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 版 次引进。包括所有33个昆虫目,每个目的代表科代表种及总数均有介绍。本书提纲挈领介绍昆虫家族,包括我们熟知的蝴蝶、蛾、螳螂、蜻蜓、甲虫、蚂蚁和蜜蜂等。这本精美的插图书介绍了世界上各种迷人的昆虫。本书附有2000多张令人惊叹的昆虫照片,每种昆虫介绍相关鉴定、有趣的特征、习性和地理分布的文字说明。
本书是云南省凤蝶科物种的分类图鉴,共收录凤蝶科物种85种,并从识别特征、成虫形态和亚种分布三方面对各蝶种进行描述。书中每种凤蝶的雄蝶均有正、反面标本照片和雄性外生殖器解剖照,多数物种有雌蝶正、反面标本照片和雌性外生殖器解剖照;个别物种未能获得云南省内材料的,则以邻近省区或 的标本代为展示。 本书可供从事凤蝶科分类学的科研人员、蝴蝶爱好者,从事农林业有关工作和生物多样性保育工作的人员参考使用。书中的形态描述和雄、雌外生殖器解剖照对科研人员的帮助较大,尤其各种和亚种下的检视标本名录可为后人调查和采集提供重要线索,而照片丰富的图版则对快速鉴定标本颇有帮助。
蝴蝶与蛾类是自然界中 丽且被研究 多的生物之一。毛虫是蛾类幼虫和蝴蝶幼虫的统称,它们复杂的形态、有趣的习性和奇特的行为令人着迷,值得大家去欣赏和密切观察。 《毛虫博物馆》是一部科学性与艺术性、学术性与普及性、工具性与收藏性 结合的毛虫 科普读物,详细介绍了全世界具代表性的600种毛虫及其近似种。展示了它们在体型、颜色和适应性方面的多样性 每种毛虫都配有其成熟时两种高清原色彩图,一种图片与物种真实尺寸相同,显示出物种的多样性;另一种为重点部位特写图片,突出体表的细微结构。此外,每种毛虫均配有相应的成虫蝴蝶或蛾子的黑白图片,并详细标注了尺寸和基本信息。全书共1800余幅插图,不但真实再现了各种毛虫的大小和形状,而且也展示了它们的地理分布。 每种毛虫都附有信息表,简要总结了该物种的关键信息
本书主要介绍了浙江天目山自然概况、昆虫采集和研究简史以及昆虫资源与区系特征等,昆虫学实习的基础知识,昆虫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方法等,天目山常见昆虫的鉴定,天目山昆虫常见目、科分类检索表,昆虫生态学。录部分列举了天目山模式标本种类、保护种和常见昆虫种类。本书可作为昆虫野外实习,整体结构完整、专业理论与实用性组配适当,并插图近400幅,既体现了课程教学的实践特色,也反映了昆虫实习学的技术。 本书适合高等师范、农林院校本科生以及中学生使用,也可作为从事昆虫业余兴趣者的参考书。
食用昆虫定义为可供饲用、食用和药用的一类昆虫。昆虫种类占地球上生物种类的2/3,已经定名的有100万~160万种,食用昆虫的种群数量大、繁殖力强、增长快、消耗少、食性杂、适应性强、营养丰富,因此,本书涉及昆虫学、微生物学、食品科学、饲料科学、药物学、工程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不仅范围广、内容也极其丰富。本书除第一章总论外,只选了六类主要食用昆虫,如水虻、黄粉虫、家蝇、金龟子、蝗虫和白蚁。第二、第三、第四章是FAO 的三种食用昆虫,后面三章是不同虫种利用不同废弃物的代表昆虫。 本书编写的目的是增强人们对食用昆虫的认识,促进食用昆虫新兴产业的发展,满足人类迅速增长的对食物的迫切需求,解决人类面临的环境污染难题。
《昆虫记》用散文的笔法,真实记录法布尔毕生的昆虫研究成果。这种文学与科学相结合的方式,让冰冷的昆虫世界变得喧嚣热闹、妙趣横生,催发无数读者对大自然的好奇心。爱和坚持——《昆虫记》字里行间所浸润的正是这种法布尔精神。热爱昆虫,敬畏生命,法布尔将各类昆虫的故事娓娓道来,如同耳边喁喁私语般亲切。 《昆虫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它用散文的笔法,真实记录法布尔毕生的昆虫研究成果。这种文学与科学相结合的方式,让冰冷的昆虫世界变得喧嚣热闹、妙趣横生,催发无数读者对大自然的好奇心。生老病死,儿女情长,杀戮欺诈,代代轮回……《昆虫记》所表述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所表现的惊人的灵性。而《昆虫记》字里行间所浸润的正是一种法布尔精神——爱和坚持。热爱昆虫,敬畏生命,法布尔追逐着各类昆虫忙碌而短暂
蝴蝶与蛾类是自然界中 丽且被研究 多的生物之一。毛虫是蛾类幼虫和蝴蝶幼虫的统称,它们复杂的形态、有趣的习性和奇特的行为令人着迷,值得大家去欣赏和密切观察。 《毛虫博物馆》是一部科学性与艺术性、学术性与普及性、工具性与收藏性 结合的毛虫 科普读物,详细介绍了全世界具代表性的600种毛虫及其近似种。展示了它们在体型、颜色和适应性方面的多样性 每种毛虫都配有其成熟时两种高清原色彩图,一种图片与物种真实尺寸相同,显示出物种的多样性;另一种为重点部位特写图片,突出体表的细微结构。此外,每种毛虫均配有相应的成虫蝴蝶或蛾子的黑白图片,并详细标注了尺寸和基本信息。全书共1800余幅插图,不但真实再现了各种毛虫的大小和形状,而且也展示了它们的地理分布。 每种毛虫都附有信息表,简要总结了该物种的关键信息
