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眼紫髯、生性谨慎,在豪迈奔放的孙氏儿郎中他是异类;临危即位、枭雄环伺,父兄留下的大业在他肩上分外沉重;知人善任,示弱克强,终于赢来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的胜利——孙权是三国时代最长寿的君主,还有人说他是命的君主,但有谁知道他内心深处的恐惧? 本书运用社会心理学,揭开孙权的内心之谜。父兄耀眼的光芒,在他心中投下了挥不去的阴影。他看似幸运,却又怀着深沉的自卑与恐惧。孙家勇猛骄傲的家族荣誉感,融会他后来学会的以柔克刚手段,成为他与天下英雄博弈的兵法,终于开创父兄也未能达到的业绩。在强者通吃的世界,孙权的心战历程,值得并非天生强者的我们分享!
古斯塔夫荣格是瑞士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大师,他对性格类型的划分和“集体无意识”概念的分析深刻影响着20世纪的主流心理学学派。荣格在学说上对弗洛伊德的思想进行了继承和发展,并在梦、无意识、人格面具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学说。 本书以富于逻辑性的解析和生动的案例,向读者呈现了荣格心理学的重要概念和理论。荣格的心理学对东方传统思想兼收并蓄,不极大的临床价值,且深具哲学内涵。仿佛一段荣格派心理学的深度旅行,本书百分百地呈现了其思想的精华所在。
人类从古代开始,历经中世纪、文艺复兴以至到19世纪中叶,对心理的探索和研究,都是处于一种无明确的研究目的、目标,无明确的研究思想、方法的混沌状态下自发的或不自觉地进行的,夹杂在对哲学和神学的研究中。心理学的内容融汇或包括在哲学和神学的内容体系中,心理学家是由哲学家、神学家、医学家或其他科学家兼任,心理学的方法也主要是思辩的方法。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可以说是世界上的部心理学专著。
本书的编写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遵循西方心理学史的方法论原则和编纂学原则,吸收外西方心理学史研究的成果,反映西方心理学流派发展的动态。对心理学“长期的过去和短暂的历史”进行合理性重建,探索西方心理学发展的整体特征和规律,力求在教材内容和体系上有所突破和创新,希望把本书编成一本具有特色的西方心理学史教材。
马斯洛去世已有四分之一多世纪的时间了,他的名誉和声望至今都没有任何下降的迹象。在我看来,它意味着马斯洛时代尚未到来,他的学说和理论的重要价值属于未来的时代。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它们的意义将淋淳尽致地展现。 如果现在需要解释什么贡献的话,我会说,这个贡献就是自弗洛伊德以后,马斯洛对于人性作了最重要的描术。当马斯洛强调指出,所有的健康的人都会有高峰,这些体验并不高深和神秘,而是人们生活的普通组成部分,他就为洞察人性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你听说过智商,但你了解什么是“心商”吗? 你知道并理解自己行为的动机和目标吗? 你擅于揣测其他人……甚至是你自己的行为吗? 心理学无处不在。我们思想、感受、行动的各个方面都是心理学家探究的对象。不管我们对自己的智力还是与别人的关系,即或是对厕所卷纸的悬挂方向感到好奇,心理学都是,也是最令人愉悦的明白我们周围世界的途径。 本书旨在以心理学为基础对人类的一切行为提供合理的解释。你可以对自身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价,包括性格、智力、道德价值观、思维方式、控制冲动的能力、绘画技巧、逻辑思维能力、音乐鉴赏力、同时完成多任务的能力、受错觉影响的程度(包括视觉和思维两个方面),甚至择偶的偏好。你将会了解到人类是如何思考、感觉、观察和回应其他人的。你将会体验到诧异、喜悦、惊奇、愉悦、挫败、恐惧
荣格类型学说,把人的类型分为性格类型和思维类型两大类。性格类型来源于本能。由于人人都有一股生命力,它分化出个体生存本能和性生殖本能,并在个体内得到平衡发展。这两种本能在人身上表现为求权意志和性爱冲动。有求权意志的人,精神集中在自己,其性格为内向型。内向的人好思考,爱怡静,多愁善感,不好社交。外向的人好活动,易受感情支配,乐观开朗,善于社交。还有两种倾向兼有的人,即称作两面型的人。荣格的目的论原则是指,人的精神生活不仅受到过去原则影响,还受到对未来所希望的目的支配。精神现象虽有本质差异,但也有相同之处,那就是它们有追求平衡的目的。他认为,研究心理不仅要追溯过去,而且要注意生活目的的方向。
由卢家楣主编的《心理学与教育》涉及的是普通心理学的学科领域。普通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和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的学科,其内容对于师范生今后从事教书育人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因此,长期以来在我国师范教育课程中始终将这方面的教学内容列为必修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