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介绍如何进行内在修习的指南书。在这本书里,斯瓦米 拉玛大师教导我们如何通过冥想的练习超越日常思维给身体造成的压力和问题,进入到一种清晰的意识之中。这可以使我们获得指引,打开身体的能量,永保愉悦感和身心的平静。 本书内容从冥想概念入手,谈及呼吸、体式、饮食、睡眠、精神等多个方面在冥想练习中的表现,特别详细讲述了瑜伽呼吸控制法和唤醒中脉等练习方法,既有心灵的指引,又是一套切实可行的指南。正像作者所说的:他所写的是普通人可以练习的冥想。 冥想练习的传授打开了我们通向自身内在的一扇门,这是与我们每天息息相关却从未被我们注意过的。书中传授的方法是印度瑜伽士千百年来和世间万物和谐共处的秘密以及面对人生困难、了解自我本真的方法。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因其学术地位和内容影响,成为国内诸多本科院校社会学、法学、伦理学专业的书目之一。 本书被称为法国大革命的灵魂,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卢梭整个政治学说的导言。奠定了西方社会形态的著作《社会契约论》正是在本书的基础上深论而写成。 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一书中,卢梭一方面借助当时有关野蛮人的人类学资料,一方面展开辩证的想象,回顾了人类从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过渡的历史进程,为社会学研究、法学发展研究、伦理学研究提供了基础,是学术名著中的不朽经典,也是人文科学爱好者值得收藏的作品之一。
在人们的思维活动中,有许多种想法,却不知怎样表达。该如何形成自己清晰的观点?这种观点又是怎样决定人们的习惯从而影响人们的现实生活?什么样的观点是有效的观点?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查尔斯 S.皮尔士(Charles Sanders Peirce)在本书中有效地回答了这些问题。他系统阐述了自己对此问题的见解:首先探讨了人们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时,是如何一步一步形成清晰的观点;其次对人们在形成具体而清晰的观点过程中常用的几种方法进行了分析。查尔斯 S.皮尔士认为,在面对具体情形时,人们不仅仅要找到所隐藏的前提条件或原则,更要有意识地把它们表达出来,这样才有利于进行分析和表达,进而积极、有效地影响或改变生活和工作。 阅读本书,可以培养人们在学习和工作中科学地进行深度思考、逻辑推理与准确表达。
《单向度的人》是赫伯特 马尔库塞*负盛名的代表作,在英美出版后,又陆续译成多国文学发行,被称为西方大学生造反运动的教科书。作者通过对政治、生活、思想、文化、语言等领域的分析、批判,指出发达工业社会是如何成功地压制了人们内心中的否定性、批判性、超越性的向度,使这个社会成为单向度的社会,而生活于其中的人成了单向度的人,这种人丧失了自由和创造力,不再想像或追求与现实生活不同的另一种生活。《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精)》对当代工业社会作了较为深刻的揭露和探索,对研究法兰克福学派和马尔库塞理论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
★ 世界是我的意志、世界是我的表象。 完成这本书的时候,叔本华只有28岁,这部后来影响了包括尼采、瓦格纳、托玛斯 曼,甚至存在主义的哲学名作,包含了叔本华哲学的一切细节,其后他漫长一生都只不过是在解释或补充这部著作。 ★这位被称为极忧伤、极悲观的哲学家,以他的唯意志论和忧伤语调征服了无数后辈,他认为 人生有如钟摆,摆动在痛苦与倦怠之间 当人们把一切痛苦归之于地狱,那么剩下来属于天国的只有倦怠。 ★叔本华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中,宣称他的哲学既不服务于自身所处的时代,亦不为某一特定的国家而作,因为他认为自己的哲学,是服务于人类的。对同时代的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叔本华轻蔑地说他们的哲学不过是 瞎吹牛 ;在他的心目中,柏拉图、康德和印度思想,是值得认真对待的思想遗产。
