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05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5)739号)的要求首次制订的。 随着水电工程建设及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在“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水力发电厂,工业电视系统越来越重要,鉴于水电水利工程的特殊性,针对水力发电厂工业电视系统设计的具体要求,以适应其技术的发展,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编制该技术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本标准的编制在总结水力发电厂工业电视系统设计和运行经验的基础上,对水力发电厂工业电视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主要技术要求作出规定。 本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工业电视的系统设计、设备选择、传输线路的敷设、设备布置、照明、防雷接地及电源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提出。
本标准规定了小水电站群集中控制系统的基本技术要求,试验和验收,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进行起草。本标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能源行业小水电机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05年行业标准修订、制定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5]0011号)的要求制订的。 根据近年来电子技术的发展,水力发电厂自动化控制水平的不断提高,为规范我国水力发电厂测量仪表的设计,使之达到技术先进、准确可靠、监视方便、经济适用,编制本标准是十分必要的。 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水电规划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
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技术作为一种独立的无损检测方法,具有环保、对人体无伤害、缺欠检出率高、缺欠尺寸定量精度高、检测结果能图像化存储和便于实现自动扫查等优点,目前该项检测技术已经在许多大型水电站的焊缝检测中应用。 本标准起草过程中通过调研、收集资料、对比试验、实践验证和分析归纳,并结合水电水利工程的特点,明确了水电水利工程金属结构及设备焊接接头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的方法及缺欠评定要求。
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11年第二批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能科技〔2011〕252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在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内相关行业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范。《NB/T 35077 2016 水电工程数字流域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数据内容、数据处理流程与质量要求、数据管理、数据库建设、系统建设内容与要求、系统管理与运行维护。
本标准规定了并入电网运行的水力发电厂水轮机调节系统的技术性能与功能要求、涉网功能的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单机容量10MW及以上的并网运行水轮机调节系统,包括数字式、模拟式电液调节系统及装置。其他容量、类型的水轮机调节系统也可以参照执行。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06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6]1093号)的要求制定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规定,并结合水利部和国家电力公司联合颁布的《水电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暂行规定》的要求,为了规范水电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工作,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遵照GB 5043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的基本原则要求,在总结近年来水电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设计、实施经验的基础上,对基本资料、设计深度、水土流失分析预测、防治分区划分原则、防治措施设计、水土保持监测、投资概(估)算和效益分析以及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做出了技术要求。 本标准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 本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08年行业标准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8]1242号)的要求制定的。 本标准是在原能源部、水利部联合颁发的SDJ249.4~1988《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 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 水力机械辅助设备安装工程(试行)》(以下简称原标准)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设备进步、安装技术发展及相关行业规范的技术要求制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