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穆斯林的世俗生活中,伊斯兰法应置于何种地位?当代著名的穆斯林学者和人权活动家阿布杜拉?艾赫迈德?安那伊姆认为,通过国家权力强制实施伊斯兰法,与伊斯兰教所强调的自愿接受宗教信仰的基本原则相抵牾。在当代社会政治生活中,国家应该避免宗教权*的滥用,国家的政策或立法必须基于公民理性,以使这种政策或立法对于信仰不同宗教的所有公民都是可能的。通过对伊斯兰教历史传统的回顾,以及对印度、土耳其和印度尼西亚三个国家的具体分析,安那伊姆指出,比起宣称通过所谓的 伊斯兰国家 来实施伊斯兰法的理论,人权和公民权的观念更契合于伊斯兰教的原则。作者基于对不同社会当中宗教和世俗国家之间关系的深刻反思,探究和设想了发挥伊斯兰法的一种积极和可持续作用的路径。
在西方哲学史上,维特根斯坦是创造了两种不同哲学而又各自产生重大影响的哲学家。前期以《逻辑哲学论》为代表,后者则以《哲学研究》为象征。本书告别了传统西方哲学以理想语言为基础、试图探索语言本质的静态逻辑构造论,重新将语言哲学捡回到日常语言中,将语言的实际运用、语言的功能作用作为出发点。他所提出的“语言游戏”和“家族类似”对语言哲学的发展贡献基本。本书译者陈嘉映为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的译者。本书直接译自维氏的德文原本,因而是迄今中国最贴切、最准确的这一哲学名著的译本。
这本书是铃木俊隆禅师第一本书《禅者的初心》的姊妹篇,内容由铃木禅师晚年最后三年间的三十五篇开示讲稿编辑而成。 铃木俊隆禅师以每天寻常生活的语调、幽默感和一颗好心肠,陈述“禅”的精义。尽管铃木犹如长者般供给学生滋养,但他仍然敦促学者寻找自己的道路。与其强调某一特定的指导和方法,禅师的教诲在于鼓励我们去接触、了知我们的真心,并且完全地表达自己。 对于任何想寻求精神圆满与内在平和的人来说,铃木禅师的开示是一份极美妙的礼物。
本书是一部关于王国维境界说的研究论著,主要内容包括导言、核心范畴、义理比较、境相互释、学案遗响、学史考辨共计六个部分。本书在对王国维境界说学术研究史评析基础上,旨在从境界说理论结构的复合性特点出发,以问题意识为主导,追踪学术前沿。所论务求创新,自始至终考镜源流。在学理上前后一贯,系统阐释王国维境界说的内涵构成和理论贡献,重在对困扰百年学界的一些争议给出学理回应。导论交代写作缘起以及学术史评析。回眸百年学界,“王学”已成为学界“显学”,研究成果丰硕,新著不断涌现。任何形式的“驻足停留”,不仅意味着重复研究,而且可能笔走偏锋。
雅克·德里达以《论书写学》《友谊政治学》等著作蜚声学术界,对后结构主义哲学思潮影响甚巨,也是深刻论述我们这个“后现代”世界的巨匠之一。他挑战了西方哲学传统一些深层的假定,塑造了他所命名的“解构”运动,正是这层关系为他赢得了声誉,也为他招来了骂名。在书中,西蒙·格伦迪宁向我们揭示了德里达的著作何以艰深难解,又何以意义深远。他相信,这位哲人的惊世见解对哲学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