本书系统阐释曾仕强教授研究《道德经》的精髓要义,围绕《道德经》的核心概念 道 展开,通过 解读 道法自然 顺道而为 等《道德经》十大经典命题,为读者梳理《道德经》的缘起、主旨和概念。并 从九大方面,例如科技、法治、个人修养等方面,告诉我们生活中该如何顺道而为。
《沉思录》是古罗马皇帝奥勒留的一部个人哲学思考录。全书分12卷,是作者于鞍马劳顿间写下的与自己心灵的对话录。书中,作者考察了自然与社会、宇宙与人生、理性与欲望、自我与他人等种种关系,剖析了他本人独特的内心世界,以及自身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思考了诸如道德、宗教、人生伦理、自然哲学等问题。提出要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平静,摈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正直地思考,并且付诸行动等观点。全书每一页都充满智慧。
经营者何以成功?这是诸多在经营道路上徘徊的经营者,始终苦苦思索但又很难求解的命题。在本书中,稻盛和夫从一个经营者的角度,把经营企业的哲学回溯至人生乃至宇宙万物的原点去思考,他从人类存在、生存价值、宇宙、造物主这些宏大而又略显抽象的内容谈起,一步步逼近对人的本性的反思,进而推论出人应当怀着利他之心磨练自己的心智,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赢得经营的成功。没有晦涩难懂的高深理论,只有通俗易懂的娓娓道来,稻盛和夫就像拉家常一样告诉你,人生哲学和经营哲学是相通的,经营的成功源自正确的人生哲学。对于想要了解稻盛和夫经营成功背后秘密的读者来说,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书。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是卢梭的代表作之一,卢梭把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分为 原始人 时代和 文明人 时代,并认为在原始人时代,人们只受自然的支配,只服从于自己的本能,因此也没有奴役和统治等不平等的现象。当人类狂热地追求文明社会声色犬马的生活时,人与人之间才有了高低贵贱之分,也因此产生了不平等。卢梭通过对社会不平等的批判,发出了追求自由的振聋发聩的呼唤之声。 ★而人类在苟且的安逸的诱导下,不知不觉在制度的建设中放弃了自由的权利,从而沦为不平等的牺牲品,折射出了本书的著作背景,同时得出人类的不平等源于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及人类社会的进步等观点。
哲学是个常用词,很多人常自觉或不自觉地对社会、人生、工作常做哲学思考。但哲学也常使人有过于玄妙、艰深晦涩之感。 哲学的对象是宇宙和人生。在理论层面,哲学问及人生基本问题的 我是谁 ,问及宇宙根本问题的 世界怎么来的 ;在实践层面,哲学问及人生基本问题的 如何做人 以及 如何处事 。 《哲学入门》将会提供我们通往解答 我是谁 的通路,也会设法帮助我们找出 世界怎么来的 的答案;哲学也会建议一些 如何做人 以及 如何处事 的原理原则。这些提案或是意见,我们无法在哲学以外的其他学科中学到。哲学委实是一门标准的通识课程,通识 定位宇宙 ,通识 安排人生 。 本书可以使我们了解到:一个人生存在天和地之间,生活在人与人之间,如何能顶天立地,又如何能出人头地,而安顿自己的生命、生存、生活、生计,达到个人安身立命、
《导读拉康》以 为什么是拉康? 开篇,对拉康复杂而艰涩的理论做了清晰的背景介绍。 在 关键思想 部分,作者介绍了拉康著作中*有影响的一些元素,并把这些元素放进它们从中产生的语境。这些章节涵盖了许多普遍存在于当代精神分析学的关键术语,然而作者的关注点却在于那些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文学与文化研究领域的概念,诸如, 想象界、象征界与实在界 镜子阶段 无意识的主体 无意识像语言那样结构 阳具、幻想、享乐 性别差异 在这一部分的每一章里,作者都会在结尾附上一个例子,以便说明这些概念是如何被应用于文学研究、电影研究或社会研究的。 在 拉康之后 部分,作者讨论了拉康当前被应用于文本与电影分析以及政治学与社会学理论的不同方式。 在本书*后的 进阶阅读书目 中,作者不但给出了芬克导读与拉康自己作品的详细介绍
