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防止整定人员责任事故,防止继电保护不正确动作事故为主线,针对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和检修运行工作流程,以及流程各节点人员工作行为,分析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超前防范事故的发生,保障继电保护安全运行。Part 1 基础知识篇一、电网接线二、变电站接线三、故障分析四、二次回路Part 2 工程资料篇一、线路设计参数二、 线路实测参数三、主变参数四、工程图纸五、系统阻抗调整六、回路设计七、 保护装置参数八、互感器参数九、其它被保护设备参数Part 3 电网方式篇一、 正常运行方式二、 检修运行方式三、防全停方式四、高压母线全停转供方式五、重合闸方式Part 4 整定计算篇一、线路保护二、母线保护三、变压器保护四、其它设备保护Part 5 流程管理篇一、编制、校核及审核二、定值复核三、运行规程四、整定
本标准规定了电力系统电能质量技术管理的流程、内容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交流额定频率为50Hz,标称电压1000kV及以下电力系统。
《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检修(施工)作业危险点分析及预控措施》是在分析配电网各类检修(施工)作业项目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各类项目作业的流程,对每个关键环节中可能存在的危险点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结合实际制定了相应的预控措施。本书共有四个部分,主要内容包括通用部分、架空配电线路检修(施工)作业、配电设备检修(施工)作业和电力电缆施工作业。
本标准规定了电力工程接地用铜覆钢的技术要求、检测及试验方法、检验、包装及运输等。本标准适用于发电、输变电、配电等电力工程接地用铜覆钢。
本规范是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09年*批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定计划的通知》 (国能科技[2009]163号)的要求,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订本规范。本规范吸取了国内电力电缆直埋敷设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教训,并参考了相关标准,对电力电缆直埋敷设在敷设要求、敷设工艺以及安全规定等方面进行了规定,为规范电力电缆直埋敷设提供依据。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电力网继电保护原理学习指导》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电力网继电保护原理学习指导》配套“电力网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而编写,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部分为电力网继电保护原理思考题与习题及补充习题的详细解答;第二部分为电力网继电保护实验指导的基本知识,讲述了电力设备和输电线路继电保护的实验原理和方法。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目的和要求 5 基础条件 6 方法和判据 7 安全稳定计算分析和提高稳定性的措施 8 安全稳定计算分析的管理
为了规范和保证变电设备在线监测装置的质量,提高其运行可靠性,统一检验标准,正确、合理地评估在线监测装置的性能,特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为变电设备在线监测装置检验规范的通用技术标准,应与有关在线监测装置专项检验规范结合使用。本标准包含在线监测装置通用技术条件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检测结果的判定方法等,各类在线监测装置的专项检测项目及要求见专项检验规范。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提出并解释。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参加单位:西北电网有限公司、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克利、阎春雨、毕建刚、是艳杰、毛光辉、彭江、袁帅、王峰、马江鸿、王献丽、陈新、鞠登峰、李忠晶、杨圆、姚巍。
本标准规定了节能发电调度信息发布的总体要求、功能配置、数据交换、安全防护、功能部署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节能发电调度信息发布系统的设计、建设、应用和运行管理。
本部分规定了充电装置特性测试系统的基本技术要求,安全要求,以及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要求。本部分适用于变电站、换流站、发电厂及其他电力工程中,为直流电源系统配备的充电装置进行出厂检验、型式检验以及现场检验的特性测试系统(以下简称产品),并作为产品设计、制造、检验和使用的依据。对于未涵盖的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的特性测试系统可参照使用。
本标准由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提出并解释。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电力公司、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重庆市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南省电力公司、陕西省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设计院。
本标准规定了火力发电机组煤耗在线计算的数据采集处理准则、计算方法和机组煤耗曲线、微增率曲线的获得方法。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Q/GDW6712011):微机型防止电气误操作系统技术规范》规定了微机型防止电气误操作系统的使用条件、额定值、设计和结构、试验及选用导则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电力系统高压电气设备及其附属专职用微机型防止电气误操作系统。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站金属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山东电力研究院、东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市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康豫军、杨百勋、王军民、张都清、张超群、董雷、安付立、马崇、王必宁、卫大为、吴晓俊。 本标准是首次发布。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一号,100761)。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251-2012):±800kV直流架空输电线路检修规程》规定了±800kV直流架空输电线路的检修项目、内容、周期等。 本书适用于±800kV直流架空输电线路、附属接地极及线路。
本标准适用于各电压等级的接地装置及纯铜、铜覆钢等材料制作的接地装置的放热焊接工作。其他材料制作的接地装置采用放热焊接亦可参考本标准。
电力线载波通信是电力系统专用通信网的组成部分,是实现电网调度自动化和管理现代化的基本通信手段之一。自D1/T546--1994《电力系统载波通信运行管理规程》发布以来,通信技术迅速发展,电力体制发生变革,电力系统的通信方式及管理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标准的部分内容已不能满足目前电力系统载波通信运行管理的要求,特对D1/T546--1994进行修订。 本标准为D1/T 544的配套标准,仅规定电力线载波通信运行管理的特定部分,通用部分由D1/T544规定。 本标准与D1/T 546--1994相比主要差异如下: ——将标准名称修改为《电力线载波通信运行管理规程》。 ——保留了与电力线载波通信有关的内容,删除了其他有线载波通信的内容。 ——增加了“前言”、“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和“术语和定义”四章,删除了“总则”。 ——修改了各
《配电现场作业安全手册 配电电缆运检》以配电电缆主要作业为分析辨识对象,较为系统、直观地分析、辨识了各个作业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制定了相应的防范控制措施。作业的一般要求包括:安全防护、现场勘察、两票三制、安全交底、现场监护;作业风险分析与控制包括:电力电缆作业、坑洞开挖。
为了推进农村供电所标准化作业管理工作,加深农电生产人员对配电线路设备系统管理的理解和认识,切实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南阳供电公司组织编写了《农网配电线路和设备管理实务》。 本书共分六章,主要内容包括配电线路设备基础管理、配电台区施工工艺标准化建设管理、线路管理、设备管理、设备检修和事故(故障)处理,重点对配电线路和设备在实际工作中的注意事项做出了系统剖析和要求。 本书可供农电生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农村供电所人员及农电工参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