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是不会欺骗人的》是著名儿童文学理论家、学者刘绪源的学术精要之作。作者从“批评的批评”“创作的批评”“文心雕虎”“中国儿童文学史略”“儿童文学的母题”等方面,系统阐释了自己的观点,既有批评,又有讨论;既包容又立场鲜明,体现了作者对于儿童文学的独特研究和思考。
《云南文库学术名家文丛》遴选了一百位专家的一百本著作分批次编辑出版,遴选的基本范围为1911年以后至1949年以前出生的学术作者的著作或论文集。《叶德均学术文选/云南文库·学术名家文丛》为《云南文库学术名家文丛》之一种,收录了作者叶德均自1944年至1953年发表在《戏曲小说丛考》《中央日报》《文史杂志》等刊物上的论文16篇,书中不仅有民间文艺口传资料的搜集,也有古籍文献的钩稽,既有民俗学理论的探讨,还有大量的考证研究,其研究成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物性之维:人文精神视域下的中国当代文艺》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当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人文精神建构的问题。人文精神是文化现代性的核心。没有健康、和谐、先进的人文精神,现代化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基于对人文精神问题重要性的认识,《物性之维:人文精神视域下的中国当代文艺》对华夏人文精神结构、功能与历史命运进行了梳理与分析。人文精神由物性、神性、诗性三个维度构成。本书主要从物性论角度,分析人文精神的物性之维及其与中国当代文艺、文化建设的互动关系。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策略(第3版)》是由美国著名的心脏介入专家STEPHEN G.ELLIS和DAVID R.HOLMES,JR.教授主编,来自13个国家的数十位专家教授共同参加了这部思路清晰、颇具特色、富含启迪的冠心病介入治疗学著作的撰写。全书共设七篇51章,内容涉及再血管化的风险与获益的总论、成像技术和病变评估、冠状动脉血管重建技术,同时包括了外周血管、结构性心脏病及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技术、冠状动脉复杂病变介入治疗中的临床问题以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辅助治疗和介入心脏病学的未来等。
本书关注古诗研究领域的各种动态,收录了2008年内地报刊上发表的有关古代诗歌研究的论文索引(包括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研究综述、书评及学术活动资讯。同时,还有有关诗学研讨的专题文章。
没有一本书能够像《三国演义》那样,在大众心中几乎取代史实。我们也希望,桃园结义、青梅煮酒、千里走单骑等故事曾在这片土地上真实发生过。就历史而言,真相只有一个。然而,即使是《后汉书》《三国志》这样的重要史籍,对三国这段历史的也存在记录不一的问题。史学泰斗吕思勉老先生生前写就《三国史话》一书,以丰富的历史知识,对三国历史和文学中涉及的一些人物、事件、战争、地理环境等进行深入解析,为三国历史进行了原貌复原。吕先生治史,注重对社会的综合研究,以及对人性的深层思考。因此,吕先生的史论,在独具只眼的同时,也往往充满了人文关怀。因此,《三国史话》为易中天先生品评三国的重要资料,对我们思考当下也能带来许多启发。
《鲍鹏山品水浒》篇幅长达60余万字,内容极其丰富。该书是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鲍鹏山新说〈水浒〉人物》系列电视节目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充,同时查漏补缺、改正错讹;并在正文中以黑体字形式,来凸显作者的睿智评说——这正是其品读《水浒》的精华所在。 一部《水浒》大书,古往今来,仁智互见,莫衷一是。鲍鹏山品读《水浒》,独辟蹊径,独树一帜。他从文化、制度、人性等角度解读《水浒》,少讲情节,多讲细节;少说是什么,多讲为什么。他从林冲、武松、李逵、鲁智深、宋江等人入手,突破了对《水浒》故事情节的简单复述,读出了藏于故事背后无比丰富的人性内涵、文化内涵和思想内涵,读出了新的角度、新的观点和新的精彩。显然,与明末清初文学家兼批评家金圣叹、明代思想家李卓吾等人,主要限于从道德层面来臧否《水浒》
学者陈墨被誉为内地“金学研究靠前人”,他从武学、情爱、人论、艺术、文化、形象、版本及改编等多个角度切入,分析、品评金庸作品,著述颇丰。《版本金庸》专门谈论金庸小说的版本,重点是金庸小说的近期新修订版的评论和研究,解释金庸创作的新思路和新灵感。 《版本金庸》一书内容包括:《书剑恩仇录》新修版阅读札记,《碧血剑》新修版阅读札记,黄药师VS梅超风:情感与形象,《射雕英雄传》新修版细读札记,《射雕英雄传》旧版与流行版比较,以及《天龙八部》新修版阅读札记。
《刘克庄诗歌研究》分为“诗学篇”、“诗歌篇”和“版本篇”部分。“诗学篇”详尽论述了刘克庄“性情说”的产生背景、内涵,以及对后世的影响;“诗歌篇”则分析刘克庄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并指出其不足之处与造成的原因。“版本篇”对刘克庄诗文集的各种版本源流进行了考证。全书旁证博引,条分缕析,并于纵横比较中立论,时有新见,对刘克庄至宋诗的研究,不乏参考价值。
“白马湖作家群”孕育于西湖之滨的浙江省立师范学校,形成于白马湖畔的浙江上虞春晖中学,成熟于上海江湾的立达学园及开明书店。“白马湖作家群”的主观追求是一以贯之的,有相近的文学风格,也有共同的理想——张扬艺术、提倡美育,乐于在教育事业和传播进步文化等方面做实际的工作。 本书简要介绍了白马湖作家群的形成及流变历程。
《生态批评视野中的20世纪中国文学》全书既有对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生态意识的整体把握,呈示其由自发而自觉、由潜流而壮观、由浅尝而深化的演变过程,由此明晰地展现出文学作品的伦理美学观念的历史嬗变:由“人类中心主义”而“生态整体主义”、由“文学是人学”而“文学是生命学”;也有对诸历史阶段的具体而深入的阐析和详实丰富的史料佐证,避免流于空泛,还原文学与历史的复杂性。著作“五四”文学的历史功利主义主潮之下,敏锐地探出其中所隐藏的“生态潜流”;从“京海论争”中发掘出生态问题,并做出别具新意的阐释。应该说著作在生态文化方面,为20世纪中国文学成分之复杂多元提供了充分而丰富的例证。 宏观与微观的结合,还体现在论著的理论建构与文本分析相结合。在理论建构方面,作者视界开阔,别具慧眼,充分利用中西方
《法医学鉴定文书常用词语及其运用》主要收集了法医病理学、法医临床学、法医人类学、法医学、法医物证学、法医毒物分析等专业鉴定文书中常用的专业名词、术语和常用的非专业性词语。 《法医学鉴定文书常用词语及其运用》正文分为七章,每章所收集的词条按类别的不同依次编号排列。每一词条编写内容包含:编号、汉语本词、英语,对应词语、释义、例句。
《聆听音乐(第5版)》内容包括了:音乐的要素、中世纪和文艺复兴476-1600、巴洛克时期,1600-1750、古典主义时期,1750-1820、浪漫主义,1820-1900、现代和后现代艺术音乐1880年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