为什么推荐创美工厂版《传习录》? 1.阳明学研究专家余怀彦先生亲自作序推荐! 2.一部不可多得的王阳明作品精选集。 3.新增王阳明6篇传世名作:《教条示龙场诸生》《尊经阁记》《象祠记》《瘗旅文》《大学问》《朱子晚年定论》。 4.新增正史传记1篇:《明史王守仁传》。 5.精注,无删节,原汁原味:明朝白话版 谈话录 ,拒绝各种译文对经典的肢解和随意发挥,让圣人思想回归本来面貌。 6.每一个主题、问答、论述都进行了分段分小节处理,让阅读更加轻松,便于理解。 7.新增康熙御用画家焦秉贞(师从德国传教士汤若望)所绘《王阳明先生真像》。 8.新增王阳明书法作品一幅:红叶满林春正暮,隔堤遥见片飘归。 9.新增王阳明著名七律《泛海》: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10.新增王阳明 四句教 :无善
人与物的关系是什么?身体如何改变这种关系?本书中,作者认为,从身体出发,而不是从物或人出发,可以帮助我们重新考虑两者的地位。 从一开始,我们的文明就建立在严格、明确的人与物的区别之上,建立在人对物的工具性支配之上。这种对立源于古罗马,并延续至整个现代社会。在我们当下的全球市场中,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关于人与物的矛盾。尽管这一区别对我们来说似乎是明确和必要的,但在法律、经济和技术实践中,我们不断看到的是观点的逆转:某些类别的人正在被事物同化,而某些类型的事物则呈现出个人特征。 罗伯托 埃斯波西托以其一贯的严谨态度,认为存在着一条从这一悖论中解脱出来的路径,这条路径由建立在身体上的新观点构成。无论是人还是物,身体都成为重新思考支配我们哲学、法律和政治词汇的概念和价值观的决定性因素。
威廉?巴雷特(William Barrett,1913~1992),美国哲学家,存在主义主要代表之一。其主要著作有《非理性的人》、《什么是存在主义》、《自我与本能》等。《非理性的人(精)》是威廉?巴雷特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被公认为英语国家中研究、解释和介绍存在主义的最优秀的著作,在美国和整个西方哲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它在问世后多次再版,畅销不衰,至今仍被一些大学列为 当代哲学 和 存在主义哲学 课程的教科书。
高效自动化的心流状态是天才的专属,还是人人可修? 本书的核心观点在于,真正的智慧并非单纯依赖前额叶的理性思考,而是要通过慢思考来训练动物脑,将理性思考的成果转化为自动化的心流。这种心流并非简单的快思考,而是一种可经过精心训练而得的高效自动化状态,能够在无意识中为我们提供最佳的解决方案,让我们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游刃有余。本书通过生动的比喻和作者的实修记录,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慢思考来构建特定领域的心流网络,不仅是一本关于思维训练的指南,更是一本引导我们认识自我、提升自我的心灵之作。
《论心灵之安宁》是斯多葛派哲学家塞涅卡的书信集,信的内容涵盖了塞涅卡对哲学、美德、死亡、学习、恐惧、享乐、财富等诸多生活议题的看法。 全书精选12篇书信,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含8篇书信 《论生命之短暂》《论心灵之安宁》《论幸福生活》《论无端的恐惧》《论恩惠》《支持简单生活的一些论点》《论提前计划徒劳无益》《论通过理性达到的真正之善》,塞涅卡探讨了作为普通人,该怎样安排自己的时间、用何种态度与身边人来往、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第二部分含4篇书信 《论肉体与心灵》《论选择老师》《论醉酒》《论自然是我们最好的供养者》,这称得上是 塞涅卡生活指南 ,它讨论了注重生活中的种种细节,正是这些细枝末节的小事,组成了我们的一生。
