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规程的主要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技术要求;5施工、调试与验收; 6运行与维护。本规程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1432号公告批准发布,自2017年7月1日起实施。
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 2007年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计划(批) 的通知》(建标[2007]125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l.总则;2.基本规定;3.规划选址与设置;4.规模与类型;5.工艺、设备及技术要求;6.建筑、结构与配套设施;7.环境保护、安全与劳动卫生;8.工程验收;9.运行与维护。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9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E2009]88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l.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处理技术;5.分散型污水处理;6.集中型污水处理;7.施工与质量验收。 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邮编:100085)。
本书严格遵循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相关法规、政策和预案以及行业管理规定,并结合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对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的紧急救援现状和趋势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从中发现和总结处置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的规律和特点,以帮助读者在短时间内迅速获得紧急救援知识为目的,注重培养读者解决实际紧急救援问题的能力。本书是国内本面向基层干部和群众的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紧急救援简明读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追求普及性、操作性、准确性和全面性,重点突出,方法技巧简洁明快,工作程序和过程严谨。(2)编写内容涵盖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紧急救援的基本要素,如会商、启动预案、通告与联络、实施、后续安抚与追查责任。每部分中间设一两个小的案例,以便让读者认识每个环节的基本操作。每部分后设小结,简短描述本部分的
本规程适用于后张法预应力污水处理卵形消化池工程的设计、施工及质量验收。2012-01-01实施。
根据建设部建标[2004]66号文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制定了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一般规定;3.堆体整形与处理;4.填埋气体收集与处理;5.封场覆盖系统;6.地表水控制;7.渗沥液收集处理系统;8.封场工程施工及验收;9.封场工程后续管理。 本规程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解释。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9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E2009~88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在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一般规定;4.填埋气体收集系统;5.填埋气体预处理系统;6.填埋气体利用系统;7.自动化控制系统;8.辅助设施。 本规程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科学院武汉岩主力学研究所负责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武汉市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固体废弃物安全处置与生态高值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地址:湖北武昌小洪山2号;邮编:430071
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定、修订计划(批)的通知)》(建标[2006]77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l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选址;5 总体设计;6 垃圾接收、输送与预处理;7堆肥工艺;8检测;9辅助与公用设施;l0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11工程施工及验收。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1修订了标准名称; 2对堆肥处理原料的适用范围作了补充; 3补充和增加了适用于所有高温好氧堆肥工艺的技术内容; 4新增了基本规定、总体设计、垃圾接收、输送与预处理、检测、辅助与公用设施、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和工程施工与验收的章节。
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定、修订计划(*批)的通知》(建标E20063 77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范。 本规范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水量与水质;4.渗沥液处理工艺;5.总体布置及配套工程;6.环境保护与劳动卫生;7。工程施工及验收;8.工艺调试与运行管理; 9.应急处理措施。
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7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改计划(批))的通知》(建标[2007]125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填埋气体产气量估算;5.填埋气体导排;6.填埋气体输气管网;7.填埋气体抽气、处理和利用系统;8.电气系统;9.仪表与自动化控制;10.配套工程;11.环境保护与劳动卫生;12.工程施工及验收。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200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批))的通知》(建标F2006177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的国家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环境卫生设施与设备图形符号设施标志》CJ/T13-1999、《环境卫生设施与设备图形符号设施图例》CJ/T14-1999和《环境卫生机械与设备图形符号机械与设备》CJ/T15-1999进行了修订。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环境卫生公共图形标志;3.环境卫生设施图例;4.环境卫生机械与设备图形符号;5.环境卫生应急图形标志。 修订的主要内容是:对原标准进行系统的补充、修改,将三个标准整合修订为一个标准,修订后标准名称为“环境卫生图形符号标准”;对环境卫生公共图形标志部分、环境卫生设施图例部分和环境卫生机械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