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机车电器检修与维护》以项目教学为特色,内容循序渐进,融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应用环境为一体,把每一个教学项目的内容构建成相对独立的模块。模块的筛选和组织均以工作过程的典型任务为载体,模拟真实的环境进行教学,围绕某一工作过程,强化专业能力与非专业能力训练。 本书主要有以下特点:(1)从职业需求分析和岗位专业能力要求出发精选教材内容,按理实一体的原则进行编写。 (2)以典型铁道机车车辆电器检修与维护为主线,选取机车车辆典型电器,按照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进行编排,力争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3)在职教专家的指导下,教材采用标准化编写方法,在内容安排和组织形式上进行了新的尝试,为实施“做、学、教”一体化的教学奠定基础。 (4)通过企业调研,邀请企业的工程师、高
由吕国仁*的《大城市电动自行车发展理论与实 践》是基于电动自行车的快速发展而带来的一系列问 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研究电动自行车的交通分担率、 安全特性、交通管理等实践问题而编写的一本*作。 本书内容包括:电动自行车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情况, 自行车的综合交通特征,电动自行车和其他交通方式 的性能对比,电动自行车对公共交通的影响,电动自 行车对国家能源、交通和环境的影响,以及电动自行 车的发展战略。 本书是交通工程类*作,可作为交通规划、道路 设计、道路施工、交通管理和交通安全科研人员的参 考书。
车轮飞主编的《公路隧道通风系统设计工程实录》依托编著多年来在国内多条典型公路隧道通风工程的理论与丁程实践,系统归纳总结了不同工法、不同类型隧道通风系统的设计思路、方法以及关键技术。 书中内容涵盖了矿山法、盾构法、明挖法等多种施工工法的隧道,城市、高速公路、低等级公路等不同类型隧道,江底、湖底、山岭等不同位置隧道,双管单层、单管双层、公铁合建等多种断面形式的隧道。全书涵盖面广,内容翔实,针对性、实用性强,能对从事公路隧道通风的工程技术人员起到很好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本书共分8章。第l章介绍了我国公路隧道通风系统发展、计算方法和计算参数的选取;第2章~第7章以国内典型隧道为例,详细介绍了隧道通风方案比选、分析计算、仿真模拟以及模型试验;第8章介绍了国内外隧道通风系统的新技术
《桥梁健康监测》一书由国际著名学者赫尔穆特·文策尔教授倾注多年的心血撰写而成,本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桥梁健康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监测数据处理的理论知识与要点,简明扼要地综析了国内外著名的工程应用实例以及监测系统设计准则,是一部优秀的学术著作。赫尔穆特·文策尔教授是结构振动监测领域的国际领军者,有着深厚的桥梁监测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他主持开发的“桥梁监测系统”,是业界知名的大型桥梁监测软件,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手册根据道路桥梁工程开放性作业的特点,对交通控制、公用管线配合、文明施工等有着特定的要求出发,编写了概论、质量控制、进度控制、造价控制、质量监理要点、工程监理实例等章节,内容简明扼要,实用性强。 本手册可供从事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监理、设计、施工的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大专院校有关专业师生参考
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 本规程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桥面防水系统设计、桥面防水系统施工控制、桥面防水质量验收等内容。 本规程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32号3号楼市政总院大厦技术质量部,邮编100082)。
本手册是在交通出行率指标研究课题的基础上编写的,手册涉及了多类建筑性质近千个建筑的交通出行率调查,经过大量数据分析和处理工作,得到了相应建筑的出行率指标值,这对于从微观角度来分析各类建筑的交通特征、摸清城市交通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本手册根据各类别建筑特征和交通特征的分析,给出了相关性较高的出行率指标,分别以平均值法、图表法和公式法三种方式提供;主要内容包括:住宅、办公、综合性商业、专营店、金融、酒店、文化娱乐、医院、学校、图书展览馆、政法机关、仓库和综合类建筑等。 本手册是从事城市交通规划、交通研究、建设项目交通影响分析工作的技术人员的工具书,可供交通工程师、相关专业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参考。
