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物自古以来就是国际关系的一部分,它们可以作为友谊、道歉或权威的象征。布鲁梅尔探索了历代赠送的50件外交礼物,解释了这种政治艺术的巨大复杂性 通过必须符合收礼者自身利益和性格的礼物,为送礼者打造品牌。法国国王路易十五和路易十六使用塞弗尔瓷器,而奥斯曼苏丹则喜欢荣誉长袍。在某些情况下,收礼人毫不掩饰他们想要的礼物。约公元前1350年的《阿玛尔纳书信》记录了赫泰王子齐塔与埃及法老的通信,他想送给法老16个人,并强烈暗示法老想要一些黄金作为回报。从特洛伊木马到埃及的方尖碑,再到自由女神像,这本丰富的全球史为全球政治的奇特细节和壮观场面提供了新的视角。
本课题成果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的专家团队合力完成。 本书共分七章,第一章 中国式现代化 ,第二章 新哈萨克斯坦 ,第三章 政策沟通 ,第四章 设施联通 ,第五章 贸易畅通 ,第六章 资金融通 ,第七章 民心相通 。
本书是2014年 2018年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发布的《中日关系战略报告书》五年合集。每年度的报告书由中日两国学者共同研究并撰写,以报告书为媒介打造中日两国学者、智库长期合作交流的机制化平台,既注重建言献策的政策性效果,也注重从中长期、战略性视角考察研究对象,其间注意国际体系、国际关系理论变迁变化的观照,体现出大学智库的研究特色。年度报告书已形成系列化,即由点到面形成变化轨迹,将为后人留下考察史实与认识之间的张力与规律提供方便与空间。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提出共建 丝绸之路经济带 和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重大倡议,简称 一带一路 倡议。如今,共建 一带一路 已经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了推动共建 一带一路 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本书一是对中国参与共建 一带一路 的成绩进行总结;二是在当前地缘政治冲突、世界经济需求疲软和逆全球化思潮下,研究如何通过共建 一带一路 开新局,为世界经济复苏提供中国方案。本书分为两篇,区域篇是中国与不同区域经贸合作的有关研究;专题篇是 一带一路 倡议背景下关于中国主要经贸问题的专题研究。
总结 一带一路 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有待解决的问题,从理论上探索新时期共建 一带一路 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是本书的核心任务。为此,本书试图从 一带一路 的治理结构出发,围绕高质量发展的高标准、可持续与惠民生的具体目标开展路径选择研究。在高质量发展路径选择的理论分析框架下,我们聚焦 一带一路 建设中的国际产能合作、道德风险、债务与环境可持续、国际认知、安全保障、机制化建设等,探讨相关问题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之道。
《中国香港:政治与文化的视野》记载了作者强世功对香港及通过香港对中国问题的思考,书中收录了:“行政吸纳政治”的反思、“一国两制”的历史源流、基本法的形式与实质、中国的忧郁、九龙城寨与香港大学等内容。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本书包括3辑内容:一、在影像的边上。主要是对纪录片的历史发展以及与社会历史民族的关系进行深度评论。二、书写与遮蔽。主要是对中国的一些主要媒体及节目进行评论解读。三、诗与思。主要是对文化文学论著进行的文化思考和评述。全书语言犀利,论证透彻明晰,处处有思想的闪光点。作者对一些现实当下的问题用文化的、思想的、历史的视野进行阐释,让读者对现实事件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作者对于中国文学以及文化的梳理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对一些作家以及文化思想家的解读很到位,让读者在享受丰盛的思想盛宴的同时,也预留了丰富的思考的空间。
全书从“大颓大悲的民族悲史”着笔,从四川广安邓氏祖辈写起;16岁的邓小平怀着憧憬,出川赴法勤工俭学,历经艰辛,到45岁重回四川;这29年的岁月将他从一个懵懂的少年铸造成为一个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这里,作者记录了一个实实在在的父亲,一个孩童、学生、战士、将军、政治家的前半生旅程;更展现了邓小平和同时代的一批俊杰,从盗火到播种,从理想到实践,努力壮大革命力量,终于把一个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带入一个崭新时代的艰辛而又辉煌的革命历程。作为邓小平的女儿,作者历时三年,读书、查阅资料、采访当事人和知情者,终以大气磅礴的篇章真实地记述了邓小平前半生的轨迹。所以,全书在事件的记录上,它真实可信,语言细腻,尤其各战例的叙述生动详尽,数据确凿;在对人物的描写上,它客观公平,语言深刻而犀利;在所附的照片
