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 二〇 〇 二~二 〇 〇 二年度工程建设城建、建工行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 的通知》(建标[2003]104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在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国内外科研成果和大量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全面修订了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及代号;3.基本规定;4.施工准备;5.测量;6.路基;7.基层;8.沥青混合料面层;9.沥青贯入式与沥青表面处治面层;l0.水泥混凝土面层;11.铺砌式面层;12.广场与停车场面层;l3.人行道铺筑;l4.人行地道结构;l5.挡土墙;16.附属构筑物;17.冬雨期施工;l8.工程质量与竣工验收。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增加了施工技术要求;对质量验收标准进行了修订。
根据交通运输部交公路发〔2007〕378号文《2007年度公路工程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要求,由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承担《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JTJ 034—2000) (简称“原规范”)的修订工作。原规范由交通运输部于2000年1月1日发布并批准实施,施行15年来,对指导我国公路路面基层施工,保证路面质量起到了很大作用。
《汽车空调系统检修》主要包括汽车空调系统总体认知,空调的规范使用与常规检查,空调维修检测工具及安全操作,空调滤芯检查与更换,制冷剂的添加,空调管路压力检测,压缩机、冷凝器、鼓风机/蒸发器、通风系统及控制面板各传感器的检修及更换,以及空调系统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共十四个活动。
月英和任小艳主编的《公路工程检测技术(道路与桥梁工程类21世纪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规划教材)》是高职土木专业的专业课教材。作者结合教学改革实践,根据工程实际生产任务将全书分解为5个教学项目,即试验检测数据的处理及质量等级评定、路基工程技术性能检测及质量评定、路面工程技术性能检测及质量评定、桥梁工程技术性能检测以及隧道工程技术性能检测,主要介绍了工程检测中数据的处理及评定方法以及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梁工程和隧道工程施工质量与竣工验收过程中的检测项目及方法。《公路工程检测技术(道路与桥梁工程类21世纪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规划教材)》按照我国*颁布的标准、规范编写,采用了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本书既可以作为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工程、工程监理、工程造价专业、高等级公路养护与管理等
由吕国仁*的《大城市电动自行车发展理论与实 践》是基于电动自行车的快速发展而带来的一系列问 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研究电动自行车的交通分担率、 安全特性、交通管理等实践问题而编写的一本*作。 本书内容包括:电动自行车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情况, 自行车的综合交通特征,电动自行车和其他交通方式 的性能对比,电动自行车对公共交通的影响,电动自 行车对国家能源、交通和环境的影响,以及电动自行 车的发展战略。 本书是交通工程类*作,可作为交通规划、道路 设计、道路施工、交通管理和交通安全科研人员的参 考书。
本标准是根据“关于印发《二o0五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E20053 85号)的要求,由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会同相关单位共同编制。 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讨论、修改和完善,后经审查定稿。 本标准主要内容包括:l.安全评价的一般要求和程序;2.基础安全评价(其中包括:安全管理评价,运营组织与管理评价,设备设施评价和外界环境评价);3.事故风险水平评价。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由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建议寄北京 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西直门外北河沿2号,邮政编码:1
本书分七章介绍了国内外在沥青路面方面的*成果,并结合实际施工经验介绍了国内常用基层和面层的施工技术,对施工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环节提出控制措施。章介绍了国内常用的路面基层类型,从原材料、施工准备、混合料组成设计、施工和接缝及养生方面进行说明分析。第二章介绍了热拌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第三章主要介绍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对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的施工中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环节提出控制措施,保证了路面的施工质量。第四、五章介绍了沥青路面表面处治与贯入式路面的施工技术;第六章介绍了透层、封层、粘层的施工技术;第七章着重介绍国内常用的一些特殊路面的施工技术,包括SMA路面、OGFC路面、彩色路面和SUPERPAVE路面。 本书的出版主要是供有关从事路基、路面工程的建设、监理、施工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参考
