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朴子外篇》是晋代葛洪所撰的一部著名子论,与《抱朴子内篇》论述范围、思想倾向均不相同。该书着重宣扬儒家思想并吸收名法各家之学。原书意深文艰,《校笺》以平津馆丛书本为底本,参校10余种重要版本,在广搜前人论说的基础上,对该书第一次全面整理,校勘精细,注释详明。
本书由网络人气画手仙女用独特的现代手法绘制了111个传统神怪,神怪均来自传统志怪图书和民间传说,包括《海错图》《子不语》《广异记》《点石斋画报》《耳食录》《太平广记》《菽园杂记》《酉阳杂俎》《博物志》《录异记》《搜神记》《右台仙馆笔记》《山海经·西山经》等。书中不仅展现了手绘的神怪形象,而且系统整理了创作来源,如每一位神怪都有“名字和符号”“典故和介绍”“留印或题字”,为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指明道路。本书装帧精美,复刻古籍之美,适合收藏。
本书是明季遗民姜埰的诗文集,对于研究明清历史与文学,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现在首度整理出版,列入《明代别集丛刊》丛书中
杜牧、李商隐是晚唐双峰并峙的诗人后世以他们比拟盛唐的李白、杜甫,称为“小李杜”,但其实他们的生平、诗风、影响都有所不同。 本书先后以“人”为中心侧重于对两人身世经历信仰等方面的介绍;再以“诗”为中心,重点在对杜、李诗的赏析;则广泛论及他信与周围的诗人及后世诗人的关系以窥见中晚唐及宋初诗的风变化。
韩愈、柳宗元为中唐文坛的两大巨擘,二人合作推动的古文运动、波澜壮阔、唯陈言之务去,一洗雕琢骈俪的六朝文风,文起八代之襄。 诗作方面,韩诗诡奇、跌宕、后世以为晦涩,然亦另辟蹊径,骨力尽现;卿诗清高、幽远,将山水诗发扬光大,成一代的风流,亦世无异议。 本书即以诗作为主,贯串韩、柳的生平事迹、升沉起落,以简短有力的篇幅,缕缕细述,力求重现诗人的人格面貌。
晚清县学教官训士书,是指晚清时期的县学教谕、训导用来教导治下士子、生员读书、修身、做事的书籍。本书收录八种晚清州县学官训士书和一种县学文牍专集。分别为:谢金銮 《教谕语》四卷,张履《容山教事录》一卷,牛振声《训士琐言》一卷,柯汝霖《铎语》一卷,高继珩《演教谕语》一卷,丁显《秀才须知》四卷,孙德祖《学斋庸训》一卷附一卷, 汪先弼《昌江问俗录初编》四卷附一卷,孙德祖《长兴县学文牍》不分卷。县学教官属于基层文官,他们直接接触、管理、教化普通士人,这些书籍更加展示出,晚清时期面对社会变 革底层读书人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
《智囊全集》,又名《智囊补》,作者冯梦龙,是其在“三言”之外,从明代以往的子史经传与笔记丛谈中搜集的有关智慧故事的结集。全书共分十部二十八类,近两千则,上自经国大略,下至市井小智,部类分别,按以评语。《智囊全集》是属于市民阶层的笔记文学,是对市民阶层及其知识分子渴求从古代的文化中汲取适合于自己需要的知识的回应,代表了市民化的知识分子的政治思想倾向。《智囊》一书,冯梦龙编成于明熹宗天启六年(1625年)。刊行之后,冯梦龙又做了一些“补遗”,重印时附于原书各卷之后,仍名《智囊》。再后来,冯梦龙应读者要求,在原书基础上又补充了若干篇目,对原书的部类,以及各部类中的篇目重新做了调整,同时对旧有的个别篇目在内容上做了补充、修正,对按语也做了些修改,重刻发行于世,即此《智囊全集》。
《古今谭概》一书,编纂于明万历后期。全书分三十六卷,在每卷之前都加了按语,在不少篇章之下,还加了简短犀利的辛辣评语,使本来可笑的事,更加发人深省,宛如一面照妖镜,把历史上一些形形色色的丑态照耀得须眉毕现;又如一把锋利的匕首,淋li尽致地解剖出了封建社会的腐朽阴暗面,把它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古今谭概》不仅仅是一部供人消遣的笑话集,还是一部饱含哲理的人生处世的百科全书,每读完一篇,都令人掩卷深思,浮想联翩,从中获得不少教益和启示。
《东斋记事》乃范镇致仕后于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追忆在朝时交游言语与夫俚俗传说”而成的一部笔记体著作。是书原十卷,多系记录其在朝期间亲历、亲闻之事,其中多载蜀地风情,史料价值颇高。本次整理,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以《守山阁丛书》本和中华书局整理本为主要对校本。校以《类说》本、《说郛》本、《墨海金壶丛书》本等,并参校历代征引《东斋记事》诸书,如《续资治通鉴长编》《类苑》《职官分纪》《事类备要》等。 整理者对全书重新进行了现代标点;对底本中割裂或数条误为一条者进行了合并或拆分;新辑佚文十八条。笺释重点在书中所涉人物、事件和名物。同时,对撰者误记史实详加考证;对其所记简略者,引录诸书以详之;对其所记不同者,广引相关史料以示其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