本手册针对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城镇道路工程施工和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提供了实施该规范所急需的道路工程建设施工从原材料(产品)进场到工程竣工验收全过程工程质量控制的检查用表共128份,其中包括完整的检查、检测、控制、验收操作用表。并列举了操作用表的填写范例,为市政工程技术人员熟悉表式填写提供了示范的作用。可供城镇道路建设施工企业直接应用,也可供建设业主、监理、质监和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工作参考。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批) 的通知》 (建标[2008]102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深人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生活垃圾投放;5生活垃圾收集设施;6生活垃圾收集运输;7生活垃圾收运配套机械设备;8污染控制、安全生产与劳动卫生;9生活垃圾收运的应急处置。
本书是日本在各种工程中使用盾构施工技术经验的高度总结,也是日本各种盾构施工工程应遵循的基本标准。由于盾构隧道施工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新技术、新施工法的开发等技术革新活动也成绩显著,使得盾构隧道的设计更加合理、安全。本次翻译的是2006年修订后的版本,也是目前的*版本。全书分总论、衬砌、盾构、施工及施工设备、极限状态设计法5篇,后附特殊盾构资料。 本书可供土木工程、地铁工程、地下工程技术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参考。
《桥梁工程施工全面质量安全管理》由曲娜、黄庆、陈顺良、罗律、丰静编著,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系统论、机制设计理论等理论和方法,结合桥梁工程质量管理实践,从质量管理各参与方的质量行为特征人手构建了桥梁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并针对工程实例进行应用研究;下篇介绍近年来我国桥梁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典型案例、分析其致因,并基于事故致因理论、系统论、动态控制、集对分析和马尔可夫链等理论和方法,从管理主体、保障体系和管理过程三个维度对桥梁工程施工全面安全管理展开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管理实施方案,后构建评价模型,结合工程实例对桥梁安全状态进行量化评定。本书的研究内容对推动桥梁工程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实践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本书作者根据自己在美国从事桥梁设计21的经验,将所参与、主持的各大桥梁抗震加固设计项目进行总结分析。全书共包含11个抗震加固设计实例,既有常规的桥梁抗震加固,也有复杂特殊的桥梁加固设计,需要根据地震灾害的详细分析之后,才能找出加固和维修的方法。 本书适用于从事桥梁设计、桥梁施工、桥梁抗震加固、桥梁健康检测等行业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以及相关专业高等院校师生。
本书是在河北省“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研究”科研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国内外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推广应用的基本情况编写而成的,开展的“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研究”,解决了沥青路面施工实现低碳环保和环境友好型的难题,保证了低温条件下沥青路面质量、隧道内施工人员的安全,成功实现减排同比降低达70%,节能达23%,同时,发布了地方标准《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指南》(DBl3/T1014 —2009),填补了我国公路行业的空白。 本书供道路工程建设管理单位和施工质量管理人员,也可供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专业大专院校的师生学习与参考,还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教材。
本书分七章介绍了国内外在沥青路面方面的*成果,并结合实际施工经验介绍了国内常用基层和面层的施工技术,对施工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环节提出控制措施。章介绍了国内常用的路面基层类型,从原材料、施工准备、混合料组成设计、施工和接缝及养生方面进行说明分析。第二章介绍了热拌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第三章主要介绍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对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的施工中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环节提出控制措施,保证了路面的施工质量。第四、五章介绍了沥青路面表面处治与贯入式路面的施工技术;第六章介绍了透层、封层、粘层的施工技术;第七章着重介绍国内常用的一些特殊路面的施工技术,包括SMA路面、OGFC路面、彩色路面和SUPERPAVE路面。 本书的出版主要是供有关从事路基、路面工程的建设、监理、施工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参考
