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时常会感叹于一些数学题解法的简练和精妙,并感到困惑:这样巧妙的解法我怎么想不到?本书将完整地展现求解几何题的思考过程,特别是从错误到正确的求索过程。全书分为两篇,上篇以17道几何题为例,从学生的角度去探索和求解:下篇则分7讲完整地讲解平面几何的典型问题,从教师角度启发和引导学生思考。书中不以题目的数量和知识点的覆盖面取胜,重在讲解思维与方法。这些思维与方法不是平面几何所特有的,而是理工科解决未知问题的共性范式。学生通过阅读本书可以掌握几何题背后的思考逻辑,从容解出平面几何题,将来面对未知问题也不再畏惧。 本书适合已经学完平面几何基础知识,希望搞定中考几何压轴题及数学竞赛几何题的学生阅读。
本书为线性代数入门的科普读物,书中以“如何理解线性代数”“如何理解矩阵的基础概念与计算方法”为线索,用漫画故事生动呈现了线性代数初学者的学习历程。作者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结合生活例子讲解了线性代数中的基础概念及实际应用意义,解答了初学者在的常见困惑。本书讲解直观、通俗,适合作为正式学习线性代数前的入门读本,也适合作为了解线性代数原理的科普读物。
本书主要写了两个方面,一是数学本身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二是数学家在数学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从最早的数学家泰勒斯开始,展示了波澜壮阔的数学发展的历程。帮助读者在心目中对数学建立整体感,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的来龙去脉。主要内容包括古代数学、数学危机、数学常数、微积分后、早逝的数学奇才、几何与拓扑、博弈拾趣等。该书立意好,选材和内容独特、新颖,趣味性、知识性强,尤其对中国古代数学和数学家介绍比较详实,有利于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和科技。
在本书中,读者将穿越群星璀璨的物理学史,感受伟大头脑的求知激情,体会量子力学反直觉、反日常经验的有趣特质,了解量子力学的广泛适用性和革新技术的无垠潜力,展开对意识和现实世界关系的薛定谔的猫、凭空出现和消失的电子、幽灵般的超距作用。这些抽象的概念很容易让人认为,量子力学离自己的生活很远。但实际上,量子力学不仅是计算机、智能手机和医学成像设备等许多现代技术的基础,还带来了化学、生物学等领域的全新发现。量子力学与经典物理学的交锋及其引发的哲学认识论问题,则更是令无数人流连忘返。 本书的作者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量子信息科学先驱安东·蔡林格,书中回溯了量子力学的诞生和发展史,覆盖了从爱因斯坦和普朗克的早期理论到近年来量子隐形传送前沿研究各个阶段。塞林格用扣人心弦的科研叙事,串起物理学
本书是哈代于1940年写成的心得之作,展现了数学之美、数学的持久性和数学的重要性三大主题。作者从自己的角度谈论了数学中的美学,给众多数学“门外汉”一个机会,洞察工作中的数学家的内心。作者还讨论了数学的本质与特点、数学的历史及其社会功能等诸多话题。本书被称为是“用优雅的语言对数学真谛进行了充分的揭示”,原汁原味地向读者展示了一位真正、纯粹的数学家的数学思想,是的经典读物。
其实,你我以及所有人正在经历的现实,可能正在其他很多宇宙中一遍又一遍地发生。每种历史都会无限次地频繁上演。但即便如此,生命和意识也终将化为乌有,一切创造都将消散于虚空。在这样的宇宙中,人类到底该怎样自处? 演化带来秩序,熵使一切复归混沌,沉思宇宙万物之理多年的作者,就在这两种彼此纠缠的原则的指引下,综合多学科见解,以融合科学与人文的浪漫笔触,带我们从宇宙的诞生开始,一路见证宇宙中的结构体(包括恒星、星系等)、生命、意识都可能是怎样产生的,而意识特别是人类思维又为宇宙和自身带来了怎样瑰丽的产物……直到去设想、去面对那宏大又暗淡但终将到来的“时间的尽头”“万物的黄昏”时,我们依然可以从思维这种约等于不可能的活动形态中,得到怎样的收获、启示、意义和慰藉?
