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根据《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关于下达2007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7]1415号)的要求制定。 本标准制定过程中认真总结了我国水电站有压输水系统模型试验的实践经验和有关工程的实际运行经验以及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在广泛征求国内有关设计、咨洵、科研、施工及业主单位和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对标准和条文说明的有关内容进行了反复斟酌和修改。 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包括:相似准则、试验研究大纲、试验设备与量测仪器、模型设计、模型制作与安装调试、试验方法和内容、试验资料整理与分析、报告编写等。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水电施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
本标准规定了并入电网运行的水力发电厂水轮机调节系统的技术性能与功能要求、涉网功能的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单机容量10MW及以上的并网运行水轮机调节系统,包括数字式、模拟式电液调节系统及装置。其他容量、类型的水轮机调节系统也可以参照执行。
为了贯彻执行国家“安全、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规范水电水利工程专用汽车的安全操作,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确保设备和人员的安全,特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水电水利工程施工中,各种专用汽车在作业运行、维护保养等方面的安全操作。 处理对环境有影响的零部件时,应遵循国家或地方环保方面的规定。水电水利工程施工专用汽车使用时,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05年行业标准修订、制定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5]0011号)的要求制订的。 根据近年来电子技术的发展,水力发电厂自动化控制水平的不断提高,为规范我国水力发电厂测量仪表的设计,使之达到技术先进、准确可靠、监视方便、经济适用,编制本标准是十分必要的。 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水电规划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
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11年第二批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能科技〔2011〕252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在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内相关行业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范。《NB/T 35077 2016 水电工程数字流域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数据内容、数据处理流程与质量要求、数据管理、数据库建设、系统建设内容与要求、系统管理与运行维护。
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11年第二批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能科技〔2011〕252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在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NB/T 35069-2015 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大纲编制规程》。《NB/T 35069-2015 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大纲编制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大纲编制的基本要求,以及移民安置规划大纲、移民安置总体规划专题编制的主要内容和深度规定。
《水墨图说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水利工程)》是《奇迹天工》系列丛书之一。全书共分五篇,内容包括:运河、灌溉、治理、潮灾、水利发明。 《水墨图说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水利工程)》由黄明编著。
为抑制水工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提高混凝土工程的耐久性和长期安全性,制定本规范。《DL/T?5298-2013 水工混凝土抑制碱-骨料反应技术规范》适用于水电水利工程的混凝土。 水工混凝土宜采用非碱活性骨料。当采用碱活性骨料且需要抑制碱-骨料反应时,应采取抑制混凝土碱-骨料反应的技术措施,并进行试验论证。
为规范水电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监测工作,保证施工期的工程安全和施工安全,制定本规范。《DL/T?5308—2013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监测技术规范》适用于大中型水电水利工程。施工前应结合工程特点和要求,进行施工安全监测项目专项设计,编制施工安全监测方案。施工安全监测宜结合永久安全监测项目进行设计,并应提出具体的监测技术要求。
本标准规定了脉冲电流法局部放电测量仪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测量频率范围在10 kHz~500 kHz的采用脉冲电流法的局部放电测量仪的生产、使用和检验。其他频带的脉冲电流法局部放电测量仪可参照执行。
为规范水电水利工程砂石系统运行,保证成品砂石质量,制定本标准。《DL/T?5311-2013 水电水利工程砂石料开采及加工系统运行规范》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料场开采、砂石加工、给排水和废水处理、系统维护、质量控制与评定等。在编制过程中,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收集资料,认真总结了国内外砂石加工系统运行经验,吸收了加工系统运行的*研究成果。
本标准规定了环形混凝土电杆用脚扣(以下简称脚扣)的分类与标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使用、维护与预试等。本标准适用于电力线路作业中体重及负重之和不大于100kg人员攀登环形混凝土电杆用脚扣。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05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5)739号)的要求首次制订的。 随着水电工程建设及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在“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水力发电厂,工业电视系统越来越重要,鉴于水电水利工程的特殊性,针对水力发电厂工业电视系统设计的具体要求,以适应其技术的发展,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编制该技术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本标准的编制在总结水力发电厂工业电视系统设计和运行经验的基础上,对水力发电厂工业电视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主要技术要求作出规定。 本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工业电视的系统设计、设备选择、传输线路的敷设、设备布置、照明、防雷接地及电源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提出。
本标准规定了小型水轮机的性能要求 、零部件的设计和产品质量的控制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机组额定功率0.5MW~10MW,且转轮直径小于等于3.3 m的混流式、轴流式、贯流式及水斗式、斜击式水轮机。机组功率小于上述条件的原型水轮机产品可参照使用。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06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6]1093号)的要求制定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规定,并结合水利部和国家电力公司联合颁布的《水电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暂行规定》的要求,为了规范水电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工作,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遵照GB 5043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的基本原则要求,在总结近年来水电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设计、实施经验的基础上,对基本资料、设计深度、水土流失分析预测、防治分区划分原则、防治措施设计、水土保持监测、投资概(估)算和效益分析以及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做出了技术要求。 本标准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 本
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技术作为一种独立的无损检测方法,具有环保、对人体无伤害、缺欠检出率高、缺欠尺寸定量精度高、检测结果能图像化存储和便于实现自动扫查等优点,目前该项检测技术已经在许多大型水电站的焊缝检测中应用。 本标准起草过程中通过调研、收集资料、对比试验、实践验证和分析归纳,并结合水电水利工程的特点,明确了水电水利工程金属结构及设备焊接接头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的方法及缺欠评定要求。
本部分规定了工作频率范围0~300Hz的高电压分压器测量系统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储存条件及产品*附件。本部分适用于各电压等级的高电压分压器测量系统(以下简称测量系统)的生产、检验、使用。本部分不适用于冲击测量用高电压分压器测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