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张卫平老师的23位博士生的学术论文集,围绕民事诉讼法的部分即民事诉讼模式转型、民事司法改革、民事诉讼基础原理和基础制度、民事诉讼教学方法展开论述,代表了高水平的民事诉讼学研究规范和方向。
《外国民事诉讼法新发展》名称为《外国民事诉讼法新发展》,民事诉讼法指的是“大民诉”,包括民事证据法和民事执行法。由于当今世界各国ADR的发展与民事司法改革具有密切关系,故将有关ADR的内容放在概述或者司法改革的背景中予以论述。关于新发展的界定,各国并不完全相同,但我们认为应以最近一次该国对法典的全面修改或者新制定的民事诉讼法为准,其后某些方面的制度改革或小规模的修改立法也属于新发展的范畴。《外国民事诉讼法新发展》重点介绍20世纪下半叶以来各国的民事司法改革、法典的新规定,新的理论发展、诉讼实践及发展趋势,并指出对我国民事司法改革的借鉴意义。
执行程序应有二条分别以行政性权力与司法性权力为核心的程序主线。行政性权力由行政人员行使,也可由法官和行政人员共同行使,但司法性权力只能由法官行吏,二种执行权都应充分展现其刚性,在必要时也应适当展示其柔性。至少行政性权力的行使应遵循职权主义,债务人必须以其善意的配合换取执行权主体和债权人的宽宥。执行程序中的当事人同样应拥有诉权,没有诉权与之间相对应的执行裁判权是专断的。诉权是构建执行程序内控机制的必要工具,也是连接二条程序主线的桥梁。
本书把共同诉讼制度分为概说和类型两个部分进行阐述,进而对其进行评析。在章概说部分对共同诉讼制度的内涵和性质、历史以及内容和功能进行考察和分析。第二章类型化分析部分则是在概说基础上深入共同诉讼的不同类型展开研究。由此观之,对共同诉讼制度总体的认识和把握,以及不同类型共同诉讼的深入探讨便成为本书研究的方向。而第三章则转入现时各国运用的共同诉讼制度的评析。在前面章节的基础上,第四章是对我国共同诉讼制度如何加以完善的分析,这种分析不仅仅是理论意义上的,更是立法和实物层面上。可以说,这种完善也构成本书研究的目的。
内容简介
如果说证明责任是民事证证据制度的核心,证明责任分配便是核心中的核心。证明责任的分配,横跨民事程序法与民事实体法两大法域,确定证明责任的分配,既要考虑到民事诉讼制度的自身规律和内在要求,又要考虑到民事实体法的立法宗旨与具体规定。
本书将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范畴和主要理论、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制度以“问题”的形式,予以“整理”,可以作为专业学习和研究学术的基本进路。每个“问题”的写作均包含三部分内容:(1)分析和阐论问题;(2)延伸阅读线索;(3)考研考博真题 本书对问题的分析和阐论,虽不要求有很高的原创性,但力求有很高的逻辑性和体系性,且立意新颖、思路开阔。 “问题”包含了新兴问题或在我国尚未被关注却有价值的问题,比如民事诉讼法的宪法化、程序参与原则、程序基本权、对审原则、诉讼费用保险、自由证明、证据共通性、证明责任的减轻、诉讼要件、执行威慑机制等。同时,本书还就我国新近颁行的相关法律、司法解释作出解说和分析
本书所研究的上诉制度是民事诉讼法的重要制度之一,它不但涉及诉讼法的基本理论,而且与各项具体诉讼制度密切相关。可以说,司法公正与效率的实现,离不开上诉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以公正与效率作为理想的民事上诉制度设计的基本价值取向,探讨民事上诉制度运作的一般原理、结构与功能,进而在全球“接近正义”运动和司法改革的背景下,分析我国民事上诉制度之缺陷及其深层次原因,立足本土实践,借鉴域外经验,从理论和制度上建构我国未来的民事上诉制度,是本书研究和写作的基本思路。本书对民事上诉制度作了全面探讨和分析,包括原理、构造、制度运行以及外制度改革,并且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重构意见。
内容简介
本书除导论和结语外,共分七章。 导论,首先介绍选题的意义。涉诉信访问题是一个独具中国特色的政治和法律问题。其次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概括目前信访问题的研究状况及特点,并对本书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框架结构进行交代。 章为涉诉信访的概念阐释。通过梳理学界已有的认识,解决涉诉信访的界定以及涉诉信访与相近制度的关系问题,即澄清涉诉信访的内涵和外延,明确涉诉信访理论研究的基本范畴,界定研究范围,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 第二章为我国涉诉信访制度的形成和演进。通过对我国涉诉信访制度的产生、发展的主要历史节点的描述,从政治和法律两条进路,分析该制度所具有的政治上的、意识形态上的正确性以及在司法制度、法律技术上与诉讼规律的背离。从历史发展角度阐述涉诉信访的本质。 第三章为涉诉信访制度
1.本章重点。每一章在开头部分均提示了本章的重点,以便阅读者把握本章中的重点内容和重点问题。2.引导案例。根据本章内容,尤其是针对本章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安排若干引导性案例,通过这些典型案例激发读者的兴趣,促使他们思考和分析案例中提出的法律问题。3.本章内容。这是教材的核心部分。在这部分中,既要对相关的制度、程序作完整、细致的介绍,又要对前面的引导案例作简要分析。4.每章的结尾部分,安排了五项内容:(1)重点问题回顾。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提示本章中的重点问题。(2)阅读法条。列出与本章内容紧密相关的法律与司法解释,便于查阅。(3)阅读文献。列出与本章内容相关的重要的论文和著作,便于读者拓展阅读。(4)复习思考题。巩固阅读者所学到的知识,并启发进一步的思考。(5)司法考试题。我国从2002年开始实行国家统一的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