《世界隐翅虫题录》是编者在多年积累的有关隐翅虫科分类及相关学科的大量文献基础上,参考国际性检索工具及一些重要文献目录,几经反复编辑修订而成。内容包括1758—2005年全世界从事隐翅虫科分类及相关研究的学者和他们的论著,列出论著的年代、主题、出处、页次等。作者按字母顺序,各作者论著按年序排列。所有文献出处一律用全称,避免了众多文献收录引用中刊名、书名的缩写混乱。 本书是编者长期从事隐翅虫科分类研究,特别是专题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工作的总结,从文献情报学的角度看是一本专著,从动物分类学的角度看,是一本必不可少的参考书、工具书。 该书全用西方,约170万字符,涉及面虽不及“ZR.”“BA.”广泛,但就隐翅虫科分类及相关分支学科而言,文献更集中、更完善,方便实用,至今无同类著作。
本书是作者近二十年来对河南省蝽类考查与研究的系统总结。本志分为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总论部分简要介绍了河南省蝽类研究史,论述了半翅目的形态学、生物学及经济意义,并初步分析了河南省半翅目昆虫的区系与生物地理学特点。各论部分系统记述了河南目前已知蝽类6次目44科252属434种,增加了4个河南新记录科、2个河南新记录亚科、15个河南新记录属、27个河南新记录种。编制了河南半翅目昆虫分属和分种检索表。书末附参考文献、英文摘要、索引及部分种类的彩绘整体图。本志可供有关科研机构、农、林业及环保部门的科研人员及高等院校有关专业的师生使用与参考。
本书为《昆虫家谱:世界昆虫410科野外鉴别指南》修订版。全书提供了410科昆虫的简便鉴别方法,这些方法源于作者在昆虫分类与野外识别领域的长期实践与探索,实用性极强。为便于读者理解,本书文字简明、通俗,生态照片特征分明,采用了世界 昆虫分类体系(涉及广义昆虫4纲35目)。在选择物种方面,兼顾了常见昆虫类群与珍稀物种的平衡,收纳了原尾虫、缺翅虫、螳?、蛩蠊、捻翅虫等罕见物种的照片。全书照片多达1500余幅,读者可以直观地进行野外昆虫对照识别。 本书是广大生物专业、植保专业人士不可多得的野外实习工具书,也非常适合昆虫爱好者和生态摄影爱好者作为参考用书。
食用昆虫定义为可供饲用、食用和药用的一类昆虫。昆虫种类占地球上生物种类的2/3,已经定名的有100万~160万种,食用昆虫的种群数量大、繁殖力强、增长快、消耗少、食性杂、适应性强、营养丰富,因此,本书涉及昆虫学、微生物学、食品科学、饲料科学、药物学、工程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不仅范围广、内容也极其丰富。本书除第一章总论外,只选了六类主要食用昆虫,如水虻、黄粉虫、家蝇、金龟子、蝗虫和白蚁。第二、第三、第四章是FAO 的三种食用昆虫,后面三章是不同虫种利用不同废弃物的代表昆虫。 本书编写的目的是增强人们对食用昆虫的认识,促进食用昆虫新兴产业的发展,满足人类迅速增长的对食物的迫切需求,解决人类面临的环境污染难题。
本书是关于沙蚕生物学理论与应用的研究专著。书中总结了作者近些年在该领域研究和实践中所获得的成果,在研究方法上运用了现场调查、实验生物学研究、微宇宙模拟研究、分子生物学技术、规模化生产试验等多种研究手段,并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系统介绍了沙蚕繁殖生物学、生理能量学、生态毒理学、分子生物学等基本科学问题,以及沙蚕苗种繁育、养殖及其资源增殖和生物修复等关键技术。本书可供生物、海洋科学、环境科学、水产等学科的科研工作者和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以及水产企业技术人员参阅。
书稿中列举案例,选择目前人们认知度较高的、代表性较强的、已经初步形成产业规模的、经济效益显著的资源昆虫种类,同时也筛选了一些具有历史应用的“土著”昆虫种类。资料选择特别注重吸纳 外昆虫学新观念、新方法和新技术,内容新颖翔实、丰富系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研究和利用相结合、生产和产业相结合,阐述透彻,结构合理,叙述严谨,应用与操作性强,学术价值与理论价值都很高。 本书的出版可以进一步发掘利用资源昆虫固有的生态转化功能,将人类生活中的餐厨剩余物以及畜禽鱼类养殖、食用菌生产、工业制药及酿造业产生的废弃物转化成动物食品或动物蛋白,促进资源昆虫多元化利用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满足人口迅速增长对食物的迫切需求,解决人类面临的粮食安全、动物蛋白匮乏与生态环境污染三大难题。 本书既有学理
本卷对浙江省鞘翅目多食亚目的9个总科(花甲总科、吉丁甲总科、丸甲总科、叩甲总科、长蠹总科、郭公甲总科、扁甲总科、瓢甲总科、拟步甲总科)进行了简要总结。对38科263属588种的主要识别特征分别做了简要介绍,包括30个浙江省的新纪录种和2个中国新纪录种,列出了各种的主要文献引证及地理分布等,编制了各级分类阶元的识别检索表。文后附中名索引和学名索引及成虫整体照片。对于 缺乏中文名称或名称使用不妥的种类,主要根据其词义拟定了新的名称,同时修订了一些物种的不正确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