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重点阐述了多泥沙河流水利水电工程泥沙处理。全书共6章,第1章为多泥沙河流水利水电工程泥沙设计研究,第2章至第6章为工程实例研究,分别从工程坝址选择、工程规划、工程设计、施工兴建、后续改建和增建、工程运用等方面,系统地阐述和分析研究了水利水电工程的泥沙处理。本书理论联系实际,将科学研究成果与生产应用有效结合。 本书可供从事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引汉济渭秦岭引水隧洞工程,全长98.3km, 埋深2012m,是人类 次从底部横穿世界十大山脉之一的秦岭山脉,其深埋超长世界 ,施工单机连续掘进20 km,同为世界 长。隧洞工程的总体布局、规划、实施难度 , 独头通风距离达14642m, 贯通测量距离27.26km, 外鲜有类似案例,同时高地应力、岩爆、高岩温、软岩变形、深层地下水等特殊地质问题也对工程提出了极大的挑战。本书通过13个章节对引汉济渭秦岭引水隧洞工程从规划、设计、施工的角度进行记录与说明,其中第1章为绪论,第2至第7章为隧洞设计施工,第8至 3章为工程所遇到的关键问题及技术措施,尽可能详尽的还原工程的实际建设过程。
《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手册》依据《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SL73—2013)编写,共分为6篇,主要包括:水利水电工程制图基础、勘测图、水工建筑图、水力机械图、电气图、金属结构图等。手册在SL73—2013的规定内,结合水利水电工程各专业工程制图的特点及工程实践,对水利水电工程制图进行了较全面地阐述和示例性说明,并紧密跟踪工程设计制图技术的发展趋势,简要介绍了水利水电工程三维设计技术。
在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同时,为了真实地记录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情况,客观地反映工程建设的进展,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成员单位和项目法人等有关单位共同成立了《中国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年鉴2012》编纂委员会,进行《中国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年鉴2012》的编纂工作。《中国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年鉴2012》全面真实地记录了2011年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情况。本年鉴作为记载和反映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过程中重要事件的资料工具书,不仅是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历史见证,也是国内外了解南水北调的一个重要窗口。
刘灿学、徐广涛、李红春等编著的《水电站机电安装工程基础知识》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全书》第四卷《金属结构制作与机电安装工程》中的 分册。本书系统阐述了水电工程建设管理和施工中 的基本知识,除文字叙述外,还附有大量插图、表格和计算公式,便于理解和实际应用。 主要内容包括:水电机电安装工程发展综述、施工组织设计、基本安装工艺、金属切割与焊接、设备的防腐、设备的起重和运输、水电机电安装常用材料和水电机电安装工程相关知识等。附录中还列出了在安装过程中常用的物理单位换算,以及力学、电工、热工计算公式和其他相关的辅助资料,便于在工程施工中随时查阅。 本书可作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工程管理人员和 技术工人的工具书,也可供从事水利水电工程科研、设计、建设及运行管理和相
本书针对抽水蓄能机组调节系统 建模与辨识、 控制策略与状态评估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与技术难题,以抽水蓄能水-机-电耦合复杂系统分析、系统科学与人工智能理论为基础,按照模型构建、参数辨识、控制优化、系统集成的递进式结构体系进行全面阐述。
本书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全书》第四卷《金属结构制作与机电安装工程》中的靠前分册。本书系统阐述了水电工程建设管理和施工中推荐的基本知识,除文字叙述外,还附有大量插图、表格和计算公式,便于理解和实际应
本书针对深厚覆盖层河床和复杂施工环境条件,围绕施工过程水流控制关键技术,系统阐述了如下近期新研究成果:基于风险概念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导流、截流标准及围堰安全风险;截流块体稳定机理及减轻截流难度工程措施与实践效果;河床深厚覆盖层物理状态及力学特性、围堰抛填粗粒料力学特性与渗透特性的尺寸效应;以及深厚覆盖层上围堰渗流控制安全、围堰结构安全及边坡稳定性安全等研究成果。本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内容翔实、严谨、科学;成果结构体系完整,且经受实践检验,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水流控制及防渗工程具有重要参考和指导作用。
本书围绕高地温水工隧洞设计与施工中的关键间题,通过现场试验、室内试验、理论分析、数值仿真试验等手段,对高地温水工隧洞围岩与支护结构热力学参数的变化规律及其敏感性进行分析,研究不同开挖、不同支护阶段水工隧洞的温度场特性。基于岩石温度效应,提出高地温作用下岩石损伤演化方程及损伤本构模型,分析高地温和荷载共同作用下岩石损伤演变过程及力学响应机制,系统研究高地温水工隧洞围岩热-力耦合力学特性、塑性区发展及其稳定性。对高地温水工隧洞复合支护结构的耦合力学特性、温度效应进行定量评价,系统研究高地温水工隧洞复合支护结构的隔热性能及其工程适应性能,提出高地温水工隧洞复合支护结构优化设计方案。 本书可供从事高地温隧洞与地下工程设计、施工等工作的技术人员及科研人员阅读,也可作为高等院校水利
长江上游巨型水库群水力、电力联系紧密且拓扑关系复杂,同时受入库径流、系统负荷、电网安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联合发电调度是一类多层次、多阶段、多决策变量和多重约束的复杂优化决策问题,其难点在于流域水库群跨区多电网水力、电力补偿调节规律的 解析和互联大电网格局下混联水电站群跨区发电调度机制这一随机动力过程的动态建模。为此,以水文径流和负荷需求随机演化为核心,探明不同调度周期、不同运行工况组合下库群多维时空尺度发电调度模型的耦合途径和方式,形成一整套水库群多维时空尺度嵌套精细调度的共性支撑技术,充分挖掘梯级水库群发电潜力,实现低碳减排目标下流域水能资源的高效利用及其互联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 本书可作为电力系统、水电站、流域水电开发公司运行管理、调度人员和高等院校有关专业师生的参
传统建筑行业建造模式具有劳动密集、智能化程度低的特点,对于大型复杂工程项目,难以满足其高质量建造要求。若将现代数字化技术与工程建设项目相结合,可以为现代建筑业的发展提供新动力。本书紧紧围绕文旅项目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与实践展开阐述,共有四篇内容。全书以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华东分公司承建的北京环球影城主题公园、上海迪士尼度假区中的单体工程项目作为实践案例,阐述了工程建造数字化技术在大型复杂工程项目中的应用及过程管理。本书内容全面且翔实,涵盖了工程项目管理、建筑设计和施工建造等全过程应用,对大型复杂工程项目建设每个阶段涉及的各领域的数字化技术都进行了阐述。本书有助于工程建设领域相关人员掌握数字化建造技术,为文旅类及同类项目的数字化建造提供借鉴和经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