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元七百五十年的历史时期,是中国古典绘画成长、成熟并走向繁盛的辉煌时期,各种典范性的风格和样式,不断地被创造和衍生出来,其间开宗立派的名家,被后世画家奉为圭桌和基点;后人遵从这些规范,并根据时代的需求和个人的才情,不断生发、变革和创新,推出新的范本,从而使中国绘画掀起一波又一波师古开新的浪潮。 日本和中国几大博物馆联袂举办之“千年丹青——日本中国藏唐宋元绘画精品展”,全面地展示了唐宋元中国绘画发展之恢宏脉络。
河南省美术馆一直致力于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木刻版画艺术的发掘整理、重新审视,并且已逐渐形成规模,收藏中国早期版画界的代表人物刘岘、马基光、沙清泉、夏风、刘铁华、古元、彦涵等人的版画作品达数百幅,这些艺术家在中国版画界享有重要的地位和盛誉。本书收录河南省美术馆抗战时期的版画作品100余幅,这些作品简洁而流畅的线条,夸张而协调的造型,传统与现代在版画上完美融合在一起,散发着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学术含量和社会影响力。版画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与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紧密相关,它是中国革命文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书以极其方便的查阅形式,将你快速引入中国画“化境”之中,信手翻来,在透纸的典雅清香中,几千年的中国绘画纤华尽现。本书收录的是自东晋以来的1600多年中,450位重要的中国画家的代表作。充满灵性的笔墨,配以生动的解读图说和对每位画家简明的介绍,拉近你和千年国粹的距离,加深着你对每幅经典作品的认识和理解。这些传世之作不仅凝固了每位画家在其创作*时的一闪灵光,而且忠实地记录下了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的秦砖汉瓦、唐风宋雨、明月清风,让人从这一幅幅经典画作的古朴墨迹中,充分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画大师图典》为你量身定做中国画鉴赏的速成修养课程,无论是“元四家”,还是“南北宗”,都可变成你犀利的谈资,或锻炼你本已挑剔的艺术眼光。 ●国画史造成 引言部分:浓缩中国画简史、技法、工具,术语
在自然诸多的造物中,没有一个追求着美的人会忽略花。 花,使人类曾经苍凉的荒野充满生机与色彩;花,用温柔的娇蕾驱除人类对美的蒙味。 从此,生尖不再苍白,不再单调,这是一个丰实,多彩的世界、因为有花,因为有美。 花,予画家以灵感,予汉人以激情。它如同一般喷涌美的源泉,让汩汩的艺术之流从花蕊间流,流向那些执爱美,追求美的人们…… 这本花卉图典,收集了数千种风彩各异的花卉。虽然有的是我们平时所熟悉的花,然而,我们的镜头从另一个角度展现了它另一番婀娜姿杰。还有许多是在我们周围难以相见的奇花异草,这一番看来,足让人激动不己。
《当代国画大家作品研究:林墉?真取不羁》的主要内容包括:艺术年表性情、趣味的林墉,小说林墉,只说我而已对话林墉林墉:一位[有话题]的艺术家等等。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陈钰铭创作笔记》通过绘画的写作,借助科学的手臂,用照相机和印刷术,把《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这幅作品从头到尾的绘画过程记录下来。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期,本社曾出版一套《广东地方文献丛书》,内容比较广泛,大多是有关岭南地区的历史、文化、方志、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文献,或点校,或注释,约有二十种左右,略具规模,在关注岭南文史的读者中颇有影响。这套丛书在九十年代中期已停止出版,各书亦早已绝迹书肆,然其对了解岭南历史文化,无论于研究抑或阅读,都大有裨益,故一直以来不断有读者要求重印。为满足读者和市场的需求,今从《广东地方文献丛书》中选取若干种,稍加整合,编入《岭南文库》。因系采用原丛书点校本影印出版,文字及版式一仍其旧,特此说明。 《岭南画征略》(连《续录》)辑自唐迄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岭南画家602人,资料丰富,搜罗完备,是研究岭南历代画家的珍贵文献。点校者以经汪宗衍先生手订之香港商务馆1972年重印的影印本(附
《当代逸品·陈金章卷》内容简介:近读陈金章先生的山水画有个突出的体会,那就是他的艺术创作包含了一切艺术之所以能感动人的两个基本要素:劳动的难度和发自心灵的创造智慧。艺术创作是人的手、脑和心合成的产物,它的技艺部分如国画的笔墨功力、油画的造型和色彩表现力等,不是一蹴而就的,要靠长期反复的实践方能获得,要靠千锤百炼方能完善,这里来不得半点取巧。在这个意义上,说画家是“手艺人”,一点也不过分。但是,光有手艺,仅凭劳动的难度与强度还不能造就好的艺术家,也不能创造出杰出的绘画作品。因为艺术创造是艺术家心灵智慧的结晶,是他观察、体验生活,领悟艺术创造原理的产物,也是他心智、灵性和感情的自然流露以至于是在特定状态下的激越表现。在这个意义上,艺术家又不同于一般的劳动者,他是在审美上超越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