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9章:第1章为创建压力容器受压元件的几何模型;第2章为划分网格:第3章为炼油厂制氢装置PSA吸附器的低周疲劳分析;第4章为压力容器3D模型的应力分析;第5章为ANSYS Workbench软件的缺点;第6章为EN 13445-3:18疲劳寿命的详细评定;第7章为公式法计算许用循环次数;第8章为技术评论;第9章为ASMEⅧ-2-2015附录3-F设计疲劳曲线。 第8章仅对三本专书[5]、[14]、[20],一本译著即文献[6]和两篇论文即文献[8]、[16]进行了技术评轮,它们只占压力容器用书和用文的极少的一部分,但通过本书分析可知,这些书中或文中的错误却是不容忽视的。 第9章对于JB4732移植ASMEⅧ-2:5-1995的图5-110.1的C-1,原用到1E6,而现在用到1E11,规范对双对数插值公式也不再使用。 本书适合压力容器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大专院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及相近专
本书主要介绍了气、液压传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构成,流体传动中的基础理论知识,气、液压能源,执行及控制元件的结构、功能和应用。此外,本书还结合工业实际应用对气、液压基本控制回路的构成与功能进行了较为具体的分析和介绍。 本书以培养机电一体化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为了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本专业所需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书中注重基础理论教育的同时,突出实用性、针对性和 性。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在保留经典理论体系的同时,又吸收新的科技成果,注重加强基本概念、基本分析方法与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体现高等教育的特点。 本书是高等教育机电一体化专业的规划教材,主要供高等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数控技术专业学生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由张展主编的这本《实用工程机械传动装置设计手册》详细介绍了各种常用工程机械传动装置的构造原理、设计方法及相关参数。首先介绍工程机械变速器的设计方法,并给出常用参数,然后按照常用机械的种类分别介绍传动装置的原理及设计方法。书中还介绍了 外 机械传动装置的典型实例。本书的特点是内容系统完整,设计计算与机械结构并重,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实用性强。 《实用工程机械传动装置设计手册》可供工程机械传动装置的科研人员、设计人员以及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和使用,同时还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阅读。
本书共分9章:第1章为创建压力容器受压元件的几何模型;第2章为划分网格:第3章为炼油厂制氢装置PSA吸附器的低周疲劳分析;第4章为压力容器3D模型的应力分析;第5章为ANSYS Workbench软件的缺点;第6章为EN 13445-3:18疲劳寿命的详细评定;第7章为公式法计算许用循环次数;第8章为技术评论;第9章为ASMEⅧ-2-2015附录3-F设计疲劳曲线。 第8章仅对三本专书[5]、[14]、[20],一本译著即文献[6]和两篇论文即文献[8]、[16]进行了技术评轮,它们只占压力容器用书和用文的极少的一部分,但通过本书分析可知,这些书中或文中的错误却是不容忽视的。 第9章对于JB4732移植ASMEⅧ-2:5-1995的图5-110.1的C-1,原用到1E6,而现在用到1E11,规范对双对数插值公式也不再使用。 本书适合压力容器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大专院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
本书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典型液压和气动设备为主要载体,优化课程内容,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的课程设计。在编写过程中,贯彻理论实训一体的原则,实现学校环境与工作环境、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 本书共分10个项目,以各种典型的液压与气压设备为项目,介绍了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本知识、原理、结构组成与特点、回路组装实践、应用实例分析、系统日常维护和故障处理等。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机械类和机电类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技工院校技师,在职职工培训、成人教育等技术工人学习教材及自学用书,满足在职学生、企业员工及社会人员的学习需求。
