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志愿服务成为连接个体与社会的重要途径。无论从社会和谐与发展的角度,还是从现代人精神满足的角度,志愿服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蕴含着极其重要的价值。所以,志愿服务是一项令人着迷生爱的事业。对于志愿服务的这些作用和意义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但缺少中国志愿服务的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系统归纳和总结,如,宏观层面上,全国志愿服务发展概况如何?与国外志愿服务形成了怎样的“中国特色”?中国志愿服务的历史发展脉络怎样?微观层面上,志愿服务理论渊源有哪些?具体的志愿服务工作流程如何?有特色的志愿服务项目怎样设计?等等,鲜有系统的梳理。全书共94万余字、1567个辞条。包括176条概念与理论、159条实务、210部法规及相关制度文件、179个组织、168个项目、307位人物、166个事件、119部文献资料以及其他相关辞条83个
2019注定是中国社保改革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年份:这一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推进落实力度,更大规模的社保降费拉开序幕,社保税务征收步入实施,中央调剂制度全面推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防范重大风险要求……越来越多的目光聚焦于社保制度的财务可持续性问题。在此背景下,本精算报告的面世显得尤为“及时”和“应景”,作为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出版的第二部精算报告,今年的报告将测算期延长至2050年,这是继去年短期(2018-2022)预测的基础上,探索中长期精算的一个升级版;同时,本书对分省32个统筹单位(包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进行了10年期(2019-2028)的测算,以回应各方对养老保险地区间财务平衡问题的关注。值得说明的是,今年精算报告的对象仍然为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即精算对象为城镇基本
2010年以来,受北京市民政局的委托,北京师范大学陶传进教授和他所带领的团队,对全市139家基金会进行了评估。本书在系统总结这些评估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反映基金会本质属性、具有创新性的社会组织评估理论架构,并据此形成了系统化的、科学合理的基金会评估指标体系。可以说本书是迄今为止最为系统、最为全面的关于基金会评估的专著。书中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些体系、指标、公式,无不给人以认识的启迪和实际工作的指引。
本书以战后日本养老保障制度为题,从经济背景和社会影响等视角,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探究日本养老从古代社会家督式的家庭养老逐步向明治时代《恤救规则》、《救护法》等法制化国家养老和21世纪后兴起的社会养老、养老产业化等转化过程中,文化传统对现代养老制度选择的影响以及路径依赖的形成。根据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考察经济增长与多元化养老保障制度形成、随产业结构调整多元养老制度的合并与重组等养老制度变化的关系。结合日本政府、财团法人针对社会保障制度的一系列社会调查,探究养老保障制度与民生的关系。进而深入分析日本养老保障制度在发展中所遇到的代际抚养、年金空洞化、养老保障责任向民间转移等问题,以及日本政府的解决办法与效果,探究其制度根源和症结所在。了解日本养老社会保障制度的目的
《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研究》针对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存在的问题,放眼未来,探索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我国71%的人口在农村,随着计划生育政策和人口老龄化、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实施集约化和规模经营、家庭养老和靠土地养老的比例将逐渐降低,农村人口的养老日渐成为全国十分重视的社会问题,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人口的养老问题并保持其可持续性,才算是解决了我国人口的养老问题。
全稿约18万字,分8章,主要内容有:养老机构行政管理概况、养老机构人事管理、养老机构财务管理、养老机构采购管理、养老机构资产管理、养老机构档案管理、养老机构公共关系管理、养老机构行政查房与值班等,以文字、数据、图表、流程图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表述,是一本实用、易操作、易推广的大众医学科普著作。
《工会劳动保护工作全书》分章对劳动保护、安全生产、职业病防治、工会劳动保护工作的基本知识、工作特点、工作要求及操作方法等都作了详细介绍,同时列举案例剖析工作中的难点、热点和焦点问题,其特点是简明实用,可操作性强,着眼于基层工会劳动保护工作的实际需要,是各基层工会劳动保护工作者的好帮手,相信阅读《工会劳动保护工作全书》后对工会日常工作定会大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