《国际大城市带综合交通体系研究》对美国东北部大城市带、北美五大湖大城市带、日本东海道大城市带、伦敦大城市带和欧洲西北部大城市带的综合交通体系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和分析。它的资料比较全面和新颖。除了介绍各大城市带的区位条件与政治经济历史背景、空间尺度、人口规模与城镇集聚分布特征以及产业水平与结构演变特征以外,《国际大城市带综合交通体系研究》还集中研究了它们的中心城市交通和城际交通。涉及的交通工具包括公路交通(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等)、轨道交通(城市铁路、高速铁路和通勤铁路等)、巴士交通、航空、货运和水运。由于资料来源和数据收集难度的不同,各章节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国际大城市带综合交通体系研究》还分析对比了以上五个大城市带综合交通体系的异同。在此基础上,《国际大城市带综合交
由王双生、张光宁、谢健、殷云龙主编的《公路绿化种植与养护》全面介绍公路绿化相关理论、规划设计方法、种植与养护技术。分別对乔木、灌木、藤本植物、地被植物、水生植物、竹类植物等各植物类型的种植与养护,中央分隔带、边坡、路侧绿地、互通立交区、服务区、收费站等各类公路绿地的种植与养护进行详细阐述,着重介绍公路绿化规划设计、种植、养护中具有特殊要求的各项技术和各项工作的操作流程。 本书注重实用性,图文结合,力求清晰明确、简明扼要,可供公路绿化规划、设计、施工、养护工作人员参考。
本书以佛山市“一环快速干线工程”为例,探讨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管理的创新模式与目标控制技术的实践经验。在项目管理模式层面,对“一环”工程的HPC管理模及其治理、项目利益相关者与政府职能定位、项目组织架构进行了系统分析;在目标控制技术层面,构建了大型建设项目目标控制体系,从招标管理、合同管理、档案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信息平台建设五个方面分析了“一环”工程目标控制的基础支撑系统;系统地研究和总结提升了“一环”工程的质量安全控制、进度控制和费用控制技术;探讨了以落实环保节能理念、打造阳光工程、促进技术创新、创建和谐项目为途径的社会性目标控制技术。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 2009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批))的通知》(建标[2009]88)的要求,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保水式沥青路面;5.热阻式沥青路面。
目前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瞩目成就,但是交通规划水平却未能跟上,特别是在一些大城市,由于交通规划不合理特别是道路出入口的规划与设计的问题而导致的交通拥堵甚至是交通事故时有发生。道路出入口在路网系统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可以说是城市交通的命门之所在。城市道路的通行能力关键不在于道路的宽度,而在于这些出入口的通行能力。现在在好多城市,道路出入口已经成为了道路通行的瓶颈。 本书是由美国交通运输研究委员会出入口管理分会编写的。书中就道路出入口管理这个专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本书从安全、运营、经济、土地使用和环境的视角系统分析了交叉口间距、接人道设计以及中央分隔带的布置和开口形式。提出了完整的管理和控制各类道路使用的理论和方法,对于从事道路规划、设计及管理的从业人员和相关专
根据交通运输部交公路发〔2007〕378号文《2007年度公路工程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要求,由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承担《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jtj 034—2000) (简称“原规范”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计划单列市建委,国务院有关部、委: 根据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84)城科字第153号文的要求,由大连市城市建设管理局负责主编的《乳化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程》,业经审查,现批准为行业标准,编号CJJ42—91,自1992年2月1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建设部城镇道路桥梁标准技术归口单位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归口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大连市城市建设管理局负责。 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出版。
《混凝土悬臂公路桥病害诊治》一书针对混凝土悬臂公路桥的常见病害,对混凝土悬臂体系公路桥的使用现状和病害诊治实践进行总结,介绍了桥梁检测和监测的*技术理念与实践,以期对该类桥梁的耐久性和承载力的设计、施工、耐久性材料的研发,混凝土桥梁的日常维护技术和管理手段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