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美国,是当今世界的两个大国,两国关系令世界瞩目。从1784年美国商船 中国皇后 号首次远航中国起,中美两国便开始了长达200多年的交往。在这悠长的岁月中,中美关系历经风雨,大起大落,几经波折,但两国的交往内涵极其丰富。 本书描绘了2001 2016年间中美关系演变的基本轨迹,着重叙述了新世纪以来中美关系中的许多新现象、新发展,包括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和措施以及美国相关政策的演变,中美在应对朝核问题中的合作和分歧,中美关系的机制化建设,两国各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的发展,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中国提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中美建设性地管控分歧等。
国家在世界舞台上的行动,如何影响其他国家?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各国应该如何行动?国际关系作为一门学科,为何会对全球政治行为产生指导性、实践性影响?云集学者,着眼思想前沿,《牛津国际关系手册》以权威视角与系统脉络,深刻呈现了国际关系领域的方方面面。 从国际关系的学科定位、理论流派、研究方法,到国际关系与其他学科乃至政策制定之间的关系,《牛津国际关系手册》浓缩式地展现了国际关系的知识地图,是迄今为止对国际关系领域至为权威和全面的概述。在战争与和平仍是重要议题,恐怖主义、气候变暖、全球金融、数据安全等新兴国际性问题日益凸显的时代,《牛津国际关系手册》以深厚专业力量,解析国际秩序当下走向,探索世界格局未来发展,是所有关心全球政治前沿思考的读者的指南。
从 黑船来航 到日本战败,近代日本外交究竟走了一条什么样的曲折之路?本书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清晰地展现了近代日本外交起步、发展、扭曲乃至破产的过程,揭示了日本外交的战争导向性、政府体制外势力对外交的干预以及理性与具有民主和平意识的外交官员被排挤等特点,留下了 战争因外交的崩溃而开始,并由外交的复活而终结 的惨痛教训,对以往日本外交通史著作中很少涉及的对近东与中亚的外交、武官制度、中日外交级别升格等问题进行了全面论述。
本书将明初近70年的中琉关系置于东亚区域秩序演进的整体视阈下进行探讨。 通过搜检关联性史料,依托奉天门晓谕、杨载凿空、李浩市马、梁民出使、地保奴移居、吕渊使日、柴山渡琉等重要交往事件,分析明朝与琉球关系的发展演变过程,并兼及其与北元、高丽、朝鲜、日本、倭寇等的内在联系,尝试构建立体、动态、系统的“明初中琉关系相”,借以凸显明初东亚 关系的广泛联动性和区域秩序构建的复杂过程。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是美国总统幕僚团队中的法定组织,自1947年建立至今,始终在评估、规划、统筹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过程中占据独特地位。本书从组织行为模式理论视角出发,重新审视了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70余年的发展历史,探讨该组织在美国长期调动国内各类资源、回应国际政治格局变动中扮演的角色,并在此基础上探究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与该国政府长期所秉持 首要地位 国际战略之间的关系。
自冷战格局形成以来,隐蔽行动一直是美国对外政策和战略的工具。冷战结束后,隐蔽行动在美国对外政策和战略中仍然占据独特位置,是美国应对竞争对手挑战、维护霸权地位的重要手段。借助无孔不入的“肮脏的诡计”,美国成为世界上实施隐蔽行动 为频繁的国家,彰显了美国隐蔽行动的渗透力、影响力和破坏力。 本书将美国隐蔽行动划分为隐蔽宣传行动、隐蔽政治行动、隐蔽经济行动、准军事行动和隐蔽网络行动五种类型,运用理论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着力探讨美国隐蔽行动的实施路径、政策平台和行动手段,解析美国隐蔽行动的政策和战略功能,廓清美国隐蔽行动体系的总体框架和基本布局,以期为把握美国的隐蔽行动政策和战略提供分析视角和思考路径。
北约自20世纪40年代末创建至今,已有70多年历史。作为当今世界*的区域安全组织,北约一直在国际安全秩序建构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自建立伊始,北约就一直是欧美各国谋求政治与军事优势的冷战平台。冷战后的北约实际上正在着力于打造一种新的国际关系规则,正在有意无意地改变国际安全走向。因此,对于冷战后的北约及其未来走向的认识,不仅直接关系到北约自身,实际上也关系到未来欧洲安全秩序建构乃至国际关系全局。《北约志》正是在充分总结冷战时期与后冷战时期北约各种联盟理论、防御战略、组织机制、力量构成、军事实践等基础之上,通过种种外在现象的研究,深入发掘并总结北约的发展和演变规律;通过对北约全程式的历史解读,揭示北约在当前欧洲安全建构乃至国际关系格局中发挥作用的特点,发现并探究北约遇到的各种难题,在
本书对百年来苏联/俄罗斯与中东国家关系的发展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梳理,深刻反思了其中东政策的得与失,揭秘其中东外交政策的制定过程,并探讨了这些政策背后的指导思想。书中有不少作者个人的见闻和感想,特别是对一些关键人物的访谈,颇具学术性、资料性、可读性。相信本书有助于中文读者深入了解俄罗斯中东政策的的历史脉络、底层逻辑和顶层设计。
“金元外交”是美国塔夫脱总统推行的外交政策,其核心在于适应现代商业要求,以“金元”取代“ ”,由 出面推动,对“一切合法、有利可图的美国海外企业予以一切恰当的支持”。20世纪初美国华尔街金融力量崛起,“金元外交”是华盛顿与华尔街官私合作向外扩张的产物,财政专家也发挥智识引导作用,其对象多为欠发达地区。本书以尼加拉瓜、利比里亚和中国为典型案例,剖析“金元外交”在 范围内实施的多样类型及不同效应。塔夫脱试图整合市场金融力量,通过财政专家推广金本位制度、控制影响他国财政,导向一个理性化、以美元为中心的政治经济秩序。由此“金元外交”成为美国构建 财政和金融霸权的早期尝试与重要奠基。然而,“金元外交”并非欠发达地区的普遍“福音”,美国不惜牺牲弱小 主权和利益;其推行过程往往以海军“大棒”为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