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使你了解博物馆,构建属于自己的博物馆观赏指南,懂得一些博物馆行业内的相关要点。使读者了解它的历史背景、组织构成、展品类型;了解博物馆的特色展览如何从筹备到孵化完成,博物馆的教育活动如何从策划到形成课程面世,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又是怎么从IP授权到上架成为商品的 本书可以拉近观众与博物馆之间的距离,极具科普价值。
《万里茶道山西段晋商文化产业开发研究》共有七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万里茶道文化线路的研究状况,首章为万里茶道产业的开发依据及意义,第二章为万里茶道山西段晋商文化产业开发基础,第三章为其可行性研究成果,第四章为其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路径选择,第五章为其开发的重点,第六章为其开发的个案设计。
本书立足航空文化的根基,吸取国内外航空文化发展的经验,对航空文化的结构、运行及其产业规律进行全面、系统和深入的分析,得出一系列有价值的结论。其中,基于物质、制度、行为、价值的航空文化结构剖析,基于企业、科技、教育、会展、体育的航空文化实践梳理,基于产业链、产业盈利模式、产业集群、 互联网 的航空文化产业规律探索,对于丰富创新航空文化理论体系、做大做强航空文化产业、推动航空经济蓬勃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随着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和政策实践的深入,学术界开始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及政策进行跟踪、观察和理性思考,但总体看,对文化创意产业政策的研究较少。基于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政策研究落后的现状,本书从文化创意产业兴起背景人手,立足国内外具体政策措施,以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五个主要发达国家作为国外研究重点,以我国和重点城市为国内研究重点,开展中外文化创意产业政策的分析和比较研究:通过分析和比较,揭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政策的重要问题,分析政策需求;最后提出完善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政策的思路。
猫武士新版三部曲(全6册),中国少儿 【新华书店正版图书】 作者 艾琳亨特 原价 ¥192.00 出版社 中国少儿 出版时间 2023-04-01
《宁波老桥》一书的编著们(包括杨古城、徐炯明、曹厚德和王介堂)在历时几十年的文博生涯、业余爱好中,逐步调查、收集、考证了老桥历史、特色和相关的文化。书中选择了宁波市一百余座老桥为重点考证与研究对象,包括1999年市文化部门组织评选的“宁波十佳老桥”,还将数百座老桥分各区域以“名录”形式列表于后,以方便读者对宁波老桥的文化作系统全面的了解。《宁波老桥》的出版,将有力推动对宁波老桥的研究和保护,提升对老桥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是宁波文物保护研究的又一重要成果。
报告分析了2019年中国国际文化贸易的现状和特点;分报告涉及广播影视、电影、图书、演艺、游戏、动漫、文化旅游和艺术品等十个国际文化贸易核心领域。专题篇选取2019年中国国际文化贸易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进行研究,国际借鉴篇则涉及法国、印度等对外贸易发展分析问题。实践创新篇则3个案例分析了国际文化贸易的热点问题。
本书梳理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武术产业自起步以来的发展过程,尤其关注2019~2020年中国武术产业的发展现状,记录了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前后中国武术产业的面貌,展望了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中国武术产业发展的前景,尝试探索和寻找一条适合中国武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本书分析了2018~2019年成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特征、发展环境和发展战略,认为成都建设世界文创名城是以文化繁荣引领城市崛起、走向世界的生动实践,充分展现了高度的文化自信和强烈的使命担当,既是世界文化名城的时代表达,更是城市内生动力的重塑和再造。为此,成都要加快提升文创产业的行业首位度、产业融合度、品牌美誉度和国际知名度,以新担当、新作为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全局和区域发展大局,为全面打响 三城三都 品牌、推动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这是一本在互联网时代媒体融合大潮过程中,传统的《羊城晚报》艰苦转型的真实记录。本书内容分成五篇十一章。*篇和第二篇重点谈报纸内容生产,时政报道要组织经营以及晚报新闻的时间优势和地域优势。第三篇和第四篇重点谈报纸的转型以及新闻机构内部的改革与创新。重点介绍了《羊城晚报》是如何从一张纸走向网络、走向云端。同时,在向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又不能把传统的报纸自身的优势完全放弃。第五篇重点谈报纸副刊怎样坚守,广告发行品牌活动等经营工作,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发挥优势、寻求突破。 正因为这是媒体转型某一时段的真实记录,包括我们所采取的应对措施,所以这也是一本媒体融合转型的具体实务合集,希望这些年我们的具体经历,能为后来者提供一些研究借鉴的实例。
本书为第5本文化建设蓝皮书,由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文化建设研究院组织编撰。本书着眼于2016~2017年以来我国文化的新发展,从文化建设、文化生产、文化成果、文化水平、文化传播和文化影响六个方面,对2016~2017年我国文化*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总体上的描述和分析,对我国文化新近发展达到的水平和竞争力作出定性和定量的评估,发布了2017中国文化发展与评价指数,对2018年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前中国文化建设发展进行科学预测,希望藉此为中国文化建设和发展的顶层设计以及社会文化管理提供宏观上的理论参考和数据支撑,以增加中国文化建设和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和预见性。 全书共分为总报告、指数报告、分类报告、专题报告、中国文化发展状况调查数据五部分。指数报告以文化投入、文
