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旨重在探讨如何将生态学原理中的 生态语言 转化为规划设计的 空间语言 ,通过对经典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区域与全球生态学的原理进行全面梳理,遴选出24个可直接被空间化应用的知识单元,将之进行逐一解析和空间转化形成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原理体系。其写作结构突出 小专题 TPC 图解化 ,专题结构多采用 TPC 模式,即Theory(原理解说)、Pattern(空间格局)和Case(案例解析)模式。其语言形式采用 小品文 科普化 ,在风格上追求学术小品文的短小且隽永,在文字上追求浅显易懂。
2020年8月15日王金南院士在安吉召开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15周年理论研讨会上,第一次相对完整地提出,为了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需要大力发展生态产品第四
本书主要论述了地球复原百年战略目标和地球恢复原生态百年计划以及讨论了温室气体和温室效应在优选气候变暖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全书共二十五章,主要讨论了碳的起源、进化和归宿,土壤和生物质(C)生产,发展低碳农业、阻遏优选气候变暖,土壤与温室效应,土壤发射温室气体(CO2、CH4和N2O)的数量和优选平衡账,土壤与大气之间温室气体的交换通量,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优选CO2平衡账中的战略意义,土壤对(CO2等)温室气体的吸收和缓冲作用以及优选关注的无碳(C)能源生物氢(H2)的生产应用。同时,还讨论了生物多样性和湿地土壤的环境效应。全书引用了世界各国科学家研究的新成果和相关信息,科学数据,其中大部分为定制拥有,因此十分弥足珍贵。本书可供有关领导和专家、大专院校师生以及企业领导和工程技术
人类作为影响生态环境的一种由弱变强的力量,致使环境不断遭到破坏是一个累积的历史问题,解决环境问题也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因此,通过较为系统的环境史的研究与出版《中国环境史》,科学总结在人与自然互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