本书是初等数论入门的通俗科普读本。书中以身边的生活之事为例,由浅入深、生动形象地介绍了数的奇妙性质与规律。作者用直观、易懂的讲解,引领读者去体会数论证明的不可思议与酣畅淋漓,在惊奇与畅快之中提升对数学的理解程度。本书可作为学生了解数论、提高算术能力的辅助读物,也可作为技术人员理解计算科学的参考用书。
每个人都有一颗仰望星空的心。古往今来,仰望星空的时候,人们在想什么?发现了什么?改变了什么?是否改变了物质世界、改变了思想、改变了对生命的认识?繁星、宇宙到底怎样塑造、影响和改变了人类社会与文明进程? 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书选择了历史上人类仰望天空的12个时刻(即本书的12章:神话,土地,命运,信仰,时间,海洋,权力,光,艺术,生命,外星人,意识),故事从西方物质宇宙的兴起讲起,进而叙述物质宇宙如何主宰我们的生活。这条故事线的起点是最早的岩画和环形石阵,中途会谈到信仰、民主、科学等伟大传统的诞生,终点是寻找外星生命以及人类最近的太空和虚拟世界之旅——探索这些时刻如何塑造影响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和今天的世界、你我。 本书得出的结论是:星空、宇宙是我们在艺术、科学和生活中伟大创造力的源泉。
在这本书中,《魔鬼数学》作者、数学家乔丹·艾伦伯格带领我们展开了一场海阔天空的探索之旅,旅程的终极意义是:通过发现几何学的力量,我们能够更好地思考每一个现实问题,重新认识我们身边的世界。一根吸管有几个洞?尼姆游戏的必胜玩法是什么?数字货币交易中的公钥和私钥是怎么生成的?我们如何做才能阻止一场流行病肆虐世界?人工智能在学下国际象棋方面得心应手,而在学习朗读句子方面却力不从心,这是为什么?古希腊的黄金分割比能用来预测股票市场的走势吗?如果你的孩子真想学会思考的方法,他们应该在学校学些什么?所有这些问题都跟几何学有关,千真万确。对大多数人来说,几何学是一门充斥着枯燥刻板习题的课程,高中一毕业,它就和你的牙套、你曾经追过的流行歌曲一起,被扔进了“故纸堆”。当提起几何学时,如果你首先
《数学女孩》系列以小说的形式展开,重点描述一群年轻人探寻数学中的美。内容由浅入深,数学讲解部分十分精妙,被称为“绝赞的数学科普书”。 《数学女孩2:费马大定理》有许多巧思。每一章针对不同议题进行解说,再于末尾一章切入正题——费马大定理。作者巧妙地以每一章的概念作为拼图,拼出被称为“世纪谜题”的费马大定理的大概证明。整本书一气呵成,非常适合对数学感兴趣的初高中生以及成人阅读。
“一听到物理就想逃”“虽然不讨厌,但是学了还是记不住”这些问题,曾经困扰着我们,但物理也可以从生活中去学习。和科普达人左卷教授一起巩固物理基础,2小时就能掌握110多个知识点。对物理“过敏”的你,也可以流畅阅读!从物体的运动到功、热、能量、波和声学、电的本质和作用、能量的种类和应用前景等,用轻松有趣的图示一一讲解,物理复习不光不难了,还很有趣!
从第一次仰望星空开始,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一直没有停歇。在文明进化的每一段进程中,星空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的智人祖先仰望星空,将其当作时钟,计算时间的流逝。这意味着他们开始揣摩周围的世界,思索如何在其中生存,以及他们在其中所处的位置和意义。星空引发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伟大的认知革命! 按照传统的观念,农业触发了文明的诞生。但这本书认为,天文才是文明之源!为了修建针对星空的固定仪式场所,人类开始走向定居,走向农业时代。 农业重新界定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星空既是敬奉神明之所,也可以用作观看天象之处。对星空的崇拜,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信仰的时代。而这一时期形成的宇宙观主导人类思想近2000年,甚至时至今日仍旧束缚着一些人的思想。 现代科学探索宇宙的历史,也是人类理性崛起的历史。科学革命的到来,
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具有超长的合成孔径时间、超高的运行轨道、弯曲的运行轨迹,以及多样的运行方式等特点。在地球测绘、自然灾害监测、动目标指示、干涉、差分干涉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在优势。然而,由于经典的SAR信号处理理论在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系统下已不再适用,这些优势也对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系统的实现带来了技术上的挑战。本书对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系统的全流程信号仿真与处理展开研究,实现了高精度回波仿真、二维空变成像处理、空时变对流层建模、二维空变误差相位自聚焦补偿,为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系统预研及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建议。
本书整理自杨振宁1959年的演讲稿,以平实的语言向读者介绍了物理学研究的本质问题:组成宇宙的“砖块”——基本粒子——是什么,以及它们之间如何发生相互作用。本书按照历史发展顺序,叙述了粒子物理学领域早期的重要发现与不为人知的详细过程,并着重介绍了宇称守恒问题。
