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11章,分别对染色体结构、DNA的复制形式与特点、DNA的转座、遗传密码的破译、蛋白质的合成和运转、基因表达调控的原理、癌症与癌基因活化、免疫缺损病毒的分子机制等现代分子生物学中的重大问题作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其中第三至四章回顾了从DNA到RNA以及从mRNA到蛋白质的生物信息流,第七至八章叙述了参与原核、真核细胞基因表达调控的各种元件,探讨了DNA甲基化、蛋白质磷酸化、乙酰化修饰及各种不同环境因子对基因活性和功能的影响,第九至十章讨论了疾病与人类健康、基因与发育等重要生命现象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第十一章则讨论了基因组学与比较基因组学研究的*成果。此外,本书还在第五、六两章讨论了主要分子生物学实验的技术和原理。本书可供高等院校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的教师和学生使用,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研究人员的参考书。
无
本书是50 余位专家学者联合编写的《衰老分子生物学》英文版的译本。全书共分20 章,体现了当前研究人员从分子、细胞、组织和整体水平上对衰老的理解。本书介绍了针对模式生物进行的衰老遗传和分子生物学研究p在饮食、代谢和寿命之间的相互联系上,重点强调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及如何防治衰老的相关的主要疾病,如老年性痴呆、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部分章节集中讲述了细胞老化、端粒、DNA 损伤与修复、干细胞和癌症。
本书介绍了常用的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实验技术。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性实验,介绍了一些简明且独立、可操作性强、实验结果明显、成功率高的实验方案,每个实验可在半日内完成,因此特别适用于相关专业的本科实验教学;第二部分为综合性实验,实验略微复杂,适用于有一定基础的高年级本科生实验教学;最后一部分为研究性实验,为培养学生独立科研的能力提供了更加贴近科研工作的实验方案。
本书是生命科学核心课程系列教材之一。全书共6章,分别为绪论、DNA的结构和复制、RNA的结构和转录、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基因表达的调控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方法。本书以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为主线,重在基础(体现普通),兼顾前沿(彰显学科发展特点),易教易学。书中穿插的知识框引入了经典小故事、前沿发现等多样形式,增加了阅读趣味性。
本书在内容安排上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加强实践教学内容,突出实用性。全书共11个项目,主要包括酶制剂的发酵生产、酶反应器的操作维护、酶的提取与分离纯化、酶的活力测定、酶的固定化、α淀粉酶的生产与应用、纤维素酶的生产、果胶酶的生产、酶法生产果葡糖浆、酶在果汁加工中的应用、酶法生产葡萄糖。每个项目由教学目标、项目简介、重点作业、工作任务、知识拓展、项目小结和复习思考题组成,认具体项目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培养工作技能,发展职业能力。 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生物技术及应用、食品生物技术、生物制药等专业学生用书,也可供相关行业技术人员参考。
生命科学是21世纪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之一,分子生物学是生命科学中发展*迅速的学科之一。本书从分子生物学定义出发,即以DNA和RNA这两类生物大分子为主线,由浅入深地叙述了这些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及其表达、调控。考虑到全书在编排上的系统性以及内容的完整性,将病毒的分子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技术也做了简单介绍。本书共分13章,以较简明的形式概括了分子生物学的核心内容,全面重点地阐述了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理论,突出介绍了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
本书根据作者讲授6年的同名通识课讲义编写而成。全书以“什么是‘活’”这一问题作为起点,循序渐进地对生命系统的演化过程及其产物进行推理,构建起对“生命”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合理的概念框架。全书内容包括:理
本书内容涉及植物、动物、微生物基因组DNA的提取与鉴定,哺乳动物组织总RNA的提取,质粒DNA的提取与鉴定,PCR扩增,分子杂交技术,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分子克隆全过程和基因文库的构建等实验技术与手段。可作为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及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分子生物学的实验课程或大实验的教材使用,以达到增强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思维的目的。 本书创新性地采用新形态形式,对于关键内容增加了视频等以助于学生学习。
在当今的金石界,吴子建是一个把自己隐藏得很好很深的篆刻大家。在文化界、美术界,许多人不知道他,在拍卖行,各家公司只知道他是一个有实力的买家,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他深厚的造诣。有 的相关杂志,刊登了大收藏家王己千的几枚收藏印,其中有一枚出自吴子建之手。特别是他那 特色的鸟虫篆,被认为是当代篆刻界的 人。吴子建的印章,有着强烈的风格特征,令人过目不忘。本书为吴子建自己收藏的印谱。编者廉亮为上海书画院画师,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海上印社理事,上海书法家协会理事。
本教程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内容进行了分类和归纳,把诸多实验方法进行整合,使实验内容更具系统性、条理性,利于学生掌握各项实验方法并了解各种方法间的相互关系。本教程的另一特点是强调实验的应用性,通过案例设置引导学生了解所学实验的应用范围,使学生在掌握实验原理及方法的基础上,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书初步打算编入16个实验,每个实验分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材料和仪器、试剂的配制、实验步骤、注意事项、思考题等部分,在实验步骤中插入具体的操作简图,并附有提示和说明。对实验的原理和背景有较为详细的叙述;在实验步骤中插入具体的操作简图,并附有说明和提示。本教材将与《分子生物学(第二版)》(王曼莹主编)配合使用。
本书是科研成果转化而来的、由递进式的实验项目组成的一个综合性课题,课题内容涵盖了重组DNA的基本流程,包含基础实验部分和拓展创新实验部分,共17个实验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