书稿以蒋介石在战时的外交实践为新的切入点,全面利用两岸相关史料,系统探究蒋介石在充满冲突而又合作的外交困境中艰难求存的外交努力,以期填补蒋介石研究中关于外交的重要部分。
林冈编著的这本《台湾地区政党政治研究--以社会分歧与选举制度为分析视角》的学术价值首先是运用社会分歧理论和选举制度理论,解释和预测台湾地区政党政治的发展趋势,说明台湾政党趋同的向心力,缘于选举制度的诱导,而维持政党差异的离心力,则是基于台湾社会所固有的累积性分歧特点,从国民党和民进党社会基础的调整、政党规模的均衡、组织结构的变化、政策纲领的调整和选举策略的运用,说明两大政党的差异性和部分特征的趋同性。其次是综合使用统计分析、深度访谈、文本对比的经验研究方法,搜集大量的手和第资料,通过分析,得出结论。
萨孟武所著《中国社会政治史》全书共四卷,本书为第二卷。全书纵论中国各朝之兴亡得失,除考据政治制度外,更引用社会、经济、思想等各层面的相关资料,以评析这些层面的变动如何与政治制度相互影响,其后甚至成为朝代更迭的因素。决定历史演进的条件,往往是交互影响的,其中较明显的莫过于政治与社会两方面。书中除了详述宫中、府中权力的转移、倾轧外,也从社会经济的角度,介绍币制、税赋、力役等对社会造成的影响,及其如何冲击历史的演进。另外,其不同于其他社会史或政治史之处就在于,揭示了社会科学与历史的密切关系。其着力阐明历史发展过程之因果关系,剖析了各类社会情况,如民风、士气、经济、国防、户口之多寡、土地之分配及生产力、各种阶层之分立,以及政治制度等等,对于政治现象有何影响。较便利学者的是,书中于每
《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一书收录了朱镕基同志在1987年12月至1991年4月在上海市工作、主政期间的重要讲话、谈话、信件等106篇,并配有珍贵照片和手迹影印件,绝大部分为首次公开发表。《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真实地记录了朱镕基同志在上海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大刀阔斧的改革思想和施政措施。朱镕基同志在上海工作期间,正值我国经济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经济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当时的上海,财政收入滑坡、工业不景气;市政基础设施陈旧,交通拥挤、住房困难,士气不振;政府部门官场气息犹存,开拓精神缺乏;等等,其困难和考验尤为艰巨复杂。面对如此局面,朱镕基从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入手,推进经济体制改革,采取了一系列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同时着力解决关系民生的“菜篮子”、交通、住房问题,为上海国际金融都市地位的确立奠定
《中国对外投资报告》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编写,分为前言、中国对外投资的现况、中国对外投资的管理体制、中国对外投资的政策导向、中国对外投资推动世界各国共同发展五个部分。《报告》从宏观、全面的视角出发,用精炼的语言系统阐明中国对外投资的发展历程和态势、中国对外投资管理体制的沿革和现状、中国政府相关部门支持和引导对外投资的基本原则和政策体系,以及中国对外投资推动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基本事实,旨在引导外各界客观、准确的认识中国对外投资的现状、政策、贡献。
《全面深化改革案例100深度解读》内容包括:经济体制改革:不找市长找市场、政治体制改革:民主法制是好东西、文化体制改革:一花独秀不如百花嫣然、社会体制改革:公平正义比太阳要有光辉、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不要雾霾要蓝天白云等等。
《海上警察百年印象(1843-1949)》为上海有史以来部专门记述近代警察历史的文化专著。近代上海形成了“三界四方”或“一市三制”的特殊政治格局,相继产生公共租界、法租界、华界三套警察机构,三个大相径庭又自成一体的警察系统在同一个城市中同时运作,这在古今中外警察史上也是的。《海上警察百年印象(1843-1949)》的上篇全景式地展现了从1843年上海开埠至1949年解放,上海警察机构从帝国主义殖民统治的租界巡捕房、清政府的巡警总局、民国时期的警察机构、日伪上海特别市警察局和国民党上海市警察局到人民公安机关的创建的整个发展脉络;下篇从多个不同角度展示百年来上海警察历史所沉淀的极为丰富、厚重的文化资源、人文底蕴,用图与文的交融,立体和富有动感地勾勒出当时的社会境况和生活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