由张展主编的这本《实用工程机械传动装置设计手册》详细介绍了各种常用工程机械传动装置的构造原理、设计方法及相关参数。首先介绍工程机械变速器的设计方法,并给出常用参数,然后按照常用机械的种类分别介绍传动装置的原理及设计方法。书中还介绍了 外 机械传动装置的典型实例。本书的特点是内容系统完整,设计计算与机械结构并重,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实用性强。 《实用工程机械传动装置设计手册》可供工程机械传动装置的科研人员、设计人员以及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和使用,同时还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阅读。
本书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典型液压和气动设备为主要载体,优化课程内容,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的课程设计。在编写过程中,贯彻理论实训一体的原则,实现学校环境与工作环境、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 本书共分10个项目,以各种典型的液压与气压设备为项目,介绍了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本知识、原理、结构组成与特点、回路组装实践、应用实例分析、系统日常维护和故障处理等。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机械类和机电类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技工院校技师,在职职工培训、成人教育等技术工人学习教材及自学用书,满足在职学生、企业员工及社会人员的学习需求。
本书共分9章:第1章为创建压力容器受压元件的几何模型;第2章为划分网格:第3章为炼油厂制氢装置PSA吸附器的低周疲劳分析;第4章为压力容器3D模型的应力分析;第5章为ANSYS Workbench软件的缺点;第6章为EN 13445-3:18疲劳寿命的详细评定;第7章为公式法计算许用循环次数;第8章为技术评论;第9章为ASMEⅧ-2-2015附录3-F设计疲劳曲线。 第8章仅对三本专书[5]、[14]、[20],一本译著即文献[6]和两篇论文即文献[8]、[16]进行了技术评轮,它们只占压力容器用书和用文的极少的一部分,但通过本书分析可知,这些书中或文中的错误却是不容忽视的。 第9章对于JB4732移植ASMEⅧ-2:5-1995的图5-110.1的C-1,原用到1E6,而现在用到1E11,规范对双对数插值公式也不再使用。 本书适合压力容器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大专院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
《液压元件与系统故障诊断排除典型案例》由上、中、下三篇共计15章组成。上篇(共3章)在介绍液压故障诊断技术及其发展基础上,着重介绍液压元件的典型故障诊断排除方法及案例与液压系统故障;中篇(共11章)为本书的核心篇,主要介绍国民经济发展中11大类机械的液压系统故障诊断排除典型案例。下篇(共1章)拟提供来自多个行业中机械设备液压元件和系统的待诊断排除的数个故障案例,以供广大读者结合个人工作实际和知识经验,广开思路,举一反三,从不同角度去探讨其解决途径。
《液压元件与系统故障诊断排除典型案例》由上、中、下三篇共计15章组成。上篇(共3章)在介绍液压故障诊断技术及其发展基础上,着重介绍液压元件的典型故障诊断排除方法及案例与液压系统故障;中篇(共11章)为本书的核心篇,主要介绍国民经济发展中11大类机械的液压系统故障诊断排除典型案例。下篇(共1章)拟提供来自多个行业中机械设备液压元件和系统的待诊断排除的数个故障案例,以供广大读者结合个人工作实际和知识经验,广开思路,举一反三,从不同角度去探讨其解决途径。
《液压元件与系统故障诊断排除典型案例》由上、中、下三篇共计15章组成。上篇(共3章)在介绍液压故障诊断技术及其发展基础上,着重介绍液压元件的典型故障诊断排除方法及案例与液压系统故障;中篇(共11章)为本书的核心篇,主要介绍国民经济发展中11大类机械的液压系统故障诊断排除典型案例。下篇(共1章)拟提供来自多个行业中机械设备液压元件和系统的待诊断排除的数个故障案例,以供广大读者结合个人工作实际和知识经验,广开思路,举一反三,从不同角度去探讨其解决途径。
《液压元件与系统故障诊断排除典型案例》由上、中、下三篇共计15章组成。上篇(共3章)在介绍液压故障诊断技术及其发展基础上,着重介绍液压元件的典型故障诊断排除方法及案例与液压系统故障;中篇(共11章)为本书的核心篇,主要介绍国民经济发展中11大类机械的液压系统故障诊断排除典型案例。下篇(共1章)拟提供来自多个行业中机械设备液压元件和系统的待诊断排除的数个故障案例,以供广大读者结合个人工作实际和知识经验,广开思路,举一反三,从不同角度去探讨其解决途径。
