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全集》上迄商周,下至当代,总计一百零八卷。立卷分两大类:一、断代卷;二、名家卷。各卷按时代归入十编之中,另有篆刻、论著、附录、補遗十编。精印现存世界各地珍藏的中国历代书法精品三万余幅。论文、考释二千余万字。许多图版均属首次发表。每卷内容有:书法家评传(或断代专论)、图版、书家书论、书家年表、书家生平行踪示意图、图版考证说明与释文、参考书目等。该书不是一般性的艺术图册,而是继宋代《淳化阁帖》、清代《三希堂法帖》之后,中国当代书法学术界对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书法的一次空前整理、研究和评介。如此全面、系统、深入、细微地研讨一门艺术,不仅在中国,在世界学术界也是罕见的。此书对书法专家、研究者、爱好者、收藏者,均有极高价值。
米芾蜀素帖苕溪诗帖经典碑帖还原放大集萃
本书作者以深厚的古汉语功底、古文化修养对古代书论中的书法执笔法、用笔法理论进行了甄别筛选、归类整理、考证考据、分析判断、概括总结,从这个角度上说,这本书是古代书法执笔法、用笔法理论的总结性的著作。 这本书体系独特、结构完整、层次清晰,观点独到、论证逻辑、论据详实,尤其是对书法执笔法、用笔法之诸法的口诀化,这些必将会对书法实践起到很进作用,从这个角度上说,这本书是书法实践的“工具书”,也是大专院校书法教学、甚至艺术教学的好教材。
本系列致力于碑帖精品品种开发,主要运用放大碑帖的编辑方法,甚至到单字局部,使读者更能清晰地研读碑帖,放大的方式也是顺应了当代艺术审美,实用与收藏价值兼具。
赵孟頫是元代的书法大家。他不但兼擅真、隶、草、篆、行各体书法,而且绘画创作的范围也相当广泛,既有人马、山水、花鸟、竹石诸门画科,又兼用重彩青绿、浅色写意或者纯水墨技法。他提出“书画本同”,上接历代“书画同源”的传统,倡导“以书入画”,就是以书法性用笔来表现个人的性情;他又提出的“古意论”,其实质是重温晋唐意趣、开创时代新风的“借古开今”。 本次湖州市博物馆在浙江省文物局的鼎力支持下,汇集了故宫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和浙江省博物馆收藏的部分赵孟頫书画珍品,举办“归去来兮---赵孟頫书画珍品回家展”和国际学术研讨会,此一盛举对于推动和促进国内外的文化学术交流、对于提升区域性文化艺术的深入研究、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本书为中英文合集。
《高二适手批历代书法经典碑帖》包含高二适手批的《十七帖》《兰亭序》《兰亭序》《书谱》四本贴多个版本。此书分为三部分,部分为高老临习字帖的影印部分,主要辑录高二适在临习时他对古籍字帖的考证与认识,以及他临帖和读帖的心得体会,言简意赅、意味深长,旨在指导书法研究者与书法爱好者研读和临习字帖方法;第二部分为墨迹整理,由专家释读高二适的墨迹内容,让读者从中了解读帖和临帖的学书方法;第三部分通过严谨、客观的研究与评价,解析历代碑帖和高二适的批注的书法艺术和文化价值。 本书兼具书法碑帖呈现和和批注释文整理,这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希冀此书对当下书学爱好者和研究者在临读碑帖和书法创作中有启悟之功,并给书法研究提供丰富的资料。
本书作者是已故著名书法家李天马先生的高足,他恪尊恩师遗训,历经十六年,埋头于金文书法的研究创作,终于结此硕果。这本金文书法作品集,以金文书室大家耳熟能详的百首经典诗词名篇,为金文书法创作填补了一个空白,是对我国书法艺术创作和发所做的一次有意义的尝试,也是古文字书法创作的一个重要突破。本书的特色在于作者对每首诗词中的疑难字,均作了简明而扎实的考释,显示了相当的文字学功力。
邓尔雅先生的篆刻,根源于他深湛的书法和文字学的功底。他早年宗邓石如,继而专事黄牧甫,后博涉古玺汉印。晚年以六朝碑字入印,印章风格清丽恬淡、刚劲隽永。本书收录邓尔雅先生之外孙黄大德纂集德先生篆刻近二千五百余方,使其在篆刻方面的毕生心血得以首次与世人见面。
《龙藏寺碑》亦称《正定府龙兴寺碑》。隋开皇六年(五八六)十二月立。碑在河北正定龙兴寺,正书。碑阳三十行,行五十字;碑阴五列,列三十行;右侧无字;左侧三列,上列六行,中列八行,下列二行。额正书“恒州刺史鄂国公为国劝造龙藏寺碑”十五字。《龙藏寺碑》书风端庄深穆,清丽俊雅;结体平正宽博,遒劲洞达;用笔瘦劲沉着,浑挚冲和,为隋代名碑,对初唐楷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评此碑云:“安静浑穆,骨梗不减曲江,而风度端凝,此六朝集成之碑,非独为隋碑也。”“观此碑真足当古今之变者矣。”杨守敬《平碑记》云:“国朝包慎伯尤极重此碑,定为智永书。余按永师名贵谨严,此则瘦劲宽博,顾自不同,不第物确证也,细完此碑,平正冲和处似永兴,婉丽遒媚处似河南,亦无信本