本书是国内第一部时间地理学的专著,全面系统地解说了时间地理学的思想起源、核心概念、方法体系、全球扩散及创新应用。本书是初学时间地理学的入门书,我们希望您通过阅读、学习时间地理学,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日常生活与人生轨迹,进而更好地理解人类活动、技术进步和社会转型对我们生活方式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并且自觉地通过调整空间、调整时间、调整行为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并促进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书适合于人文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城乡规划学、城市社会学等领域的科研教学人员及对人类行为感兴趣的读者,亦可作为高等学校地理学科的教材。
本书分为3篇共14章,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复合材料原材料的结构、性能及复合材料的应用,并从界面和工艺角度介绍复合材料的相关原理和结构设计,同时也对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和制备方法进行了介绍。本书内容丰富,注重
本书从中国的视角展现飞机的发展历程,带你了解中国人在航空领域的创造和成就。自从飞机诞生以来,人类拥有了更坚实的翅膀,在蓝天之上探索翱翔,一百年的时间里飞机改变着历史,塑造着我们的生活。飞机的故事就是人类心怀梦想追求卓越的故事。
本书共10章,系统介绍了固体介质中应力波传播理论和动态测试技术,主要内容包括固体中的弹性波、一维弹性应力波、杆中弹性波的相互作用、塑性波基本理论、弹塑性波的相互作用、一维应变弹塑性波、固体材料的应变率效应与试验技术、特别环境下霍普金森杆试验技术、动态断裂试验技术、动态测量技术。全书注重基本理论与试验测试并重,内容上注重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论述条理清楚,符合教学和认识规律。 本书可用作高等院校力学类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也可供兵器、航空航天、汽车、土木等相关专业师生和技术人员使用和参考。
面积法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方法。近几十年来,面积法体系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如今已成为平面几何中的基本方法,甚至成为解决很多几何难题的通法。本书介绍了用面积法解题的基本工具(共边定理和共角定理)以及指导思想(消点法),并辅以大量例题来说明用面积法解题的有效性。另外,书中还介绍了面积法与勾股定理、托勒密定理等的关系,以及面积法在不等式、三角等多个数学分支中的应用。本书以面积法为主线,串接了许多有趣的数学内容,适合中小学师生以及数学爱好者阅读。我们很高兴看到读者对我们的认可。现在,我们对这本书进行了完善并重新出版,希望能对你学习几何有一点帮助。
动物的集体行为是件奇妙的事情。成千上万的椋鸟在天空中飞舞,时而疏散,时而聚拢,在高速飞行中阵型变幻莫测,好像有个乐队指挥在下达指令。信息是如何在鸟群中迅速传播的?它们为什么能一起转向又不发生冲撞?每个行动自由的个体,最终形成统一而多变的集体,这与物理学的主要概念问题息息相关,即理解微观规则与宏观行为之间的关系。19世纪以来,物理学家一直努力寻找谜底。乔治·帕里西的突破性发现,道出无序现象背后的简单秩序。带上好奇心,随椋鸟一同飞往复杂系统的奇境。
今天的世界不可预测,充满了矛盾,在复杂的世界中保持清醒,并试图做出明智的决定远非易事。本书所讲的科学思维,是一种思考与理解世界的方式,希望书里的八堂小课能帮你知道如何解开困惑、轻松思考,用更加科学理性的态度生活。著名物理学家吉姆·艾尔-哈利利邀请大家像科学家那样与世界互动,用科学方法探寻事物的真实面目,指导科学研究的核心原则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阅读本书,感受科学带来的乐趣,会让你更客观地思考,穿透原本笼罩在你信念之上的迷雾,过上更充实的生活。
复杂科学是研究万物发生本源、相互关系和运行法则的科学。复杂系统的动力来自系统内部稳定与随机性不断相互“拉扯”造成的进化,这为系统塑造了自我维持的能力和适应环境的创造力。从生命到意识、从个体行为到社会活动,莫不如此。本书作者尼尔·泰斯以生物学家的视角,描绘了“宇宙”这个庞大复杂系统中运行的万物,以及它们如何从简单的个体集聚成集体,进而组成复杂的社会和生态系统:从原子到水滴,从从蚁群到森林,从从癌症到经济泡沫,从从高空的椋鸟到街道的人群…… 在此基础上,作者对“存在理论”进行了全新诠释,指出了人类意识之发轫,以及它与客观世界的联系方式,为我们理解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律,通过改变自身行为去适应变幻莫测的世界指明了方向。
量子纠缠是一个较难理解的物理概念。本书独辟蹊径,从如何建立纠缠态表象来分析纠缠的起源,它并非是不可捉摸的,而是完全可以用数学公式推导出来的。纠缠态在不同表象中的直积分解,是理解量子纠缠的关键。本书讨论了纠缠态与压缩态的关系,即量子纠缠和量子压缩的关系:结合相干态的性质建立相干纠缠态:并利用有序算符内的积分技术(IWOP)建立多体纠缠态表象等。以上均丰富了量子力学的内容。本书还涉及用纠缠积分变换处理各种算符排序互换,此为傅里叶积分变换的推广。本书是国际上专享系统阐述量子纠缠数学本源的专著,不仅可作为相关研究工作者的参考资料,也可作为高校量子物理专业教材或教辅。
本书为日本数学家、菲尔兹奖得主广中平祐的思想文集。书中以“创造性思维”为线索,讲述了作者在数学研究中总结出的思考模式——“可变思考”,并在问题的发现、提出、整理、转换等方面做了具体阐述,让读者了解数学家独特的多维度思考方法。同时,本书还对日本数学教育中的问题做了分析,提出了学校教育、亲子教育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原则与方法。本书是广中平祐先生对自己研究方法的系统性总结,是了解其思想以及日本数学研究方法的珍贵资料。本书适合与数学相关的学生、教师、研究者阅读参考,也可以作为研究“创造性思维”的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