《论自愿为奴》本为一篇学生习作,*初发表于1576年,但在后来的历史演进中,却成为抨击专制制度的战斗檄文。历史上常有这样的现象:一个小人物,一件小事,一篇小文章,当时微不足道,但它却渐渐受到关注,称为一种象征,一种号召,一种符号,不断被赋予新的含义。 《论自愿为奴》提出了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即权力对民众的合法性问题。拉波埃西试图分析民众对权威的屈从,解释统治和受奴役的关系。 《论自愿为奴》是近现代政治哲学的一篇重要文章,后来在不同时代,被不同政治色彩的人士广泛引用。就拉波埃西的职业而言,他本是政府机构的一员,也是权力的忠实仆人,但他的《论自愿为奴》却被后世认为是无政府主义和公民抗命的开山之作,而拉波埃西也被认为是*早探讨权力异化的先驱者之一。
权力(power)、自由(freedom)、主体性(subjectivity),十二位福柯研究专家经由这三大关键概念涉入福柯思想的腹地,全面解析福柯留下的丰富思想遗产,为我们勾勒出理解福柯 理解我们自己的线索。在思想地图的意义上,本书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给出了深刻而明晰的指引。 本书由一篇《导论》和三个部分(共计十二章)组成,辅之以精练的生平年表和详尽的参考文献。 本书重申福柯的现实意义:促使人们去质疑貌似 必然如此 的当下境况,由此而敞开主体存在的丰富可能。在此基础上,本书强调,对 权力 、 自由 和 主体性 这三个环环相扣的概念加以深入思考和再度阐释,将成为建构新的思考和行动方式,进而对种种 支配 与 压抑 加以抵抗的*重要路径。
《工具论》是亚里士多德的重要著作之一。本书是亚里士多德关于三段论等逻辑推理论述的汇编,集中阐述了三段论、演绎法、归谬法等思维推理方法,为形式逻辑奠定了基础,并对这门学科有着深远的影响。全书包含六篇内容: 解释篇 讨论了命题的构成、性质、分类和真假关系; 范畴篇 讨论了命题经常会用到的十个基本范畴; 前分析篇 阐述了如何正确地通过大前提和小前提得出结论,即三段论演绎法; 后分析篇 讨论了定义、证明、演绎和归纳等问题,厘清了四种推理类型; 论题篇 研究了著名的四谓词理论,讨论了合理论证的方式和方法,以及如何在论辩中战胜对手; 辩谬篇 是关于谬误的逻辑理论,揭示和分析了各种谬误和诡辩的种类,并提出了反驳谬误的具体方法。
内容简介: 该书为新儒家开宗大师熊十力先生代表作,作者援佛入儒,以《易经》为根基,改造唯识学,阐明其 体用不二 即体即用 即用即体 的哲学观点,构建了 新唯识论 哲学体系,对现代新儒学和现代哲学有深远的影响。全书有明宗、唯识、转变、功能、成色上下、明心上下等共十章。本书为1953年的语体文壬辰删定本《新唯识论》。 本次出版邀请熊十力得力弟子牟宗三(一代国学大师)其 私淑弟子 薛在君做通俗化导读,又针对每个章节做开篇解读,更易于读者理解并读懂本书。相较于其他版本,本版本做了大量注释,有更详尽、通俗化的解读。 该著作是熊十力穷尽毕生精力的著述,贯穿了熊先生自己对佛学的理解,其哲学体系的建立与完成也全在此,该书奠定了熊十力 新儒家 开宗宗师的学者地位,该著作体系博大,论证严密,语言简练,蕴含宏富,非
巅峰体验,是指人类思维中的一种神秘的具有形而上指向的瞬间顿悟现象。这种神秘现象表现为,经历者会在突然发生的一瞬之间,产生强烈的身心震憾,并随之产生对整体世界以及人类存在意义等宏大命题的直观洞察。古代印度的释迦牟尼和古代中国的老子,就是这种神秘现象的经历者,他们的"?槃"思想和"道"思想就是这种巅峰体验的产物。由巅峰体验瞬间顿悟所生成的形而上思想,与哲学思辩所形成的理性主义的形而上思想,都对人类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 巅峰体验历来被认为是一种非理性、超理性的神秘现象,它为什么会发生?发生后为什么会达到那样神奇的思维高度?是数千年来人类理性难以释说的思维之谜。本书深入分析论证了巅峰体验发生的过程、发生的生理-心理机制,以及人为引发巅峰体验的种种方式等问题,旨在证明这种神秘现象是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