指导为主干构建体系框架,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相结合,既对每一实习区的实习线路和实习内容作精炼阐述,又通过相关背景材料帮助读者理解内容要点,并配有思考与作业题,以问题为引领,更加突出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更强调对实习的指导。重点突出、内容丰富、资料详实。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科学、旅游管理及其他相关专业野外实习教学用书,
海洋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海洋传统优势产业是海洋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当前整个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海洋产业的市场环境与国际条件都在发生快速的变化,海洋传统优势产业由于发展历史长、参与主体多,如果不能有效转型升级就不能适应产业环境的变化,对海洋产业长期稳定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但是由于海洋传统优势产业深刻嵌入整个原有经济体系,产业技术、产业人才、资本等关键要素的体量庞大、模式更新相对滞后,转型升级的难度较大、风险较高,研究海洋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规律对海洋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强调自然地理系统各要素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自然地理系统的整体性规律。在注重自然地理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吸的同时,吸收国内外成熟的自然地理研究的研究成果和技术方法。教材的内容体系包括四部分:(1)宇宙环境和地球内部环境及其对自然地理系统的影响,(2)自然地理系统五大组成要素(气候、地貌、水体、土壤和生物)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3)自然地理系统的整体特征和演变规律,(4)当前自然地理学的热点研究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