本书围绕我国“文化创新”这一重大课题,集中了国内数十位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主要反映了2013年以来我国在文化体制改革、艺术科研管理、文化科技融合、文化旅游等方面的*进展,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对于文化制度创新、理论创新、政策创新的紧迫要求,是目前我国文化领域权威的研究成果之一。
2017年5月,由国际民间艺术组织、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主办的 一带一路 文化遗产合作与交流国际高峰论坛(2017)在北京召开。论坛以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为主题,探讨交流了各国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旅游经济与文化创意产业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本书稿为该论坛论文集,内容主要包括序言、论文汇编(10篇文章)、论坛开幕式集锦等几大部分。
《英国文化产业》以国别为单位,分别介绍世界上主要国家文化产业市场的*情况、管理制度和发展模式以及经验教训等,内容涉及出版业、电影业、电视业、广播业、音像业、广告业、演艺业、网络业等方面,资料翔实,数据丰富,历史与现实衔接,宏观与微观兼具,亦述亦评,饶有新意。 “世界文化产业”丛书由清华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陆地教授于2004年初开始组织国内外专家、学者编写,目的是为中国文化产业的经营者、管理者、研究者提供一个嘹望、借鉴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窗口和实证。 本套丛书共5册《韩国文化产业》《印度文化产业》《法国文化产业》《美国文化产业》
本书基于2018~2019年我国与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文化产业合作发展的相关信息资料与数据,梳理了 一带一路 文化产业合作发展的基本形势、主要模式和实施机制,提炼出合作共赢模式;详细分析了文化旅游、演艺娱乐、工艺美术、数字创意、电影、电视、出版印刷和文化装备等对外文化贸易行业的经济概况、文化影响与社会绩效;通过对宏观社会经济数据、上市文化公司数据、国内外重点区域和代表性文化企业案例等数据资料进行深入挖掘,构建了一套 一带一路 文化产业合作发展指数,并对相关重点专题进行了深度阐释。
《中国文化传媒投资发展报告(2019)》是《中国传媒投资报告》(2015、2016、2017、2018卷)的升级版和扩展版。全书分为总论篇、传媒篇 、文旅篇 、专题篇、案例篇、附录六部分,共计23章,既保持了成熟的整体框架体系,又在过去基础上有所创新和深化。 本书的核心关键词是 文化传媒投资 ,书中对2018年度文化(含旅游)传媒投资现象、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描述和分析,通过这些现象的描述和分析,勾勒了中国文化传媒投资的特点、规律、发展方向和投资动向,旨在为中国文化传媒业投融资出谋划策。
本书是文化产业研究领域资深学者 胡惠林 老师,历 20 年 连续研究与思考而完成的*著作。本书围绕着 把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带入 21 世纪 主题,形成了颇具特色和较为完整的文化产业理论架构,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前瞻价值,而且具有鲜明的实践针对性,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中国道路,指引了可资借鉴的方向。
我国自2013年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文化产业作为此重大战略研究的切入口,有利于驱动多方面对外开放,调整产业结构,增强竞争力,扩际影响力,进而展现我国日益增长的综合国力。首先,本书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和靠前外文化产业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梳理,并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市中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陕西省、云南省为例,通过SWOT分析、多维导向性发展模式分析等方法,阐述了丝绸之路经济带靠前省市增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路径,并提出完善复合型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制度、推动文化产业与科技发展的融合、拓宽多元文化产业投资融资渠道等方式发展文化产业的路径。其次,本书分析了文化产业安全的和构建原则,阐释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产业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构建文化产业预警的重要意义,并从坚持
《北京科技大学“课程思政”案例选编》选取北京科技大学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以来有代表性的21个教学案例,展现了工、理、管、文、经、法等不同学科在传授知识与育人树人方面所进行的探索和实践。 《北京科技大学“课程思政”案例选编》可供广大教育工作者阅读参考。
《中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是 文化产业重大课题研究计划 支持的研究成果;是国家财政部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由中国社科院立项并向全国各大高校和研究机构公开招标的*研究课题的成果之一。这项成果作为 皮书研究 的核心价值就在于通过年度时间维度的持续观察,实现横纵两向的动态比较,获得区域空间 边界 的变化趋势,把握文化产业区域演化发展的轨迹,实现科学性、实证性、创新性、前沿性、时效性的权威社会影响力和智库咨政力。2016年完成的《中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2015)》(ISBN 978-7-5097-9179-0)已作为 上海研究院智库丛书 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并得到了学界和社会的认可和关注。《中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6)》在《中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2015)》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研究框架和体系,拓展相关研究视野,以2015-2016年中