本书是在《动车组网络技术》第1版的基础上经过修订改编而成,是高职专业课教材,可供铁道机车专业、动车组驾驶专业的学生使用。与传统的机车控制系统比较,动车组的控制自动化程度高,要求动车组司乘人员和检修人员掌握更多的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知识。全书共有六章内容,重点介绍了计算机网络基础、TCN标准、CRH2型动车组信息网络监控与应急故障处理等知识和技能。本书运用了大量的现场资料以及图片,为学习者提供了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途径,值得高职学生学习与参考,同时还可满足现场专业人员的培训需求。
车辆自适应巡航控制(Acc)系统在智能交通中被不断推广。《车辆自适应巡航系统的控制策略研究》 (作者罗莉华)研究Acc系统中的控制策略,分别对自适应巡航系统的间距策略、数学建模和控制算法设计进行研究,并通过仿真实验分析系统性能。 《车辆自适应巡航系统的控制策略研究》可供车辆工程、控制理论与工程、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等专业人员参考。
本书紧密结合新版《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 50326--2006),根据公路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进行编写,以公路工程项目管理为主线,对公路工程项目管理方法和项目成本核算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阐述。全书共分为四章,内容包括:公路工程项目管理概论、公路工程项目管理、公路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本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可供广大公路工程项目管理人员使用,也可供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学习和参考。
本书重点介绍汽车照明及警示灯系统,汽车喇叭、风窗刮水器及洗涤系统,电动后视镜、电动车窗及电动座椅等汽车车身电气部分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电路图是排除故障的重要依据,只有弄清楚电路图的工作原理,在熟知各种工况下各条电路的电流走向后,才能排除各种电路故障。《电控汽车技术培训教程·电控汽车车身电气培训教程》把各系统电路图的剖析列为重中之重,特别是对自动控制部分的电路图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满足读者的需求。
本规范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关于印发2005年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编计划(批)的通知》(建标函[2005184号)的要求编制的。 本规范是我国首次编制的跨座式单轨交通国家标准,共有24章、2个附录,主要内容除城市轨道交通具有的常规专业技术内容外,还根据跨座式单轨交通的特点专门增订了车辆、轨道梁桥、道岔系统等章节,在其他有关章节中也依据跨座式单轨交通技术要求局部地增补了专门的规定。 本规范的制订是在深入总结和分析我国跨座式单轨交通建设经验及相关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广泛调查研究国外跨座式单轨交通建设技术与经验并参考海外相关技术文献,经过多方面征求意见,反复论证和修订,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为让学生习得动车组辅助供电、配电检修这一生产技能,而开发的一套课程方案。本书选取具有技术代表性,目前运营数量占优势的CRH380A 型动车组和CRH380BL型动车组两种车型为课程载体,以对比的形式,针对辅助供、配电系统与设备检修,依次展开四个学习项目:系统认知,蓄电池、充电机与辅助变流器的检修,中、低压配线的检修,中、低压配电柜的检修。 本书既可供教师课堂教授时使用,也可供学生或一线工作者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自学。
本书由十章组成,分别是:车站基本作业(包括:开站作业、关站作业、厅巡整班作业、站台巡视整班作业、引导员整班作业、客运值班员整班作业、值班站长整班作业);客运设备的操作(包括:灭火器的使用、紧急停车按钮的使用、屏蔽门的操作、自动扶梯的操作、 铁马、隔离带的使用以及边门的管理);站车信息服务系统;特殊客流组织;突发事件客流组织;乘客事件;客运设备故障处置;执法工作; 客流调查。
《接发列车作业/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轨道交通类》针对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培养技能型专业人才的特点,以接发列车作业的项目为导向,每个项目下又分成若干个任务来实施教学,达到培养既具有专业理论又掌握专业技能人才的目的。 《接发列车作业/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轨道交通类》共有三个项目十一个任务,主要介绍了铁路车站与列车、铁路信号联锁和闭塞设备、接发列车工作、双线自动闭塞区段接发列车作业、单双线半自动闭塞区段接发列车作业、半自动闭塞色灯电锁器联锁接发列车作业、单双线电话闭塞无联锁接发列车作业、单线自动站问闭塞集中联锁接发列车作业、行车设备故障时接发列车作业、运行条件变化时接发列车作业、线路施工维修时接发列车作业等内容。 《接发列车作业/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
《桥梁工程综合习题精解》是为了配合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学习桥梁工程、复习考研或进行桥梁设计计算而编写的。本书共分8个部分,主要包括:填空题、名词解释题、是非判断题、单项选择题、问答题、计算题、桥梁工程综合试题精选以及一套完整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计算示例。 本书可供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学习桥梁工程课程或复习考研使用,也可供从事该专业教学工作的高校教师以及从事桥梁设计、施工和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