本书主要介绍了气、液压传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构成,流体传动中的基础理论知识,气、液压能源,执行及控制元件的结构、功能和应用。此外,本书还结合工业实际应用对气、液压基本控制回路的构成与功能进行了较为具体的分析和介绍。 本书以培养机电一体化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为了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本专业所需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书中注重基础理论教育的同时,突出实用性、针对性和 性。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在保留经典理论体系的同时,又吸收新的科技成果,注重加强基本概念、基本分析方法与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体现高等教育的特点。 本书是高等教育机电一体化专业的规划教材,主要供高等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数控技术专业学生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共分9章:第1章为创建压力容器受压元件的几何模型;第2章为划分网格:第3章为炼油厂制氢装置PSA吸附器的低周疲劳分析;第4章为压力容器3D模型的应力分析;第5章为ANSYS Workbench软件的缺点;第6章为EN 13445-3:18疲劳寿命的详细评定;第7章为公式法计算许用循环次数;第8章为技术评论;第9章为ASMEⅧ-2-2015附录3-F设计疲劳曲线。 第8章仅对三本专书[5]、[14]、[20],一本译著即文献[6]和两篇论文即文献[8]、[16]进行了技术评轮,它们只占压力容器用书和用文的极少的一部分,但通过本书分析可知,这些书中或文中的错误却是不容忽视的。 第9章对于JB4732移植ASMEⅧ-2:5-1995的图5-110.1的C-1,原用到1E6,而现在用到1E11,规范对双对数插值公式也不再使用。 本书适合压力容器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大专院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及相近专
液压测试技术是每个从事液压技术工作的人员都应该掌握的关键技术。本书由浅入深、系统地介绍了液压测试技术的重要性、基本概念、液压测试仪器的概况与选用,如何进行液压元件的稳态、动态特性及耐久性的测试,指出了
本书共分9章:第1章为创建压力容器受压元件的几何模型;第2章为划分网格:第3章为炼油厂制氢装置PSA吸附器的低周疲劳分析;第4章为压力容器3D模型的应力分析;第5章为ANSYS Workbench软件的缺点;第6章为EN 13445-3:18疲劳寿命的详细评定;第7章为公式法计算许用循环次数;第8章为技术评论;第9章为ASMEⅧ-2-2015附录3-F设计疲劳曲线。 第8章仅对三本专书[5]、[14]、[20],一本译著即文献[6]和两篇论文即文献[8]、[16]进行了技术评轮,它们只占压力容器用书和用文的极少的一部分,但通过本书分析可知,这些书中或文中的错误却是不容忽视的。 第9章对于JB4732移植ASMEⅧ-2:5-1995的图5-110.1的C-1,原用到1E6,而现在用到1E11,规范对双对数插值公式也不再使用。 本书适合压力容器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大专院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
《工程机械液压与液力传动系统》分为液压卷与液力卷。内容以工程机械为载体,密切关注液压与液力传动的典型系统组成与 技术动向,在充分说明经典理论与应用的基础上,增加了很多 的技术应用,如液压传动的负荷传感技术、液力传动的流动数值模拟与可视化等。本书是其中的液压卷,内容包括基础知识、液压控制阀、液压回路、液压泵与执行元件、负荷传感液压系统及控制,以及典型工程机械液压系统与控制实例等。作者初长祥、马文星根据多年教学、科研与工程实践的经验,使本书形成了严密完整的理论体系,对基本概念、典型元件、系统组成与应用都进行了深入阐述,思路清晰,言简意赅,易于读者理解。 本书可供液压、液力传动技术的科研人员、设计人员以及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和参考。
《工程机械液压与液力传动系统》分为液压卷与液力卷。内容以工程机械为载体,密切关注液压与液力传动的典型系统组成与 技术动向,在充分说明经典理论与应用的基础上,增加了很多 的技术应用,如液压传动的负荷传感技术、液力传动的流动数值模拟与可视化等。本书是其中的液压卷,内容包括基础知识、液压控制阀、液压回路、液压泵与执行元件、负荷传感液压系统及控制,以及典型工程机械液压系统与控制实例等。作者初长祥、马文星根据多年教学、科研与工程实践的经验,使本书形成了严密完整的理论体系,对基本概念、典型元件、系统组成与应用都进行了深入阐述,思路清晰,言简意赅,易于读者理解。 本书可供液压、液力传动技术的科研人员、设计人员以及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