《二金蝶堂印稿》为赵之谦好友胡澍于同治二年(一八六三)辑拓,是谱收录印章由赵氏为沉韵初和魏稼孙所製印钤拓而成;《二金蝶堂印谱》由清末浙江绍兴篆刻收藏家傅栻于光绪三年(一八七七),遍访友人所藏及自藏赵之谦治印钤拓而成。两谱均成于赵之谦在世时,为较早辑拓赵氏印谱,故谱中所收印蜕较今日所见赵氏印蜕残损较少,保存了赵氏印作初刻成之面貌,是为珍贵异常。两谱用纸皆紧结细密,钤盖均匀细腻、字口清晰,所用印泥为硃磦色,色泽新鲜如昔,其边款拓墨均匀、漆黑光亮,所收之印皆能展现其细节精到、精神完满,爲赵之谦原钤印谱中难得的时间较早,钤拓精良的上乘之作。
《石墨因缘:北堂藏齐白石篆刻原印集珍》包括:齐白石一生为人刻印无数,但为一个人刻大量作品,我只知有两位,一是朱屺瞻,一就是陆质雅。朱屺瞻是著名画家,我们比较熟悉。2001年,由上海图书馆编辑、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的《梅花草堂白石印存》,使我们知道了齐白石从二十年代末至五十年代,为朱屺瞻刻了七十三方印。
《沙曼翁》主要内容为书画名家沙曼翁的书法、绘画及自用印作品精选,配合沙曼翁诞辰100周年研讨会。《沙曼翁》所选作品均带有释文、尺寸及创作年代,书前有言恭达、萧平、赵绍龙等名家撰文作序,后附沙曼翁艺术年表及谈艺语录。
这部凝聚了郁先生几十年心血的《历代印谱序跋汇编》以西泠印社社藏历代印谱五百余部为基础,精选最重要的一百四十二部,从明代《顾氏集古印谱》开始,到吴昌硕《苦铁印选》止,广收各谱的序、跋和题记,以见其印学理论典籍方面的非凡学术价值;而编辑体例,则按每部印谱的辑谱时间、编者介绍、刻印作者介绍及开本、版框、收印数量、序跋原文等收录解说,十分简明扼要。在编撰过程中,郁重今先生不断提及他当时蒐集资料之际,张鲁庵先牛的捐献之功;硬两泠印社六十周年大庆时,韩登安先生、柴子英先生、唐长茂先生与他的翰墨交往,因此本编的出版,又无妨被看作是六十年代以来西泠印社许多长老前贤都曾介入过的一段历史的纪录——这一点,是作者从事社史研究者尤其关注的所在。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毛泽东还是一位当代书法大家。在他豪迈飘逸的书法中,蕴含着指点江山的伟人之魂,激扬文字的诗人之情,雄视古今的哲人之思,运筹帷幄的军人之概…… 毛泽东的书法融会诸家,通变古今,自成一体,其艺术魅力深深地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今年是毛泽东诞辰一百二十周年,为缅怀他的丰功伟绩,感悟他的博大胸襟,探求他的思想轨迹,触摸他的精神世界,特编辑出版此书。《毛泽东书法艺术精选》是从书法艺术的角度选辑而成,作品出自中央档案馆馆藏和荣宝斋珍藏的毛泽东手迹。 《毛
本书作者是已故著名书法家李天马先生的高足,他恪尊恩师遗训,历经十六年,埋头于金文书法的研究创作,终于结此硕果。这本金文书法作品集,以金文书室大家耳熟能详的百首经典诗词名篇,为金文书法创作填补了一个空白,是对我国书法艺术创作和发所做的一次有意义的尝试,也是古文字书法创作的一个重要突破。本书的特色在于作者对每首诗词中的疑难字,均作了简明而扎实的考释,显示了相当的文字学功力。
《石墨因缘:北堂藏齐白石篆刻原印集珍》包括:齐白石一生为人刻印无数,但为一个人刻大量作品,我只知有两位,一是朱屺瞻,一就是陆质雅。朱屺瞻是著名画家,我们比较熟悉。2001年,由上海图书馆编辑、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的《梅花草堂白石印存》,使我们知道了齐白石从二十年代末至五十年代,为朱屺瞻刻了七十三方印。
李邕(六七八——七四七),字泰和,杨州江都人。官至北海太守,故后人称为“李北海”。其书法独步一时,李阳冰誉之为“书中仙手”。尤其是李北海将“二王”为代表的“南帖”风貌与北魏的书风,熔为一炉,形成自家风范。 《少林寺戒坛铭》是李北海三十八岁所书,春秋正富,正是走向成熟时期。当是其神完气足之作;也是李北海所流存下来字迹。前人有考定此碑为伪托,但就艺论艺,其艺术价值还是大有可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